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崛起-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些年,你浑浑噩噩,我一直不曾关照你。

    按道理,去年我本该让你出缺执衣,∈,却被二郎替代。至于二郎做的那些事情……若我换做你,必然会心怀怨念。可是你却识得大体,却让我感觉有些为难。”

    “阿爹这是什么话?”

    杨承烈沉默了,挥鞭催马。

    良久之后,他突然道:“兕子,你可知道,有时候我更希望你能继续疯癫下去。”

    这句话出口,也让杨守文目瞪口呆。

    他有心询问,却被杨承烈拦住,“你不必问我原因,该告诉你的时候,我自然会告诉你。

    我想说的是,明年开春后,我打算送你去荥阳。”

    “去荥阳?”

    杨承烈点点头,“你若是继续浑浑噩噩,我会很乐意你留在我身边,住在这昌平。

    可是从这两天的事情来看,你有胆识,也很聪慧。

    留在昌平这小地方,会耽误了你,我也不希望你一辈子在这小地方,像我一样过活。明年我会送你去荥阳,你母亲的家里。到那时候,你会换一个身份,开始新的生活。等这件案子破了之后,我会找人教你读书识字,免得到时候被耻笑。”

    离开昌平,开始新的生活,换一个身份?

    杨守文越听越感觉糊涂,更有一种心惊肉跳的感受。

    我不会是皇家私生子吧,亦或者有某种高贵的血统,以至于阿爹要为我这样安排?

    “阿爹,我娘是谁?”

    “你娘……是天下一等一贤淑美丽的女人。”

    杨承烈露出一抹笑容,那笑容里竟带着一种杨守文从未见到过的幸福感。

    他叹了口气,轻声道:“你阿娘出身名门,是荥阳郑家之女。只是你阿娘过世之后,咱家又惹了麻烦,所以少有联络。不过,我与你舅舅一直没断了书信往来,他也知道你……你以前浑浑噩噩也就罢了,我只求你能够这一辈子能平平安安。

    可你现在……

    继续留在这里未免有些可惜,倒不如去你舅舅家中求个身份,将来若飞黄腾达,也可以重振门庭。”

    荥阳郑氏?

    杨守文听了,不禁吓了一跳。

    他可是知道这荥阳郑氏代表的意义,那是中古时期,也就是宋以前,华夏大地有名的名门贵胄,或者称之以门阀。唐代,有五姓七大家之说,分别是太原王、赵郡李、陇西李、荥阳郑、范阳卢、清河崔、博陵崔,也是中原最大的望族。

    没想到,母亲竟然出身荥阳郑氏!

    当然,自武曌登基以来,对望族打压非常严厉。

    五姓七宗比之鼎盛时期已经大有不如,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望族始终都是望族。

    不过,杨守文旋即就联想到,自己这个‘杨’恐怕来历也不会小。

    能够和郑氏通婚,并且始终和郑氏保持联系……

    我不会真的是流落在民间的私生子!一时间,杨守文不禁胡思乱想,脑袋里更变成了一锅粥。

    杨承烈也没有再说什么,而是赶着车,任由杨守文平静下来。

    “阿爹,咱们家到底惹了什么祸?”

    杨承烈看了他一眼,苦笑道:“这件事你不用问,问了我也不会告诉你。

    我只能说,咱家的仇人势力太大,大到咱们招惹不得的地步。虽说当初就是个误会,可是招惹了就是招惹了。也正是这个原因,我和你阿翁才不得已带你来昌平隐居。

    总之,到了该告诉你的时候,我自然会说。

    现在你只需要老老实实听从我的安排,等到来年开春之后,你舅舅会派人来接你。”

    “我不去!”

    杨承烈话音未落,杨守文就激动得叫喊起来。

    “阿爹,说好了做一家人,一辈子都是一家人。

    我不去荥阳,我要留在昌平。这里有爹,有婶娘,还有幼娘……我宁可一辈子没出息,也不会去做那改名换姓的事情。你是我爹,一辈子都是我爹。若为了荣华富贵,我连爹都不认了,就算有朝一日能飞黄腾达,也会一辈子都感到愧疚。

    我不去荥阳,除非你和我一起去。”

    杨承烈的眼眶红了,眼中闪烁着一种晶莹的光亮。

    好在天黑,杨守文也看不清楚,他连忙低下头,偷偷将眼角的泪水拭去。

    “兕子……”

    “阿爹,你别说了,我绝不会抛下你们不管。”

    杨守文也犯了倔劲儿,头一扭,不再理睬杨承烈。

    杨承烈苦笑道:“好吧好吧,你说不去就不去……反正距离明年开春还有几个月的时间,你慢慢考虑。”

    “不用考虑,我-不-去!”

    杨守文越是这样坚决,杨承烈也就越是坚定。

    “好,你不去就不去,但我告诉你,这次去孤竹你要小心点,别惹麻烦。”

    他把话题转开,可是心里已拿定了主意。

    这么懂事的孩子,留在昌平会耽误他一辈子……虽然杨守文现在态度坚决,但到时候由不得他。回中原吧,只有回到中原,他才有施展才华的舞台,而不是留在昌平,整日里和一帮獠子打交道。留在昌平,他难有出头的机会,会耽误了他。

    杨承烈想到这里,突然扬起鞭子。

    长鞭在空中耍了个鞭花,发出啪的一声脆响,拉车的那匹马,也立刻加快了行进速度。

    经此一事,父子两人之间突然冷场了。

    杨承烈想着心事,而杨守文同样是心事重重。

    从老爹的话语之中,他听出了很多有用的信息。首先,他并不是他想象里那种流落民间的贵公子。其次,家里早年间惹了厉害的仇家,以至于不得已搬到昌平。

    那仇家是谁?

    杨承烈能够和郑家结亲,本身就说明出身不俗。

    一个有着不俗出身的人家,为了躲避仇人,竟然隐姓埋名?

    而且他家还有一个非常大的家族亲戚,在这种情况下也没有动作?实在是很奇怪。

    这也就说明,仇家很厉害,很牛逼!

    杨守文心里轻轻叹了口气,已隐隐约约猜出仇家的来历。

    能够让两大家族噤若寒蝉的人,除了如今坐镇神都的圣母神皇,还能有什么人呢?

    不过,郑家犹在,而杨承烈有希望杨守文能出人头地,说明并不是圣母神皇。

    不是圣母神皇,千古第一女帝的武曌武则天,那就只可能是武则天的亲眷家属和族人。

    杨守文可是依稀记得,武家在武则天执政的时候,实力非常庞大。

    武承嗣、武三思……

    对了,听说武承嗣前一段时间因为没有坐上太子的位子,抑郁而终。

    武承嗣死了,可是杨承烈仍然这样小心翼翼,难道说自家的仇人,会是那武三思?

    有可能哦!

    杨守文忍不住下意识握紧了手中的虎吞大枪。

    如果是武三思,那还真是一个招惹不起的大仇家呢……

    就在这时,马车突然停下。

    杨守文回过神来,疑惑向杨承烈看去。

    杨承烈神色凝重,马鞭遥指前方,轻声道:“兕子,孤竹到了,记得不要去惹事。”

第十九章 突厥獒(上)() 
孤竹,后世又名太舟坞,距离百望山五里之遥,与黑龙潭相呼应。

    贞观十九年,唐太宗在此设立带州,聚契丹、奚人与突厥等塞外归化游牧部落居住。

    虽依照着唐代的官制律令,但从上到下,都是有胡人自治。

    这里没有高耸巍峨的城墙,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却见湖泊如星罗密布,河道纵横交错。这里的水草肥美,是放牧的天堂。想当年,太宗在位时,号称天可汗,四夷臣服。大批胡人向中原迁居,给中央政权造成巨大的压力。太宗也担心,这些胡人居住在长安周围会有威胁,于是又下令胡人返回边塞,并创立羁縻州制度。

    杨守文站在马车上,举目眺望。

    太宗的能力不俗,但是在民族问题上,似乎也犯下了如当年东汉政权犯下的错误。

    遥想东汉时期,汉人击溃匈奴,平靖北方。

    原本是一个开疆扩土的大好时机,却因为南匈奴来降,东汉政权将河套地区交给匈奴自制,养虎为患最终演变出五胡乱华的糟糕局面。太宗的羁縻州制度,在某种程度上虽然可以暂时稳定胡人。但这些胡●,人盘踞水草丰美之地休养生息,只怕到最后,又会演变成养虎为患的局面。历史上,契丹人不就是这样在塞外崛起?

    不能说李世民能力不够,也不能说他身边的谋臣智谋不足。

    只能说,在这个时代,人们还没有真正意识到华夏文明的伟大之处,更不清楚华夏文明那巨大的包容力。只有在经历过无数次磨难之后,华夏文明的光辉才会闪耀苍穹。

    “整个孤竹,有胡人大约六万人,是昌平人口的五倍之多。”

    杨承烈眼中闪烁着一抹精光,轻声道:“这里汇聚了契丹、突厥、奚人以及鲜卑等诸多种族,彼此间更矛盾重重。朝廷之所以能容忍他们的存在,一方面是因为居庸关驻扎万余守军,同时昌平县更是他们南下的一道天堑。为了安抚他们,从太宗陛下开始,朝廷准许他们保留自己的风俗习惯,任由他们在这里生活。”

    说到这里,杨承烈轻轻吐出一口浊气,扬鞭催马向孤竹行去。

    “到了孤竹之后,我会去拜会孤竹县令。

    你可以在四周走走,观察一下情况。不过你要记住,千万不要和他们发生冲突。”

    杨守文点头道:“阿爹放心,兕子晓得轻重。”

    马车从山坡上缓缓驶入孤竹驻地,沿途没有遇到任何阻拦。

    整个孤竹,就好像是一个巨大的集市。

    不过天色已晚,集市也显得有些冷清。当马车进入之后,虽有人向这边张望,却没有人出来盘查询问。也难怪,往来孤竹的人员很杂,其中不泛从中原赶来的商人。

    似杨承烈杨守文父子这样的打扮,一看就知道是个小商人,根本引不得人们关注。

    父子二人,在一个帐篷前停下。

    杨守文下车拴马,而后手提大枪跟着杨承烈走进了帐篷。

    帐篷的面积很大,里面摆放着许多桌椅。在帐篷的一边,是一排长有十米的条案。

    两个胡姬坐在条案后打盹,听到声音,便睁开了眼睛。

    “还有没有干净安静的帐篷?”

    杨承烈一开口,杨守文心里却笑了。

    原本在昌平的时候,杨承烈开口就是幽州话,甚至还会带着一点昌平地区的口音。

    可这时候,他却是一口流利的官话。

    胡姬本来已经困倦,可是一听杨承烈的官话,顿时露出灿烂的笑容。

    这年头,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原官话,绝对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就好像后世一口流利的外语能够被人高看一眼一样,对于这孤竹的胡人而言,中原官话便是高贵的代名词。

    “客人要什么样的房间?”

    “只我父子能休息,就足够了……不过若能干净些,安静些,便更好。”

    说着话,杨承烈取出一块金饼,放在条案上。

    胡姬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她连忙道:“客人放心,我这里是整个孤竹最好的住处,若是我这里没有客人满意的房间,便是整个孤竹,都不能让客人感到满意。”

    “绿珠,呆坐着作甚,快带客人去看住处。”

    那胡姬大约有三四十的样子,笑的时候可以清楚看到脸上的粉,在扑簌簌掉落。

    那名叫绿珠的女子,年纪也不小了,约摸着在三十上下。

    素面朝天,未施粉黛,却透着清秀之气,想来年轻时应该是一个绝色的美人。

    她答应一声,提了一盏灯,在前面领路。

    杨承烈父子就跟在绿珠身后走出帐篷,很快来到了一顶小帐篷外。

    绿珠挑起帘子,迈步进了帐篷,并且点上了油灯,而后站在门口道:“客人看这里,可还算合意?”

    杨承烈走进去,扫了一眼之后便点头道:“就这里吧,烦劳姐姐。”

    绿珠微微一笑,便躬身退出帐篷。

    杨守文把大枪靠在门边,看了看帐篷里的摆设,忍不住笑道:“阿爹,这环境还算不错。”

    “那是!”

    杨承烈撩衣坐下,笑道:“孤竹是关内最大的羁縻州。

    塞外的胡商,中原的商人大都会在这里进行货物的转交。如果环境不好,又怎可能吸引人呢?”

    说着,他从席上拉起一条褥子,便躺倒下来。

    “早些睡吧,明日一早我去找人,若顺利的话,差不多明天就可以把事情办妥,后天一早就可以回家。”

    “喏!”

    杨守文答应一声,在另一张榻床上躺下。

    杨承烈吹灭了灯,帐篷里随即陷入漆黑……

    杨守文仰面朝天的躺着,脑海中却仍就思索着杨承烈在路上的那一番话语。

    若杨家得罪的是武三思,又是怎么得罪的呢?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竟使得杨家一家老小迁来昌平,在这边荒之地,一住十年?

    唉,感觉还真是有些麻烦呢!

    ++++++++++++++++++++++++++++++++++++++++++++

    “驸马,救我;驸马,快来救我!”

    那熟悉,同时又陌生的声音再一次回响在耳边。

    杨守文睁开眼睛,却发现眼前的景象,和从前的梦境有些不同。

    一处荒野之中,一群人正在舍生忘死的搏杀。突然间,一个老人从天而降,只见他手持一杆大枪,枪如蛟龙,人似猛虎,在人群之中左突右冲,眨眼间便到了杨守文面前。

    咦,虎吞?

    杨守文一眼认出,老人手中的枪,赫然就是虎吞大枪。

    而老人……

    若没有记错的话,那不就是爷爷,杨大方吗?

    一个妇人怀抱着一个刚出生的女婴,躺在不远处。一个幼童走到了妇人的身边,把棉袍脱下来,盖在女婴的身上。杨守文顺着那幼童的目光看去,却顿时愣住了。

    “幼娘?”

    那女婴竟然长的和幼娘一模一样,她看着杨守文,却露出陌生的表情。

    忽然,女婴手里出现了一口长剑,恶狠狠向杨守文刺来……剑光四射,杨守文的身体好像僵住了似地,眼睁睁看着那口利刃到了跟前,竟连动都没有办法动。

    “幼娘!”

    杨守文大喊一声,呼的睁开眼睛。

    刺眼的阳光从帐篷的小窗照射进来,他感到有些刺眼,于是连忙闭上眼睛,伸手阻挡。

    “小官人醒了?”

    一个柔柔的声音在帐篷门口响起。

    杨守文连忙坐起来,顺着声音看去,却见一个胡姬正在打扫帐篷门口的席榻。那胡姬,杨守文倒也认识,正是昨日领他和杨承烈来帐篷的那个名叫绿珠的胡姬。

第二十章 突厥獒(下)() 
杨守文连忙坐起来,顺着声音看去,却见一个胡姬正在打扫帐篷门口的席榻。那胡姬,杨守文倒也认识,正是昨日领他和杨承烈来帐篷的那个名叫绿珠的胡姬。

    他连忙扭头看,却发现另一边的榻床上空荡荡的,杨承烈已不见人影。

    “大官人一早就出门了,临走时吩咐奴转告小官人,不必等他,只管去四处走走。”

    大官人,便是杨承烈。

    杨守文揉了揉脸,坐在榻床上恢复了一下心情,而后站起身来。

    “洗漱器具在外面,已经准备妥当。”绿珠赤足榻上席榻,开始整理杨承烈的那张榻床,一边说道:“大官人让人准备了早饭,小官人到堂上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