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神医在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代神医在明朝- 第2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实早在天聪元年,后金国的军队就已经横扫过朝鲜国一次了。当时的主将派的是阿敏,带了数千满八旗和两万多新“投诚”的二鞑子雄赳赳气昂昂地渡过了鸭绿江,前后两个月时间,打得朝鲜国王李倧和满朝文武望风而逃,最后送了厚礼来舔着脸求和才罢兵。

    这还没到十年,朝鲜国就要与我大清翻脸,在黄台吉看来,真真是些记吃不记打的玩意!

    明国出了个张力,已经让我大清很头疼了,尼玛朝鲜那帮龟孙子也敢跳出来与大清国作对?

    这些年来,朝鲜国文恬武嬉,朝野上下丝毫没有“生聚教训”一番,比起这段时间实力扩充了数十倍的我大清来说,差距就更遥远了……这一次征伐朝鲜,可以算是“十拿九稳”了呢!(。)

第453章 让他去() 
黄台吉在作了全盘考虑之后,仍然采取了“杀鸡用牛刀”的作法,除了留下擅长守城的一部分汉军旗以及新来的两千西洋雇佣兵守卫辽阳之外,尽起十万大军出征朝鲜。~

    他明明知道以现在“我大清”的战斗力,只要派一名主将,带个万八千人就能横扫朝鲜,却仍然如此大费周章,目的正是为了一扫被团山军屡屡打败的“晦气”,彰显“我大清”壮盛的军威。

    战争的进程也正如黄台吉所预料,出征的十万大军渡过鸭绿江后,一举攻下义州,而后到郭山城、定州、平壤……也只短短十数日,清军便已经攻下了朝鲜的王京。

    朝鲜国王李倧在清**队围王京的前一天就把后妃和儿子送到了江华岛,自己则逃亡南汉山城。

    一时间,朝鲜国风声鹤唳,国土几乎沦陷了一大半。

    ……

    朝鲜国求援的使者十万火急地乘坐海船从天津卫登陆,只用了一天时间便赶到了北京城中。

    这一日的早朝,面对藩属国朝鲜的泣血求援,崇祯皇帝和满朝文武都表示“知道了”,然后,然后就让朝鲜使者耐心等待……

    一连过了七八日,那朝鲜使者等得心急火燎,却迟迟得不到崇祯皇帝的召见……急火攻心之下,他竟然敲起了“登闻鼓”。

    这一下却引起了轩然大波,一时间朝野上下再也不能当缩头乌龟了……

    那“登闻鼓”乃是大明百姓鸣冤所用,原本作为外国使者是不能敲的。可是,朝鲜乃是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定下的“不征之国”。为大明属国凡二百年,年年进贡。不敢有丝毫不敬,朝鲜子民也有如大明的百姓一般。

    现在朝鲜使者敲“登闻鼓”。那就是再一次表明朝鲜是与大明的藩属关系,甚至以“大明子民”自居!

    崇祯皇帝没有办法,偏偏在朝会上也不可能议出什么结果来,最后只能召集内阁首辅温体仁单独觐见。

    进入崇祯八年以后,崇祯皇帝愈发瘦削了,而首辅温体仁也尽显老态,原本半白的胡须已经变成全白,整个人似乎失去了往日的活力。

    温体仁的背也驼了,走起路来颤颤巍巍。放佛一阵风就要吹倒一般。然则,在他那看似老眼浑浊的眸子里,却隐藏着一缕精光……

    此刻,紫禁城的御书房中显得冷冷清清,由于涉及藩属国之事,乃是机密,故而太监侍卫都在房外候着,只有老奴王承恩一人侍立在崇祯皇帝身边。

    御书房中气氛有些沉闷,温大人脸上不动声色。心里却想着自己的事儿。先前洪承畴悄悄派人来联络自己,那些个条件一说自然是一拍即合。

    大明朝现在已经摇摇欲坠,流贼张献忠、罗汝才被团山军撵到河南以后,不到两个月便又聚集了大量人马。他们不敢入山东,而是南下湖广,奔着江南而去。

    闯王高迎祥和闯将李自成则是在山西、陕西、河南流窜。攻下了不少城池,一时间声势震天。

    好在京师离山东并不远。而那山东的团山军简直就是老虎的屁股摸不得,流贼们压根也不敢往这边流窜。

    然则。大明的腹地中原,却已经一片糜烂……这也不奇怪,原本剿贼最流弊的卢象升和洪承畴都不在了,中原的军队也被满清血洗,一大半人摇身一变成了汉军旗,跑路去沈阳,跟着黄台吉吃猪吃羊了……

    山东、辽东已经形同割据,中原一片糜烂,大明朝立国二百余年以来,从未有过如此恶劣的形势。

    是时候,找退路了……温体仁心中微微叹了口气,抬头看了一眼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已经歇斯底里,用老百姓的话说,叫鬼迷心窍!他急火攻心之下,只得召集四川、广西土司的兵力前往中原。

    虽说四川石柱土司秦良玉以往战绩不俗,不过终究是一女流之辈,又能管得了多大的用?

    “还好,退路是找好了的……”温大人心中再一次地重复这句话,似乎只要不断的提醒自己,才能踏实一些。

    洪承畴说要撤出澳门的大明官府,这算个鸟事?自然是木有半点问题,想那什么澳门,不过南蛮之地罢了……所以,在温大人的运作下,澳门尽数归了葡萄牙人,这事儿朝野上下那是一点风浪也没起,毕竟人人都在想自保之策,谁还有闲功夫管那些?

    现在,朝鲜国使者跑来求援,这又要如何应对?大明朝现在已经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了,又怎么可能管得了藩属国?

    只是,这朝鲜国一向对大明朝很谦恭,这次使者又敲了“登闻鼓”,弄得世人皆知,朝廷面子上过不去呀!

    面子,向来是最为皇上看重的了,那么朝鲜国就一定要救,至少,明面上一定要救!

    崇祯皇帝见温体仁一直不说话,终于有些按捺不住,有气无力地开口问道:“温爱卿,眼下朝鲜国向我大明求援,依爱卿之见,该当如何处置?”

    自从朝鲜使者来到京师以后,温体仁便想好了对策,只是这种事儿没什么好处,能不出风头就不必出了。现在皇帝必须让自己拿主意,说不得,也只好将对策和盘托出。

    温体仁上前两步,朗声道:“臣启陛下,朝鲜国自从太祖高皇帝以来,一直是我大明的藩属国,眼下被建奴攻打,有亡国之忧,我大明必须援救呀!”

    崇祯皇帝脸色寒了起来,露出了不满的神色:温体仁这等于说的是屁话了,关键是怎么救呀!

    温体仁却丝毫不以为意,而是继续道:“皇上勿忧,救援朝鲜国不需废我大明一兵一卒,甚至一两银子也不用出!”

    “啊?……”崇祯皇帝一声惊呼,整个人嗖地一声从龙椅上站了起来,脱口而出道:“爱卿快快道来!”

    温体仁微微一笑,捋须道:“让张力去救!”

    这话一落地,崇祯皇帝顿时面如死灰,旋即又重重地瘫坐了下去!

    张力的团山军,俨然已经是国中之国,杀千刀的武将割据呀!(。)

第454章 岂有必胜之仗() 
“天佑大明,天佑皇上呀!那张力虽然跋扈,形同割据,可是陛下您想想,他占据的都是些什么地方?!他占着辽东与建奴死磕,朝廷正可以积聚实力,专心剿贼呢!而且此次朝鲜国求援,也正可以下令让张力去填坑!”

    温体仁一席话说得崇祯皇帝连连点头,他思索片刻之后,有些不自信地问道:“那张力,会救援朝鲜国吗?恐怕……”

    温体仁捋须微笑,淡淡地道:“皇上下圣旨明告天下……至于他救不救朝鲜,那就是他的事了……”

    “唔……爱卿言之有理!”崇祯皇帝反应了过来,是呀!这尼玛反正朝廷是让你张力去救援朝鲜,你离得最近,不是你又能是谁?若是张力不去救,那就不是朝廷的“锅”,“背锅侠”就是张力了!

    哈哈,还是温爱卿老成谋国,成功将“锅”甩掉呀!

    “朕意已决,着内阁拟旨,宣示天下,令张力发兵救援朝鲜国!”

    “皇上圣明,臣遵旨!”

    ……

    大明崇祯八年的夏天一如往常,在小冰河期里,辽东的夏季不温不火,完全没有酷暑难耐的感觉。虽然天气并不炎热,但是锦州城却显得十分忙碌,一股大战即将到来的气氛笼罩着整座城池,甚至笼罩着整个辽东。

    后金国,呃,不,现在应该叫满清,已经十万大军兵发朝鲜,这,对于团山军来说一定是个机会。

    张力在知道满清征讨朝鲜的第一时间。便下达了一级战备令,大量战兵开始从辽东各个城池往辽东集结。甚至远在山东的卢象升也派来了两万战兵。

    与清国的决战,便要开始了吗?

    所有人都热切的期待着。虽然张力还没有正式下令出征,只是集结兵力和战备物资而已,可是所有人一点也不怀疑,或许数日之后,张大人就要下令攻打辽阳,乃至沈阳……

    事实上,张力也确实是如此打算的,满清重兵在外,兵力分散。乃是最好的机会。虽说辽阳、沈阳并不好打,毕竟满清也购买了大量的火炮,但是张力并不在乎这些,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难不成团山军的榴弹炮是吃素的?

    可是,就在团山军积极准备出征辽阳的最后时刻,朝鲜国的使者赶到了锦州,泣血求援……

    锦州都督府。团山军正在召开一场军议。

    团山军在辽东的高级将领尽数出席,卢象升由于镇守山东,故而并没有他的生硬。张力依然高坐在帅位之上,左手边坐着高元良。右边第一个位置空着,然后是潘霸天、木头、朝鲁、陈正操等人。

    会议已经进行了小半个时辰,所有人的意见都很统一。那就是重演当初“围魏救赵”的一幕,狠狠地干辽阳、沈阳。若是能攻下满清的都城的话,他们占领朝鲜又有个卵用?

    大家的意见发表完以后。张力却不置可否,一个人静静地想着心事……

    “静静”是谁大家都不清楚,不过众人都是面露焦急之色,一齐将目光投向了高元良……“老高”在团山军中是仅此于张力的存在,现在官衔也是辽东都督了,手下管着潘霸天、木头、朝鲁这些总兵官呢!

    高元良将众人急切的眼光收入眼底,抬头看了张力一眼,却见张大人竟然也在看他!

    高元良立刻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开口道:“大人,大家的意见很统一,您看……”

    高元良开了口,其他人也都将目光投向了张力,等着他一锤定音。以张力的性格,眼下这种敌人后方空虚是他最最喜欢的,应该会抓住机会一举端了建奴的老巢吧?

    张力却并不下决断,而是开口问高元良:“元良,你知道鞑子从西洋买来的火炮,数量有多少?”

    这一点并不是什么秘密,眼下辽阳、沈阳城中,自然也是有团山军情报部的眼线,敌人要将重炮安放在城墙上,动静也小不了,不可能瞒得住城中之人。

    高元良略一沉吟,朗声应道:“郑家船队一共运输了三次,每次火炮都不下百门。”

    张力点了点头,扫视了余者众人一眼,沉声道:“鞑子现在的火炮乃是从西洋购买,火力并不差。眼下我团山军的新式火炮也只有三四百门,并不见得完全碾压敌军。”

    自家事自家知,先前团山军的新式榴弹炮也是经过试射了的,火力还算强大,可也没有强到碾压一切的地步。这种新式榴弹炮最大的优势,便是机动力了。譬如鞑子这次购买的西洋火炮,口径很大,也很笨重,并不适宜野战。

    然则现在鞑子是用火炮守城,压根也不需要什么机动力,此消彼长之间,团山军的榴弹炮并没有太大优势。

    虽说团山军还有犀利的线膛枪,但是攻打坚城要塞,火炮对于攻守双方的重要性是远超一切。如果团山军在火炮方面没有什么优势,也不说就一定打不下辽阳、沈阳,但是这仗恐怕并不会出现什么一边倒的情况。

    然则,孙子有言,兵凶战危,任何时候在战场之上,又岂有必胜之仗?

    说不得,只要将士用命,攻下敌人的城池,也是可能的。众将默然不语,一直镇守宁远中右所的潘霸天却站了出来,上前两步,对张力道:“这攻城战打的是消耗,我团山军生产炮弹的速度远超鞑子,大人无需多虑!”

    潘霸天所言并非没有道理,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从纸面上的实力分析来看,火炮对攻的话,团山军至少不会落于下风。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战争旷日持久的打下去,鞑子终有弹尽粮绝的一日,而团山军却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所以团山军若是现在攻打辽沈的话,胜率并不小。

    可是,张力迟迟不下决断,让众人又觉得心里没底,到底张大人是怎么个意思?

    坐在帅位上的张力神色很平静,所有的计算都已经在他脑海中过了一遍……好半晌过后,张力站了起来,神色自若地道:“仗,是要打的,但不是攻城。”(。)

第455章 没他们什么事!()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张力一锤定音,下了决断。

    这两年多时间以来,即使最初大字不识一个的木头、朝鲁等人也都逐渐识字,并且学习了不少经典兵书,对于张力说出孙子的这句话并不陌生。

    张大人不止一次的说过,即使强如“米帝”,当了世界警察,吊打一切的国家,最最优先考虑的也是“伐谋和伐交”,并不是一味的浪战。

    “米帝”是谁张大人也不解释,估摸着是哪个西洋强国吧?为什么就没听说过呢?

    攻城战向来是填人命的绞肉机,不到万不得已,确实是需要避免的。

    现在张大人如此说,意思就是攻城乃是最后一步才考虑的事情,那么团山军难道看着朝鲜国被鞑子征伐,还是勤练“内功”而无动于衷?

    张力站起身来,走到大厅的墙壁前,看着悬挂着的大幅辽东地图,缓缓地道:“现在我团山军与鞑子对峙的前线是海州、辽阳一线,那辽阳城城防坚固,鞑子又集结了重兵和新买了大量火炮,并不好打。”

    张力转过头来对众人道:“有道是来而不往非礼也!鞑子屡屡绕开辽东坚城,从宣府入寇大明,每次都能获得巨大的收获。我之本意,若是从朝鲜国那边直接进攻建州卫……也就是鞑子的老巢赫图阿拉,定然可以一举动摇鞑子的统治根基!”

    大厅里众将顿时恍然大悟,绕开鞑子的坚城要塞辽阳城,而从朝鲜方向出兵攻击鞑子的老巢。真真是一招釜底抽薪之计!

    要知道,不管是辽阳还是沈阳。鞑子占领也不过十数年时间罢了,只有那建州卫城赫图阿拉。才是女真人几百年世代居住之地。那里并没有什么坚固的城防,攻城难度远远小于攻打辽沈。若真能一举攻占赫图阿拉,到时候再从海州卫出兵,便是东西夹击之势,刚建立的清国顷刻间就要灰飞烟灭!

    高,实在是高!

    看着众将一脸钦佩的神色,张力微微颔首,下达了命令:“陈正操!”

    “末将在!”

    “团山水师立刻做好准备,将运兵船和战船尽数集结在宁远中右所。等待运送大军赴朝作战!”

    “末将领命!”陈正操一脸肃容,朗声应诺。他所掌控的团山水师,在团山军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毕竟眼下团山军控制的辽东、山东两地都临海嘛。

    接下来,张力向高元良下达了军令,此次赴朝作战一共出兵四万,大军立刻向宁远中右所集结。

    一顿安排下来,每个团山军将领都有自己的任务,甚至连朝鲁的骑兵队也要随军出征。显然张大人在为攻击建奴老巢做准备了。

    ……

    朝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