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就软成了一块儿。
琳娘替张铭擦完身,烫完脚,就转身出了门,将自己收拾妥当后,回房里搬了张凳子坐在了张铭的床头,用热毛巾给他擦了脸和手。张铭盯着自己的手掌,心里一动,对琳娘道:“琳娘,帮我把镜子拿来。”
琳娘虽有疑惑,但还是打开床边小柜取了面巴掌大的铜镜出来,张铭伸手接过,这镜子虽不及玻璃的精致,但也能看出些四五六,他细细琢磨,不由大骇,这古代张铭的脸同自己原来那张是一模一样的,只是瘦了许多,白了三分,看着就是个弱鸡,眉宇里一段忧郁,文人气质倒是挺足的。不过张铭向来乐观,既然一样,也没什么可膈应的了,只是不知道原来的那一位会不会穿越到自己现代的身上。
丢开了一桩心事,他让琳娘收好镜子,复又拽住她的手,腼腆笑道:“这回大难不死,都是你的功劳,只是我醒来后,虽没有失忆,有些事还是记得颠倒不清,咱们先不忙着睡了,来替我理理头绪吧。”
琳娘听得张铭记忆不清,心里有些着急,但她自小也从父亲孙炳那里学到些沉稳,知道自己要是先慌了反而给相公添麻烦,勉强笑道:“爷有什么记不清的,同我说说,兴许我还记得些。”
张铭没漏看她眼里的忧虑,见她才十三岁就如此沉稳,心里叹了句古人诚然早熟,说道:“我醒来后,诗词忘了些,但想到几种做吃食的法子,应该还不错,明日我写下来你试试。只是我也知道家里没有食材,不如这样,明日先劳你跑一趟,将家里的那一两银子拿去赵大婶那换成铜钱回来使,只是我还想去趟集市瞧瞧,近几日可有集市?”
琳娘听得张铭这一席话,放下心来,说道:“这几日咱们村是无集市的,要初一十五才有,不过每日卯时村头都有散市,爷要买什么嚼头还是容易的。只是若想吃什么主食就难买了。”
张铭略一沉吟,心里冒出五六个注意,略略有点安心,点头道:“咱们明日再挑个时间去里正那将我这月的俸粮领了,就不必成日吃玉米了。”琳娘知晓什么是俸粮,她爹可一辈子都想着这,经张铭这么一提醒,不由喜上眉梢,忙道:“是我错了,竟然忘了爷如今已是官人,是有俸粮可领的。”
张铭见她笑的开心,嘴边还有一个小小的酒窝,不由拍拍她的手,回了个温温的笑,说道:“早些睡吧,明日咱们早些起去散市看看。”
琳娘点头道:“是,我就在插屏外头守着,爷要是想喝水唤我一声就好。”
插屏外头有张窄窄的矮几,她怕同张铭睡会扰他休息,一个月来都在那上面对付着睡了。
张铭打量了一番那个黑松木的插屏,有些陈旧,但结构紧凑,看起来禁用,上面的绣图也是稀奇的红鲤吐珠,色彩暗淡了点,想来新的时候应当还是个稀罕物,心里疑惑更浓,默默按下不表,只道:“你同我睡一床吧,现今天凉了,要是感了风寒,我如今这样,谁来照顾你呢?”
琳娘也不扭捏,应了一声就取了自己那床薄被褥回了里间,铺在张铭身边,自己除了小袄、衬裙和袜子,显出一双玉似的小脚,就钻上了床,轻轻的挨在张铭身边。张铭看着她,安慰的一笑,说道:“暖了吧?熄了烛火,早点睡吧。”琳娘露出腼腆的神色,吹灭了油灯,钻进了被褥,一头青丝散在枕上,就合眼睡了起来。
张铭也躺下,心里犹自琢磨了一会儿,也睡了过去。
一夜无话。
☆、逛散市和锁麟囊【修】
第二日清晨,虽然村子之前遭了瘟疫,但还是有人家养了几只公鸡,喔喔的叫了起来,张铭醒来,眼睛涩的睁不开,眯着望了望窗外,天才刚蒙蒙亮,他闻到了小时候曾在外祖母家闻过的炉灶的烟囱味,意识朦胧,猛的一个激灵,想起来,自己已经穿越来到了这不知哪个宇宙的周朝,自嘲的一笑,揉了揉眼睛,慢悠悠的坐起了身,看到自己身旁那个空空的被褥,靠在旧梨木床沿上,喊了一声:“琳娘。”
听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只见琳娘端着一大铁盘子来了,两碗薄玉米汤,一碟咸菜,想来是早饭。琳娘递给张铭茶水漱口,又替他仔细擦了脸,忐忑说道:“我起的早,方才去娘家换了铜钱回来,不过只得了一贯一分钱,还有一百个钱娘让下回去拿。”
一贯一分就是一千一百枚铜钱,这朝代银贵铜贱,虽然官方约定换钱是一比一千,但在民间一两银子可换一贯二分铜钱,想必是琳娘她母亲赵氏的主意,按下这一百枚钱,还不还还得两说。张铭才发现自己失策,不过若是换钱不去自己岳家,在乡间又会被说闲话,他讪笑一声,道:“没事,只当孝顺岳母,你下回也别去讨了。”
略略吃了些早饭后,张铭才觉出只吃玉米的苦来,肚子里一包水,空空荡荡的。他换了外出的长衫,携了琳娘的手,就往村口散市出发了。
两人到了散市,只有五六户人家在卖东西,全是些简单便宜的,这时节是无人卖粮的,或许过了十一月秋收过后会有人卖些。不过张铭此行意在了解行情,加上手里无钱,他倒也不是十分遗憾。倒是看到有卖羊羔子的人,可惜那羊儿瘦瘦小小,病殃殃的。
他带着琳娘转了一大圈,也没见到什么特别的,心里郁闷,眼睛一拐,倒看见了一大筐黄豆。是个四十多的男人守着,他要价并不低,可是黄豆难以充饥,食之往往会涨腹,此间的人不大爱食这作物,往往是在田里种上一垄肥田用,收成了也不过打碎了混着草料喂牲畜的,加上今年瘟疫,这黄豆就更无人问津了。
张铭心想,记忆里这沧州人并没什么人吃豆腐,或许能挣上一笔呢。现代时,他外祖当年成份不好,地主出身,土改后就靠制作豆腐为生,也在上海那寸土寸金的地方攒下了一间铺面和三间平房,实在不易,他小时候也曾跟着帮忙制作过豆腐,现在还大致有印象。心里有了计较,他就上前问道:“这黄豆价钱多少?”
那男人也是个棒槌,守了许久都无人问津,已经烦了,好不容易有人问,还是穿长衫的,他也有些小九九,就道:“五十文全拿去。”
张铭刚要点头,就听到身旁琳娘笑道:“大叔欺我相公是读书人呢,现今去年的陈粮也不过三文一斤,你这四十斤不到的腌臜货也要卖五十文,骗鬼呢。”张铭一听,心里暗笑,这小妮子在自己面前乖巧伶俐,原来是个小辣椒。他虽心里好笑,但面上也做出一副受欺骗的严肃脸,好和琳娘唱戏。
那男人一听这说法,心里发急,忙道:“你这小娘子,说话忒毒辣,不若你开个价,合适就卖你。”
琳娘面上嫌弃,但刚刚察言观色,知道张铭是确实想买这黄豆,虽然不清楚有什么用,她心里一摸索,慢条斯理的说道:“二十文,筐子也把我。”她这价钱掐的正好,那男人家里的婆娘就叫他卖足二十文家去。他忙道:“太少了,再加些,筐子要把你,必须三十文。”
“爱卖不卖,二十五文。”琳娘也不急。
那男人一合计,犹自沉吟。琳娘一看,抓着张铭衣角就要转身。那男人更急,道:“二十五就二十五罢,筐子把你!再给你个我婆娘做的烤红薯做添头!”琳娘这才笑了,“好说,大叔帮我们搬到家去吧,多给你三文买嚼头。”
“行行行,谢谢你咯。”那男人无奈道。说着就扛起筐子,将个脸大的红薯递给张铭,就大步朝张家走去。
回到家里,琳娘喜道:“相公,赚到了呀,这个筐子新的时候要十五文一个呢,现在这个虽然不新,我看结实的很,正好家里的筐子不大好了,可以换了使。”
张铭微微笑了,和琳娘分食了红薯,他一想到制作豆腐需要的各种工具又头疼了起来,借口要在院子里走几步,让琳娘独自在屋里做针线。
走到这家里的地窖里,他一看,还是很大的,只是空落落的,没什么东西,只有还堆着的一些陈年烂谷,已经不能吃了,地窖角落里堆放着几只破旧的藤箱,他走近了看,里面一堆灰,也没什么稀奇的地方,完全没发现有什么可以用来做豆腐的木板、麻布。倒是藤箱的里面还有一个黑漆漆的小箱子,箱子落了锁,锁上已经锈迹斑斑,一副至少几十年没动过的样子,地窖太黑,张铭看不清楚,拿起了箱子就爬了出去。他掂量着箱子并不重,但能感觉出里面还是有东西的。
出去了之后,日头还早,张铭走进他和琳娘的厢房,就着日光一看那只箱子,已经厚厚一层灰了,忙招呼琳娘:“琳娘,去打些水来,我们看看这里面有什么。”琳娘早就注意到张铭神秘兮兮的抱了只黑漆漆的箱子进屋,手里针线却没停,听到张铭这句吩咐,连忙取了脸盆来,好在他们屋外就备有水缸,她舀了一大瓢,又拿了厨房的丝瓜筋,干净利落的帮忙擦洗起了箱子。
直到脸盆里的水都发乌,箱子才逐渐显出了真容,纹饰精致,木质细腻,又显出了这张家当年的几分底蕴来,张铭面上不由露出几分期待,虽然自己也有些计划,但目前这没钱的窘境对他来说实在是压力太大了。
箱子的锁当初虽然结实,但在阴暗潮湿的地窖呆了几十年,铜芯早就松了,张铭伸手把芯子一抽,将箱子的盖子轻轻一掀,里面的红绒衬布还是簇簇新的,躺着一只锦囊,绣了麒麟,十分华丽,打开一看,虽然心里有数,张铭还是不由的高兴。里面是一把浑圆漂亮的金豆子,还有一大一小两枚碧绿的平安扣,十来颗光洁细腻的珍珠,一对白玉貔貅,两支口衔宝石的金钗,一对蝴蝶金钿,两枚镶着猫眼的赤金戒指,如果没猜错,这应当是原先张铭那位曾祖母的锁麟囊。
在他的记忆里,只记得张父曾说过张铭的曾祖母出身高贵,虽然家里亦是清流,家底还是有些的,阴差阳错才不得不下嫁当年张家的庶子,那之后不久两人就迁移到了这沧州郊县,后来出了人命官司,张铭的曾祖父母二人一个才子一个佳人,不懂经营,才一路败落下来。不过前事如何现在的张铭毫不在意,有了钱才能放开手脚赚更多的钱,他虽然疑惑为什么张父张母没发现这锁麟囊,不过现在正好便宜了自己。
张铭转头看了看琳娘,小姑娘从没见过这么多的金银珠宝,已经呆了,他收起箱子,将那锁麟囊捧到炕上,牵着琳娘的手坐好,便道:“这应当是我曾祖母的嫁妆,按理是不能动的,不过咱们现在先借着这些金豆子用一用,度过了这一段再放回去。”他又挑拣了一番,将那个大的平安扣挂到琳娘脖子里,说道:“我现在没钱给你置办这些,暂且让曾祖母保佑你平安吧。”
琳娘懵懂的点头道:“那咱们可要努力些,早日还上才行。”张铭笑着点头,将锁麟囊里的金豆数了出来,正好一百零八粒,差不多有十两黄金,复将锦囊和箱子塞到了床板下的暗格里,用铜锁锁了,这才安心。
有了这么一桩喜事,两人心里都松快了不少,琳娘又去村头磨坊那称了几斤面粉和大米预备做晚上的饭蔬,张铭则拿了本《大学》在书房里装模作样,心里直盘算来钱的方法。
黄金虽然有十两,但换算起来也就将将一百两,哪里够花呢,何况这孙家村里的人都知道张家已经败的不能更败了,总要有个来钱的渠道细水长流起来才行,他心里还是偏向于做豆腐,只需要打些器具,别的他心里都有数,至于制玻璃、做葡萄酒什么的他虽然想但是不会也没办法。
取了尺和毛笔,就着黄草纸就作起了图纸,到黄昏时分就做的差不多了,可惜那一手软塌塌的毛笔字,实在是不能看。张铭不由冷汗直流,被人知道张秀才的手书一下子变得这么丑,不死也要脱层皮,他一贯谨慎,从来不觉得古人智商低。可是现在赚钱要紧,就先推脱成自己病愈未久,贫弱无力吧。
张铭画成了图纸之后,就搁在一旁晾干,闻到一阵饭菜香,期待从心里油然而生,吃了两顿玉米、一顿红薯,这下该吃上大米了吧!等过几天他把豆腐做出来,配上鱼头做汤,想想都觉得十分美好。等到琳娘在厨房唤他吃饭,他都颇有点欢欣雀跃了。
看到桌上的三碟菜,还有两碗大米粥,这些原本对于张铭来说很平常的东西让他满意的不得了,考虑到张铭久病初愈,琳娘把粥煮的很薄,米花一粒粒的爆开,配着天青色的碗底看起来很有韵味,三个菜分别是一碟拇指长的蒸小鱼、炒青菜和酱炖萝卜,因为暂时解决了经济困难,琳娘也不迂腐,厨艺上很是花了一番心思,吃的张铭赞不绝口。
☆、琢磨出路(2)
作者有话要说: 一开始还挺卡的~后来就顺了=A= 因为还有另一篇文在更【哎哟其实没人看的啦你骗鬼啦】所以以后是隔日更,过几天期末考试就只能三四天一更了=A= 希望能有读者收藏TUT 我会努力写完这篇文的
饭罢后,待琳娘收拾好家里的一应事务,张铭将她拉到房里,两人又细细合计了起来。张铭说道;“你看这图纸如何?”
琳娘虽然识字,但对此类数字和几何图形还是一片茫然,揣测道:“爷可是要打器具?不消画图纸的,只需同木匠细说要求,几日便可做好。”
张铭面露尴尬,嘿嘿笑道:“我从书上看来的,据说淮南道那里已有用黄豆做羹汤的方法,姑且一试。”
琳娘奇道:“黄豆食之即腹胀,多食还会通气,并不雅观,难道是咱们沧州府的作法有问题吗?”
张铭翻出一本地理志来,指着上面胡乱说道:“便是这本书说的。”
琳娘所受教育有限,她父亲迂腐,只让她读了《女书》、《女诫》,连千字文都未读,也不怀疑,只当相公说的全对。“若是爷想做新器具,还是画了图纸更妥帖。”
张铭知道她心里对自己极是信任,心里满意,得意道:“且看我做出好吃的慰劳你。”
琳娘羞涩的笑笑,并不理会他,专心于自己手中针线,她手上戴的是张铭母亲顾氏生前赠的铜顶针,顶针尺寸大了些,并不趁手,初时大拇指时常戳出血点,久而久之,她小心翼翼,针线功夫已经到了火候,现在正纳着双鞋底,看那样子正是替张铭做的。张铭知她害羞,便自己琢磨起做豆腐的事情。
材料之类的还算便宜,卤水可去盐场上收,红砖粉却难得,要是弄的不干净,他自己也咽不下去。他想了想,有句老话叫做“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可见单用卤水也是能点出豆腐的。他前世还算有点经验,应该只要分多次尝试就行。
咳咳,至于自己那手破字的问题,还是得稍微练练。不过看琳娘的样子,虽然识字,但懂的也不多,她父亲就是教书匠,却不乐意教自己女儿,其中道理无非是儒家那套女子无才便是德,可是张铭身为一个年轻的现代人,自认尊重女性,何况作为生活上的小伙伴,要是什么都不懂,交流上也会有困难,还是带着她两人一起学习读书写字吧。
他心里头念起,便打量起琳娘,暗叹一口气,这还是个孩子啊。张铭见她手里鞋底只差几针就能纳好,也就不着急同她说教她读书写字的事了。
白天随手翻到的那本地理志还算有意思,他拿出来全当睡前读物,兴许是原来的张铭不关心地理,一心八股,张铭现在脑子里对于这周朝的风俗地理只有大致概念,正好现在看看这本书补一补。“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嘿,原来到汉代历史都是差不多的,只是西汉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