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862》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1862- 第2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守荣给自己同窗算起了自己一个月应得的那些补助。两双鞋子、十斤大米、五斤油、两斤冰糖、十斤水果、五尺布、五斤鸡蛋或五条鱼,以及二十块的津贴,全拢在一块怎么的也能值上六七十块!早就比待在城里的基层人员高一等。

    这些实物补助拿回家里贴补家用,每个月能给家里剩下多少事!

    “不过我听说你们下乡之前,要先在哪个政治培养学校学上几个月!?”

    “是这么回事。我现在在法学班已经学了五天了。每天吃住都在学校,逢十休息一日,正赶上今天。我昨晚回的家,今个来码头看军舰,正好碰到你。”

    “学校里吃住待遇都是一等一的好。可制度严格,一切都以秦军的纪律为先。每日清晨六点就要起床跑操,围着西营原先那个校场,跑上三圈。

    接着再是早读,到七点,全校师生准时吃饭。八点准时上课。”

    “所学之书,不类经典。秦军尚西学,数学、地理为各科必学之课。再有针对所报专业之不同,分门别类的学习其他诸多书本。以小弟所在的法学班而论,就有秦军的各类律法条文和西洋各国的律法,十多本之多。”

    说起那所学课程,温守荣脸上的表情苦涩的能滴水。秦军的规章制度下,不是说你报名了进学校了,就万事大吉了。每月的考试,那就是一道鬼门关。

    而且考试评分按什么百分制,六十分为及格。如果两次考试不及格的,那连下乡的机会都没有。直接踢出学校,填进军政府下辖各机关里,做真正无出头之日的底层基层。

    但也正因为要求严格,明眼人都清楚现在这个政治培养学校意味着什么!

    ——那是秦军在自己给自己培养当官的,培养人才的。

    这种学校给腐儒们的感觉太坏了,威胁太大了!让他们一想起来就睡不着觉。虽然刘暹在抵到广州的第二天就宣布,明年开春他将在两广各府城举行科举。

    考秀才!考举人!

    两个不同层次的考试,对应着两个不同层次的阶层。

    前者是任何人都能考,并且只要考中就能当官,有官帽带。

    后者,则必须有清朝的举人资格才行,秦军不认同清朝的秀才资格。考中了,当然也有官做,而且起点要比秀才高出很多。

    但这次科举不再考四书五经,八股文章,而是秦军以自己的方式和内容来出设考题!也可谓是自古所未有啊!

    现在众多辅导书,也就是当初刘暹在台湾招募‘兰芳村官’时的那些本本,整个两广都在卖的火爆。

    也因为此,至今刘暹不见有什么身负名气的读书人来投奔他。因为所有的读书人都能看出来,刘暹跟他们不是一路的。

    如果刘暹的起兵提早四十年,泱泱中华还是天朝上国的时候,那地方乡间的阻力会更加的大。甚至南北士林对于洪秀全不共戴天的态度,就是对于他的态度。

    只是现在,西强东弱早已明了的很了。(未完待续。。)

    。。。

第四百零一章 帝国主义的狼子野心() 
紫禁城,养心殿。

    东暖阁里气氛凝重而压抑,大清国的两宫太后一坐着抹眼泪,一个面无表情。六岁大的光绪帝布偶一样被摆在御座上,但整个东暖阁的王公重臣们都没朝御座看望一眼,连光绪帝的亲爹醇亲王都如此。

    今天两宫叫起的全是自己人,就没有召见汉臣,在场的不是旗人就是蒙古王公,是与这个王朝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休戚与共的。

    大清国国亡了,也就意味着他们将失去所有的特权,所以他们是忠心大清的。

    ‘洋人提了这些条件,狼子野心,是可恨之极。但是跟南面的那贼子不一样,洋人夺不去我大清的江山,刘贼却能将整个八旗埋葬。‘

    慈禧太后目光扫过所有的臣工,下面没有文祥的身影,这让她内心更是凄寒。国危之际,肱骨重臣却卧床不起,让人心底不得不泛出风雨飘摇之感。

    ‘六爷。总理衙门是你管的,威妥玛他们您也见过,你是要怎么说?‘

    说真的,慈禧已经有一个月没睡好觉了,打刘暹起兵她就日夜难寐。面对两广那一个接一个的急报和败讯,她嘴上的虚泡就没下去过。可是她干着急也不顶用不是?这要靠部队一仗一仗的打工去。

    也就是最近两天,英国、法国、俄国,欧洲列强的在京公使先后找到了总理衙门,对大清表示支持,表明了他们国内的态度。慈禧这才睡安稳了!

    三个国家都愿意提供大规模的对华援助。那是看得到摸得着的真金白银和军火弹药。是一个个经验丰富,有真本事的军官。

    慈禧这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洋人开价虽然狠。但是没绕弯子,直接表示了大清的支持。尤其是法国和俄国,这可比大清低三下四的去恳求着要号的太多了。

    而且法俄两国也值得信赖。这两个国家都被刘暹打过么。现在好了。刘暹要为当年的‘绝代风采’还账了。慈禧想起这事儿,就觉得心里畅快。刘暹这个逆贼,这是真正的‘作死’!

    可洋人的提议也让慈禧很肉疼。她能下得了这决心,可她怕担这骂名。总理衙门是恭亲王管的,奕?属于她的潜在打击对象,这个黑锅慈禧很想要奕?给背了!

    “回西太后,臣弟以为,还是暂缓为好。只要淮军、楚军能挫一挫刘贼的势头和兵锋,能把战局暂时僵持。总理衙门就好跟洋人讨价还价啊!”

    英国要九龙,要威海。

    俄国人狮子大开口,要整个伊犁河谷。

    法国人也胃口不俗,不仅要越南,要广州湾,还要朝廷完全开放西南各省于他通商传教。

    奕?一想起这三个国家在总理衙门抛出的协定,就很的直咬牙!

    大殿里持着跟恭亲王一样心思的重臣王公不在少数。这些人还迷信大清十多年努力办洋务积攒下来的那些家底。对左宗棠、李鸿章,乃至湘军的一些巨头,还甚是信任。认为只凭自己的实力未尝不能平定刘暹叛乱!

    现在一场败仗接着一场败仗。那只是被刘暹起兵打了个措手不及。只要稳定下阵脚,凑齐全国兵力,与之大战,未尝不可得胜。

    这朝廷里焦急的日夜难眠的人可不止西太后一人。

    慈禧又被恭亲王拿这话来堵了。东暖阁里一片寂静。养心殿外更是鸦雀无声,太监宫女们小心翼翼的走路,轻声慢语的说话。生怕一个不小心惹恼了里头的西太后,一顿乱棒齐下。就得去追随大行皇帝陛下了。

    片刻之后,一个小军机走到东暖阁外。小声喊道:“禀报太后,刚才英国公使威妥玛使人送来消息,说是香港方面,三日前我大清西南官军一部和叛军在镇安接上了火,战况激烈。”

    东暖阁里沉静的气氛立刻被打破了。就跟火星落进了油锅,熊熊的烈焰在燃烧。就是慈禧自己,瞬间里也觉得口干舌燥起来。

    镇安,西南官军,那不就是张树声、刘士奇、周盛波的淮军么。

    打得赢打不赢?

    醇亲王的额头上瞬间就冒出了明淅淅的一层汗。

    “太后,以臣弟之间,就先跟英法俄三国谈着,能压下一点是一点。特别是俄国人,伊犁河谷断不能给他,可以换做别的地方。

    我们一边跟他们谈,一边等着西南的战报。如果得胜,一切好说。如果再败,六哥,我看也别再僵着了。这洋人再狠也要不了我大清的江山,刘暹贼子可是要掘断我们的根啊!”

    醇亲王的这番和水泥的‘肺腑之言’,为西太后与恭亲王之争,画下了一个暂时的句号。一切就都等着西南战报送来了!

    ……

    秦淮两军在镇安府的交锋都是依靠着右江而来的。秦军从南江沿江西进,轻取隆安、果化,与淮军刘士奇部相逢于上林。

    右江以南的都结、结安、结伦等地,两军都是看也不看。别当广西十万大山是说笑的,那些地方真的望山跑死马,再多的人撒进去,也会立刻变成一个个独立的小分队。依靠现今的通讯条件,想要立刻迅捷的联络集结部队,那根本不可能。

    所以,不管是秦军,还是对面的淮军,都根本不看那些地方。眼睛只盯着右江这条运输命脉。

    两军的弹药、粮食、军需物资,可都赖于这条右江沟通前后了。

    上林县城位于右江的右岸,城墙不到丈高,边长不及一里,放在江南江北,这只能算是一个大镇。

    秦军的速度更快一点,因为周军手心里有刑昌带领的一个骑兵团。所以秦军抢先一步占领了上林县城。来晚一步的刘士奇却也并不吃什么亏。上林县城这一块地儿是此段右江河谷最宽阔的地方,且没有垮到江左,难受易攻。如果真的布置防御或进攻的话,前后的沿江村落更加适合。

    刘士奇的大营停在距离上林县城十五里的拉骨滩,而他的前头部队则进到距离县城只有两里的那效。

    刘士奇是淮军宿将,其部奇字营或许不是淮军中数在头列的大营头,但绝对是淮军中的最精锐的部队之一。跟刘铭传一样,奇字营是淮军当中最早一批近代化武备的营头,是淮军当中最早组建炮队的营头,更是最敢打硬仗的部队之一。

    因为刘士奇来自湖南凤凰,其家乡子弟兵就是明清以来湖南最能出强兵的镇竿镇!虽然近代枪炮的普及化已经让镇竿失去了往日的威名,但是士兵能吃苦,不畏死,在这个时候的中国,那就是一等一的精锐。

    “轰轰轰……”

    奇字营的炮兵再次将炮弹倾泻到了江对岸。战场上,狡猾老练的奇字营炮兵军官吸取了那效一战的经验,采用炮击一轮就转换阵地的战法,避免被秦军同行估算出放列阵地,招致报复性打击。所以这一阵炮击只是解江对岸淮军阵地的一时之急,而不是永久性将麻烦解决!

    刘士群手心里的望远镜都握出汗来。‘镇竿’这个长久以来都横在他心头的骄傲和自傲,随着额头、身上不停渗出的汗水,仿佛也流失掉了一般。

    秦军很能打,真的能打。不是只靠着炮火充足、炮兵优秀欺负人。

    随着炮击威胁的暂时消除,秦军的攻势再度恢复起来。站在江对岸,刘士奇能清楚地看到向淮军阵地进攻的秦军枪口射出子弹后的火光,那点点光亮正在逐渐拉成一条弧形的战线,弧线的最高端,距离淮军阵地的前沿已经不远了。

    几块岩石对垒,再以原木、土砂巩固,一个不错的火力点竖立在秦军的对面。只要不被大炮直接命中,这个火力点根本不受子弹、手榴弹,乃至于迫击炮弹的威胁。而躲在其内的淮军士兵枪口喷吐的火光,将秦军进攻尖锋直接压制在了这么个凹处里。

    身为中队的尖刀班,进攻要此次打不出效果,那是会影响身后战友的士气的。而且进攻之初制定的战略就是他们‘尖刀’一样插进敌人的心脏!

    现在自己这里被压制,左右翼的进度也可想而知。尖刀班的战士扭头往后一看就能瞅到一个个不得不撅起屁股趴在地上还击的战友。

    班长姓彭,几次想将位置转移一下,却立即遭到碉堡里淮军士兵的拦阻射击,不得不打消了念头。

    他已经用战术手语向后方神情迫击炮支援,两枚迫击炮弹也确切打中了碉堡,可是不见效果。枪声只是稍微的停顿了几分钟,就又接着响了。

    “班长,再申请一次火力支援,你们用手榴弹掩护,我炸了它去!”

    战场上一刻都不得迟缓,趁着敌人炮兵部队转移的空间,大队长下了死命令,必须拿下一道敌军防线。对于他们尖刀班来说,那就是必须拿下前面的堡垒。

    班长不带犹豫的向后头比划出了请求火力支援的手势。没等两分钟,迫击炮弹就咻咻的落下。尖刀班的战士也趁机甩出了几枚手榴弹,爆炸腾起的硝烟和黄土,整个遮蔽了拿堡垒内敌兵的视线。

    一个战士抱着一个炸药包直冲了出去。

    趴下,跳起,弯腰,翻滚,匍匐,子弹不时的打在士兵周边,但非常幸运的是都没射中。这名秦军士兵的战术躲避动作十分优秀!

    敌我两边距离不到七十米,天色临近傍晚,子弹拖着的轨迹都能看清楚。一颗颗子弹试图射杀掉那名士兵,都没能成功。而趁这机会,整个尖刀班的士兵都跳出了坑洼。(未完待续。。)

    。。。

第四百零二章 德国人也不是好鸟!() 
仗该怎么打?

    在刘士奇的心目中,打仗最初是刀枪拼命,然后是讲纪律谋略,但这东西很快就给洋枪洋炮所攻陷,再出色的韬略在洋枪洋炮面前也是一摧即垮。再之后西方军事学进入淮军,那就是列队整齐,排枪击毙了。

    西南战场,刘士奇与石达开部有多不少次的苦战。后者榜上了英国人的大腿,枪炮不缺,同时部队也受到了英军军官的整训。

    太平军与湘淮军在云南,打了不知多少次正面野战,守御战,攻防战,刘士奇不是近代战争的菜鸟。

    刘暹的出现撬动了中国历史的长河。现在时候的中国武装远比原时空同期的中国武装有着更深刻的西化。

    对于战场,无论攻防,在刘士奇的心里那都是火力和人命的较量。

    先是火炮轰击,然后是部队排列开进行冲锋。

    进攻部队只要能顶着守军射出的子弹持续向前,在士兵数量密度大过敌人杀伤密度的时候,那就能冲上敌人的防御阵地。

    如果傍晚黄昏,江对岸的那场攻防战,换做进攻方是刘士奇部的情况下,那战场上肯定是要倒下一地的尸体的。刘士奇的脑子里根本没有小规模的散兵突击,没有尖刀班+爆破组这一概念。就秦军攻击中队尖刀班端掉的那个堡垒,放在刘士奇手里,就只有那无数条人命去堆!

    那拿起炸药包冲去堡垒进行爆破的士兵,一连串娴熟的战术动作,震撼了亲眼看到这一幕的刘士群。接着也震撼了刘士群的哥哥刘士奇。

    从这一场战争上刘士群看到了太多秦军与淮军不同的地方了。他也学到了不少之前思维中根本就不存在的东西。比如说炮火掩护,炮弹不仅能够杀敌。也能扬起硝烟和尘土,来遮蔽敌人的视线。掩护己方士兵的行动。

    在云南战场上,刘士奇兄弟曾经引以为豪的排枪击毙和列队整齐,现在看竟是那样的落伍和落后。跟秦军的战术一比,奇字营上下军官哪一个都能感觉出巨大的差距来。

    就像淮军从洋枪洋炮的唯武器论过渡到西式练军时候一样,似一种时代的差距感!

    不过仗还是要打的!

    只是刘士奇部完全变成了防守态势。至于奇字营里几名洋员的建议,刘士奇听都懒得听。

    中**队近代火器化的时间相当短暂,所以军中没有多少顽固到底的。比如拿刘士奇来说,他的军事思维都已经转变过三次了,那再转变第四次也是轻而易举。

    像欧洲军界。不管是后膛枪还是后膛炮,武器发明多少年了,却始终得不到普遍的认同,只有靠真正的战争实例来说话,这种现象在中国根本不可能发生。

    奇字营的几名洋员都是英国陆军退伍的老军官,年纪最轻的也有三十五六岁。他们就不能接受秦军散兵突击的战斗模式比排枪击毙的战斗方式更强这一事实。坚持让刘士奇相信他们,相信自己的军队,要发起大规模的正面进攻。刘士奇脑子有毛病了才会听他们的。

    于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