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运输机一它在南侧的轨道上,从这里看是在右边。你集中注意力寻找一个亮点,
它的大小大约是空问轨道塔的四分之一。”
“对不起,舅舅,我找不着它。你自己来看吧。”
“有可能看不到,能见度已经很差了。有的时候,尽管大气层看上去是透明的
,可是空间轨道塔却完全不见了……”摩根一边说着一边向望远镜走近。
还没有等摩根站到望远镜旁戴夫原来的位置上,他的私人接收机便发出了两声
刺耳的重音喇叭声。一秒钟后,金斯里的信号系统也发出了警报。
这是空间轨道塔上有史以来第一次发出的四级警报。
36.流 星
两千年来被人们称之为巴拉瓦纳海的巨大人工湖,正安静地躺在自己缔造者的
石雕像目光之下。虽然,长期以来只有为数不多的人们前来参观卡里达沙父亲的孤
零零的雕像,可他所创建的工程却比儿子的作品①长寿;由于巴拉瓦纳海为上百代
人提供了吃喝,因此,它给这个国家带来的福利是多得不可胜数的。而辈数比人类
更为久远的鸟儿、山羊、水牛、猴子和诸如皮毛光亮、行动诡谲的豹子之类的猛兽
,眼下正在它的岸边饮水解渴。这些硕大的猫科动物已经繁殖得太多了;现在,当
原先那些曾使它们胆战心惊的猎人死绝之后,这些野兽已经开始让所有的人都感到
十分讨厌。当然,要是不去刺激或者触犯它们的话,那它们是不会向人们发动袭击
的。
① 指卡里达沙为了建立人间天堂而在雅克卡边拉山上修筑的宫殿等。——译注
一头对自己的安全深信无疑的豹子正在从容不迫地走着,当时,湖泊四周的日
影已越来越长,暮色正从东方渐渐升起。突然之间,豹子警觉起来了。这时,迟钝
的人类感官还根本没有觉察到天地间发生的任何变化。同往常一样,黄昏时刻总是
显得分外地宁静。
随后,直接从高空传来了一阵微弱的啸声,渐渐地,这种啸声变成了同宇宙飞
船进入大气层时发出的噪声毫不相象的狂暴轰鸣。高空里,在太阳的余辉中闪耀着
某种金属的光亮;这种光亮正在变得越来越夺目,而它的后面则拖着一条长长的黑
烟。就在此时,那个物体爆炸了,残骸纷纷下落,燃烧着的碎片带着咝咝声响飞向
四面八方。在这几秒钟里,要是眼睛能像豹子那样锐利的话,大概就能看到有那么
一个圆筒形的东西,在顷刻之间裂成了无数碎片。只是豹子并没有等到事件收场,
它就早已隐没在热带丛林之中了。
晴天霹雳炸中了巴拉瓦纳海。空中扬起一阵高达百米的、水沫夹杂着泥土的热
喷泉——它远远超过了雅克卡迦拉的喷泉,几乎达到了魔鬼悬崖的高度。这股热喷
泉向地心引力发出了无畏的挑战,它在空中悬留了一秒钟,随后重新落入被搅得浑
浑的湖泊之中。
空中到处都是一群群在惊恐中四散逃命的泳禽类,还有一大群巨大的蝙蝠,它
们很像是无意中闯入了现代生活的翼手龙。禽鸟和蝙蝠都被吓得惊慌失措,在它们
之间乱哄哄地展开了一场割据天空的争夺战。
当惊雷的最后回音消失在热带丛林中以后,人工湖周围重又沉入了寂静之中;
只有湖面还经久不息地波动着,在巴拉瓦纳大帝视而不见的眼睛底下,细细的粼波
在来回起伏。
37.空间轨道上的死亡
据人们传说,每项巨大的工程都至少要索取一条人命。比如,在直布罗陀大桥
的岸墩上,就雕刻着在施工过程中献出了生命的十四位殉职人员的名字。但是,在
空间轨道塔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对安全的关心达到了无微不至的程度,发生的不幸
事故倒是很少的:常常是整年整年地从不发生死亡事故。
可是,有一年却有四个人不幸丧生,而且其中的两件死亡事故是特别可伯的。
有一位搞宇宙安装工作的检验员,由于他已经习惯于在失重条件下工作,忘记了他
虽然身在宇宙之中,但却没有在空间轨道上,这一下,他的毕生经验便把他给葬送
了。像块石头似地在一万五千公里的高空中飞行了一段时间之后,他跟流星似地在
进入大气层时被烧成了灰烬。尤其不幸的是,他那宇宙密封衣的无线电收发报机直
到最后几分钟还在不停地工作着……
那一年真是太不幸了。第二个悲剧的延续时间更加长得多。在远离同步空间轨
道的一个配重上,一位女工程师没有按照规定的要求把安全带固定住,于是,她就
像一块石头从弹射器上射出似地掉进了宇宙空间。在这样的高度上,她既不能降落
到地球上,又不能越出地心引力的范围;然而,最最令人无可奈何的是:她那件宇
宙密封衣内的空气总共只够用两个小时。在这么短促的时间里,根本不可能对她进
行援救。因此,尽管从四面八方提出了抗议的呼声,仍然连援救的尝试也没有人去
做一下。牺牲者的行为充满了英雄气概。她发出了告别词,然后把宇宙密封衣的密
封性破坏掉。几天之后,人们找到了她的尸体;那时,确定不变的天体力学定律已
把她送回到了椭圆形轨道的近地点上。
在摩根同愁眉苦脸的金斯里和吓坏了的戴夫一起乘坐高速电梯下降到指挥所的
途中,他的头脑里就接连地闪过了关于这些悲剧的回忆。可是,今天的事故却完全
属于另外一种类型:在“基础”站的区域内记录到了爆炸事件。至于运输机坠到了
地球上的消息,那是在得到塔波罗巴尼中部地区某处发生“强大流星雨”的失实报
道之前就已经搞清楚了的。
在没有掌握新的事实之前,对此问题进行种种推测是毫无用处的;而在这种情
况下,却多半又根本不会有什么事实可以提供,因为所有的证据大概都已随着爆炸
而被毁掉了。摩根知道,宇宙中发生的事故很少是由某种单一的原因造成的,在多
数场合下,它们是一连串完全无可责怪的情况的综合后果。即使工程师们在安全技
术方面采取了一切可能想到的预防措施,也仍然无法保证绝对的可靠性;有些时候
,造成事故的原因还恰恰在于他们的“保险手段”。摩根毫不打算掩饰自己的想法
:眼下对建筑物安全的担心远远超过了死人的问题。对已经死了的人是什么忙也帮
不上的;但是,当几乎就要竣工的空间轨道塔遭到威胁的时候,那可是另外一回事
了……
电梯停住了,当他走进指挥所的时候,刚好是人们开始知道这天傍晚的第二条
惊人消息的那一瞬间。
38.事 故
在距离目标还有五公里的地方,飞行驾驶员罗伯特·强格再度减低了航速。现
在,乘客们才第一次看到,空问轨道塔的棱面并非只是上下都通向无穷远处的单纯
带状物。确实,他们一路上所经过的复式槽,全都是照着这个样子向上伸展到二万
五千公里高空的,而这段距离同人们常用的尺寸相比,则几乎等于无穷大;正是由
于越过了这么一段遥远的距离,所以向下就已经可以看到轨道塔的尽头。在山上开
凿出的空间轨道塔的基础部分,轮廓分明地呈现在塔波罗巴尼的绿色背景之上,再
过一年多一点时间,空间轨道塔就要同它对接上了。
仪表盘上又亮起了红色的报警信号灯。强格的目光郁闷地盯住了信号灯,随手
把标有“修复”字样的按钮揿了下去。信号灯只亮了一下就熄灭了。
这种情况第一次发生在离这儿二百多公里的位置上,时,他赶忙同“中央”站
进行了磋商。对各种系统进行了检查,但是没有发现任何故障。本来嘛,要是对所
有的警报都相信的话,那运输机上的乘客们早就该完蛋了。事实上,一切都已超出
了容许的范围。
这显然是事故信号系统本身的毛病,于是,大家都松了口气,认真地听完了赛
苏依教授阐述的理论:这套机器已不是处在它规定使用的全真空条件下,还有,电
离层的干扰对报警系统的传感器产生了作用。
“应该有人预见到这种情况才是!”强格生气地嘟哝了一句。他并没有感到特
别的担心:总共还剩下一个小时的行程了。只能采取经常不断地检查所有关键性参
数的办法来加强监控。“中央”站支持这种做法:老实说,其他的办法反正是没有
的。
让强格最最担心的是蓄电池。离得最近的充电站远在两千公里以上的高处,要
是到不了那儿的话,事情可真是糟透了。不过,在下降过程中,运输机的电动机会
起到发电机的作用,因此,它的百分之九十的势能被送进了蓄电池组。现在,蓄电
池已经全部充足了电,而继续还在发出的几百千瓦电力就成了过剩,唯一的处理办
法是通过机身尾部的巨大散热片将它排放到宇宙中去。由于这些散热片的缘故,同
事们常常对强格说,他这台独一无二的机器简直像是一颗老式的炸弹。现在,它们
大概已经灼热到了发红的程度。
不言而喻,要是强格知道那些散热片一点儿也没有被烧热的话,那他一定会非
常惊慌的。能量没有散失——那它必然要消耗到某种东西上。能量用到了完全不应
该用的地方,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
当第三次出现“失火——蓄电池舱”的信号时,强格毫不犹豫地让操纵台恢复
到了初始状态。真正的失火会使灭火器开动工作,而让他最为担心的是:它们会不
会在根本不需要的情况下就开始工作。现在,运输机上已经有了几处毛病,尤其是
蓄电池的充电线路部分。看来,当这次旅行结束之后,他得马上爬进发电机的机舱
,按照老早以前的那套办法,亲自把所有的一切都检查一遍。
这一切发生在离目标总共只有一公里的地方。首先是他的鼻于闻到了不对头的
气味。甚至当强格由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而死盯着仪表盘后面冒出的一缕轻烟时,
他大脑中尚能进行冷静分析的部分还在说:“多么幸运的巧合,挨到了终点才失火!”
后来,他才想起了最后制动时产生出的巨大能量,并且毫不费力地猜出了事态
的发展过程。显然,保护系统没有起作用,蓄电池的充电过了头。安全设施一个接
一个地出了毛病。在赛苏依教授关于电离层风暴干扰的错误判断掩盖之下,非活生
体重又使人类遭受了一次翻脸无情的打击。
强格揿下了蓄电池舱灭火器的按钮。灭火器起作用了:从舱壁底下传来了氮气
流的暗哑吼声。十秒钟以后,强格打开阀门把气体排放到宇宙中去。同气体一起逸
出的还有很大一部分热量。阀门也正常地起了作用。强格在生命中第一次怀着轻松
的感觉,倾听着空气从宇宙飞行器冲出时所特有的那种呼啸声。
当机器终于接近停靠站的时候,强格没有冒险地完全指靠自动刹车的作用:幸
而,由于强格事先接受过充分的培训,他通晓所有的目测信号,才最终得以在距离
对接部件大约一厘米的位置上停了下来。在拼命般的匆忙中成功地接上了空气闸,
然后通过对接管道,把运输机上的器材和设备推了出来……”
……当赛苏依教授企图回到运输机上抢救他那些贵重仪器的时候,飞行员、随
航工程师、空中服务员和他一起努力完成了这项行动。就在电动机舱的舱壁快要文
撑不住之前的几秒钟,空气闸的盖子砰地一声关上了。
在这以后,那些得救的人们便愣愣地呆在长宽各15米的方屋内,他们只能在那
里于等着,寄希望于火灾会自行扑灭。很可能,乘客们对事情的真相不知底细反倒
是一种幸运,因为这对他们精神上的镇静有很大的好处。只有强格和随航工程师知
道,充电过度的蓄电池就像是一颗延时起爆的炸弹,它的定时机构眼下正在空问轨
道塔旁不紧不但地滴答响着哩!
在他们进入室内十分钟以后,炸弹爆炸了。开始传来的是一阵沉闷的爆炸声,
它只使空间轨道塔产生了微弱的振动。随后,所有的人都听到了惊心动魄的金属破
裂声。这些声音使得救者们从心底冒出一股凉气——一他们懂得,那个唯一的运输
工具,把他们留在了离“中央”站二万五千公里的地方以后,现在已经崩成了碎片。
传来了第二次历时更久的爆炸声,随即是一片寂静,得救者们猜想到机器已经
从空问轨道塔上掉落下去。尽管他们仍然惊魂未定,但终于开始着手查看自己的备
用品了。这时,他们才渐渐明白过来,那奇迹般的得救恐怕要付诸东流了。
39.空中避难所
在斯里康达山遥远的深处,摩根和他的工程师们正围站在编尺为十比一的空间
轨道塔底部全息图象四周。图象精确地显示出了各种最微小的细节,甚至连四条薄
薄的导带也能看得很清楚,它们顺沿各个棱面伸展出去,在紧靠底面的上方消失得
无影无踪。真是难以想象:即使在缩小十倍的情况下,还能看到导带向下伸展出六
十公里之遥——直到地壳的下部界面之外。
“请换成剖面团,把‘基础’站的位置提升到人眼的高度。”摩根对摄像员说
道。
空间轨道塔的图像换成了一个发光的幻影——一个长长的薄壁矩形盒,其中除
了超导动力电缆之外就什么也没有了。下部的隔舱(“基础”——这是一个异常合适
的名称,尽管它目前的位置要比山顶高出百倍以上)是一个立方形小室,它的每一边
都是十五米。
“过道口的情况怎么样?”摩根问道。
图像的有关部分变得更明亮了。在南北两个棱面上,轨道的导槽之间清晰地显
示出了空气闸的顶盖。空气闸的位置被安排成相隔得尽可能远些,这是所有宇宙设
施上最普通的安全措施。
“大概,他们是通过南边的舱口进去的,”摄像员解说道:“只是不知道那个
舱口在爆炸时受到损伤没有?”
“没有关系,另外还有三处进入口呢!”摩根想道。使他特别感兴趣的是底部的
两个进入口。这种构思是在设计的最后阶段才形成的。其实,连“基础”站这种设
想本身也只是在此之前不久才产生的——有一段时间,人们曾经认为没有必要在这
里建造掩蔽所,因为空间轨道塔上的这一段最终是要成为“地球”站的一个组成部
分的。
“请把底部转过来冲着我。”摩根命令道。
空间轨道塔倒了下来,它先是划出一道明亮的弧线,随后便横着悬在空中。现
在,摩根看到了底板的全部详细情况。位于南北两个边缘上的舱口,是同两个独立
的空气闸相通的。问题在于怎样才能到达那里。要知道,这儿同那里相隔着六百公
里呢!”
“生命保障系统呢?”摩根问摄像员。
空气闸的图像变暗了,继而出现的是小室中央一个小柜的图象。
“整个问题就出在这里。”摄像员忧郁地评论道:“室内只有供氧系统,可是
却没有净化器,当然,也没有能源。在失掉了运输机的情况下,恐怕他们未必能熬
过这个晚上。温度正在下降——日落以后,那儿的室温已经降低了十度。”
摩根似乎感到宇宙的寒冷透入了他的心房。运输机上的人们还活着的消息传来
后曾经激起的那份高兴劲儿很快就消退了。要是得救者们在天亮之前就要冻死的话
,那末,即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