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谁在吹箫?”
在一边服侍的许嬷嬷也早已经听到了箫声,她想了一下,微微躬身回道:
“老奴听这声音是从东院那边传过来的,应该是世子爷在吹洞箫吧。”
太夫人一怔,又静静的倾听了一会,摇了摇头,否决道:“不对,老四的箫声不是这样的……你听这箫声,音落意绵,足见吹曲之人蕙质兰心,哪里是老四能吹奏出来的。”
许嬷嬷一听,赶紧的走到门口让小丫鬟去看看吹箫之人到底是谁。
太夫人又闭上了眼睛,听着箫曲,觉得心都轻灵起来,仿佛如古寺中寂然打坐的一禅子,伴青灯黄卷,闻远钟好风,看月移树动,心迹冷然……
这时,派出去打探的小丫鬟跑了回来,轻声回禀道:“太夫人,是世子妃在吹箫。”
太夫人听了心念一动,她倒是没有想到谢灵芸竟然会吹洞箫,这倒是意外的很。再侧身仔细聆听这箫声,这时只觉得这箫声竟然带着一点苍凉、无助,却又孤傲洒脱,似在感悟岁月沧桑。这箫声吹进了太夫人的心里,让她不由跟着箫声而意动,情不自禁回顾这一生,酸甜苦辣咸顿时涌上心头。意识到她竟然受到这么大影响,不由大惊,这样的箫声这么能是一个年仅十四岁的谢灵芸能吹奏出来的……
谢灵芸并不知道给太夫人造成的震撼,箫声渐渐地沉寂。最后一个优美的旋律消失在她的唇边,她缓慢的放下手臂,慢慢的抚摸着碧绿的洞箫。性感的双唇微微开启,一声叹息,涟漪的心事归于平静,过去的终究是过去,生活终究还是要继续,既然失去的找不回来,那么她便要努力的抓住未来的一切。
抬头望着美丽宁静的夜色。低声吟道:“惆怅泪滴听萧曲;吹奏心中无限事,却无人能倾述;岁月;心事潺潺……”本来是‘相思泪滴听箫曲’,让她临时篡改成‘惆怅泪滴听萧曲’,只因心中没有可相思之人,满腹惆怅倒是真。
抱琴几个从天籁之音的箫声中回神。相互对视一眼,都带着隐隐担忧。
抱琴迟疑片刻,小心翼翼道:
“世子妃,您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谢灵芸呼出一口气,侧颈看着她,无声的笑了笑,答非所问道:
“抱琴,你想自己的家人吗?”
抱琴一愣,难道自己的主子是想家人了?可是小少爷不是在王府里吗。难道是想风姨娘了?她心里猜测着,想到了自己的家人,苦笑一声,声音低沉的答道:
“奴婢从小便被爹娘卖进了谢府当丫鬟,说起来跟家人生活的时间并不长。”说到这儿,让又是一声苦笑。“每年爹娘倒是来见奴婢几次,可是每次来不是跟奴婢要月银,就是问奴婢多久才能发月银……”
黑暗中,虽然不是看得太清抱琴的表情,谢灵芸却能感受到抱琴的怨怼与伤心。“唉——”每个人心中都有无奈的事情,她不想让抱琴难受,赶忙问侍书几个道:
“你们几个呢?”
侍书几个早就被抱琴的话触发了心中的伤感,都低头默不作声,入画还偷偷的抹起了眼泪,这几个人中就属她最苦,从小就没有了爹娘。
屋里气氛因为这个话题变得很沉闷,谢灵芸感觉心里也跟着不得劲,暗怪自己不该提到家人,赶紧说了一个轻松的话题,“再过十几天就是元宵节了,你们几个想不想出去看灯?”
抱琴几个岂能不明白主子的善意,于是压下心底的伤痛,纷纷凑趣,说道:“奴婢当然想去看了,奴婢还是小时候才看过灯呢……”
“奴婢也是……”
“奴婢还没有出去看过呢……”
一时间屋里的气氛变得欢快起来,叽叽喳喳的说起元宵节看灯的事情。
主仆几个人谁也没有想到外面正有个身影,透过窗户看着这一切。
薛仁杰是被箫声吸引过来的,听着令他震撼的箫声,一瞬不瞬的看着窗内那抹孤寂的身影,心弦随之触动,清冷的眼眸变得火热,就这样他静静的凝望着她……
时间匆匆而过,转眼到了元宵节。
这一天,忙忙碌碌的到了申时才得闲一会儿,谢灵芸先回到东院,打算歇一会儿,薛仁杰却回来了。
“今儿累不累?”
谢灵芸感觉浑身酸痛,累的都不想动,却笑着说道:“还行。”
薛仁杰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看着她有点消瘦的容颜,眼中闪过一抹心疼,声音和缓的道:
“要是实在太累了,你就让娘帮帮你,请许嬷嬷帮你也行。”
这家伙怎么突然关心起她来了,莫不是看着她能力不够,莫非是担心她把简亲王府给整乱了?
“不用了,妾身忙的过来。”谢灵芸笑着说道,心中却腹诽着。
薛仁杰蹙眉,却感觉她没有说实话,看着她疲惫的神色,从来不啰嗦的他,难得的又说了一句:
“你要是觉得请娘帮忙不好意思,就让……让五弟妹或者乔氏帮忙。”
自从六夫人从娘家回来之后,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说什么也不管理事务了,最后没有办法,都推给了谢灵芸一个人掌管。
谢灵芸是觉得很累,可是听到他提起乔氏,凤眼眯了眯,虚假的道:
“谢谢爷的关心。妾身若是忙不过来,一定会让乔氏帮忙的。”
薛仁杰点了点头,毕竟没有过问过后院的事情,就算是有心想找个人替她。却也不能一再的过问。
两个人又说了一会儿话,见天色不早了,便去了太夫人的院子。大家都已经到了。连三房的人也在。
毕竟是过年,虽然一家人并没有聚齐——独缺老王爷,可是过年,也要热热闹闹的,太夫人心里有点难过,却还是笑呵呵的让大家去了厅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摆了一桌丰盛的晚宴,好好的在一起过一个元宵节。
谢灵芸本来要服侍太夫人用饭,却被太夫人阻止了,说让乔氏带她服侍,她累了这半个多月了。坐下好好和大家吃顿饭吧。
谢灵芸也没有坚持,便做在了六夫人身边,只是眼睛却时不时的看一眼乔氏和薛仁杰,突然,她发觉她这会看着乔氏,还有伺候在薛仁杰身后的魏静香竟然有点碍眼,若是她们不来,是不是……
心中刚刚起了一个头,谢灵芸心里倏然一惊。感觉背后冒了冷汗,她这是怎么了,为什么会有这样可怕的想法?难道就因为最近薛仁杰都歇在她屋里的原因……意识到自己心里不正常的想法,她随即暗暗的告诫自己,千万不要有这样的心思,纵然薛仁杰的心里只有自己。又能如何,她和薛仁杰之间不还是有第三者、第四者、第五者……,说不定以后还会又更多后来妹妹插足吗。
薛仁杰现在宿在她的屋里,那是因为在他的妻妾当中,她的容貌最出色,她的年龄最小,可是以后呢,难到就没有其他更加貌美的女人……所以只有爱自己,才会过得更幸福,而怎么才是爱自己,那便是守住自己的心……
一顿饭吃的热热闹闹的,孩子们吃完饭就闹腾着要去园子里看花灯,太夫人毕竟因为思念老王爷,兴趣缺缺,便说道:
“我老咯,可不能跟你们这些小娃娃比了,你们想要去看便去吧。”
祖哥儿几个大声答应着,“是,请祖母放心。”便笑呵呵的跑了出去。
“赶紧的派几个人跟着,别让他们几个磕着碰着了。”太夫人着慌道。
谢灵芸赶紧道:“娘,您就放心吧,许嬷嬷和秦嬷嬷跟着呢。”
太夫人点了点头,还是不放心,又叮嘱了两句,便让身边的四个大丫鬟和乔氏搀扶着回去歇息了。
六夫人和五夫人、三夫人等也跟着出去了,魏静香倒是想留下,却被薛仁杰一句话打发走了。
看着走的不甘不愿的魏静香,谢灵芸掩嘴笑了。
“笑什么?”薛仁杰这时却走到她身边。
“呃……”谢灵芸尴尬一笑,偷笑他的小妾,竟然被抓包,她赶紧说道:“没笑什么,爷不去看灯吗?”
薛仁杰看了她一眼,没有再追问她笑什么,反正看到她的笑容,他的心也跟着欢悦,“咱们的园子里挂了很多灯,你一会儿也去瞧瞧,我一会儿去外书房有点事……对了,今儿是元宵节,吴师傅那里……”
谢灵芸笑道:“爷放心吧,酒席和封赏,妾身都让人送过去了。”
薛仁杰点点头,去了外书房。
谢灵芸看着他走了之后,又安排小丫鬟收拾了桌子,见抱琴和侍书在她身边,笑道:
“让你们两个去看灯,你们两个非不去,现在也没有什么事情了,你们两个是跟我去看园子里看灯呢,还是回我们园子准备瓜果什么的拜月呢?”
抱琴和侍书两个一致摇头,说是跟着她去看灯,拜月等去看灯的入画和司棋回来也不迟。
“那好,咱们就一起去看灯吧。”谢灵芸笑着说道。
主仆三人往园子走去,正月的天气还是有点冷,谢灵芸拢了拢披风,看着天空的一轮圆月照亮庭院的四周,听着风声沙沙细吟,看着四周张灯结彩,一派喜庆祥和,她却感到寂寞,来自于灵魂深处的寂寞。
抱琴说道:“去年十五我们还在谢府呢,今年却在简亲王府,世子妃也嫁给了世子爷,奴婢觉得这一切就像做梦一样。”
侍书被她的话逗笑了,“你说的都什么些什么呀,什么像做梦似得。难到我们世子妃嫁给世子爷就那么不真实吗?”
抱琴瞪大眼睛,解释道:
“人家哪有这个意思,人家只是觉得……只是觉得……”她皱眉努力的想要用一个贴切的词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是觉得时间过的太快对吗。”谢灵芸替她说道。
抱琴眼睛一亮,笑逐颜开的道:“对。就是世子妃这个意思,我就是觉得时间过的太快了,不知不觉一年就晃过去了。”
主仆三个说笑着来到了园子里。因为是过节,下人们也可以来看灯,丫鬟婆子们看到谢灵芸都纷纷行礼。
谢灵芸不想让她们感觉拘束,便摆摆手让她们随意,她带着侍书、抱琴则慢慢的去人少的地方观看,这样既不影响下人游玩的心情,也不会打扰到她们主仆三人。
正如薛仁杰所说。园子里各色的花灯还真不少,不一样的图案,造型各异,真是数不胜数,而其中最吸引人的却是走马灯。竟然是带转动的,里面绘制着各种图案,或者是戏文中的人物,在点燃的蜡烛的照耀下,慢慢的转动着,画面连续不断,很是好看。
“旧时元夜花灯会,
良辰美景人欲醉。
惜哉盛世已成昨,
古风一去不复归。
今幸石首有松本。
灯饰犹可复古味。
琳琅满目千万种,
身在灯中人可醉”
看着眼前的美景,谢灵芸脑中不由出现了这首诗词,轻声的呢喃着,却听到身后有人叫她母亲。
“母亲,母亲。”这时祖哥儿却跑了过来。后面跟着谢平凡,还有许嬷嬷和秦嬷嬷。
谢灵芸站定,回转身看着他跑到自己面前,笑道:“不要跑这么快,小心摔倒了。”
“是。”祖哥儿应着,接着高兴的指着面前的走马灯道:“母亲,你快看,这个走马灯真好看。”
谢灵芸笑着看了平凡一眼,然后低头抚着祖哥儿的头,温和的问道:
“怎么,你喜欢它?”
祖哥儿乖巧的点点头,嘟嘴说道:“喜欢,可是我猜不出这个灯谜是什么?”
谢灵芸这才注意到这些走马灯下面竟然有一个小字条,不由仔细一看,之间上面写着“千古紧相连打一字”
而当她看到那上面的字迹,竟然小小的惊讶了一下,没有想到竟然是薛仁杰写的,倒是没有想到他竟然还有这样的雅致,竟然想起来谜语了。
谢灵芸嘴角翘起好看的弧度,还真的很难想像薛仁杰竟然会写这些。再低头看到祖哥儿看着走马灯喜欢的样子,便对抱琴说道:
“四少爷喜欢这个走马灯,摘下来给他玩吧!”
莲儿这时却满脸为难的说道:“世子妃,世子爷说了,四少爷若是查不出谜底,便不能拿回去玩,奴婢,奴婢……”
祖哥儿赌气的瞪了她一眼,嚷嚷道:“母亲都说行了,有你什么事,多嘴,起开。”然后对抱琴道:“你给我拿下来,母亲刚刚说的给我了。”
谢灵芸一听这些原来是薛仁杰故意考祖哥儿的,那么便不能坏了薛仁杰的规矩,只好对祖哥儿耐心的道:
“祖哥儿,既然你父亲这么说了,我们可不能犯规哟,我们来一起猜谜语好吗?”
祖哥儿一听,开心的拍了拍小手,马上笑逐颜开,欢快的道:
“好啊,好啊,我们一起猜,小舅舅也过来猜。”说着拉过了谢平凡,让他也快点想答案。
谢灵芸有意考考平凡,便看着他道:“平凡,祖哥儿很想要这盏走马灯,那就看你的喽。”
谢平凡小嘴紧抿着,郑重其事的点了点头,便认真的看着那道谜语,嘴里还念叨着:“千古紧相连,打一字”
大家也不做声,都默默地等着谢平凡给出答案。
过了半晌,平凡眼睛一亮,看着谢灵芸道:“姐姐,这个是不是一个‘舌’字。”
还没有等谢灵芸说什么,莲儿却在一边拍手笑道:“表少爷真聪明,正是这个字呢。”
谢灵芸很欣慰,点了点头,对抱琴道:“快点这盏走马灯取下来吧。”
海澜嘴里念叨着“心已决断不宜迟“…”她想了想,依然有些不确定,却还是说道:“莫不是一个‘快’字吧?”RQ
最快更新,请。
第293章 枉凝眉
谢谢星际和快乐的林林的粉红票支持!谢谢BIOBASE的礼物支持!O(∩_∩)O~——
谢灵芸看着祖哥儿和平凡走了之后,又带着抱琴、侍书向前走去,看到缓缓转动的走马灯,她总是忍不住停下来。
抱琴看到,笑着说道:
“世子妃,看着您挺喜欢走马灯的,要不然您也猜个灯谜,咱们也得一个走马灯拿回去。”
侍书却说道:
“看你说的,咱们世子妃若是喜欢直接拿走便是了,还用猜什么谜语啊。”
谢灵芸却笑着摇头道:“直接拿走多没有意思,我们一起来猜谜语得来的走马灯,才觉得珍惜,而且也有趣。”
抱琴和侍书却摆手道:“世子妃若是猜谜语,可别让奴婢们猜,奴婢们可是什么都不懂的。”
抱琴和侍书这样说并不是谦虚,而是真的不会。身为谢府的丫鬟,又有大太太那样的主子,她们怎么可能如《红楼梦》中的丫鬟一样有识字的机会呢。现在能认识简单的字,还是后期跟着谢灵芸后,谢灵芸给她们不定时恶补的呢。
谢灵芸也不勉强她们两个,而是左右的看了看,选中了一盏很喜欢的走马灯,仔细的看了下面的谜语“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打一字)”
谢灵芸慢慢念着,细细品着。想了半天,突然眼睛一闪,嘴角翘起,指着那个灯谜。自信满满的道:“这是一个‘俩’字”
侍书和抱琴几个看了又看,却不得其意,只有请教道:
“世子妃。您是怎么猜到这是一个‘俩’字的呢?”
“很简单啊。”谢灵芸笑盈盈的对她们解释道:“花字落去后,剩下“人”独自站立得“亻”,雨字微小后,去掉字中的点和竖,燕双飞,扣“人人”,灯谜中常以雁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