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之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之崛起-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晚饭之前王绪叫唐泽李齐去城里买了不少食物,并且又提回来两坛老酒。饭后,王绪三人才告辞离开。
就这样,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王绪白天就到太史慈这里学习枪法,并且和老夫人说说话,唐泽李齐两人则不断和太史慈切磋,双方都受益匪浅。
有了太史慈的指导后,王绪进步越来越快,不知不觉已经能在太史慈手下走上几十回合了。用太史慈的话说,王绪现在还需要继续打熬力气,而且还缺乏足够的实战经验。
王绪上岸前给了锦衣卫们两个月的发展时间,也就是说返回的时间是在两个月后,所以他现在也不着急。运输船和商船已经返回准备运输粮食和一些商品过来,王绪靠着系统地图画出一副简易的海图,船员们也会看天象辨别方向,所以迷航的可能性还是很低的。
一日,王绪与太史慈谈到黄巾,叹不能上战场为国杀敌,同时也感慨十常侍等人祸乱朝纲。
“子义兄,你我二人相交数日,志同道合,为何不在此祭告天地,结为兄弟,协力同心,共图大事。老夫人也待我亲厚,我也想承于膝下,侍奉她老人家。”王绪终于抛出了杀手锏,这是他学习枪法的同时最想要做的事情,得到太史慈。
“如此甚好!”太史慈未加思索,立刻答应。
两人把结义一事告知老夫人,老夫人也十分高兴,对王绪她是万分喜欢,能收做义子自然让她老怀欣慰。
众人散去准备祭祀等物,商定次日于太史慈家中小院再会。
第二天,两人备下祭礼,焚香跪拜并誓约道:“我太史慈,王绪二人,虽然异姓,而今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咳咳,学三国演义的)
礼毕,拜太史慈为兄,王绪为弟,同时王绪也跪于老夫人身前,拜其为义母。
“母亲大人在上,请受孩儿一拜!”王绪跪在老夫人面前,恭恭敬敬的嗑了三个响头。
“好好好……”老夫人也是喜极而泣。
结拜一事结束后,王绪把太史慈拉到一边开口说道:“大哥,其实小弟之前有事隐瞒,但你我二人已经结拜,小弟自然得告知兄长知道,还请兄长见谅。”
“二弟言重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二弟若不愿意其实不必说出来。”太史慈摆摆手,表示自己不在乎。
王绪还是坚持把自己的身世说了出来,当然是经过仲裁处改编过的,以后也会成为大唐城邦合法出现的历史。
先秦时期,王绪的先祖不堪秦时暴虐,带族人乡邻出海避世,至一大岛,从此定居。大岛被命名为瀛州,岛上有数万蛮族,常有战争。数百年后传至王绪这一代,血脉单薄,全族直系族人只剩王绪一人,不过出海避世的其余人倒是子孙兴旺,已经有口万余。
王绪从先祖留下的文献里知道,岛外有一片广阔的大陆,那是先祖的家乡,于是王绪不远万里驾船回到了大陆。也就有了太史慈和王绪的相遇。



第二十四章 捡了个谋士
王绪这一番言论让太史慈万分惊讶,不过还是很快缓过神来说道:“二弟这番经历让为兄有些难以置信,不过听二弟的意思,你似乎是想带领全族归附朝廷?”
“是的,我现在正派手下收集流民,然后送至岛上,因为岛上荒地无数,可以供给民众大量土地用于耕种。岛上族人们的意思是收集大量流民后,组织军队平定了岛上的蛮族,再派使者入朝,愿使瀛州为朝廷下一块新的土地,我等族人也愿成为朝廷之下民众。”王绪看着太史慈,发现他也算是面色平静,听到平定蛮族的时候也出现了一丝兴奋的神色。
不等太史慈开口,王绪继续说道:“大哥,我瀛州岛上风景优美,气候怡人,我想接母亲上岛长住颐养天年,不知可否?”
“这……”太史慈有些迟疑了,青州黄巾肆虐,东莱虽然现在安定,但难以保证以后,母亲留在这里也不算安全,王绪的提议倒是不错。只是故土难离,还是海外之地,更让太史慈为难了。
“还有大哥武艺高强,蛮族多勇士,如果有大哥帮忙,那平定蛮族就更加简单了。”王绪知道习武之人最喜好的就是和强者战斗,这一番话自然是投其所好。
太史慈眼前一亮,对于王绪的提议真是心动了。
“大哥先想想,我去把这些告诉母亲大人。”其实王绪只要搞定老夫人就好,太史慈这么孝顺的自然会跟着走,但是王绪希望是让太史慈心甘情愿的跟着走,所以就有了这一番说辞。
老夫人那里顺畅无比,虽然对王绪的身世也是惊讶万分,不过对于王绪的孝顺她还是接受了。老夫人也是知道当下黄巾贼给青州带来的危机,能避过自然也是好的。
得到老夫人的拍板后,太史慈也就顺从了。王绪知道历史上老夫人是活过了黄巾之乱的,但是世事多变,王绪已经介入历史了,谁知道会出现什么样的改变呢。夜长梦多,还有一艘箭船在附近,王绪把上面的一些人都叫下来帮忙搬家。
好在太史慈家也没有什么东西,很快就收拾完毕送到了船上。
“二弟,这就是你的大船?”太史慈见到海上的大船,不由得对自己二弟的本事又高看了一分,其实南方有更大的楼船,不过那种船只能在河里开,比箭船差远了。
“是啊,这是一艘战斗用的箭船,装载量并不大,主要是灵活。要我族用来专门用来运载人的船比这艘还要大不少。”王绪这时候手里捧了一坛子的土,这是害怕太史慈和老夫人两人出现水土不服而准备的。
水芸水菲两姐妹见到王绪出现在岸边,兴奋之下也跑下了船冲了过来:“公子,你总是丢下我们姐妹俩,太过分了!”
“停停停停……端重点,没看着我抱着东西嘛。”王绪见两人又要飞扑,立刻后退,真怕两人把自己怀里的坛子给碰掉了。
躲过两人后,王绪对旁边的太史慈介绍道:“大哥,母亲。这是我的两名侍女,水芸水菲两姐妹。水芸水菲,这是我的结义大哥,太史子义,还有我的义母。”
“大公子好,老夫人好。”两姐妹听到王绪的介绍后恭敬的对着太史慈和老夫人行了一礼,王绪很多时候都怀疑这两姐妹是系统送给自己的礼物,不然她们为什么这么懂得服侍人,对礼节也十分的通透。
箭船缓缓的向南行驶,徐州那边的锦衣卫有人带去了信息,只是告诉他们努力发展挑选流民,运输船会在两个月后准时到来。
“船长,有情况!”箭船出发后没多久,桅杆上的瞭望手就出声了。
“怎么了?”任昶皱了皱眉,说实话因为每一次都是王绪在他船上,所以他对船只的安全是最为看重的。
“前方有一浮木,浮木上有人。”
瞭望手是说话声音较大,王绪也听见了,于是他开口说道:“等会靠近了派人把那人救起来吧。”
“遵命!”船上七十多人呢,救一个人起来根本没什么危险,任昶也就没有劝阻。
陈栩原是青州一寒门士子,后来黄巾肆虐,全族被杀,就他一个人得以逃生。追兵追至海边,陈栩无奈之下只得抱着浮木出海,希望能逃得一命。但是大海无情,陈栩很快就干渴无比,他又不懂得海上求生的技巧,喝了几口海水期望解渴,谁知却越来越渴。
迷糊中,陈栩感觉有一条大船靠近,然后自己被人捞了上去。
船上有医者,对落水者经行一番救治后,只是说他有些脱水,灌了一些淡水就好了。
很快陈栩就醒了过来,对于救了他的众人自然是万分感谢。王绪问起他浮木出海的缘由,陈栩也一一回答了。当陈栩听闻王绪等人居住在海外大岛时,他也提出想随王绪等人一起去岛上居住,其实他不这样提王绪也会带他走,王绪可不希望海外有大岛的消息这么早就被散播了出去。
陈栩适逢大变,终于到了一个比较安稳的环境,说了一会儿话后就睡了过去。
是夜,月明星稀,王绪站在船头。虽然到东莱走了一遭,但是没有亲眼简单黄巾乱世究竟如何,白天听到陈栩的叙述,王绪深受触动,有些睡不着才跑到船头来散心。
微微的海风和海浪的声音让王绪的心情平静了下来,看着缓缓升起的明月,王绪突然想起了以前学过的一首唐诗,不自觉的就念了出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不知道老爸老妈能否见到这一轮明月呢?”
“好诗,没想到城主大人也是文采斐然。”没想到一个声音从身后响起,王绪也是太过入神,竟然失了警惕。不过在自己的船上,王绪都没有什么害怕。
“原来是淦荣兄,身体好点了吗?”王绪转身发现是白天救的陈栩,没想到他竟然起来了,陈栩字淦荣,所以王绪叫他淦荣兄。
“多谢城主大人的救命之恩,在下打扰了城主的雅兴了。”陈栩是从船员那听到对王绪的称呼,于是也跟着叫城主。
“不妨事,只是想起了亲人罢了。”
“城主刚才念的诗不知是谁人所做,堪称佳作啊。”
王绪本想说是张九龄,但是一想在这个世界可是自己先念出来的,干脆就冒认了吧:“淦荣兄缪赞了,那诗正是在下的拙作。”
“城主大才!”
王绪自然是老脸一红,连忙摆手说道:“不敢当!不敢当!”
陈栩没有在诗上面继续纠缠,不过他似乎是想问些什么,但是张了张口却没有说出来。
“不知道淦荣兄找在下有什么事情吗?”王绪借助月光看清了陈栩的异样,就开口问了出来。
“其实在下是有一个问题想问城主大人,只是又觉得太过孟浪,不好说出口。”
“但说无妨。”
“城主如此年轻,难道只想孤悬海外,平静到老吗?”
王绪全身一震,目光锐利的看向陈栩,但是陈栩没有丝毫躲闪,稳稳站立,看不出一丝异样。王绪哈哈一笑,开口说道:“海外安定,有何不好吗?”
“乱世以至,这可是城主大人再回中土的最佳时机。”陈栩虽然学习的是儒家学说,但是对相人一说也有涉猎,他见到王绪的第一眼就觉得此人不会是甘于平庸之辈,才会有这一番试探之说。
“大汉朝国泰民安,何来乱世?”王绪对这个叫陈栩的已经兴趣大增。
“内有黄巾,十常侍祸乱,外有鲜卑乌丸等异族虎视眈眈。且灵帝昏庸,卖官鬻爵。这还不是乱世吗?”陈栩感谢王绪的救命之恩,自然想要用平身所学去报答,如果王绪只是一个安于现状,心无大志之人,陈栩就会是另一番说辞了。
王绪没想到陈栩这人这么大胆,竟然敢直接评论当朝皇帝,王绪也没接受过忠君思想的教育,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反感。
只见王绪抱拳对陈栩行了一个大礼,并开口说道:“先生大才,还请先生能够教我!”
陈栩坦然受了这一礼,抚须说道:“黄巾之乱并不能推翻大汉朝,过不了多久就会被剿灭。但是灵帝准许地方自行招募军队势必造成地方势大,久而久之就会不听朝廷调令,出现春秋战国时期群雄逐鹿的场面。”
王绪瞪大了眼睛看着陈栩,他很好奇这家伙是不是也穿越来的,要知道现在还是黄巾之乱鼎盛的时候,他竟然已经看到了五六年后的群雄逐鹿了。或许上个世界这个陈栩淹死在海中,才没能在历史上留名,不然如此大才怎么会无人所知。
“我等本外邦小族,人丁单薄,且岛上有蛮族肆虐,如何能参与这群雄逐鹿的大事件。”王绪早已经心服口服了,他已经是真心的在请教一些问题了。
“广收流民,吞并蛮族,入朝称臣。”
王绪震动,这几个方案可是仲裁处几十人共同讨论出来的,但是陈栩却通过一些简单的信息就给了出来,这绝对是一个大才。王绪的睡意早就没了,他现在更想从陈栩那挖掘出更多的信息,王绪挥手招来在甲板上巡夜的船员,让他们弄来一些酒菜,然后把陈栩请进了船长室里。
经过一夜的交谈,陈栩对王绪充满了佩服,王绪不少新奇的思想让陈栩拍案叫绝。陈栩更是让王绪庆幸不已,无意中竟然救得一个大才,立刻就拜了陈栩为军师。
得到一文一武两个大才后,王绪心情畅快,箭船回程也算顺利,十天时间就回到了临海村。



第二十五章 暴涨的人口
到了绪安城后,太史慈和老夫人自然是住进了城主府,而陈栩则住进了城主府附近的一间房屋里,当然之前住那里的大唐族人都搬了出去。新的大唐族人已经没有再训练,所以也不会出现一些超自然的现象让三人惊讶。
把陈栩介绍给仲裁处众人的时候,郭密等人带头发难了,不过陈栩没有慌乱,很快就使郭密等人折服,承认了他军师的身份。当然太史慈,老夫人还有陈栩都获得了大唐城邦公民的身份。
有了陈栩后,王绪更加清闲了,政事全部交给陈栩和仲裁处处理,自己就一心和太史慈学习枪法。
经过两个月的建造,新的三艘运输船一起下水,测试了几天后,和之前的四艘舰船一起满载了大量粮食向北航行,开始了流民的运输工作。以前那艘商船也经过了小部分改装,可以运载民众,而两艘箭船也只是带上了一些负责管理流民的人员。
七艘舰船,预计可以带回一千五百名流民,将会在一个多月后返回。
……
徐州琅邪,有不少富户开设粥棚招收流民,使得不少从青州逃难而来的流民涌了过去。最开始琅邪县县令还惊慌失措,害怕流民失控,但是那些富户都很好的控制住了这些流民,施粥的同时组织流民开垦农田。
县令得到了富户们的贿赂,也就没有再去关注这些事情了。当然,这些富户就是大唐城邦的锦衣卫,这两个月他们就耗费了上千金,如果不是贩卖了不少珍贵的药材以及动物毛皮,估计王绪的裤兜都会被当出去。
两个多月来,锦衣卫们收拢了五千多的流民。因为战乱,实际上流民中的老弱早就已经死去,能留下的都是青壮,这也符合锦衣卫们的挑选规则。
经过一段时间的威逼利诱,大部分流民都同意到海外生活,少部分不同意的则留在锦衣卫们购买的土地上开垦农田。当然所有的流民都受到了严厉的监视,防止他们把海外有大岛的消息透露出去。
七艘舰船组成的舰队终于到达了琅邪,因为靠近海岸的地盘都被锦衣卫们买了下来,所以舰队也不怕白天停靠被别人发现。
一千五百名首批流民已经挑选完毕,其中有三户是铁匠,一户郎中,这是大唐城邦最急需的。流民们都被告知,到了海外大岛后每户人家都将获得十亩地,并且开垦的第一年免税,耕牛农具什么的也能免费从政府那租用。
“好大的船……”
“不会有事吧。”
“不知道海外是什么模样?”
见到停靠在海边的舰船,流民们出现了一阵骚动,不过他们身边的裂锋营战士们让他们很快安静了下来。经过两个多月的相处,流民也知道裂锋营的人都不是好惹的,在他们面前最好乖乖的,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流民们在裂锋营的监督下陆陆续续的上了船,随行的除了船员,还有一些裂锋营战士以及从台湾派出来的郎中。开船后没多久,很多流民都出现了晕船现象,整个船舱里都气味异常。许多年后,不管是船员们还是民众们,他们记忆中最恐怖的事情就是运输流民时的航行。
一千五百名的流民到达后,大唐城邦早就准备好了人手接收,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有一技之长的人被各个部门吸收,同样每户人家都划分了十亩地,让他们前去开垦。
最先开工的就是铸造部,三户铁匠下船的第二天就被铁真等人拉进了铸造房。本来锻造手艺是别人的不传之秘,但是在王绪用金钱的诱惑下,这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