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有钱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有钱人- 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然而姬庆文看了这份军情,依旧禁不住紧张起来,因为就在这区区百来字的军情中,特意提起了煽动灾民造反的领头人的名号:“闯王”、“闯将”以及“八大王”!

    “八大王”、“闯将”这两个名头,姬庆文似乎从哪里听说过,却想不起这两人的身份。而那“闯王”二字却是如雷贯耳——不就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吗?

    这李自成两年前就曾打算纠集西安城内的佃户图谋大事,却被姬庆文阴差阳错地搅了好事;不料此人毕竟雄心不死,终于乘着陕西、山西大旱的机会,开始招兵买马,准备夺取天下了!

    现在是崇祯二年,朝廷上上下下没人把“闯王”李自成放在眼里。可是姬庆文作为一个穿越者,却明白地知道——就是这个李自成,不愧“闯王”的称号,东闯、西闯、南闯、北闯,终于将本就摇摇欲坠的大明江山闯了个千疮百孔,直接导致了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身亡,延续了两百七十多年的明王朝也随之轰然倒塌。

    因此姬庆文不能不对这位“闯王”格外重视,蹙眉说道:“王爷,我看这件事情可不简单,不能掉以轻心啊!”

    朱存枢却不以为然,说道:“几个蟊贼而已,掀不起什么大浪。之前陕西遇灾,听说也确实有些人不安分起来。我看大可乘此机会,将这些反贼一举剿灭了,这就叫……就叫引蛇出洞、欲擒故纵!”

    姬庆文道:“王爷知不知道军情里提起的这个‘闯王’是谁吗?”

    朱存枢嘴巴一撇,说道:“这种反贼,我堂堂宗室亲王又怎么会认识?”

    姬庆文摇摇头答道:“王爷是认识的。不光王爷认识,我也认识。不知王爷还记不记得几年前的议佃之争,当时一个叫李自成的首先发难,被王爷手下的护卫压服住之后,便侥幸逃脱追捕。此人贼心未泯,终于要在榆中县起事了!”

    “哦!原来‘闯王’就是他李自成啊!”朱存枢惊呼道,“此人倒是有些本事,如今他正在纠合乱民,确实不能听之任之。”

    一旁的李元胤正色道:“经过姬大人这样一点拨,末将才知此事紧要。这样,请王爷这就批上几个字,我这就亲自送往陕西巡抚、延绥巡抚衙门,请两位巡抚大人立即加以处置。”

    姬庆文却还不放心,说道:“我就怕两位巡抚对此事不够重视,措施不够得力,让这个李自成给跑了……”

    “姬兄,要你说,这件事情应当如何处置?”朱存枢顺着他的思路问道。

    姬庆文沉思了一下,说道:“我想让王爷批准我动用自己手下的乡勇团练,去榆中县看看情况,甚至可以直接出兵扑灭李自成……唉!也不知道这样做符不符合朝廷体制……可惜李岩不在我身边,否则也好向他请教请教。”

    朱存枢虽有秦王之尊,对这种事情却是一窍不通,沉思了片刻,忽然说道:“有主意了,记得我父王之前遇到难题,都会召集王府里的师爷一同参谋讨论。不如我也找几个师爷问问,自然就知道。”

    李元胤忙阻止道:“王爷不可。此事关乎紧急军情,知道的人是越少越好,就怕闹得满城风雨,打草惊蛇不说,更容易让别人用心之人起了非分之想。”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底怎么样才行?”姬庆文听了,忍不住埋怨起来。

    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姬庆文忽然心生一计,说道:“有主意了!别忘了,我还是负责赈灾的钦差大臣,听说榆中县那边灾情严重,因此过去探访一下,也是职责所在。李指挥,你说这个说法合理不合理?”

    李元胤思索了一下,还真想不出什么破绽来,便说道:“这样也好,这么做就算是被吃饱了撑着的御史言官们听了去,也找不出茬来。”

    姬庆文听了,点头道:“那好。这样,这份紧急军情还是照旧送到陕西巡抚、延绥巡抚那边去,我手下的乡勇团练也立即出发往榆中去。这就叫‘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朱存枢听了姬庆文的部署,顿时热血沸腾起来,说道:“好,那我也点王府护卫五百人,同姬兄一起去。”

    李元胤听了大惊,赶忙劝阻道:“王爷,这可不行。藩王是不能擅自离开封地的,您要出兵,非得向皇上请旨不可!”

第一〇七节 蛊惑人心?官逼 民反?() 
朱存枢在西安城里向来说一不二,原先只有他爹老秦王多少能够震慑一下,现在老秦王薨了,他自己成了秦王爷,便更是无法无天。

    因此朱存枢听李元胤敢当面阻止他,顿时气不打一处来,站起身指着李元胤的鼻子骂道:“你别以为你身上穿着飞鱼服就趾高气扬了,看看我身上穿的是什么?是四爪金龙袍!哼!管天管地,还管到我头上来了,锦衣卫就那么了不起?”

    锦衣卫还真有这么了不起。

    姬庆文一想到锦衣卫的厉害,便赶忙上来劝解两句:“王爷,不许藩王擅自出城,那也是朝廷的规矩。不如你先在西安等我的好消息,我办完了事就立即回来,也给你带点新鲜玩意儿,好不好?”

    朱存枢听姬庆文说话,火气已消了一半,却依旧不依不挠,说道:“什么规矩,你当我是三岁小孩啊?之前我爹不也出城领军平叛过吗?先帝爷还特旨褒奖过呢!”

    姬庆文闻言,立即扭头问李元胤道:“还有这回事?”

    李元胤也是初来乍到,并不知道朱存枢口中的先例,便只能推测道:“秦王府自同别的王府有些不同,王爷领军出城也并非完全不可能。不过以末将愚见,还是先请旨皇上,再照旨意办理为好……”

    “啰嗦!”朱存枢火气又升腾起来,“打几个乱民,就要向皇上请旨,那天下这么多事情,万岁爷不是要烦死了吗?这事你别管了,按我说的做就好。”

    李元胤摸爬滚打那么多年,积累下的官场经验告诉他:在这里顶撞秦王爷是没有什么好处的,反正自己职责所在,秦王擅自领军出城的事情是必然要上报皇上的,至于皇帝会不会处置、怎么样处置,那就不是自己能够决定的了。

    于是这几人兵贵神速,当天就收拾起各自的兵马,出了西安城往西北方向,朝有情报指向的榆中县而去。

    走了不过两天时间,姬庆文便开始后悔起来。

    原来姬庆文所部团练行动速度极为迅速,每天能走一百十五里路以上。

    而朱存枢秦王府挑选出来的护卫们,行进速度缓慢不说,往往走了不到一个时辰,就哭爹喊娘地说走不动路,非要原地休息不可。

    这样他们一天也就能走七八十里路,速度不过是姬庆文手下团练的一半而已。

    然而姬庆文知道李自成这人厉害得很,一旦处置迟缓,既有可能任由其发展壮大,到时候他羽翼丰满,恐怕就难以收拾,非要第一时间将其扑灭不可。

    于是姬庆文心生一计,找来领军的陈文昭,同他商议,能不能率领本部团练先行一步,秦王府护卫则在身后慢慢跟进,也好能够早日到达榆中。

    却不料姬庆文的计划遭到了陈文昭的坚决反对。

    想当初戚家军在“浑河一战”中遭受灭顶之灾,一大原因就是来自浙江的戚家军行动速度略微迟缓,赶不上来自四川的土司白杆兵的速度。因此才来不及渡过浑河,被一条大河分隔成了南北两片、首尾不能相顾,终于被女真人各个击破。

    有了这样一番惨痛的经历,陈文昭当然不愿冒孤军深入的风险,执意要同秦王府临时挑选抽调出来的五百“精”兵一同行动。

    姬庆文心中着急,立即拿出织造提督的身份,催促陈文昭行动。

    却不料反被陈文昭教训了一通:要姬庆文懂得“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道理,万万不能让手下精锐之师牺牲在毫无意义的地方。

    姬庆文现在对军务还十分生疏,又知道陈文昭乃是一片好意,纠结了好一阵之后,才终于没有一意孤行。

    就这样,大军在一片荒芜的黄土高原上走了整整五天,这才来到了榆中县境内。

    然而榆中虽然是个穷县,地域却十分广大,若是没有苍蝇似的寻找李自成的下落,那就无异于是大海捞针,必然劳而无功。

    这时李元胤掌握的收集情报、打探消息的本事,终于用到了正经事务上——他亲自带领姬庆文手下几个精干兵士,在一片死寂的荒地上,愣是被他查访到了几个在破庙里等死的老农。

    在给了这几个老农足够活命的粮食和银两之后,李元胤终于从他们口中得知:传说中的“闯王”、“闯将”、“八大王”不在深山之中暗自壮大,居然跑到榆中县城外大肆招揽灾民——而县官居然躲藏在县城当中不敢出面弹压。

    姬庆文知道李自成不好对付,可嚣张成这副样子却是他始料未及的。

    姬庆文自从穿越到明末,三年之内当上了织造提督、钦差大臣,手里又积累了几十万两白银——这个过程中看上去一帆风顺,其实却是危机四伏:差点被张献忠谋害、险些被魏忠贤拖下水、受到钱谦益的羞辱、被申沉璧堵住销路……

    他可不愿自己来之不易的大好生活,眼看就要被席卷天下的明末农民起事焚烧殆尽。

    想到这里,姬庆文再也等不及了,也不管陈文昭是什么意见,叫上李元胤,便要去榆中县下探查情况。

    陈文昭见姬庆文实在是阻拦不住,只好亲自点出团练之中十个善于骑马的兵士,护送姬庆文一同前去,又嘱咐他们远远探查一下敌情,就要立即返回,切记不能轻举妄动。

    于是姬庆文便同李元胤一道,领着十个武艺高强、马术娴熟的团练,往榆中县城疾驰而去。

    其余军队,则在朱存枢和陈文昭的带领之下,紧随其后,加速往榆中挺进。

    姬庆文一行快马加鞭,终于在未时赶到了榆中县城之外。

    只见县城之下聚集的灾民大约有四五千人之多,虽比不上一个多月前西安城下那近十万饥民,却也将这一座不大的县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正在这一大群饥民之中,却见两人站在高台之上,正手舞足蹈地向城外百姓高声疾呼。

    一阵裹挟着黄土的朔风刮来,顺道卷来了那两人的声音,让姬庆文依稀听清了他们的说辞:“榆中县中,从县令老爷、到主簿都头、到衙役税吏、到地主老财,就没一个好人。只有把他们都杀了,我们老百姓才能有一条活路!这就叫官逼 民反!”

    姬庆文取出从郑芝龙那里得来的望远镜,循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见台上站着的那两个人面目果然甚是熟悉——那正在手舞足蹈、慷慨陈词的,便是李自成了;而另一个站在他身后的身材高大之人,便是李自成的舅舅高迎祥。

    又是一阵大风刮来,将李自成原本隐约可辨的声音吹得断断续续,让姬庆文下意识地松开手中缰绳,胯下骏马误解了主人的心意,迈开四蹄开始缓缓向前移动。

    一旁的李元胤见状大惊,慌忙纵马上前几步,一把扯住姬庆文坐骑的缰绳,说道:“大人小心了,那边情势不明,如果贸然上前,就怕寡不敌众。”

    姬庆文不是那种不惜命的傻瓜,听了李元胤这话,立即收住缰绳,问道:“那现在我们怎么办?总不见得就让李自成在这边蛊惑人心吧?”

    李元胤道:“对面人实在太多,我们这十几个人上去,无异是飞蛾扑火。还是先等秦王爷和陈将军领大队人马到来,再从长计议如何?”

    姬庆文闻言,低头不语,忽然心生一计,伸手招过一个紧跟着自己的团练兵士,招呼道:“嘿,孟洪,你看看,那边那个说话的人,你能不能用火枪,把他给我打死?”

第一〇八节 一枪打伤李自成() 
这孟洪身材不高、力气也不大,当初陈文昭在招募团练兵士之时,他就没有抱起那块试验臂力的大石头,最后还是陈文昭看他下盘稳固、为人沉稳,这才将他补招入队伍。

    而这个孟洪经过训练之后,虽然俞大猷传下来那套近身搏击的战法他学习得尚显生疏,火枪却打得极准,乃是两百人的队伍里数一数二的神枪手。

    因此他听姬庆文这样命令,也不急着回答,远眺了高台上的高迎祥和李自成一眼,这才斟酌着说道:“这个……这里距离那边太远了,少说也得有一百多步,要打中他不难,可要命中此人的要害,恐怕就不太容易了……”

    姬庆文点点头,说道:“能打死最好,不能打死,那至少也得将他打伤了。”

    孟洪点头道:“那小人就试试好了。”

    说罢,孟洪跳下马鞍,取过背在后背上的长枪,从容而又娴熟地装上火药,又塞上弹丸,举起火枪,深吸一口气便开始一丝不苟地瞄准起来。

    这时李元胤却问道:“姬大人,孟洪枪法是准的,可就是怕他一个人打把握不大。不如大人手下这些兵士齐发一阵,成功率说不准还能高些。”

    姬庆文听了一愣:自己怎么就没想到这样的办法?

    他正要命令孟洪停止射击,却听“砰”地一声,孟洪已然扣响了扳机,一颗铅制的子弹,带着风声便往李自成直飞过去。

    不过刹那的功夫,李自成高大的身体便轰然向后仰面倒下,口中发出极为痛苦的“啊!”的呼喊声。

    姬庆文远远看到这样的情形,顿时高兴地大笑:“哈哈!孟洪,你果然有些本事,没想到我手下团练成军之后,第一份大功劳就被你立去了!我要重重赏你!”

    孟洪也是十分高兴,长舒了口气,说道:“那就多谢大人了……”

    正说话间,李元胤抬手拉了拉姬庆文的衣袖,说道:“大人……那人,似乎……似乎……没有被打死……”

    姬庆文听了一愣,赶忙举起望远镜,朝李自成的方向望去——却见李自成带着无比痛苦的表情,慢慢从高台的地面上爬了起来,用力按住左肩的右手指缝中,汨汨地流出鲜红的血液来……

    “混蛋!”姬庆文暗暗骂了一声,又大声命令手下兵士道,“你们别愣着,给我向李自成齐射,一定要把他打死!”

    却不料李自成一双黄澄澄的眸子视力极佳,竟在百步之遥将姬庆文的面目看了个清清楚楚,更看见他身旁有十来个兵士正在准备向自己再次射击。

    那李自成见机极快,慌忙拉着身旁的高迎祥就从高台上跳了下来,立即混杂在无数灾民之中,再也无法被清晰地辨认出来了。

    姬庆文见到这样一幕,心里又是后悔又是着急,正要同李元胤商议下一步的对策,却见对面一支百十来人的队伍,从聚集在榆中县城下的灾民人群之中走了出来。

    只见这支队伍人人身高马大、神采奕奕,显然是专门挑选出来的精兵强将,而其中一人走路却是摇摇晃晃,显得格外显眼——正是那受了伤的李自成!

    却听李自成咳嗽两声,朝姬庆文大喊道:“原来是姬少爷来了,我们之前的恩怨已经一笔勾销,现在是井水不犯河水,姬少爷何必暗箭伤人?”说完便开始大口喘气。

    姬庆文见李自成人多势众,自己手下这十个团练虽然精锐,却未必是那百十来条西北大汉的对手,只有待陈文昭将大队人马带来,才有实力能够对付李自成。

    于是姬庆文有意拖延时间,说道:“李自成,你错了,我现在可不是西安城里姬家的小少爷了,我现在是钦命赈灾西北的钦差大臣,你自封‘闯王’,在这里煽动百姓造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