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感精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感精英- 第2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在这时一个年轻的女生跑到雷涛面前,朝着雷涛鞠了个躬。
“老师!这经管学院在哪里报名啊?”这女生虽然身材不错,可那张脸……长得有点像撞过墙似的。怪不得她在那报名的地方转悠了半天都没学长理她呢。
雷涛被她这么一叫愣了愣,怎么叫他老师呢?后来再一想也就释然了,他这个年纪早就过了本科生的阶段了。而他在这地方肆无忌惮地抽烟,那些刚刚从本科毕业考研的研究生也是不敢的。
雷涛想了想也没必要和她解释什么,随即朝那报名的地方看了看。他超常的视力,一眼就看到了在一张桌子上有一块桌牌被挤到了桌边,而那桌牌上就写着“经管”两个字。雷涛随即指了指那张桌子:“那边第二排……对就是那个穿天蓝裙子的女孩正办手续的地方,就在哪里!”
“谢谢老师!”那女孩朝着雷涛又鞠了一躬飞奔着跑过去排队了。
而雷涛这次指路之后,又有几名学生过来向他这位在现场的唯一一位老师求助。雷涛想着这样下去不是办法,随即给南宫策教授打了个电话。
“老师,我到学校了。可这边办理入学手续的……”雷涛在电话里像南宫策求助的声音立刻引来了关注。
这家伙竟然假冒老师!怎么没想到这招呢……
南宫策在电话里听明白了雷涛的话,忍不住说道:“真搞不懂你这么聪明的人,怎么还是这么粗心大意呢!你自己仔细看看入学通知书吧!”
听了南宫策的话,雷涛不由得一愣。掏出入学通知书一看,他才发现,原来他这研究生报名的地方和这些本科新生并不是在一起的。他得到文博学院研究生部去办理入学手续。
感情在这里等了老半天,白等了!雷涛摇了摇头,问了问方向,朝着文博学院走了过去。
就在他离开这片树荫之后,立刻又两个大三的男生,跑到那片树下去抽烟装老师了!刚刚雷涛被几个美女围着问路的样子,给这些存心来钓学妹的家伙带来了新的思路。
   

第四百零一章 不可思议的任务
随着华夏内地对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视和“申遗”的热情高涨,古建筑的维护修缮和保护研究也渐渐地受到了重视。而这其中以燕京大学文博学院的古建维护和管理专业,华清大学古建技术研究专业,以及南靖大学文博学院的建筑遗产保护专业,这三所学校的相关专业开设最早,师资力量最为雄厚。
其中,燕京大学和华清大学的相关专业,在业内被称为“北派”,而南靖大学文博学院的建筑遗产保护专业就被称为“南派”。南靖大学的这个学科开设的时间也是比较早的。而它的学科带头人,就是南宫策。
华夏古建筑大部分为木构架建筑,几千年来,工匠们将木材的各方面性能发挥到了极点。但是,由于古建筑施工方面的知识大多都是民间口耳相传,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有关古建筑的书籍、专著甚少,一些古建筑方面的传统技术已经知者寥寥。
现在市场上也有专业的古建公司,主要经营古建筑的修缮和仿古建筑的营造。不过这些公司,大多都是半路出家,其技术人员也相对较少。雷霆公司的古建工程队,就是这样。他们都是在实际施工中一点点的摸索着积累着经验。
雷涛这次来南靖大学学习,一方面是让自己在这方面的学识能够有个深层次的积累和接受一下正规的学院教育。另一方面,雷涛还想挖掘几个这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公司的技术队伍。
雷涛到了文博学院的研究生部。他是报考的在职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雷涛也不需要住校,所以他先是注册了班级论坛账号和密码,编入了班级档案。领了学籍卡和学生证之类的证件,领了书就算完事了。
南靖大学的建筑遗产保护专业属于交叉学科,主要由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共同办学。学科强调建筑遗产保护的应用理论与工程技能的紧密结合。在知识构成上以建筑学为主体、兼有土木工程、测绘工程、环境工程等工科知识和历史学、考古学等文科知识;在技能训练上以建筑遗产保护的实践能力为基础,注重建筑传统技艺的传承与现代高新技术的引用。
所以雷涛领的书杂七杂八有一大堆。拿着这么多的书,雷涛到也不觉得沉,就是有些不太好拿。他也没带包,就这么捧着一大堆书从领书的地方走了出来。他还没走出五米远,一下子就听到了一个女声叫了一声“哎呀……”。
雷涛自己也感觉到了刚刚他似乎是踩到人了。连忙把书放低了一些,接过这一大摞书不偏不倚地全部朝前翻了下去。
姜悦今天也真够倒霉的,办好了入学手续来领书,可还没走到地方就被人踩了一脚。她吃痛地蹲了下来查看,接过又被一大堆书砸在了她的头上。
“对不起!”姜悦正准备抬头骂人的时候,听到了一声富有磁性的男中音。这声音真好听。
姜悦抬头看了一眼,雷涛蹲下来捡书……俩个人在一瞬间四目相对,姜悦看到那双深邃的眼睛心里突然一阵悸动。就在她伸手帮着雷涛捡书的时候,雷涛的手无意中抓住了她的柔荑。姜悦的脸刷地红了。
雷涛立刻缩回了手,小声地又说了一声:“对不起!”
“没关系……”姜悦很自然地回应了一句。可这话说出口之后,她立刻意识到了,这话很是怪异。
被吃了豆腐却还说没关系……她成什么人了!
雷涛也意识到了这话中的歧义。他脸上的表情也变得尴尬了不少。两个人之间的气氛变得十分暧昧。
“姜悦!”就在这时后面有人在叫姜悦的名字,姜悦立刻起身转过了头。
只见一个年轻人和南宫策一起走了过来。南宫策看到雷涛之后微微笑了笑,正准备打招呼。只见姜悦朝她深深地鞠了一躬:“教授!”
学生向他打招呼,南宫策自然不能不回应,他朝着姜悦点了点头问道:“手续都办好了?”
姜悦点了点头之后又摇了摇头:“书还没领呢……”
这时雷涛把他的书都捡了起来,走过来对南宫策唤了一声:“老师!”
南宫策当着姜悦和申铎的面也不能表现出区别对待,就朝雷涛点了点头,转身给他们做了个介绍:“这是雷涛,他也是我今年招的研究生。”
听了南宫策的介绍,姜悦和申铎就对雷涛打了个招呼。申铎的眼睛很尖,看到雷涛挂在脖子上的学生证,上边有一个蓝条。这是在职研究生的标志,全日制研究生的学生证上有一个绿条。
看到这个蓝条之后,申铎对雷涛的态度就略微有了些变化。
虽然都是研究生,可像申铎和姜悦他们这种全日制统考研究生是参加全国组织的统一入学考试,全日制脱产学习的,属于学历教育。他们毕业后颁发的是硕士毕业证和学位证。
而在职研究生是一种非学历教育,是在职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研究生课程的一种方式。毕业后虽然也颁发硕士毕业证,但学位证书是没有的。
按照目前华夏的教育体系,全日制研究生是含金量最高的,他们既有学历也有学位。但相对而言在职研究生在学习期间仍在原工作岗位工作。
在职研究生的专业课要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习计划,参加考试取得相应的学分之外,还必须通过国家专门设计的英语、政治及专业全国统考,合格后才有机会申请学位。而且这个机会还不是人人都有的。每年各所学校都有一定的名额。
有些人在职研究生毕业都十年了也没轮到申请学位的名额。目前华夏的本科后教育分为全国统招硕士、统招在职硕士、在职专业硕士、在职同等学力申硕四大类。前两种都有学位和学历,而后面两有学历无学位。
第一类是大多数人考的;而第二类是那些工作后参加研究生统考的;第三类那就是少数关系户考的而且含金量不高;第四类则属于先上车后买票,通过率低,还有一定的风险,也许几年下来什么都捞不到。
雷涛就是第三类。这主要是因为他的本科学历是自学考试的学历,和申铎他们这种全日制的本科生有着根本的差别。
所以在看到雷涛那个蓝条之后,申铎的心里多了一份轻视之意。他的成绩很好,在本科阶段就帮着南宫策做了不少助教的工作了。所以在姜悦面前他一直都是以大哥哥的身份出现的。
听到姜悦说还没领书,他笑着说了一声:“书回头我帮你领好了,先跟教授去研究室吧!”
南宫策今年接了一个任务。申铎他们这些研究生到校之后,他准备召集学生们开个会,把任务分派一下,让这些学生们帮着他一起完成。
姜悦点了点头准备跟着一起走,就在这时南宫策朝雷涛低喝了一声:“你愣着干嘛!跟着一起来。”
雷涛其实是在想要找个袋子把这些书给装起来,就这么老捧着,分量虽然不重可关键是不好拿。刚刚已经走神了的他听到南宫策的这一声低喝,连忙尴尬地笑了笑跟了上去。
申铎是知道南宫策准备叫他们这些学生去开会做什么的。他没想到南宫策竟然会叫雷涛这么一个在职生也一起参与,这倒是有些奇怪了。不过回头一想,就算是成立一个工作小组,那也总要有些跑腿打杂的人吧!这么一想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
南靖大学文博学院的建筑遗产保护专业有一个华夏古建筑遗产保护研究所。这个研究所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共同研发了“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
在南靖大学文博学院内,有一个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古建筑历史档案馆。在这档案馆里拥有国内最多的建筑类孤本、善本图书及各地古城和古建筑的历史图档资料。
以南宫策为首的古建筑遗产保护研究所除了日常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经常承接上级交予的各种建筑遗产保护项目,迄今已经有了500多个项目获得了成功。每年在这方面国家拨付的科研经费都是以千万计算的。
“大家都到了……”走进研究室之后,南宫策看了看屋子里的十一个人。这些人都是他科研组里的成员,加上申铎和姜悦还有雷涛这三个今年刚收的研究生,总共十四个人。
看到南宫策走进来。他们的大师兄,已经留校任教,今年刚刚评上讲师的陈文珲站了起来:“老师,市里面刚刚打电话过来,说是让您出席明天的市委常委会。这件事看来市里面催的很急啊!”
“搞科研搞技术,哪里急得来哦!”南宫策摇了摇头不置可否地说了一句话,也没说去还是不去。他转身示意雷涛他们三人先坐下,就径直走到了研究室前面去了。
雷涛捧着一大摞书四下看了看找了个角落把书放在桌子上坐了下来。姜悦和申铎也各自找了地方坐下。
“上个星期,学校交给我一个任务。就是要研究一下南靖大报恩寺的重建和保护计划……”南宫策开口没有废话直接进入了主题。
在座的这些人都很认真的听着南宫策的讲话,有些人还拿出了本子和笔做着记录。
南靖大报恩寺!
这几个字在雷涛听来,想法就和其他的学生不同了。在雷涛的印象里,南靖提出要重建大报恩寺,已经提了快四年多了。2003年的时候,重建项目首次向境内外公开招商引资。
2004年,南靖市政府公示了一套《大报恩寺琉璃塔暨遗址公园概念规划设计方案》,宣称要将重建的大报恩寺打造成为“古都风貌的核心标志地段”。可雷涛今天听到南宫策刚刚接下这个任务。这也就是说这个项目都已经对外招商了,却还没有进行专题研究保护计划!
   

第四百零二章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雷涛这次考研,主要是学习建筑遗产保护规划与设计和建筑遗产环境保护工程与技术。虽然还没有进行系统学习,但他知道国家的法律规定和国际通行的做法,在对任何历史文物古迹进行保护、重建或修缮工程之前,必须先对现存的部分进行考察和论证,然后制定相应的规划、施工设计等等环节。
可几年前就已经对这个项目进行公开招商了,可直到现在还没有进行保护规划设计。甚至连专题研究的任务才刚刚下发,这简直是匪夷所思的事了。
“……其实从我个人来说,大报恩寺这个项目的重建条件不够,依据也不足。大报恩寺塔原来的高度、每层多高、外部装饰、内部结构完全不知道,已有的构件和照片都不足为凭,市政府公布的方案中也看不到相关的详细数据细节,根本没办法谈什么重建……”说完了这个项目任务的工作内容之后,南宫策突然发表了一段他个人的看法。
雷涛听的出来,南宫策对于重建大报恩寺这个项目并不赞同。
大报恩寺是华夏历史最为悠久的佛教寺庙之一,是明清时期华夏的佛教中心,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被西方人视为代表华夏文化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亦是华夏的象征,与灵谷寺、天界寺并称为金陵三大寺。
大报恩寺前身是南朝时期的建初寺与长干寺,证明着“江南四百八十寺”的繁华风韵。永乐十年,明成祖朱棣为纪念母亲而大兴土木,重建寺庙,即后来的大报恩寺。大报恩寺施工极其考究,完全按照皇宫的标准来营建,金碧辉煌,昼夜通明。
大报恩寺琉璃宝塔作为华夏最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物,更有“华夏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之誉,从此承载了几百年历史的辉煌和动荡。
在被太平天国炮火炸毁之前,大报恩寺是华夏最后的强盛标志。在西方典籍中,九层琉璃塔与罗马剧场、比萨斜塔等并列为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观。
在重建计划出现之前,大报恩寺遗址并不引人注目。原址被民房遮盖,仅剩的石碑、古井掩埋在菜地和垃圾堆中,这名噪一时的大报恩寺根本无从觅踪。
雷涛记得当初在王晴川家闲聊的时候,就提到过这个计划。当时王晴川曾说过复建大报恩寺毫无意义。按照王晴川的说法,大报恩寺之所以在700年前是个奇迹,主要是两个原因,第一是高,第二是使用的琉璃瓦五颜六色,非常灿烂。可如今这两个优势都已不复存在。
“……最重要的是传承和再现大报恩寺的文化艺术。我研究过南靖博物院中保存的大报恩寺构件。当时的大报恩寺塔在艺术造型上只能算中等,我觉得还比不上晋林省洪洞的飞虹塔。我不反对重建,但反对简单的克隆,我们应该留给后人的是有价值的历史遗产。而不是为了商业利益而造一个假古董!”南宫策的话越说越激动,最后的话已经是非常直白的指斥官方的某些领导了。
陈文珲是知道南宫策的脾气的,要是让他继续说下去,这个会基本就等于白开了。他又不好直接打断他。他眼珠子转了转,突然问道:“老师,这新来的三位学弟学妹,他们都还没有布置任务呢……”
南宫策被他这么一说,谈兴被打断了。而陈文珲说的也的确是事实,刚刚他分配研究任务的时候,并没有给雷涛他们布置。可想了想,他们刚刚进入这个组,对各方面情况还不是很熟悉,随即说道:“他们三个跟着我做些辅助工作就行了。散了吧……”
会后,南宫策把申铎姜悦和雷涛三人留了下来。
“申铎姜悦,你们今后将侧重于建筑遗产保护领域中,从事保护理论研究、保护项目规划、保护项目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所以我希望你们在开始学习之前,先将专业的学科范围,先了解一下,然后写个专攻方向的报告给我。先确定今后的研究方向。”南宫策对申铎和姜悦两个人布置了一下他们现在的任务。
听他这么说,申铎看了一眼在旁边的雷涛。心想,这在职生和统招生就是不一样啊!一种优越感油然而生。
姜悦有些茫然不解地问道:“教授……那他呢?他不用写报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