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脊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的脊梁- 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错,就是敬仰!

    如果是一般人,手里拿着这么大的功劳怎么可能分给别人?

    杨铭简直就是一个人从计划到安排再到实施全部包办了!哪怕是刘仪都没有帮上半点儿忙。

    可是,这样大的事情居然让他办成了。

    按照这样的功劳,封爵都不为过。

    可是他居然将功劳分出来。让给他们这些根本就没有参与的人,这无疑就是非常的讲究了。

    “我等但由杨大人吩咐!”

    “听凭杨大人吩咐!”

    “。。。。。”

    一瞬间,整个船舱再一次喧哗了起来,就连旁边船上的李嫣然都听得一清二楚。

    “小姐!”楞子丫鬟小翠朝坐在船仓中央一脸享受的李嫣然喊了一声。

    “什么小姐?”李嫣然显然不喜欢听这个称呼。

    楞子丫鬟一愣,想了半天才在妙云的示意下叫道:“夫人!”

    在李嫣然的眼里,小姐这个称呼自然比不上夫人这个称呼的,小姐,那是李秀才这么一个秀才的女儿,而夫人代表的却是堂堂今科探花、思南县令的妻子。这样的身份自然是与之天差地别。

    特别是在思南县,她无论是在哪里都会感受到那些百姓对她投来崇敬的目光,这样的感觉让她非常享受。

    “嗯!说吧,什么事?”李嫣然嘴角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神色。对小翠道:“你这妮子,就一个咋咋呼呼的性子,夫人我啊不给你计较。要不是老妇人宠着你真不知道你得挨多少训斥!”

    “小。。。不,夫人!你刚才听到了吗?姑爷要把功劳让给那几个人呢?”小翠有些委屈。不过还是把心里话说了出来。

    李嫣然却没有看他,嘴角边的笑意更浓。就连夏雨柔也纳闷了,这到手的功劳送出去,李嫣然这个当大妇德居然还笑。

    看几女都一脸不明所以的样子,李嫣然这才道:“你们啊,还不知道咱们相公?这做生意的事你们那次见过他亏本?”

    “可是,夫人,姑爷这次不是做生意啊?”楞子丫鬟还想争辩。

    “不是做生意?”李嫣然继续道:“这做官和做生意有什么两样?不过是交换利益罢了,也就你们看不出来,听着吧,这群人被咱们相公卖了还帮他数钱呢!”

    。。。。。

    果然,没一会杨铭又说话了。

    “恩师,诸位大人!能到思南救民于危难,杨铭代表思南二十万百姓敬大家一杯!”说完,杨铭也不等众人开口便一口干了。

    待众人都满饮之后,他又才继续道:“不过,咱们思南百姓自然不会让诸位空手而归,说来都不是外人,李大人是在下恩师的事情想必大家都非常清楚,而几位也乃是铜仁的同僚,自然是一家人,所以在下决定送位县城粮食各一万石!”

    一万石!

    粮食!

    这手笔不小了!

    要知道前来的可有好几位官员,一个地方以万石加一起就好几万石,要是在以往或许还算不得什么,但是现在是什么时候?现在可是荒季!整个贵州已经断粮,即便是朝廷派来钦差赈灾但是别忘了,人家赈的可是整个贵州以及云南两三个省,看着有几十万石粮食,可是一分下来,能拿到手里的指不定还没这多呢。

    所以说,杨铭这次的出手绝对是一个大手笔!

    在他们看来这完全就是看在李道远的面子上。

    并且,在之前,杨铭已经给李道远送去了五万石粮食,可以看出来杨铭对他这位恩师绝对是尊敬无比的。

    “如此便多谢杨大人了。。。。。。”

    众人纷纷拱手道谢!

    杨铭又道:“|除此之外,若是哪位达人治下灾民繁多,思南也决定帮忙解决一部分人的生活问题!”

    说到这儿,他看了看一旁的刘仪。

    刘仪顿时会意,赶忙站了起来,不过对于刘仪大家却不同,虽然也有尊敬,但是更多的还是拘谨,要知道刘仪以前干的科室御史,即使是现在成了思南县的县臣,但是这其中的原因大家都非常清楚,只要过了这三年,指不定这家伙又回京城当他的御史了呢,不仅官复原职,更很有可能会升迁一步!

    ps:第二更,送上!

    (。)

第304章 当官就是做生意(中)() 
刘仪顿时会意,赶忙站了起来,不过对于刘仪大家却不同,虽然也有尊敬,但是更多的还是拘谨,要知道刘仪以前干的科室御史,即使是现在成了思南县的县臣,但是这其中的原因大家都非常清楚,只要过了这三年,指不定这家伙又回京城当他的御史了呢,不仅官复原职,更很有可能会升迁一步!

    刘站起身,笑道:“诸位大人!在此之前思南其实就已经考虑过铜仁府各地的一些情况,比如现在很多百姓都已经靠野菜为生,现在已经正值初冬,相比大家都非常清楚,他们的生计其实已经到了连野菜都不能果腹的地步!”

    说到这儿,在场的人无论官员还是士绅都不由得点了点头。

    正如他所说的那样,现在不要说一个小小的铜仁府,甚至整个贵州以及周边受灾地区大多都是如此。

    对于一般的百姓而言,因为贫穷所以承受灾害的能力无疑就显得非常薄弱,特别是连年的灾害下他们根本就不足以自保,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他们来说哪怕是只要能入口的东西他们都可以食用。

    但是,冬天是一个非常残酷的季节,冷冽的寒风以及千里的苍凉就连野草也只能等待来年的春天再重新生长。

    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百姓除了等待官府的救急或者成为流民四处乞讨之外根本没有任何办法。

    这也是为什么在古代每逢大型的天灾或者**便会出项流民潮从而发生造反的事件。

    其中为了生存下去这才是他们的主要目的。

    刘仪满意的看了看四周这才继续道:“所以,思南县衙门决定,收容铜仁府所有州县的灾民。当然就目前而言我们能做的也仅仅是铜仁府境内,其他地方我们也没有那么大的能力!但凡是愿意到思南来的流民。或者百姓,只要有各个州府县出具的路引。我们便会妥善的安排!他们可以再思南县内寻找到适合他们的工作,由工作换取他们相应的工分!”

    工分,作为思南县特有的酬劳其实已经不是秘密。

    一个工分可以换取两斤粗粮的事情也早为其他州府的百姓所知,就连许多官员也非常清楚。

    在思南县,其实工分的制度已经非常完善。比如技术工、普工、搬运工、女工、童工都有着严格的分法,从他们就职的劳动量、技术含量以及工作强度分别有着非常明确的划分。

    除此之外,在评分方面也有来自思南学堂以及相关士绅的参与,可以说已经做到了相对的公平、公正。

    对于这种工分制的实行,整个思南县都非常赞成。况且由于建设的不断深入,现在思南的本土人显然已经难以满足工地以及开荒的进行,杨铭不仅考虑到了那些被挟制造反的流民,更是和刘仪商量了好久才定下了这样一个吸引流民入思南的策略。

    那些各地的官员得到了杨铭的好处,治下虽然仍旧有不少不能劳作的老人以及妇孺,但是有了杨铭以及朝廷赈灾的粮食只要节省一些绝对能坚持到明年的秋收。

    只要开春后,春耕能够顺利进行,再加上从思南挣到的足够粮食,他们便可以再享受立功的同时再带上一个抗灾有功的帽子。这样无论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对于百姓。都是一件非常满意的事情。

    杨铭和刘仪相信,这样的条件他们绝对不会拒绝!

    果然!

    刘仪刚刚说完,铜仁府的其他几位官员就开口了!

    “刘大人所言当真?”

    这是一位年纪约莫四十上下还算年轻的官员,他虽然对这条政策比较满意。但是他并不觉得一个小小的思南县能够容纳这么多的流民。

    要知道,整个铜仁府少说也有近百万人口,这么多人哪怕只是青壮也不下于四十万人。这么多的人别说放开做事,光是吃饭就是一个大问题。更何况杨铭从蜀中别看带来的粮食不少。足足有四十一万石之多,可是其中十几万石已经当作人情送了出去。那么加上思南的土著百姓思南县衙就必须养活将近六十余万人的百姓。

    这么多百姓的涌入便会涉及到住房、生活以及其他许许多多的事情,这么大的工作量他根本就不相信思南能够办到。

    更何况,这么多人来了之后,仅仅凭着思南剩下的二十多万石粮食在他们看来远远不够。

    “自然当真!”刘仪确认道:“也许诸位大人在怀疑思南的能力,在此我也不妨给大家交个底!就在前天,我们思南县县令杨大人已经与煤炭集团达成共识,煤炭集团将在原有的煤炭生意之后再开辟一条新的财源。这道财源相信大家还没有听说过,那就是瓷器出口!为了使我大明朝各地瓷器作坊以及工人的利益,煤炭集团已经开始着重开始开发商路,比如扶桑、科尔沁草原、以及西域诸国,甚至琉球。。。。。。这些地方大家都知道,他们非常向往我们作为****上国的丝绸和瓷器,而我们要做的便是将我们制造出来的精美瓷器送过去,让他们感受我们文化!这次的事宜已经飞鸽传书到京城,由专人呈报圣前,相信不久便会有一个结果!”

    杨铭接着道:“另外很多同僚或许在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思南县的粮食问题!其实在这之前,杨某除了在蜀中筹集粮食之外,我们的煤炭集团开发部门早已经前往占城国用煤炉等产品换购了一大批粮食,而这些粮食足足有两百万石之多,全是上等的白米!出于对大明朝廷的感谢,这些粮食除了其中四十万石将运往贵州赈灾以及思南建设之外,其他的粮食煤炭集团绝对全部捐献给朝廷用于赈灾!”

    。。。。。。

    杨铭的话如同一颗定时炸弹,轰然间便在人群中炸响!

    这又是两出大手笔啊!

    占城国他们没有听说过,但是话从杨铭口里出来在他们的认知里就绝对不会有假!他说有两百万石大米就一定有!他说已经将出口丝绸的事情上报了朝廷那就一定上报了朝廷!

    ps:第一更送上!

    (。)

第305章 当官就是做生意(下)() 
占城国他们没有听说过,但是话从杨铭口里出来在他们的认知里就绝对不会有假!他说有两百万石大米就

    有了他们的推动,加上杨铭的金点子,根本就可以说无论是皇帝还是内阁几乎都不会有任何的反对。

    因为嘉靖以及皇家在煤炭集团中就占据了不小的份子,而作为其他股东的各地士绅也代表着士大夫集团的利益,在两者都有利可图的情况下一切的阻碍都已经不是问题。

    甚至在现在就有人再次提出了解除海禁的口号!

    海禁的利润不是秘密,但是没有人可以大批量的在海上贩运物资,哪怕是那些勋贵也不可能!

    毕竟因为造船技术的局限性,即使是千料大船在海上出现事故也是非常平凡的事情,所以即使有人私自出海,虽然能换取足够的利益,但是这种方式毕竟是小打小闹,而且很多人因为地处其他地方也不可能参与到其中。

    但是自从有了煤炭集团,这一切就不是问题。

    先,那些官员和士绅在煤炭集团中有属于他们的股份,只要煤炭集团有收益他们就能够从中分取红利,这年头没有人会和银子过不去。据煤炭集团的探索部门回馈的消息报告中指出,一个大明朝普通百姓用的青花瓷碗,在扶桑的售价是三两白银,可是到了印度那么就能卖到五两银子,如果是在欧洲这那么他们交易所用到的货币就不是银子而是黄金。

    一两黄金的价格足以让买到婉的人高兴的狂!

    自从这个消息被传到了京城,京城那边已经疯狂了!到现在不少的勋贵已经开始建造大船,甚至在军方也有不少的将领想要出海剿灭那些所谓的海盗!

    整个大明朝再一次沸腾!

    “子乐,你想让皇上开海禁?你知不知那可是太祖的禁令,我看没那么简单!”李道远微微皱了皱眉,他刚才已经仔细的衡量了这个问题,如果只是大明周边小国的贸易出口,也许还行!

    但是开海禁显然不太可能!

    毕竟作为一个皇帝,特别是中。国。的皇帝,他们先便需要以孝为本,而太祖的禁海令要破除对任何一个皇帝来说就是推翻太祖的决定,这就是大逆不道,或者说不孝!

    而嘉靖刚刚才坐稳皇位,站在他的位置上看,想要松口开海禁显然不太可能。

    不过他没有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士大夫的决心!

    田园生活的方式早已经被杨铭的一道道善政打破,这些根本就不用操心费力就能在短期内得到巨大财富的方式已经深入到了他们每一个人的血脉之中,现在的官员几乎都不屑再如同以前一般吸民血致富,他们更希望的是在成为一个清官的同时用其他方式为家族置办一份可观的产业!

    当然,也可以说自从体会到了快致富的方法后他们已经不再考虑缓慢的吸民血方式的家之道,这样的方式第一容易激起民愤,从而导致民变。第二,无论那位官员其实都受到过儒家学说的影响,至少他们曾经就想过做一个名留青史的好官,只不过在大环境下不得不做出的妥协或者改变。

    现在有了一个双方面都能够满足的方式他们自然会选择对他们来说最为有利的方面。

    因此,虽然对于皇帝来说这件事很难办,但是对于那些大臣来说却非常好办。

    有句话说的好,事情都有两面性,人的一张嘴好坏都凭两张皮,你说先祖的禁海令不能推翻,好!他马上就可以再典故中寻找可以推翻的言辞,比如说推陈出新、以前的时代禁海是个好办法,但是现在时代不同了,都过了一百多年了这世界都生了变化自然现在的国策就应该改变。。。。。。又比如大明朝作为****上国,自然有教化天下万民的责任,虽然那些蛮夷不属于大明朝,但是大明朝的皇帝陛下你应该用博大的胸怀去接纳他们,我们给他们送去精美的丝绸和瓷器以及中原其他美好的东西就是在帮助他们脱离愚昧,从而变成像我们这样知尊卑、懂礼仪的良民。。。。。。

    总之,一句话,不管有什么阻碍,在他们的面前都能找到合理的解释,而且冠冕堂皇让你找不出一丝可以反驳的地方!

    而事实上就在现在的廷议里正在议论这件事!

    刘仪再次看了看众人的反应,笑道:“诸位其实根本就不用担心!不瞒各位说,我其实曾经也对开海禁非常反对,但是经过杨大人的反驳后我却接受了这个观点,那就是我们作为一名****上国的官员,有义务也有责任让那些远在苦寒之地的蛮夷感受我****的威严和教化!我等学圣人大道,当知有教无类,他们虽然与我等不是同宗同源,但是通过交流我们可以把我们两好的传统通过丝绸、茶叶甚至瓷器传递给他们!比如我们的茶叶,有着数千年的历史,青如水,优雅淡然呈君子之风!这样的好东西就非常适合他们修身养性,还有。。。。。。”

    杨铭顿时也乐了!

    他简直想不到这刘仪居然还有这么好的口才!

    其实这些都是冠冕堂皇的口号!说是假大空那就没错!

    可是在朝堂上这样假大空的理论却非常有市场,很多时候为什么明明是这样没有半分营养的话能够得到重视,反之那些有实际内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