《盛唐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崛起- 第1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天,你若是直接回城,便不会有后来的事情。”

    “可是,当时城中已经夜禁。孩儿……”

    “迂腐!”狄仁杰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指着狄光远道:“你还不明白吗?你是天子差遣。是天子的特使,有专擅之权。你光想着夜禁,却没想到你手中有圣人诏令,可以直接叫开城门。知道吗,这也是我不愿意让你职事的缘故,你太僵化,不懂得变通。很多时候,你也许是出于好心,但由于你的迂腐。好心却会办成了坏事。

    其二,那天晚上在香山寺的事情,我都听说了。

    没错,那高阳郡王的确是猖狂,但你怎能容他猖狂?他动手的时候,你就应该挺身而出。你以为他武崇训真有那么大的胆子,敢当着那么多人的面。伤害你这个圣人特使吗?若你当时站出来,何至于佛门净地受到破坏?更不至于在后来……”

    狄仁杰说到这里,摇了摇头,心里发出一声轻叹。

    这次,他之所以让狄光远出行,其实也是对狄光远的一次考验。

    因为最近一段时间。他听到了一些不好的消息:小儿子狄光昭在魏州的口碑颇为不佳,似乎已有弹劾的奏疏送抵凤阁。凤阁侍郎姚崇虽然把奏疏压住,但在言语之中,还是提醒了一下狄仁杰,让他关心一下狄光昭最近的行为,最好能克制一些。

    姚崇,是个很正直的人。

    他这么说。也说明狄光昭在魏州做的很不好。

    狄仁杰有一种隐隐的直觉,那就是狄光昭很可能已经惹下了祸事。

    君不见,圣人已命李元芳秘密前往魏州,恐怕就是因为狄光昭的事情……如果狄光昭真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那武则天看在狄仁杰的面子上留他性命,但仕途也会就此中断。这样一来,狄家就只剩下一个狄光嗣支撑,难免会力有不逮。

    狄仁杰想要借机考校一下狄光远,如果合格,就找机会把他外放出去。

    但现在开来,狄光远若外放出去,也未必适合。

    算了,有大郎一人足矣,相信狄家不会就此而没落……

    狄仁杰想通了这一点,对于安排狄光远职事的想法也就淡了很多。现在,就要看狄光昭在魏州到底做了什么事情。如果不是很严重,说不定还有挽回的机会。

    狄光远低下了头,也没有再辩驳什么。

    他就静静站在桌旁,片刻后狄仁杰突然放下了手中的案牍,抬起头笑道:“昨夜的那场大火,你怎么看?”

    “啊?”

    “我是说,归义坊的那场大火。”

    狄光远愣了一下,立刻道:“不是说,那场火是杨青之无意间放的吗?”

    “有意无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那把火让整个洛阳都已经知道了他的到来。

    梁王现在,对他恐怕是恨之入骨。

    但如果想要用一些暗地里的手段对付他,已经没了可能。

    圣人把他招入了洛阳,是想要把他放在所有人的眼皮子下,暴露他的缺点,而后顺理成章毁掉婚约;可他那把火,不但让他暴露在了所有人的视野之中,同时也使得那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都没了用处。我也不知道,这小子是真的一时冲动,亦或者早有算计?如果是后者的话,圣人要把他逐出洛阳,怕也没那么容易。”

    说完,狄仁杰端起了羹汤,吃了一口。

    “凉了!”

    “哦,孩儿这就让人去热。”

    狄仁杰摆了摆手,“算了,不要再热了,免得麻烦。

    二郎,杨青之这次来洛阳,是你亲自前去荥阳迎接。他现在安顿下来,你不妨去走动一下,带他多认识些人。不管怎么说,他背后还有个郑家存在。多走动走动,也没有坏处,说不定还会有其他的收获。嗯,你应该登门,去走动一下。”

    “可父亲此前不是说,不要去走动吗?”

    狄仁杰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轻声道:“圣人是要他暴露缺点,可如果他整日在家中,又怎能暴露?他在洛阳认识的人不多,郑灵芝和薛楚玉更不可能整天陪着他。所以,你才要带着他去走走,相信圣人若是知道,也会对你感到满意。”

    狄光远似懂非懂,答应一声,把那羹汤的碗端起来。

    他走到门口,仿佛才醒悟过来,扭头问道:“父亲,我明白了,我知道该怎么做。”

    狄仁杰本来已经埋首案牍之中,听到狄光远的叫喊声,抬起头苦笑连连。

    还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也不知道把这件事交给狄光远来处理,是不是妥善之举呢?

    若他没有办好,不但会让武则天生气,甚至还有可能得罪了那个杨青之。

    这可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

    狄仁杰越想,越觉得心烦意乱,于是站起身走到窗边,把窗户推开,站在窗旁沉思不语。欢迎您来

第二百七十五章 家在东都北市中(一)() 
清晨,杨守文在一阵喧嚣声里醒来。

    太阳已经升起,阳光透过窗子,照在了榻床上。

    昨晚,也是他来到洛阳后,睡得最安稳的一个晚上。伴随着杨从义等人的到来,这原本有些冷清的宅院,人气顿时增长很多。那所谓的‘鬼魅’,也没有再出现。杨守文这心里面越发怀疑,那劳什子‘鬼魅’是子虚乌有,很可能是人装扮。

    “大兄,起床啦。”

    就在杨守文坐在榻上发起床气的时候,房门推开,从外面探进来一个小脑袋。

    “青奴,早啊。”

    “已经不早了,快辰时了。”

    杨青奴小脸上带着灿烂笑容,从外面走进来,手中还端着水盆。

    而在她身后,小金胳膊上搭着毛巾,手里拿着牙刷和一盒青盐,嬉皮笑脸的进来。

    “咦,小金今天这么乖吗?”

    听到杨守文的话,小金立刻窜上了床榻,吱吱吱的大叫起来。

    那一张猴脸顿时变得格外生动,似乎在告诉杨守文:本猴一直都很怪的,好不好!

    杨守文哈哈大笑,从床榻上下来。

    他接过青奴手里的水盆,笑眯眯道:“奴奴今天这么乖巧,莫不是有事~相求?”

    杨青奴的脸上,飞起一抹绯红,就好像是小孩子的把戏,被杨守文一眼看穿了似地。

    “大兄,你今天要出门吗?”

    “是,我准备到北市去看看。”

    “能不能带上奴奴……奴奴好闷啊!十三郎是个书呆子,每天就知道看书写字,都没有人陪奴奴玩耍。在荥阳的时候,二兄都会带奴奴去县城,买好多好吃的。”

    说完。青奴便露出了委屈之色。

    杨守文蓦地想起,今天已经是他到洛阳地第三天了。

    杨青奴陪着他在这鬼宅里,几乎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她正是喜欢玩耍的年纪,一连两天都闷在家中。正如杨青奴所言,郑虔和她玩不到一起。两个人除了下棋的时候会有所交流之外。其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各玩各的,根本说不到一起。

    杨青奴比郑虔大,一天两天还能忍耐。

    可如果时间久了,以她的脾气,恐怕真的是受不了。

    想到这里,杨守文伸手揉了揉杨青奴的脑袋,“好了,去换件漂亮的衣服。咱们待会儿出门。

    对了,问问十三郎,看他要不要一起?”

    早点去,早点回。

    下午薛畅还要过来,总不成让人家白跑一趟。

    杨守文洗漱完毕,从楼上下来。

    杨青奴已经收拾妥当,穿着一件翠绿色的碎花小袄裙,外面罩着一件淡青色的半臂坎肩。看上去犹如岸边垂柳,亭亭玉立。

    “书呆子说。他今天要临摹大兄的爱莲说,所以不准备出门。”

    杨守文听罢,心里不禁苦笑。

    这郑虔放到后世,绝对是个学霸一样的存在。他没什么不良嗜好,也不似普通小孩子那样有强烈的好奇心。在他的世界里,似乎只有读书练字。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也怪不得青奴和他玩不到一块去,似郑虔那小学究一样的性子,就算杨守文也觉得头疼。

    “既然如此,那咱们出门吧。”

    杨守文摇摇头,走下门廊。

    小金原本蹲在门廊上。见杨守文下去,便噌的一下子扑过来。

    它果然是猴性,手脚极其麻利,飞快爬到了杨守文的肩膀上,然后吱吱呀呀叫喊。

    “你也要去?”

    小金呲着牙,连连点头。

    它穿着一件大红色的袄衣,手舞足蹈的模样,让杨守文忍不住想要发笑。

    “兕子,带小金去走走吧,它整天闷在家里,估计早闷坏了。反正它在家里也帮不上什么忙,还不如悟空它们几个呢。带上它,省得它憋坏了,又在家里闹腾。”

    杨氏这时候从外面走进来,身边跟着悟空它们。

    似乎是听懂了杨氏的夸奖,悟空几个立刻摇头摆尾,不停用身体往杨氏的腿上靠,一副撒娇卖萌的模样。而小金则吱吱叫喊起来,似乎是在抗议杨氏对它的污蔑。

    “这小东西,可通着灵性呢。”

    杨氏见状,笑着摇摇头,“要不然,你在家里陪我们?”

    这话一出口,小金唰的便蹲下来,用一双爪子蒙着脸,似乎没有看到杨氏一样。

    这小家伙,可真是灵性的很呢。

    杨守文探手拍了怕小金,叫上青奴往外走。

    说实话,他对小金的感情没那么深。不过这小家伙真的很通人性,虽然有时候也会惹人厌烦,但大多数时候,还挺有眼色,对一月也很好,只是太过于活泼了。

    跨上鸦九剑,杨守文便来到前堂。

    杨从义父子早已等候在那里,看到杨守文出来,父子两人忙上前躬身一揖,“阿郎,现在就走吗?”

    “走吧,早去早回。”

    “喏!”

    两父子今天看上去比昨天的状态好很多,衣服虽然还有些旧,但是很干净,也很整齐。两人昨晚应该是洗过澡了,头发也没有那么蓬乱,给人一种很精神的感觉。

    “乌尤。”

    “阿郎有什么吩咐?”

    “昨天让你准备一些新衣服,别忘了他们几个人。”

    “阿郎放心,小人都已经安排好了。昨天已经给杨老哥他们丈量了尺寸,宝珠一大早就去买布了,绝不会耽搁了阿郎的事情。”

    归义坊有成衣店,不过呢……好吧,这里的成衣价格不菲。

    宝珠也好,娜塔也吧,还有那四名波斯女仆,都能做一手好针线活。与其去外面购买,倒不如买了布匹,回家自己裁剪缝制,成本自然会节省很多。杨守文虽说身上的钱财不少,可是在洛阳也需要精打细算。这一点,杨氏都已经考虑周全。

    四人一猴,走出了大门,沿着铜马陌走出来,很快就到了归义坊的大街上。

    这归义坊不愧是洛阳三坊之一,就其人口而言,一百零九个坊市中,归义坊可以排在前十位。

    大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一派繁华景象。

    站在巷口,杨守文突然停下脚步,仰头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这就是东都,这就是洛阳!他心里发出一声叹息,嘴角微微翘起,勾勒出一抹好看的弧线。

    我来,我见,我将征服!(……)

    。。。

第二百七十六章 家在东都北市中(二)() 
杨守文心里很明白,武则天把他找来的用意。

    郑灵芝和薛楚玉更反复叮嘱他,甚至包括上官婉儿也在话里话外提醒了他好几次。

    说穿了,就是把他放在眼皮子下面,挑他的毛病。

    这种情况下,杨守文哪怕一丁点的错误,都会变成了大错误,甚至会提升到品德的缺失。你杨守文不是写了爱莲说吗?你不是自比莲花一样濯清涟而不妖吗?

    我就是要告诉全天下人,你表里不一。

    在这个年代,品德缺失可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特别是似杨守文这种方声名鹊起的人,只要被冠以德行不足的名号,这辈子也就算是完了。武则天这是想要把他一脚踩在地上,然后让武家借着他的名声,顺理成章的和李显完成既定婚约。

    杨守文不愿意娶李裹儿,同时也想要把这门婚事解除掉。

    可这并不代表他愿意背负着一个德行不足的名头,任由别人泼脏水。

    要知道,他还期待着父亲有朝一日能够重归杨家门楣,那不仅仅是杨承烈的愿望,也是祖父杨大方临终遗愿。如果他被坐实了德行不足,杨承烈重归杨家就会困难重重。

    至于武则天会给予补偿?

    他杨守文可不是那种愿意接受嗟来之食的人!

    所以,婚他要退,德行不能坏。就算是将来离开洛阳,他杨守文也要挺胸抬头的离开。

    暮春的洛阳,阳光明媚。

    步出归义坊大门,就是宣仁门外大街。

    后世,一副清明上河图使得古城开封成为城市的代表。可实际上,勿论是格局还是规模,开封比之洛阳,还是差距甚大。只是这个时代,没有留下‘洛阳上河图’,以至于后世人一想到古都,总会出现开封的模样。而洛阳长安却变得非常模糊。

    那天入城的时候,因为天黑,加之细雨濛濛,杨守文并没有领略到洛阳的壮观。

    这是他第一次。今生第一次目睹雄伟的东都,也不禁发出一声感叹。

    眼前的宣仁门外大街,长约有两公里,宽近百米。路土被夯实,平坦而整齐。透着一股子雄浑壮观之气。这只是洛阳诸多主干道中的一条。听说那天街更为壮观,可惜要前往南城才能够看到。杨守文今天无暇游览,也只能在心里暗自抱憾。

    出归义坊后,向西行,大约五百米左右,穿过宣仁门大街,就来到了北市坊门外。

    它正面景行坊,是洛阳三大市之一。

    在这座集市当中,云集了洛阳的丝行、香行、彩帛行,也是整个洛阳最大的丝绸和香料集散市场。从西域来的香料。通过长安输送到洛阳后,进行中转,销往各地。同样,从江南制成的丝绸,也会在北市中转,而后送入关中,西域,乃至于波斯。

    杨从义在前面领路,杨存忠则陪伴杨守文身边。

    杨守文一手牵着杨青奴,肩膀上还蹲着小金。浑然不在意坊丁武侯诧异的目光,步入北市大门。这北市,不愧洛阳繁华之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香料味道,令杨守文忍不住‘阿嚏’一声。打了个喷嚏。那香料的味道太浓了,浓到杨守文有些受不了。不仅是杨守文觉得受不了,甚至连小金也感觉有一些难受。

    “呵呵,暮春时节,也是这边胡商贩卖香料的主要季节。

    他们在暮春抵达洛阳之后,便开始与中原各地的商人进行兜售。把香料卖到各地。差不多到了暮夏初秋,他们就要准备返回西域,然后去筹备来年贩卖的货源。”

    杨从义说着话,笑道:“阿郎若是第一次来,恐怕会不习惯这边的味道。”

    染香,是这个时代的习俗。

    不过这习俗大多是针对于名门贵胄,亦或者勋贵子弟。

    对普通人来说,染香是一个非常昂贵的习惯。老百姓勉强度日,又哪里过得这种风雅?

    杨守文从昌平而来,而昌平大部分人,都没有染香的习惯。

    他笑着点头道:“的确,这里的味道,实在是有些怪异。”

    “阿郎昨日说要来找人吗?”

    杨守文道:“婶娘说,这北市里有一座桥,很多人在那里写信卖字为生?”

    “哦,阿郎说的是可是马行桥吗?”

    杨从义不愧是洛阳地头蛇,杨守文才一说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