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神医在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代神医在明朝- 第2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顿安排下来,每个团山军将领都有自己的任务,甚至连朝鲁的骑兵队也要随军出征。显然张大人在为攻击建奴老巢做准备了。

    ……

    朝鲜国的首尔在明代,甚至在以后的绝大多数时间里,并不叫首尔,而是叫汉城。也不知后世的2005年。棒子是觉得这个“汉”字让他们不爽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反正硬生生地将老祖宗定的名字改成了英文读法。

    汉城的正式称呼是在明代形成,更早一些的时候。汉城叫做汉阳。其实不管是汉城也罢,亦或者汉阳。这个名称的来由都是因为一条河流……汉江。汉阳的意思是“汉水之阳”,汉城的意思大概便是“紧邻汉江的城市”。

    朝鲜国现在是所谓的李氏王朝。建立的时期大概是在明太祖朱元璋洪武末年。在他建立朝鲜王国之初,首都乃是在开城,不过短短几年之后便迁都汉城,从此这里便一直是朝鲜国的都城。

    清军大举南下鸭绿江,占领义州、平壤、开城之后,兵锋直至汉江北岸。

    不得不承认,朝鲜国的陆军战力零点一,不过水师却大不一样。在万历年间朝鲜与大明联军对抗日本侵略者的时候,陆地上大明的总兵官李如松吊打日军,而水师方面则是朝鲜国的李舜臣将倭国水师打得落花流水。

    朝鲜水师名将李舜臣之后,朝鲜国原本引以为傲的水师也逐渐没落。孔有德的船队在租借了郑家的一些战船之后,在汉江入海口席毛岛一带与朝鲜水师连续激战,双方都伤亡惨重。在一次次海战过后,朝鲜终于彻底失去了制海权,任由孔有德的运兵船开进汉江。

    清军得以乘船渡江,很快便攻克了汉城。

    ……

    碧蓝的海面吹来呼呼的海风,经过大半天的航行,团山军的船队抵达了群山港。

    张力从船上下来的时候,整个群山港的朝鲜文武官员尽数匍匐于地,迎接来自“****上国”的援军。

    群山港位于朝鲜国南部,大致相当于后世韩国的西南部,现在汉城已经失守,张力不得不变动登陆的地点。原本按照张力的计划,后世朝鲜战争中美军登陆的仁川港是最佳的选择,因为仁川是良港,并且距离汉城很近,团山军登陆以后,可以沿汉江布防。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汉城如此快的失守,仁川港也落入了清军手中……没有办法,登陆的地方只能再往南,于是朝鲜西南部的群山港便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还好眼下清军正在汉城大肆劫掠,一时半会没有立刻向南进军,给了团山军这个难得的机会。

    团山军的四万人马用了四个时辰,直到后半夜,才尽数登上了群山港,在群山城外建起了大营。张力只吩咐朝鲜方面的人准备粮草,而后便将他们中的大部分打发走,只留下部分通译,以作沟通之用。

    黄台吉打了一辈子仗,最擅长的便是买通内奸,张力一点儿也不怀疑,朝鲜国这些文武大臣中会有满清的内应。

    赴朝作战,只靠团山军足以。后世有一句话说的好,不怕神一般的对手,就怕猪一般的队友……

    让朝鲜人负责粮草供应就可以了,打仗?没他们什么事!

    这一夜,团山军大营中军大帐之中,张力负手而立,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大明不是没有帮朝鲜打过仗,在万历年间便“抗日援朝”过了……这才短短几十年,倭寇走了,朝鲜国却又被更加凶残的建奴盯上,真是个悲催的国家。(。)

    最快更新,无弹窗请。

第456章 敌情() 
第一次踏上异国的土地,张力的不免感概万千。

    历史上满清最终通过征服朝鲜,获得了东北最大的粮仓,支撑起了旷日持久的明清战争。在自己穿越而来的这一个时空里,朝鲜绝对不能成为满清的附庸。

    这一次自己做出救援朝鲜的决定,除了遏制满清势力,争取从朝鲜攻击满清老巢建州卫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并没有对任何人说起。

    张力走到帐篷中的太师椅上坐下,微微眯上了眼睛,希望能小睡一会……先前已经在行军床上试着睡了几次,可是却怎么也睡不着。

    可是,终归还是心里藏着事儿,张力依然无法入睡。

    平心而论,在后世,张力对于脚下这块土地,半分好感也没有。北边穷兵黩武,南边狂妄自大,甚至都超过了东边的那个岛国。

    后世的坑太大,张力也不愿意去多想,只是想着现在的情况。

    不得不承认,至少在明代,朝鲜对于“中央大国”明王朝,还是非常尊敬的。这里面有万历年明军帮助他们抵抗倭寇的原因,也有明太祖以来几百年形成的思维惯性。

    张力一直对有一件事很在意,当初在接见朝鲜使臣之时,还特地看了朝鲜使者携带而来的国书以及大量的文案……那就是历史上盛传的朝鲜使用崇祯年号之事的真伪。

    结果朝鲜国王李倧写给崇祯皇帝的国书,开篇便是“崇祯八年,夷狄犯我”云云。

    正是这短短的几个字。让张力弄清了一桩后世天天“扯皮”的事,朝鲜国对明清的态度到底如何?

    按理说。金国从奴儿哈赤建国用“天命”年号算来,黄台吉先前用“天聪”。今年用“崇德”,朝鲜国被满清吊打过,该用鞑子的年号了吧?

    结果他们用的仍然是崇祯的年号,这让张力微微有些动容……至少在当下,朝鲜确实还是心向大明。

    朝鲜人为什么会这么鄙视“我大清”呢?最重要的就是衣冠了……原来朝鲜人,也不愿意脑后留那根老↑↓↑↓,鼠尾巴呀!

    历史上在明亡之后,朝鲜和日本认为中国已亡,日本从此蔑称中国为“支那”。明治维新后,自认为华夏正统的日本曾打着“攘夷主义”的旗号发动甲午战争等对清战争。唐、宋、明时作为对中国文明衷心倾倒的两个附属夷国。日本和朝鲜在后世都因宗主国文化沦丧而对中国存有偏见。

    这种情况,张力心知肚明。若是不带有色眼镜去看朝鲜国和倭国的话,其实还是“我大清”的锅……这锅注定永远都甩不掉。

    所谓的东亚互相敌视、轻视,源头都在“我大清”……至少在明代,棒子和鬼子那都是相当老实,不老实的大明会教育他们做人,诸如万历年痛扁小鬼子。

    可惜,现在已经是崇祯八年,大明朝已然摇摇欲坠……不过。自己既然来到了这个时空,一切必须要发生改变才行!

    想着想着,张力终于感觉到了一丝困意,在不知不觉中闭上了眼睛。沉沉睡去。

    ……

    翌日清晨,四万余人的团山军大军一早便收拾好行装,浩浩荡荡的往东北开拔。

    在前来朝鲜的路上。张力与高元良等人便商议妥当,团山军在朝鲜的第一站便是在清州城站稳脚跟。而后向汉城方向进攻。

    清州是汉城以南非常重要的一处战略要地,它牢牢扼住了清军南下。占领整个朝鲜的道路。

    群山港往清州的道路并不好走,这里属于山区,道路崎岖,很不利于团山军的辎重运输,故而团山军的行军速度实在快不起来。

    所谓兵凶战危,又是在异国他乡,一切充满了未知。历史上被放冷枪干掉的主帅可不少见,张力并不喜欢出什么风头,所以依然是坐在中军的马车之中,随着大部队缓慢前行。

    前锋是潘霸天和木头顶在大军的最前方,而中军是由张力直辖,高元良则是坐镇后军殿后。这样的行军阵型比较合理,不管前中后任何地方出现敌情,团山军都可以应对自如。

    张力问过随军的朝鲜翻译,按照目前的行军速度,团山军大概在两到三个时辰之后便可以抵达清州城,到时候大军入城之后安全些就会提升许多。

    而恰恰就在此时,一匹快马飞驰而来,所有路上行军的兵卒立刻闪身一旁,飞快地让出一条通道。没有上级的命令,团山军的兵卒让出道路之后依然不徐不疾地前行着,并没有多少人看那快马。

    张力原本一直坐在马车车窗前在观察朝鲜的山川地理,飞驰而来的快马自然逃不过他的眼睛。张力心头咯噔一下,不由得悬了起来……因为快马上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斥候队的队长夜生。

    夜生一大早就带着斥候队打前站去了,按说没有重大的情况,他是不会亲自返回的,难道前面出了什么变故?

    还不等张力多想,夜生便打马来到张力的马车跟前。车夫将马车停了下来,张力打开车门,跳下了马车。

    夜生翻身下马,一脸焦急之色地对张力道:“大人,鞑子正白旗和孔有德的汉军旗一部,已经到了清州城西北三十里!”

    “什么?”张力一声惊呼,也只短短一瞬间,他便冷静了下来,立刻追问夜生道:“夜生,鞑子为何突然南下?他们不是在汉城吗?”

    夜生摇了摇头,显然鞑子的行军计划他并不清楚,他只汇报一切斥候队发现的情况。张力也意识到这并不是夜生能够打探而来的消息,于是换了个话题:“鞑子大概有多少人?”

    夜生皱眉道:“正白旗全是骑兵,约有五千之数,而那部二鞑子,人数不少,约有两到三万。”

    张力脑中飞快的计算着路程,自己这边距离清州还有四十多里地,而鞑子那边只有三十里,再加上正白旗的鞑子全是骑兵……

    不行,绝对不能让鞑子抢先占了清州城!

    眼下团山军乃是在异国作战,根本就没有一处大本营,这清州城若是落入鞑子手中,团山军的第一仗便是攻城……这,绝对不是张力想要的结果!(。)uw

第457章 竖子成名() 
没有时间了,必须将鞑子堵在清州城以北。∷∷,

    张力立刻下了决断,让朝鲁带着他麾下的五千骑兵先行北上阻拦敌人,自己则带着大队步兵火速跟进,而高元良则依然带着辎重、炮兵队跟在最后。

    分配完任务之后,张力有些不放心,最终还是决定自己随朝鲁的骑兵队一起,在斥候的带领下,朝着鞑子疾驰而去……

    朝鲜国多河流山川,从汉城出发南下的多尔衮在清州北边的一条叫做锦河的大河前停下了步伐。

    五千盔明甲亮的正白旗骑兵勒马河边,而两万多汉军旗则在搭建浮桥。多尔衮横刀立马,冷冷地看着河里干活的汉军旗,心里远不如他表面上那么镇定。

    这锦河的河水并不深,只堪堪没过人的膝盖而已,骑兵自不必说,就连步兵也是可以淌过河的。可是,马车队过不去呀!那平板马车可是最最要紧的东西,攻下清州以后,得来的金银财宝必定少不了……故而搭建浮桥,让辎重车队过去便是当务之急了。

    多尔衮隐隐有些不安,先前斥候来报,说是发现了一些敌军的斥候,那些人远远打探一番便很快撤走了。他们是什么人?难道是朝鲜国王李倧派来的?那朝鲜国王李倧已经逃往釜山,釜山乃是朝鲜国最南端的领地,紧邻大海。原本,多尔衮对于慌不择路,跑到海边去的朝鲜国王不屑一顾,甚至已经盘算好了大军如何碾压过去,将李倧赶到海里去喂鱼,从而拿下征伐朝鲜的头功。

    可是那一队斥候的出现,却让多尔衮心中愈发不安起来。按常理来说,那些人恐怕还真的就是朝鲜国的探子。不过下面的人汇报上来,说那些人穿的是草绿色的军服!

    明**队的军服以鸳鸯战袄为主,乃是红色。而朝鲜**队的军服也向明军靠拢,用的也是一样的红色。“我大清”满汉八旗军服颜色不一,一般隶属于什么旗,军服便是什么颜色。譬如自己率领的正白旗五千骑兵。尽数都是白盔白甲。

    草绿色!

    放眼整个辽东,军服用草绿色的,有且只有一支军队,那就是张力的团山军!

    难道,那团山军来到朝鲜国了?

    多尔衮不由得浑身打了一个寒颤,旋即他死死地用牙齿咬住嘴唇,努力地控制着自己的情绪。

    “睿亲王,要不您下马休息一会儿,估摸着那浮桥还要些时候才能建好哩!”多尔衮的耳边传来了一个谄媚的声音。他转头一看,却原来是汉军旗主帅智顺王尚可喜。

    这尚可喜昔年也是皮岛毛文龙的义子,与孔有德交好。后来毛文龙被杀,尚可喜被发配去守辽东的岛屿,成为悲催的岛军一员。再后来孔有德反了大明,忽悠岛军前往沈阳投靠满清,尚可喜立刻便“弃明投金”了。

    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是为满清汉军旗三巨头,这里面孔有德明显高出其余二人一头。隐隐为三人之首。

    这次跟随多尔衮南下追击朝鲜国王的,正是尚可喜。尚可喜虽说和孔有德、耿仲明二人都被清国皇帝黄台吉封了“王”。不过这个王实在是要打一个引号,因为纯属打酱油的。

    这汉军旗的什么“恭顺王”、“智顺王”别说与代善、多尔衮等人的“亲王”相比,就是女真的“郡王”也比不了,甚至连贝勒爷都比不了。

    这并不奇怪,没看见黄台吉封汉人为“王”,中间加了一个大大的“顺”字么?要当顺民。顺臣,顺王嘛!

    多尔衮瞥了一眼尚可喜,微微点了点头,从翻身下马之后,立刻有一名侍卫搬来一把行军凳。他便一屁股坐了下去。

    看着搭建完成一半的浮桥,多尔衮的眉头不由得微微皱了起来,他刚才的思绪被尚可喜打断,这会儿却不由自主地又开始琢磨,到底那些斥候是不是团山军?

    尚可喜见多尔衮压根也没搭理自己,只是自个儿在那沉思,却也不敢打扰,只得悻悻然地躬身立在一旁。

    良久之后,多尔衮终于开口了:“尚可喜,你们汉军旗这次带了多少掌中雷前来?”

    尚可喜本来还在那患得患失,忽然听见多尔衮这句问话,不由得神情一凛,立刻收敛起心思,沉声应道:“回禀睿亲王,自从大汗……啊,不,皇上大力发展火器以来,我汉军旗兵卒基本都换装了火铳,而那掌中雷更是按一人二十颗的配置携带……”

    多尔衮微微颔首,彻底放下心来。诚如尚可喜之言,上次关内关外被团山军的火器部队打得丢盔弃甲之后,黄台吉痛定思痛,也加快了军中火器的普及。

    其实在原本的历史上,至少在清太宗黄台吉时期,满清对于火器相当重视,而并不是康熙的什么“马上得天下”云云。

    历史上崇祯年间沈阳城外有所谓的“十里铁铺”,尽数都是制造火炮、火铳、铅丸的铁匠作坊。而眼下黄台吉更是在沈阳城外修了二十里的铁匠铺,举全国之力仿制西洋火器。

    多尔衮眼睛微眯,暗自忖道:现在不光是八旗步兵,就连八旗的骑兵,也是在马上绑了两个袋子,携带有二十多颗掌中雷!

    以往那种骑兵提着马刀冲锋的场面,恐怕会是很少发生了吧?要说汉人还真是“勤恳”,那孔有德等人先前将团山军所有的战例详尽研究,特别是他们步兵用掌中雷对抗冲锋的骑兵,现在已经有应对之策了!

    你步兵原地扔掌中雷,我骑兵在马上冲锋起来扔掌中雷,双方扔出去的距离可谓天壤之别,定然骑兵冲锋起来扔得更远呀!

    听说西洋还有一种马上铳,非常适合骑兵使用,那汉臣大学士洪承畴已经找弗朗机人去购买了!

    哼哼,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战场之上,又岂有常胜将军?

    多尔衮略略有些激动,情不自禁地道:“我大清积聚数十年,国力鼎盛,又岂会输给那张力?他才在辽东几年?正是应了汉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