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放心。中亚行动队有二百余人,从中挑出一队执行任务的精锐,没有压力。”
中校口中的中亚行动队,是秦军从进入新疆当年就开始筹建的。最初找的是从中亚逃避到中国的中亚土著,现在这类人也是别动队中的主力,占据了总人数的60%。剩余的40%就是这些人返回中亚后寻到的诸多跟俄国人有着血海深仇的同胞。
这支二百多人的力量,本身是秦军要祸乱俄国人在中亚的统治而准备的杀器。结果世事无常,这中亚行动队的第一批人都还没彻底训练完毕,中俄第二次战争就开始了。
随后中亚行动队的一切行动就都被叫停。北京军情局总部的考虑是,等到战争结束,对秦军战斗力信心十足的军情局认为最终的结局必是中胜俄败,如此俄军声威大跌,俄国人自身在中亚的统治就会动摇。那个时候,再放出中亚行动队来,其作用会有十倍乃至更高的提升。
这些人在秦军这里,经历各种磨练,各种刻骨。从赤手空拳的擒拿格斗,到匕首、短刀的近身刺杀,再有就是狙击枪法,爆炸物品的制作、埋设,和自身的伪装、隐蔽,乃至孤身一人在沙漠区的求生训练等等,那简直比军队的侦察兵训练都要严格和高档。秦军已经在筹建的特种部队,其训练大纲就是根据这份训练条例来设置的。
当然,还有这些人的语言学习,俄语和汉语是必须会的,个别成绩突出的还需要会英语。
也因为如此,这个行动队从组建到今天,都有三年了,很多人却还没有完成训练。
同样,也是因为如此艰难的苦训,中校在王国胜的面前才能如此自信的立下承诺。
——中亚行动队有二百余人,从中挑出一队执行任务的精锐,没有压力。
“好!”王国胜感受到了眼前这个军校的自信。当机拍板定下了这个策略。“你回去就准备一份计划书。挑选队里最精锐的力量,军区为你这次计划全面开放资源。”(未完待续……)
第五百八十四章 土库曼人蠢蠢欲动()
夜幕中的阿拉木图,黑沉沉的城市正在睡熟,微弱的星光下,整个城市那么的安静。
战争伴随着阿拉木图居民的生活,战争又远远的远离阿拉木图居民的生活。因为俄军一直都是攻势,因为战火在过去的一年中,从来没有燃烧到阿拉木图。
即使去年的冬天,秦军蓄谋的一次南线反击,也没有打到阿拉木图。到了今年,阿拉木图的俄国人就更把心放到肚子里了。南疆,喀什噶尔也打了起来,那里的中**队自然被牵制住了,阿拉木图高枕无忧。
这并不单单的居民、商人如此想的,就是阿拉木图的军人也这样想的。深夜中巡哨的俄军许久才能见到一队,对比去年时候,整个阿拉木图的深夜寂静的太多!
十多个俄军打着火把缓缓走过,眼神都没有向左右多瞟瞄一眼,他们走过的地方马上又被黑暗笼罩。
待这一小队俄国人远去后,十个朦胧的黑影分成三批闪过大街,先后进入一处巷道。
“我们有两个小时。时间很充足,大家不要紧张。”为首的黑衣人对聚拢过来的黑影们说道。然后他们向着一座大宅摸去。
这些人都穿着黑色的短装,背着一个背包,腰间有手枪,手臂下,小腿处,绑的都有匕首的鞘。脚上穿着厚厚的软底布鞋,走路没有出一点声音。
领头一人来到院墙下,十人同时蹲下,屏息静气如同变成了黑暗的一部分。一个黑影轻轻从背包中摸出一块肉干,扔过了墙去。
里面传来了嚼肉的声音。片刻后,一切声音小时了。
领头的人招呼过一个黑影。自己扎马步在墙下,双手搭拢小腹,黑影一个箭步踏脚在领头的双手上,仿佛踩在一块坚硬的大理石上一样,领头之人的马步丝毫没有晃动。
黑影借力身子上窜,另一只脚踩在头领的肩膀上,两手已经攀住了墙头。他向院子内一打量,微弱的月光下一只大狗已经倒在了地上。立刻两臂一撑,人翻到了墙上。
不需要说话。行动表明一切。
十个人陆续翻过了八个人到里面,剩下两个人留在外头警戒。
阿卜拉多轻车熟路的带着队员向哈木斯的住处摸去。早在今日行动之前,阿卜拉多就化身修花的花匠来过这个院子两趟。如果再向前说的话,十年前阿卜拉多的家距离这处宅院本身就不远。
小的时候,阿卜拉多还给这座宅院的原主人干过工。那是一个很不错的老爷。
但那是很远以前的时候了。自从中俄第一次战争后,阿拉木图的政治、经济色彩大幅度消褪,大批的俄**队和斯拉夫人进入阿拉木图,阿卜拉多家失去了自己的房子,阿卜拉多失去了自己的妹妹。阿卜拉多的父母带着阿卜拉多和他的小弟,从图斯池逃入了中国境内,阿卜拉多对俄国人咬牙切齿的痛恨。
三天前他们十个人分作两队,牵着沿途从俄国人那里抢来的骆驼、马匹和货物。从西面进入了阿拉木图,武器很轻松的就压在货物当中进入了城里。
然后三天时间的休憩,阿卜拉多和另一名不久前来过阿拉木图侦查的队员。带着其他的队员熟悉了一下阿拉木图的大街小巷,和俄国人夜间的行动规律。今夜里就下手了!
哈木斯休息的地方十分安静。来过两次的阿卜拉多从没在这里见到过狗。一名队员在门后弄出一些轻微的声音,还是接过墙头扔过去了几块带毒的肉干。半响仍然没有动静,这里确定没有狗后。阿卜拉多才再带众人翻过院墙,这里就是整座宅院的核心,一小片花圃,和一栋两层的小楼房,其中的一个房间里还亮着灯。
门是关着的,阿卜拉多害怕开门的声音在夜间过于响亮,目光就直接投到二楼阳台。反正房子又不是太高,搭人梯很轻松就上去了。
两个人搭人梯,两个人准备上去,两个人掏出手弩在楼下戒备,还有两个人埋伏在墙角,警备着外面可能突然出现的人。
完全用精钢制作的手弩,可连续三连发,三十步内有很高的精确度和杀伤力,并且声音很小,比阿卜拉多腰间的手枪更适合夜里行动。
阿卜拉多和一名队员上去后,两个拿着手弩警备的队员也陆续通过人梯上到阳台。下面的两个人掏出手弩,做着戒备工作。阳台上的四个人,就半蹲着身体悄悄的向着哈木斯的卧室抹去。
二楼对着阳台的地方是一个大大的客厅,装饰华丽。四个房间,一个房间里传出持续的打呼噜声音,两个房间寂静无声,还有一个房间就是那亮着灯的地方。
一个队员守在亮灯的房间门口,一个队员守在客厅阴暗处,阿卜拉多带着另一个人前往哈木斯的屋子。
这栋西式的小楼房里,房间门果然是带锁的,而不是中式的那种木栓。阿卜拉多几乎是提着心的转动把手,两个耳朵全神听着里面的打呼声。
门开了,呼噜声依旧均匀,睡觉的人没有被惊醒。
门轴转动中几乎听不到声音,阿卜拉多拉开一个足可进去一个人的宽度,闪身钻了进去,后面的队员也跟着进来,他们摸到床边。
床上共有两人,外面一人有扑鼻的香水味道,是女人,呼噜声在里面,阿卜拉多对一个队员比了个手势,那人轻轻来到床边,手上多出了一个手帕和一个白色小瓶。瓶子里装的就是那种可以让人迅速昏迷的东东,自然科学院实验室里这种东西不少。而阿卜拉多则绕到床的另一边,两人同时动手,在女人猛地挣扎的同时,阿卜拉多整个人也压倒了哈木斯的身上,右手扭住哈木斯手臂,左手猛掐哈木斯的脖子,片刻后女人昏迷,哈木斯被刀子搁在脖子上,动也不敢动,房间里始终没有大的声音发出。
半夜突然被人压住,他自然吓得不轻,脖子被猛地攥住,哈木斯是剧烈的挣扎的。但他手脚在阿卜拉多的压制下都没能抽动,脖子在阿卜拉多铁钳般的控制下也半点声音没有发出来。
阿卜拉多只对他说了一句:“想活命就别叫。”哈木斯立刻就乖觉了。
“你,你们是……朝廷的人?”
阿卜拉多说的是汉话,语言流利,比哈木斯都要熟练。哈木斯第一个反应就是新秦朝廷来斩草除根的。一股尿骚的味道立刻从被子下传了出来。阿卜拉多和另一名队员眼睛里全都闪过一抹轻蔑的目光。
“不问你的话,就闭嘴。”
哈木斯说话的声音很小,很有乖觉性,但阿卜拉多用刀子划过他的脖颈,还在进一步刺激着他的神经。
果然刀锋那贴着脖子的冰凉让阿卜拉多整个人都生起一股鸡皮疙瘩。“大爷,两位大爷,别杀我,千万别杀我。我有钱,就在床底下。我真的有钱,一万卢布!一万卢布!求二位大爷放了我吧……”
哈木斯在伊斯哈克的死讯传到阿拉木图的时候,整个人就几乎要绝望了。简直比原时空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订,美国爸爸不再准备掀翻兔子了的常申凯还要绝望。
就如军情局猜到的一样,俄国人确实准备拿哈木斯来做骑兵的向导,准备榨干哈木斯的最后一点用处,而哈木斯是一千个一万个不情愿再去中国。
他的意志本就到了要崩溃的边缘,阿卜拉多现在一来,哈木斯只求活命,其他什么都不在乎,不保密了。
阿卜拉多的匕首向着哈木斯脖子压了压,割破了哈木斯的一层皮儿,哈木斯求饶声立刻一顿。
“俄国人是不是要你做他们的骑兵向导?”
随着阿卜拉多的想问,哈木斯竹筒倒豆子一样将自己知道的全部说了出来。
俄国人不仅要拿哈木斯做渗透骑兵的向导,还准备找一个小孩,继续打起伊斯哈克的招牌,哈木斯则是俄国人推到前台的幌子。
并且为了给这个所谓的伊斯哈克儿子状威风,还挤出了两千浩罕骑兵给哈木斯来‘领导’。要哈木斯继承伊斯哈克的遗志,继续新疆土著的‘圣、战’。
俄国人这回从中亚抽调了很多骑兵,数目超过了一万骑。里面不仅有三汗国的骑兵,还有哈萨克的骑兵。并且过不多久,就会有一支外贝加尔哥萨克抵到新疆,数量应该在三千人以上。
阿卜拉多心理面沉甸甸的。新疆军区这些日子来虽然开始了动员,也确实有不少本地人参军,可骑兵的数量并没见什么增长。在与俄军骑兵的反复厮杀里,新增的骑兵并不比第六骑兵师牺牲的士兵多哪里去了。
现在俄军的骑兵陡然又增加了一个师的兵力,伊犁河谷的压力太大了。
不过从哈木斯这里,阿卜拉多得到的倒也不全是坏消息,也有好消息。
——土库曼人蠢蠢欲动。
近些年来一直被俄国人欺压,土地不停的被俄国人夺占的土库曼人,似乎已经不能再继续的忍耐下去了。俄国人为了与中国打仗,已经恨不得能把土库曼人剥的一丝、不挂。在已经被俄国人控制的里海一线,大批破产的土库曼人逃去了南方那最后一块还聚集着大批土库曼人的阿哈尔。捷金绿洲【汗血宝马的产地】。(未完待续……)
第五百八十五章 愿肝脑涂地,以报皇恩!()
北京,外交部。
排名第一的常务副部长曾纪泽,笑着在一道折子上批了个驳回。“真是看到一处想一处!”土库曼人距离印度和波斯近在咫尺,中国如若从中掺合进一脚,英国保证要神经过敏。而且谁处在土库曼人的位置上不会在‘蠢蠢欲动’之前先跟英国人取得联系啊?
于是,由新疆产生的传递到北京的波动,连外交部一把手郭嵩焘都没见到,就被曾纪泽给镇平了下来。
有这个功夫去操心土库曼的问题,不如趁着中土关系走近,在中东地区尽快扎下根,另外还有自家总boss交代的南非之事。不知道皇帝是发癔症了,还是从什么地方得到了秘密情报,命令外交部利用已有之资源,在不惊动南非的德兰士瓦共和国的前提下,悄悄的买下比勒陀利亚和瓦尔河之间的白水分水岭地区。
中国跟非洲,尤其是南非,完全没有联系。去欧洲的船只走的是苏伊士运河,南非,在外交部列位大员的思维中都是那么的遥远和偏僻。但皇帝陛下的意志不可违背。刘暹下的是死命令,而且允诺,一切资金可以走内帑。所以,这对外交部来说就是个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
zn海。刘暹这个时候已经不再关注外交部于南非的进展了。他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到了新疆的战事上。他真的想亲自出现在战场上,俄国人的那些渗透部队,那些骑兵。会跟傻子一样钻进秦军预先设置好的埋伏圈里。而不是像现在这般,打的王国胜疲于招架。
俄国人在伊犁河谷战场。接近三万的骑兵数量,确实不是分散在天山南北的第六骑兵师可以招架的。这支新疆军区唯一的主力部队只有三个骑兵营在北疆。确切投入近伊犁河谷的有六千人,确切投入进一线战斗的只有五千人。五倍的差距,第六骑兵师打的很苦。
“告诉李鸿章,让勒善出面,组织第八建设兵团中的旗人和清兵俘虏。明白的告诉他们,打赢了新疆这一战,朕赦他们全家无罪。还有告诉勒善,这一战出彩了,朕就给他一个整编旅的建制。”
只要那些旗人、战俘用心、效命。大战之后,在新疆军区里组建一个整编步兵师,两个整编旅就分出一个给他们,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
在新疆这个地方,拼现有骑兵,确实难以抵挡俄军的渗透和烧杀、袭扰。但步兵呢?俄国人在中亚的补给就轻松自如吗?辽阔的中亚草原可还没一条铁路呢。
刘暹不信俄国人在支撑了三万骑兵作战的同时,还能维持多大的步兵力量。他要打反击,用步兵消灭俄军的步兵,那是俄军的骑兵自然会退出骚扰渗透的战场。出现在正面战场上了。
“皇上。这会不会太过冒险了?”齐大林对旗人和战俘先天上就不信任。东北军区攻夺伯力和海参崴的时候,老毛子本身打的都没那儿的旗人坚决。
“有什么冒险的?天下都在朕的掌中。区区战俘,何惧之有?”刘暹充满了自信。
第八建设兵团有三分之一的人是旗人和战俘,老弱妇孺加青壮男丁。总共有十万人。男丁有两万七八千。这些年干的最累,受的最苦,再多的妄想也早就消磨没了。
现在刘暹许诺赦免他们的家小。这就是给了他们明天和希望。这些人上了战场,他们的家小还握在后头的新疆政府手里。根本就万无一失。
而且刘暹也没让李鸿章一下子就把小三万青壮全部编练完,以营为单位。第一次只编练四个营,随后一批批加到战场上。
这些人就是秦军打反击战的炮灰和替死鬼。这一点他们肯定也清楚。自然知道应该怎么去做。
北京的命令通过电报很快就送到了乌鲁木齐。李鸿章拿到电文后没说什么,只让随他来到新疆的长子李经方【过继的】,亲自上勒善家中邀请勒善前往省政府一行。
勒善刚过了五十岁生日不久。虽然是旗人,但因为当年的经历,谁也不敢得罪他。谁敢说勒善跟王国胜,乃至跟北京就没啥联系的?所以他日子过的倒很自在。
可日子过的舒服自在的勒善,内心里却不痛快和发愁的很。
他看不到家族的前程!!!
再大的人情能够支撑家门多久?一代、两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