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眼人很容易就看出,英国公府仅仅因为仿制了三台机器,不但交了三万块钱的罚款,而且还被迫交出了保定府的三千顷地。而因为别人的仿制,印刷机的专利持有者就收到了专利局交给他们的一万五千块钱。
这下天下人都明白了,朝廷所说的这个专利法是确实要来真的,这天下能比英国公府更厉害的就只有皇室了。原来观望的人有许多立即蜂涌入京,只想尽快将自己的独立秘技申请专利,然后转变成实实在在的钱财。
专利局一时人满为患,特别是有些人去申请专利时,发现自己以为的独门秘技竟然已经由别人先申请了。这条消息在报纸上刊登后,让一些还在衿持以为反正是自己的,终究跑不掉的人也慌了神。
专利局人手不够,只好向皇帝申请调派人手。朱由校将国文院的学生都派到了专利局,让他们去进行专利登记。而专利登记规定必须用清晰明白的白话,让国文院的学生倒一时不大适应,但慢慢地倒是觉得白话比文言在表达方面更加严谨,更加详实。
发生在天启五年的专利登记事件,被认为是大明之所以会出现科技大爆发的根本原因。中国人一直以来都有一个不大好的习惯,那就是留一手,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就是这种习惯的具体体现。而现在有了专利法,那一些拥有别家没有的技术,器物的人恨不得让天下人都学会自己掌握的技术,制造自己的器物,因为这样就可以得到更多的专利费。
而且这也使得人们对以前嗤之以鼻的奇技淫巧趋之若鹜,叶向高也是见机,趁着这大好形势,开始在报纸上发文要求重新定义奇技淫巧这个词,认为奇技淫巧原来是指过于奇巧而无益的技艺与制品,而实际上一件物品,一门技艺被制造或者创造出来,总会有它的用处,就是用来欣赏也是好的,所以他认为,以后奇技淫巧这个词的意思应该改变,可以用来表示出奇的技艺,极端的精巧,但不能再加上无用或者使人沉迷之类的意思。
这种观点很快得到很多人的赞同,当然也有人认为应该改为奇技异巧,没有了这个淫字,这样应该会更好一些。这两种观点倒是没有统一,有的用奇技淫巧,有的用奇技异巧,但是两个字的意思倒都变得差不多了。
这次的专利登记,使得朱由校发现,原来明朝的科技水平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落后。象火爆法采矿技术竟然在这个时代就已经出现了,而与蒸汽机相关的比如飞轮,齿轮都早就有人开始制造了。
而竟然有人开始制造铁壳船,虽然笨重而难以操纵,但这种想法已经非常不错了。
朱由校发现,除了祖传技艺外,自己有所发明的,一般都是家有余财的。不过也很容易想明白,饭都吃不饱,如何去进行发明创造。只有衣食足后,才会有时间,有精力去进行思考,才会有新的知识产生。
这更进一步坚定了朱由校想要减租和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动力,只要大明人都能够不再为衣食之事而终日忙碌,自然就会有更多的发明创造产生。
而要实现这一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政治方面,在经济方面,在科学技术方面,都有很多的困难要克服,还有很多的势力需要进行说服和安抚,使得社会不至于出现大的动荡。
虽然大多数专利在朱由校看来,其实并不是科技进步的方向,但这件事是重点在于对大家发明创造的肯定,朱由校知道就凭自己的书面知识是很难让大明的科技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进步的,最多只能起到一个指引方向的作用。但如果大明有很多人都参与进来,不断地完善理论,那才是推动科技发展的最主要的动力。
第317章 带路党引起的思考()
科技进步显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所以朱由校对专利局局长王徵说道:“仔细搜集整理专利,做好分类工作,要让人可以来此处进行检索。不过现阶段最可能来检索专利的只能是朝廷的各个部门。你自己是个懂行的,哪个专利可能哪个部门会用到,你心里是有数的。要积极地牵线搭桥,这是对两方都有利的事。”
王徵是天启二年进士,授直隶广平府推官。天启四年,他继母去世,按律应该丁忧三年,结果皇帝改变了丁忧规定。他的父亲见儿子五十二岁才中进士,如果丁忧三年后就已经五十七岁了,于是要求他只守孝一月。
他与孙元化关系极好,对西方科学很有兴趣,并且早已信教。朱由校向皇帝请求把他调入到兵器局,朱由校答应了,正好要组建专利局,于是调他当了专利局局长。
王徵答应道:“陛下,检索之事已经在进行。臣觉得有些专利可以用于兵器局的,都会让专利持有者和孙宾客进行协商,现在已经有两种专利和兵器局商洽成功了。”
朱由校有些好奇,问道:“这两项专利是干什么的,是不是与蒸汽机有关?”
王徵笑道:“陛下,不是蒸汽机的,是火铳的。听说是可以连发的火铳。”
朱由校想起了以前看过的迅雷铳,那种火铳确实可以连发,但效果并不是很好。所以燧发火铳造出来后,兵器局就停止了对迅雷铳的研究。
朱由校认为,在雷汞造出来之前,连发枪终究不可能真的强过单发的燧发枪,所以他现在只想造出雷汞,可惜,他知道雷汞的化学式,却完全不知道如何造出它来。
他才几天没有去兵器局,兵器局竟然开始研究连发火铳了,可见孙元化还是很负责任的。
第二天,他来到兵器局,才知道兵器局要的专利是一种火铳的转向装置,原型还是迅雷铳,只不过一枪击发后,可以利用火药燃烧的能量将下一根铳管直接推动到待发射的位置,而最前面的铳管还是只有一支。他看了一会叫道:“这不就是转轮枪吗!”
孙元化一直端详着皇帝的脸色,一听到他叫出声立即问道:“陛下,什么是转轮枪?陛下会造吗?”
朱由校笑笑道:“没有,朕突然想起了一种武器,和这个有点象。会造也没有用,专利费你还是要付给别人才行。”
孙元化得意地笑道:“陛下,我们连人都招入到兵器局里了,不过专利费我们还是付了他的。”
不过他接着就一脸心痛地说道:“如果陛下会造的话,我们就可以不用付专利费了呀。”
朱由校佯装怒道:“好呀,原来你们是想把朕当免费的劳力使用,不行,朕也要专利费。”
孙元化笑道:“陛下,天下都是您的,所以您的专利费也是您自己收了的。”
朱由校听到此话,突然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本书,里面说为什么中国带路党多,一有改朝换代,总会出现大量的汉奸或者带路党。原因其实只有一个,因为那个国家不是自己的,终究只是皇帝的,一家一姓的。
而欧洲的情况却与中国大不相同,在各种战争中,大量的贵族死亡,其死亡比例远超过平民的死亡比例,就是因为他们守护的是自己的土地,自己的国家,而且贵族都认为权利越大,那责任与义务也越大。
所以,私有财产保护法要尽快颁布实施。本来朱由校想等到减租和土改完成后再来搞这个事的,但他现在改变主意了,现在就要来把这个想法用律令的形式固定下来。
但是要建立起这个私有财产保护法,前提必须是人身自由保护法,而这一切的前提必须是法律审判制度的完善。在现在的大明国,地方上的案子都是由县令来进行判决的,县丞起协助作用,州里则有通判。而在中央,则由大理寺,督察院,刑部组成三法司。
朱由校想到这里,对孙元化说道:“上次朕说过要保护私有财产,孙卿觉得如何?”
孙元化小心地说道:“陛下上次说过的,臣去英国公家里买印刷技术时也说过这样的话,这样当然很好。一个人的财产如果遭人侵吞,那可以由朝廷帮助他取回来。这样大家就可以放心了。”
朱由校又问道:“那如果是朕想要侵吞他的财产呢?”
孙元化面色大变道:“陛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又有话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所以陛下想要谁的财产,他就应该乖乖地献上,如何能够用侵吞这样的词呢?”
朱由校听明白了他的意思,皇帝是例外的。只是自己至少在现阶段还是能保证不会垂涎别人的财物,但自己的子孙后代呢?他们能做到象自己一样吗?
立法是必须要立的,但是先要搞好队伍建设,不然光有个法律在那里,谁来保护法律得到实施呢?
但是队伍建设并不是招民工,修铁路。必须具有法律知识,这就是个很麻烦的问题。
而在吏员学校中,确实有大明律等法律方面的学习,但是要建立健全的审理制度,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专门的学习法律的学员,这样才能担任专司审理案件的法官。
而且明朝的法律有些地方是朱由校不大赞成的,但是如果要修改,也是一件非大动周章不可的事。而且这事朱由校又不可能亲自操刀,就算他想,他也没有这个能力呀,他前世可只是个高中生。
他想到这里,没有了心思再呆在兵器局,对孙元化说道:“朕有些事,这几天只怕不会来兵器局了。”
孙元化连忙恭送皇帝出了兵器局。朱由校对魏忠贤说道:“今天先生在哪里?”
魏忠贤道:“今日吏部没有大事,徐阁老应该在京师大学堂。”
朱由校道:“派人去京师大学堂请先生到朕的别墅来,如果其它阁员在的话,也一并叫来。”
第318章 刑罚世轻世重()
等朱由校来到别墅时,徐光启,叶向高,孙传庭竟然都在。朱由校奇道:“孙卿竟然有时间来京师大学堂?”
孙传庭笑道:“正好今天公事处理得差不多了,听说研究院有些课很有意思,想来听听学点东西。”
朱由校点点头道:“确实,多学点东西总是好的。今天朕想到了一个问题,有很多困惑,想要来请教叶师和先生,你也听听,看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孙传庭道:“跟着陛下,臣能学到更多东西。”
朱由校没有理这个生硬的马屁,说道:“朕觉得我们的朝廷结构有些不大合理,想要专门让一个部门负责审案子,可是一时又找不到那么多会审案的人,众卿可有教我?”
叶向高问道:“陛下,如今审案有三法司,可以互相监督,这不是比一个部门审案子更好吗?”徐光启和孙传庭也觉得是这样,不明白皇帝为什么想要一个专门的部门审案。
朱由校道:“三法司审案,只是在京城里才会有。三堂会审,确实可以互相监督,但也会出现一些情况,比如大家都不想担责任,或者互相之间有不同意见,往往是以官职高低为准,这个不好。而在下面就更差,专职审案的只有通判。县里就只有县令审案,县丞协助,这不好。县令一般是进士出身,学的是文章诗词,又如何能精通法律呢?”
叶向高道:“下面也会有巡按御史,他们也可以审案的。不过陛下所说,倒是很有道理的。有些官员,只知道诗词文章,对于民政一窍不通,更不用说审案了。小民受了冤屈,确实无处可申。”
徐光启问道:“那陛下的意思是专门让一个部门来管理审案,然后这个部门在各府县设置机构专门管理审案,让县令之类的官吏不再管理审案的事情?”
朱由校道:“就是这个意思,朕的意思是让大理寺负责审案,都察院监督,刑部办案,三者各负其责。大理寺则在各省,府,州县都设立分支,这样就是所谓的垂直管理。”
几人很快就明白了垂直管理的意思,都觉得这个办法不错。叶向高问道:“既然陛下有这个想法,那就颁布圣旨,不就可以了吗?”
朱由校道:“光颁布圣旨有什么用呢?审理案件的人从哪里来?”
叶向高奇道:“原来不是有审理案件的县丞,通判,巡按御史吗?让他们都归入大理寺,然后派到下面不就行了吗?”
朱由校道:“这些人不专业,朕想要在吏员学堂先培养一批专门学法律的学员,然后再设置这样的机构,但是又觉得我们的律条有一些应该要修改才行,这样一来,要花大量的时间。朕粗略地算了一下,修改法律就算一年,学法律的学员就算三年,那也至少要四年的时间。而朕想越快实现这种制度越好,所以这个矛盾不知道如何解决,才来问众卿的。”
叶向高道:“陛下,臣知道陛下求全求好的意思。但臣以为,我们可以先改组机构,同时修改法律,招收学员。以前大家都是用县令审案,也没有出多大的漏子,难道这四年就不行了吗?”
徐光启也说道:“陛下,不要太着急,大明虽然有些问题,但总体上是好的。特别是我们现在已经完全控制住了辽东局势,我们的近卫军也在不断地成长,这就保证了整个国家的安全。老子云,治大国如烹小鲜,太急其实效果不一定好。臣等垂垂老矣,但看着我大明一天天变得更好,心里都很欣慰,陛下春秋鼎盛,必然会将大明打造成一个胜过汉唐的大帝国,何必要急在一时呢?”
朱由校有些不好意思地一笑:“是呀,朕心里很急。总想着一觉醒来,大明已经变成了朕希望的样子。年轻人还是沉不住气呀。”
叶向高笑道:“年轻人胜过老人的正是这一点,有冲劲,有想法,老臣等当初也曾年轻过,那时也想着要协助先帝将大明打造成一个国泰民安的帝国,结果却处处碰壁。慢慢地心就淡了下来,天幸在老臣等花甲之年,还能遇到陛下这样的明主,实在是大明的邀天之幸呀。”
孙传庭深有感触地道:“陛下登基不过四年多,而我大明在各方面都有着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进步,实在是天佑大明,降此圣主呀。”
朱由校笑道:“又来了。那就如叶师所言,下次的大朝会上听听大臣们的意见,然后进行改制。这大理寺在各地的分支就叫某某府州县法院,这样的名字应该可以让民众一目了然地知道它的功能。里面的官吏就叫法官如何?”
在下一次大朝会上,各个部门都报告了这一周时间里的基本情况后,朱由校说道:“朕准备将有些部门的职责范围调整一下,想听听众卿家的意见。”
孙传庭出列道:“大理寺专门负责审理案件,并于各省府州县设立分支机构。刑部负责缉拿凶犯,提供其犯罪证据。都察院负责监督大理寺与刑部,防止有枉法之事。”
众臣一听,这是明显地削弱了刑部的职权,而增加了大理寺的重要性。以前虽然大理寺卿,都察院之都御史、通政使司之通政使与六部尚书拿称九卿,但一直都是弱于六部的,这样一改,就显得比刑部更重要了。
朱由校道:“所谓审理案件,指的是大理寺根据刑部提供的证据,按照大明的律条来给人定罪。他们只是判断此人是否犯罪,应该根据其罪行给予何种惩罚,这就要求他们非常熟悉大明律条。而我大明律条包括大明律、明大诰、问刑条例、明会典等。如此繁多之律令,他们都要熟悉,坚持按律审判。”
“而朕以为,可以将所有的律条重新进行编纂,制定出新的大明律,此事交由翰林院办理,但我们的法律中有一个原则,朕认为是否可以修改一下,那就是刑罚世轻世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