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这个要求,施大勇不禁动容,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好,本将答应你们,这些银子,一定会转交到你们爹娘手中!”
见施大勇答应了,那年轻人笑了起来,扬臂呼道:“将军答应咱们了,大伙这就随将军出城和建奴痛痛快快的打一仗吧,好叫天下人知道,我们昌平子弟人人都是不怕死的好汉子!”
第九十章 赏包衣 调防区 打便是
谢谢美钞的诱惑、七季稻对本书的打赏支持,在纵横写书这么久来,二位的出手实在是让骨头惊讶。
汗颜,这几天宝宝感冒拉肚子,昨天晚上还拉了骨头一身,深更半夜忙着喂药,收拾床铺,精力够呛,更新便也少了。想不到还有如此支持的读者,真是鞭策骨头。
。。。。。。。。。。。
“自围大凌河城以来,我大金相继招降西山一台、城南一台;以炮迫降城西南一台、轰塌城东一台,大凌河岸一台出降、城北一台降。各台共俘明军四百余人,除少数几座较为坚固的以外,大小凌河明国堡子现在都已落在我大金手中。”
汗帐中,额驸达尔汉正将这几日对大凌河附近明军堡垒作战的战果向大汗禀报。
待达尔汉说完后,代善起身特意走到范文程前边,将他拉着走了出来,边走边赞道:“特别要说的是,范先生单骑劝降了一台,不损我大金一兵一卒,又不耗我一发炮弹,单这本事可比我八旗将校强多了,汗王须得好生赏才行。”
“噢?”
一听范文程单骑便劝降了明人一堡,皇太极不禁喜上眉头:“哈哈,文程哪里是个一介书生,分明就是儒将嘛,只片言几语,便不费吹灰之力得了明人一堡,减少我将士伤亡,二哥不说,本汗也要赏!”
稍顿,索性便道:“文程一人降了那堡子,本汗便将那堡子里的明人都赏于你做包衣吧,回头叫西屋里额驸给造个册,往后这些明人便世世代代都是你范家的包衣。”
一听汗王把一百多明人都赏给自家做包衣,范文程也是喜上心头,慌忙便跪倒在地,激动道:“奴才多谢汗王厚赐!”
皇太极抬手笑道:“先生快起来,咱大金自先汗以来,便是赏罚分明,绝不亏待有功之人。先生有功,本汗自当重赏,否则,何以叫天下英雄来投呢。”
宁完我在一旁也是一脸笑容道:“汗王不吝重赏,天下英雄必感汗王之召,不日我大金人才必将鼎盛,再现盛唐之风指日可待!”
听了宁完我的话,皇太极想起一事,忙看向书房官队伍中的鲍承先,问他道:“老鲍,我大金开科取士办得如何了?”
鲍承先出列奏道:“回汗王,开科取士的事大阿哥正领着人在办,布告已经发下去了,如不出意外,下月便可举行我大金首届科举。”
“好,好,好啊!”
皇太极踌躇满志,欣然说道:“昔年读史时,看到唐太宗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当时本汗便对此四方英雄来附景象心往不已,恨不得马上也举办我大金国的科举,无奈这几年连年征战,这事一时不得做。现在好了,科举一开,便是正式昭示我大金定鼎关外之势,届时叫天下读书人都来考咱大金的科举,关内也好,关外也好,只要是有心来考的,咱大金便都欢迎。满洲也好,蒙古也好,汉人也好,只要愿意考的,便都当准考。总之,这科举之事不亚于大军出征,内内外外都要给本汗打起精神来,老鲍你回头给本汗写封信给豪格,告诉他,科举的事办好了,他豪格便是咱大金国未来的储汗!”
闻言,帐中众人都愣了一下,代善脸上的愕然之色一闪而过,阿济格三兄弟在那听了,脸上几乎同时浮现不满之色,但很快都低下头,谁也没吱声。
两黄旗的人听了皇太极的话,却都是兴奋起来,有几个豪格的嫡系恨不得马上跑出帐,将这好消息快马报给领人回沈阳的大阿哥。
“臣记住了,回头就给大阿哥写信。”鲍承先恭敬的应了,范文程、宁完我等汉官心中都被皇太极的话震了一下,旋即都是高兴起来,汗王公然说要豪格继位,是不是说汗王打算听从劝告,称帝登基了,否则何以这么早就定下储君人选了?
众人各有各的心思,明面上却是和气一片。济尔哈朗干咳一声,豪格继位也好,代善继位也好,多尔衮他们哥几个继位也好,跟他都没关系,反正这汗位轮不到他做。
上前禀道:“汗王,张春那老儿肯定挨不住了,咱们是不是把各旗的防区调一调,尽可能把精锐集中到南面,免得叫张春再冲到大凌河这来。”说完,朝左边的莽古尔泰、阿济格不经心的瞥了一眼。
莽古尔泰心中冷哼一声,没有发作。阿济格脸上阴晴不定,济尔哈朗这话分明就是冲着他镶红旗来的,上次镶红旗叫张春的大军打了个措手不及,损兵折将不说,还险些让明军冲过小凌河,酿成大祸,还好莽古尔泰领着正蓝旗堵得及时,不然各旗肯定乱了。
这仗,是镶红旗没打好,但济尔哈朗说这话就不公平了,明军有好几万,镶红旗却只数千人,还被那明军的重甲骑兵牵制了三个牛录,伤亡怠尽,这猛不丁的城内明军大举冲出城,换做他正蓝旗也顶不住。现在倒好,当着自己面给汗王那上眼药,你济尔哈朗安的什么心思?
多尔衮和多驿心下也是不满,不明白济尔哈朗好端端的干嘛提各旗调防的事。
皇太极却一点也不担心的笑了起来,挥挥手对众人道:“张春一介老朽,怕他什么?他手下的四万大军能打的能有几个?咱们大金倾国之兵而来,难道还怕了他?不是本汗托大,而是本汗有信心,这次一定要把明国打疼,叫他孙承宗再也不敢往大凌河派一兵一卒!”
代善附声道:“各旗防区早就划下来,冷格里当城北迤西,达尔哈当城北迤东,阿巴泰在其后;觉罗色勒当城正南,莽古尔泰、德格类在其后;篇古当城南迤西,济尔哈朗在其后;武纳格当城南迤东,喀克笃礼当城东迤北,多铎在其后;伊尔登当城东迤南,多尔衮在其后;和硕图当城西迤北,鄂本兑当城正西,叶臣当城西迤南,岳托在其后。诸蒙古贝勒各率所部弥其隙。西屋里额驸率乌真超哈载汉军旗炮跨锦州大道而营,诸将各就分地,咱们养精蓄锐,明军远道而来,又都是关内来的兵马,他们急着解祖大寿的围,咱们却不急,这一个急,一个不急,仗没打,胜负便已分出。他张春真领军出来,大伙按先前汗王的部署打便是,怕他个什么,打便是了。”
话音刚落,便见帐外匆匆进来一摆牙喇亲兵,急急报道:“禀汗王、大贝勒,锦州的明军出城了!”
。。。。。。。。。
作者注:皇太极自沈阳出征时,留长子豪格与贝勒萨哈廉镇守,二人于七月底运送军粮至大凌河,后返回沈阳。此处注一下,以免读者不明。一些细节并未多提。只着于主线。
第九十一章 没有先锋 全军压上
大军出城后,张春即下令辽东总兵吴襄率本部骑兵在左,山海关总兵宋伟率本部骑兵在右,他则领蓟镇、关门大军组成中军,以两千三百辆大车连结成营,如一巨大刺猬般缓缓向前行去。
此仗,部下兵马乃大明援救大凌河最后的力量,若再败,大凌河之围便再不可解。故张春十分小心,不敢冒进,更不敢浪战,严令三军依旗令行,每行一里大军便要停下,以免各营之间接连不到位,使金军有隙可趁。
就这样慢慢行了一上午,大军才抵达离鸡鸣驿不足三里的地方,此地,离锦州十一里,离小凌河八里,离大凌河十七里。
远远看到金军的营帐和旗帜后,中军副将张吉甫求战心切,十几天前他曾与建奴镶红旗交过手,打了个平手,暗道建奴也不过如此,并没有传说的那么可怕。今天大军有备而来,这先锋官无论如何不能叫别人抢了。要是他这回能为大军杀出一条血路来,战后,副将转正便是板上钉钉的事。心念至此,情热不止,当即打马来问张春:“大人,前方便是建奴镶红旗,末将愿率本部为大军前锋,一击溃建奴!”
张春手持千里锐站在战车上一动不动的望着金军防线,张吉甫连问了几声,他都没有回答。直到副将张洪谟、杨华征、薛大湖等人相继赶来请示下一步如何行动时,他方才放下千里镜,看了一眼张吉甫,沉声说道:“此战,没有前锋。”
“没有前锋?”
张吉甫一怔:这没有前锋开路,大军如何继续前进?
张洪谟、杨华征他们也都疑惑不已,如果不派一军上去为大军开路,这仗如何打?
张春没有理会部将们的疑惑,而是直接吩咐道:“我大军便是前锋,前锋便是我大军。传令下去,三军结阵,就这么压上去!”
“就这么压上去?”
众将又是一惊,几万人就这么一股脑全冲上去?万一出点差错,这大军可就要全军覆没了!
张大人到底是读书人,虽说知兵,但毕竟领军时间尚短,初次为帅领了这么多大军,一时没了计较,犯了书生气,这大军交战,哪里能甫一接触便全军压上的?怎么也得试探一下敌人虚实,判明薄弱处才行,这探也不探,便全军压上,简直就是拿四万将士性命做赌!
张洪谟暗暗摇了摇头,出于职责,上前劝道:“大人,是不是留下点人马压阵,要是攻势不顺,也好有个余地?”话说得很是婉转,没敢直接说张春这是在胡闹。
一众将领中,张洪谟与张春关系最近,先前在关内时便曾在张春帐下听命过,众人都以为连他都不同意全军压上,想必张大人会重新考虑。
“不必!”
岂料,张春却根本听不进劝告,而是铁了心的要全军压上,环顾众将,斩钉截铁道:“你们不必再劝,本官心意已决,这仗,便是要全部压上去,不留一兵一卒,本官要一鼓作气连破他建奴防线!”
见张春态度如此坚决,张洪谟、张吉甫他们也不敢再劝,毕竟,大军统帅是他张春,不是他们,但谁也没动一下。
见状,张春不由脸色一沉,开口便要催促众将速去准备,不要再在中军耽搁。
这时,刚刚赶来的车营副将满库却硬着头皮又上前劝了:“兵备大人可要慎重,大军作战,非比寻常,要是一个不慎,可是连翻盘余地也没有了。”
“是啊,全军压上太过冒险,还请大人三思!”
满库硬着头皮带头,王之库、薛大湖等刚来的将领忙也纷纷上前劝说,他们与先前的诸将一样,都不愿意这一接战就全军压上的战略,因为实在是太过冒险。
人多胆子便大,有了这么多人劝说,张洪谟、杨华征他们也顺势跟着再劝起来。
见众将都不同意全军压上,张春叹了一口气,没有责怪他们,而是开口反问了一句:“本官知道你们担心什么,不过本官问你们,我大军与建奴相比,这兵力谁占优?”
张吉甫想都没想脱口便回:“我大军四万,建奴单八旗就有五六万,还不提那蒙古兵马,加在一起,怕是十万都不止,这兵力,自然是我军处于下风,他建奴占了上风。”
张春点了点头,“嗯”了一声,继续问道:“那本官再问你们,我大军和建奴一旗兵力相比,又是谁劣谁优?”
“建奴有八旗,单一旗多的几十牛录,少的十几牛录,仅末将所知,建奴一旗兵马应是数千之众,我大军却有四万,比较起来,自然是我大军占优。”这次回答的却是副将王之库,说完之后,看了看身边同僚。
听了王之库的回答,张春脸色稍稍缓和了起来,欣然道:“那便是了。既然我大军兵力比不上他建奴全部,但却胜他建奴一旗几倍,而建奴不可能把所有兵力都调来抵挡我大军,他们总要分出兵力包围大凌河城,本官判定,建奴能用来抵挡我大军的兵力不会超过三万。如此一来,你们说,我大军这全军而上会对当面的建奴造成多大的压力?”
说完,抬手朝前方金军一指;信心十足道:“你们看,建奴还是和上次一样,依大小凌河而防,分几道防线,并未似我大军这般集中,只要咱们出奇不意,全军压上,破了他第一道防线,后面的建奴自然心惊,我军却是士气大振,一鼓作气之下,定能一举突破建奴数道防线,直抵大凌河城下与城中军民会合,届时,有城中祖部接应,这大凌河城之围便能迎刃而解了!”
众将听后,都觉有道理,均是同意了张春全军压上的战略。当下张洪谟等人相继返回本阵,准备全军冲阵的部署。
张春又使亲兵传令宋伟、吴襄两部,要他们所部骑兵配合中军冲阵。
宋伟和吴襄接令后,都对张春要全军压上的命令感到不解,但看到中军大阵已经忙碌起来,马上就要开始进攻,二人便也没有多想,领着各自所剩不多的骑兵做战前准备。
部下们前去准备后,张春继续拿起千里镜观察对面金军动静,察看有无金军其他兵马加入,待看了一会,发现没有金军前来增援,只镶红旗一部枕戈以待,他信心更足,便要传令准备进攻。
阵后又有一传令兵奔马来到,报道:“禀监军,后方来了一队粮草兵,说是奉辽东巡抚丘禾嘉之命往大凌河城送粮的。”
“往大凌河送粮?”
张春怔了怔,旋即点头赞道:“丘大人想得倒是周全,知道城中军民缺粮已久,盼我大军的同时更盼着这粮食啊。”抬首问那传令兵:“押运的将官是哪个?”
那兵道:“参将施大勇。”
“施大勇?”
张春一惊,失声道:“他不是重伤昏迷吗?怎么,醒了?”目光看着那兵,想从他嘴里知道点情况,可是那兵却是不知这施大勇是谁,茫然的摇了摇头。
见状,张状感慨一声,也不再为这兵,吩咐他道:“你去告诉施参将,就说本官要他在后跟上,保持三里地的距离便可,千万不要太接近大军。”
“是!”
那令兵接命之后,施了一军礼,策身上马飞奔而去。
………
“兵备大人要我们和大军保持三里地的距离,不可太接近大军,为什么?”
曹变蛟对于兵备大人的命令不是很明白,三里地说近也不近,说长也不长,可是战场之上瞬息万变,要是就因为这三里地的距离而导致粮草运不进大凌河城,那可是太不值了。
一直在观察前方大军动静的蒋万里闻言回首说道:“看前方架势,大军似乎要准备动手了?”
“许是张大人好意,怕大军打起来,咱们跟在后面不知道情况,会乱起来吧。”
麻忠小心的捂着自己的脸,他伤还未好透,本来施大勇要他留在锦州,可是他却非要跟着来。施大勇劝他,他则说你脸上的伤比我好不到哪去,你都能去,我怎么就不能去。没办法,施大勇只好由他。
施大勇视线从前方移回,看向黄安,吩咐他道:“你去告诉李大山,等会大军要是打起来,如果进展顺利,他就督促民夫们随我们一起往前走,若是情况不对,马上把民夫们赶回锦州。”
黄安不解道:“将军,让民夫们回锦州,这粮食怎么运进城?”
施大勇摇了摇头,道:“如果大军不胜,便是再来几千民夫,这粮食还是运不进城中。倒不如让民夫们回去,免得枉死在这城外。再说,民夫们没有经过战事,这炮一响,他们便先乱了,于其让他们乱了咱们阵脚,倒不如让他们回去。”
想到大凌河城下辎重营和民夫青壮们的反应,黄安明白了,点头道:“好,那我这就去告诉李大山。”
待黄安走后,施大勇突然转身对曹变蛟、蒋万里他们道:“如果前方打起来,咱们马上靠上去。”
第九十二章 三贝勒转性 顺风将军
得报明军出锦州后,皇太极立即领着一众贝勒、将校赶往小凌河准备迎战。
远远见明军行动十分小心,进展缓慢,大军以车阵结营,并没有任何破绽露出,皇太极不禁对明军统帅张春刮目相看,暗道这老儿还是有些本事的,却不是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