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军的劣势很明显,就是人少,而中华大地太大了,即便有着武装警察和治安警察维护各地治安,数量依旧不够。
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局面,颜学义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扩军,只是嘴上说说扩军简单,实际上要想扩军,还拥有一定战斗力非常难,况且目前库存武器已经没有多少,三大兵工厂正在加班加点制造武器弹药。
无奈之下,颜学义将目标转到满清六十万杂牌军中的起义军上,这些起义军大部分都是战斗力较弱的民兵,但是他们不像其他绿营兵那般,欺压百姓,还保留一定的质朴本性。
可以从这些起义军中择优挑选出十万到十五万人,只装备大刀长矛等冷兵器充当辅警,协助治安警察维护治安,治安警察的压力会大大减轻,而剩下武装力量就可以调集到有海岸线的省份,预防从未来敌人从海上进攻。
这样一安排,虽说兵力依旧会缺少,但是足以应付初期局面,若是有机会,秘密武器飞艇会给敌人的舰队致命一击。
至于到战争后期,恐怖也需要一年到两年时间,那时候颜学义手中的兵力应该足够守护中华大地,只有海军弱一些,海军还需要时间发展。
……
时间来到五月中旬。
西北方向,牛德厚的青龙军团已经扫平請海的抵抗势力,向新彊进军,至于青龙军团在請海杀了多少人,未有一个准确数字,只看到青龙军团缴获数万战马,几十万牛羊,而进入請海的行人,往往百里内都看不到一个人影。
南方,玄武军团的第九师已经攻占大半广茜省。
华中,白虎军团的第三师已经将瑚南省拿下,茳西省也攻下三分之一,而白虎军团的第六师也攻占河喃省大半。
北方,朱雀军团横扫咁肃省、陝西省,朱雀军团主力第一师更是攻占大半汕西省,随时可以进军直隶,不过按照作战计划,朱雀军团集合大部分骑兵部队作为先遣队,袭占山海关,让清廷无路可退。
此时清廷是真的要慌乱了,原本清廷还指望英国人出兵帮助,然而这才半个多月过去了,“短毛贼”居然已经打到家门口来,燕京七百里外是“短毛贼”的大军,若是骑兵奔袭,三天就能来到燕京城外。
清廷如何不恐慌。
原本清廷还以为“短毛贼”距离燕京远着里,他们可以高枕无忧,甚至可以争权夺利,李鸿章午门抄斩就是就是争权夺利的其中一个结果,这期间不知道有多少洋务派大臣罢官、贬职乃至和李鸿章一样被砍头。
然而“短毛贼”距离燕京已经如此之近,满清根本无力抵挡,满清的江山过半都被“短毛贼”夺走。
身为满清的实际掌控者慈禧太后,此时也如同其他满清“忠臣”一般,慌乱无比,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逃!逃回盛京去,那里是满人的龙兴之地,只要逃回盛京去,等待洋人出兵剿灭‘短毛贼’,这江山还是我大清的。”这个念头出现在慈禧太后的脑海中,深深扎下根。
慈禧太后召集醇亲王奕譞、礼亲王世铎、庆亲王奕劻等满人大臣,向他们宣布撤退回盛京这件事情,燕京的满人都要走,至于那些汉人大臣,谁也没有去管。
在一些满人大臣眼中,就是因为汉人大臣无能,才导致大清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汉人都该死!
【本书一月一号上架,请大家到起点支持作者菌!
第148章 欲回东北()
♂
慈禧是真的害怕,害怕的想要逃回东北。
满人大臣当然也害怕,在慈禧的命令下达后,满人大臣迅速准备满人撤退回东北事宜。
虽然满人大臣对汉人大臣不待见,但是掌握满清大权十多年的慈禧可不会完全将汉人大臣置之不理,这些汉人大臣能力不行,不过对大清可是“忠心耿耿”,等到英国人剿灭“短毛贼”后,满人还需要“以汉制汉”,所以,慈禧也下旨给汉人大臣,让其一同撤退回东北,回盛京。
一部分以翁同龢为首的汉人大臣得到慈禧的旨意,感动的痛哭流涕,另一部分汉人大臣却不以为然,撤退回东北简单,再回来可就难了。
谁知道“短毛贼”会不会打败英国人,一统天下,再说“短毛贼”一统天下后也需要人帮他们管理这偌大江山,当初满清入关不就重用那些投降满清的汉人大臣,“短毛贼”也是汉人,汉人是不会杀汉人的。
更有几个汉人大臣已经在想办法联系“短毛贼”,妄想提前投靠,而不是投降。
嘿,这个时候,那些汉人大臣想起来自己是汉人了,早先时候干嘛去了。
不去管汉人大臣心中的想法,满人大臣已经开始行动,命令在燕京的满人收拾行装,准备回东北,只是这件事是那么简单就完成的吗?
十九世纪末,中华大地上满人人口数量接近百万,其中近半满人都居住在燕京,也就是说,燕京满人足有四十多万,且大部分人都居住在内城。
满人亦是旗人,隶属八旗,不过八旗包括八旗汉军、八旗蒙古、八旗满洲,旗人中也有汉人、蒙古人,慈禧想要逃回东北,说是带走满人,实际上在燕京的旗人都要跟着撤退。
“短毛贼”将要打进直隶的消息已经传遍燕京,谁也不敢相信原本龟缩在四汌的“短毛贼”会席卷天下,如今更是要打进直隶,打到燕京,住在燕京的旗人们吓坏了,整日提心吊胆,就怕“短毛贼”打进燕京,连吃喝玩乐的心思都一扫而空。
旗人的反应不奇怪,居住在四汌蓉城的旗人的下场早已经传到他们耳中:
凡是罪大恶极的旗人一律处死,剩下大部分成年男性旗人都要要被罚去当苦力,修路、挖矿,什么苦什么累什么危险就干什么,而且是无期,只有少数名声较好的成年男性旗人逃过一劫。
而且旗人的大部分财产都被没收,只留下一点,勉强维持生活,习惯花钱大手大脚的旗人,只剩下这点钱能够干什么用,一些不懂得生活技巧、家中也没有男丁的女性旗人,只能依靠出卖身体来获取钱财。
想到这些,居住在燕京的旗人们心中就是一阵恶寒,他们可不想也落到如此下场。
只是当清廷下达命令,让燕京旗人收拾行装回东北的时候,大部分旗人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不愿意。
这些八旗官兵的后代,生下来就享有一份“口粮”,过着“月赐钱粮,不耕而食,不织而衣”的生活,拿居住在蓉城的旗人来说,蓉城附近十六州县每年向“满城”交纳大量粮食和生活用品,其中仅粮食一项就多达92万余石。
旗人无需经营即可坐领清廷饷银米粮,加重了百姓负担,旗人从此在闲事上花尽心思,于是,食王禄,唱快书,养靛颏儿,提笼架鸟,种花弄草,养鸽子斗蟋蟀,听书唱曲,泡茶馆捧戏园……等等,等等,围绕着吃喝玩乐,排遣闲暇,忙活得有型儿有派儿。
想当初,八旗军是“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而现在的八旗军却连绿营兵都赶不上,起码绿营兵有勇气去战斗,而八旗军连勇气都没有。
八旗子弟从词面上讲,本应是个中性词,无非是指八旗的后代,但实际上却成为具有专指涵义的贬义词,指的是八旗后代中游手好闲,好逸恶劳,整日耽于嬉戏的纨绔之徒、浮浪之子,好吃懒做、酒囊饭袋之辈。
习惯在燕京过着舒适生活的他们,如何会选择回到东北苦寒之地?就算是死,也不愿意回到东北,特别是那些已经上了岁数的旗人,一辈子都生活在燕京,如何愿意离开燕京?
“他们不愿意走就算了,哀家还能在后面拿着刀逼他们走吗?或许他们的死亡会让剩下的旗人振作起来,让八旗骁勇重现。”
原本旗人就非常少,现在更有这么多旗人不愿意撤回东北,一旦“短毛贼”打进燕京,他们的下场可想而知。
大半居住在京城的旗人不愿意走,不愿意走的旗人,多是中下层旗人,可是少半愿意走的旗人,也是一个大麻烦,因为这部分要走的旗人,还要带上自己的财富。
要知道满清统治中华大地两百多年,满人从汉人身上搜刮大量财富,可以说满清时期,中国的财富都集中在满人手中,虽然现在由于颜学义的出现,情况会发生一定改变,但是满人手中的财富依旧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庞大数字,而且这些财富主要集中在上层旗人手中。
财富的外在表现就是白银、黄金、古玩、房产这些东西,房产带不走,但是那些能带走的东西,需要多少车才能拉光?
面对这个情况,负责撤退行动的满人大臣是头大如斗,赶紧派人去劝说,让想要撤回东北的旗人,将自己的财产找地方掩埋,反正咱们只是暂时性撤退,以后还会回来,那些埋在地里的钱财还是你的。
说的好听,然而对其他旗人来说,并不可信,谁知道以后还能不能回来,对那些话置之不理,依旧在收拾钱财,费尽心思凑齐马车,准备将祖祖辈辈积累的财富全部带走,只有少部分人相信那些劝说的话,将自己的一部分财富埋在地下,剩下一部分还是准备带走。
负责的满清大臣也不管那些了,爱带着就带着吧。
然而下一刻噩耗到来,让整个燕京彻底乱了起来。
第149章 利刃在行动()
♂
华北与东北交界处,有一关隘,它就是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山聚仙乃奇,海藏龙而神,关踞险为雄,是为山海关。
山海关的城池,周长约4公里,是一座小城,整个城池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高14米,厚7米,全城有四座主要城门,并有多种古代的防御建筑,是一座防御体系比较完整的城关。
不过在这十九世纪末期,古代防御体系基本上没有多少作用,守卫山海关的清军早已经将大炮架在城墙上,遥指远方。
这一天,一群特殊的人来到山海关。
山海关某角落
周涛:“老大,一小队已经全部进城。”
苏林木:“老大,二小队已经全部进城。”
方磊:“老大,三小队已经全部进城。”
厉锋:“告诉大家都隐藏好,千万不能被敌人发现,等待董团长带领的骑兵到来,到时候一举拿下镇东门。”
“是。”周涛、苏林木、方磊三人齐声回道。
接着四人便散开。
这群来到山海关的特殊人正是颜学义手中的特种部队——利刃。
朱雀军团集合大半骑兵部队,在第一师骑兵团长董向富的带领下,千里奔袭山海关,堵截可能要撤退到东北的清廷。
而利刃特种部队第一中队三十余人在指挥官厉锋的带领下,提前潜入山海关,配合汉军骑兵拿下山海关,而利刃的主要任务就是替骑兵打开城门。
一旦守卫山海关的清军发现汉军骑兵到来,将大门紧闭,没有携带重武器的汉军骑兵要想打开山海关大门,很费劲,自己本身伤亡也会大增。
要是利刃能够提前打开山海关大门,让汉军骑兵顺利入城,那汉军占领山海关会变得非常简单。
五月十九号下午,董向富率领近两千骑兵长途跋涉近一周时间,绕过燕京来到山海关外,与接应的情报部特工汇合,特工随后便向山海关发出信号,告知利刃汉军骑兵已到。
(注:汉军骑兵距离山海关比较远,起码在山海关的清军发现不到其身影,而信号传递是通过接力传递的方式,类似于烽火台)
隐藏在山海关镇东门区域的利刃特种兵拿起武器,迅速向镇东门靠近,在未发动进攻前,也发出信号,告知汉军骑兵,利刃要发动进攻。
董向富收到来自利刃的信息后,迅速率领骑兵队伍向山海关冲刺,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冲进山海关内。
与此同时,已经来到镇东门附近的二十多个利刃特种兵,一人掏出两把左轮手枪,对守门的清军官兵进行点名。
一把左轮手枪就是六发子弹,五十把左轮手枪就是三百发子弹,对弹无虚发的利刃特种兵来说,一发子弹就能消灭一个清军官兵。
啪!啪!啪!
守在镇东门的十来个清军官兵被一一点杀,顿时镇东门大乱,通行镇东门的老百姓四散而逃。
二十来个利刃特种兵兵分两路,一路守在城门下,一路走上城墙,城墙上还有清军。
镇东门一侧城墙上的清军官兵听到底下有枪声,一看是有敌人进攻,赶紧准备下去支援,其中还有少部分官兵在后面拖拖拉拉,显然是害怕了。
利刃特种兵向上走,清军官兵往下下,两者狭路相逢,却不是勇者胜。
手持“单打一”步枪甚至是大刀长枪的清军官兵加快速度向利刃特种兵冲来,妄想进行近身战,但是利刃特种兵不会给清军官兵这个机会,手中的左轮手枪直接开火,楼梯倒下一排清军官兵。
前方子弹打没了的利刃特种兵,迅速低下头换子弹,虽然左轮手枪换子弹慢,但是经过训练,利刃特种兵可以在几秒钟内换上子弹。
而利刃特种兵对面的清军官兵,看到前方的同僚都被打死了,吓得差点尿裤子,前面是噬人的子弹,后面是自己的同僚,真是进不得退不得,只能趴在地上,运气好点,子弹擦头而过,运气不好,被一颗子弹送下黄泉。
作为天下第一关,山海关重要性可想而知,山海关驻兵通常在三千人以上,只是大汉王国的出现,导致一部分清军被调走,但是驻守在山海关的清军依旧多达两千人,而东侧城墙上的清军官兵也多达两百人。
十来个利刃特种兵对将近两百清兵,战斗的结果居然是利刃特种在三分钟内完胜清兵,过百清兵被击杀,数十个清兵逃跑,还有几十个清兵趴在地上一动都不敢动。
镇东门从第一声枪声响起,将近五分钟过去了,这时候,山海关总兵才反应过来,派人去镇东门查看情况。
与此同时,山海关东方远处也卷起滚滚烟尘,那是汉军骑兵在策马奔腾。
第七分钟,慢慢有清军官兵向镇东门赶来。
砰!
一声枪响,一个清军带队军官被击杀,军官的手下立马四散躲避,谁也没管那个倒在地上不知死活的军官。
某处房顶,手持狙击步枪的特种兵见目标已被击杀,继续寻找下一个目标,他们的任务就是狙杀清军的高级将领或者中下层军官,。
一声声枪响,代表一个个清军将领军官身死,群龙无首的清军官兵惊慌失措,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更有胆小如鼠的清军官兵直接扔下武器,躲到道路两旁的房屋中。
城门口的特种兵终于迎来了敌人,面对超出手枪射程且装备“单打一”步枪的清军,特种兵将手枪放下,转而将背后一直背着的步枪拿到身前,对着迎上来的清军,开枪。
短短十多秒钟,枪膛中的五发子弹打光,对面的清军也倒下一大片,剩下的清军纷纷四散躲避,根本不敢向前冲,就算是军官在身后下令也没有清军官兵冲出来,毕竟道路上躺着的同僚就是他们的榜样。
清军官兵只能拿着“单打一”步枪向镇东门方向开火,只是头都不敢露的清军官兵,子弹都打到天上去,如何能够击中前方的特种兵?
“驾!”
又一分钟后,汉军骑兵踏入镇东门,利刃特种兵顺利完成任务,无任何伤亡。
第150章 燕京大乱()
♂
汉军骑兵蜂拥而入,面对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