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父皇知道你的心意。”皇帝将手放在武令媺肩头,环视殿内黑压压跪着的人群,淡淡然说,“朕打开天窗说亮话,不管朕有多宠爱玉松儿,都是她应得的。朕得她在身边侍奉,倍添欢乐。并且她有大功于社稷,朕必须封赏!”
武令媺就盼着皇帝老子说有赏,最好是直接给她婚姻自主权,最不济明明白白告诉她,不用她去和亲。
她心中大喜,跪倒恭敬聆听皇帝旨意。皇帝没有阻止她,微微提高声音,正容道:“将朕的旨意遍传前朝与后、宫,追封太平玉松公主生母明辉昭仪为明辉贵嫔。寿王和洪家子弟在此次赈灾中勤谨办事,一心一意尽孝尽忠。追封寿王生母惠妃为明惠夫人,赐洪家世袭罔替子爵爵位。重修明辉贵嫔与明惠夫人的陵寝,皆按皇贵妃规格。”
这几乎成了皇帝封赏武令媺的惯例。凡有大封赏,必定追封她的生母。就连寿王都不会落下,皇帝这是摆明车马要让寿王和武令媺同进退。且二妃重修的陵寝都按皇贵妃规格,其实就表明皇帝追封二妃的最高位份在未来可能要达到皇贵妃的尊贵级别。
寿王生母本来就是官家小姐,只要皇帝愿意。将她追封为皇后都行。可武令媺的生母出身寒微。其追封最高位份拔高再拔高,接连打破晋封规则,实在令人瞠目。哪怕明辉贵嫔最后没有被追封为皇贵妃。陵寝能有皇贵妃的规格也是崇高无比的荣耀,足够其母家风光几十年。
这次皇帝虽然没有明旨再度提升明辉贵嫔的最高追封位份,却用陵寝规格来表明了态度。人们就知道,等到玉松公主及笄、下嫁、甚至生儿育女。只怕都能贵及生母。由此可见,皇帝对小女儿的偏宠到了什么地步。
在皇帝看来。追封逝去之人的哀荣不过是写在圣旨上的几行字而已,重修陵寝也花不了几个钱。他继续说:“寿王入右龙骧军任龙牙营主将,食双亲王俸禄,赐杏黄亲王旗。赐太平玉松公主三公主俸禄。三食邑贡银。赐太平玉松公主澄心殿听政之权!”
稍微喘了口气,皇帝满意地看见众位皇子和重臣们身体微颤。寿王正式掌军,早在众人意料之中。接受起来并没有什么心理障碍。
不管是谁当皇帝,都需要保家卫国的大将。寿王早就由皇帝发话。他会忠于任何一位坐上龙椅的皇兄,所以皇子们对他进入龙骧军并不排斥。他们甚至还有些失望寿王为什么不是去分薄禄郡王手里的镇南军。
至于武令媺,旁的赏赐都还罢了,不过是几个钱的事儿,这澄心殿听政之权却非同小可。澄心殿是皇帝位于金銮乾宁殿东侧的书房,他经常在下朝以后在此殿召见皇子和大臣们议事。即便只是听政之权,而非开口议政甚至递上奏章参政,也足显皇帝对武令媺才智的肯定与看重。
别忘了,玉松公主才十二岁!人们不由猜测,皇帝这是想把她培养成先代那些也被赐文武二宁殿听讲的公主们那样的女中豪杰吗?
还别说,向来以历代明君贤帝为超越目标的皇帝陛下恐怕真有这样的打算。先代可以有公主名动天下,本朝皇帝陛下如此英明神武,怎么不能也有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出色女儿?
但是这还没有完,真正重磅级的封赏往往放在最后。皇帝的声音柔和下来,不像方才那么严肃:“十月二十是太平玉松公主的生辰,她将自己的生辰贺礼都捐赠出来填补国库日前的花销,也用来购买厚实冬装军服送去边关。但是朕的小女儿过生辰却收不到真正意义的贺礼,这怎么能行?!”
“朕入主东宫之前的王府是朕的私产,现在还空着,朕就将王府送给太平玉松公主为公主府。这不是朕身为君主的赏赐,是我这个当父亲的给女儿的礼物。若是加加紧,有几个月时间修缮应足够。明年二月初二,龙抬头之日,我会亲自给公主府主持开府设衙之礼!”皇帝很是得意。
儿子们一只眼睛巴巴瞧着太平郡这个象征意义非凡的封地,另一只眼睛却直勾勾地盯着他入主东宫之前的潜邸。皇帝偏不如他们的愿,既不改小女儿的食邑,也要把旧时府邸送给她当公主府,就算是未来的陪嫁之一。
阿弥那个陀佛、无量那个天尊、真主那个阿拉、上那个帝!武令媺眼前顿时炸开无数颗小星星,她差点被震晕过去。向来公主府只在公主下嫁之前被赐予,而所有被赐公主府的公主都不会去和亲。她的第一愿望果断达成!可是难道皇帝老子就打算把她嫁出去?
开府设衙……只有皇子离宫才会开府设衙啊啊!没听说过哪位公主下嫁还能开府设衙的,公主府只是婚房而已。并且据武令媺所知,迄今为止,皇帝老子没有给任何一个皇子亲自主持过此礼。
更别说那座王府是皇帝入主东宫之前的私宅,意义非凡哪!大周历代储君的封地太平郡又是自己的食邑,噗……莫非老头子准备立自己当大周的皇太女?武令媺立刻在心里狂掴晕晕乎乎的自己几十耳光。这种可能性绝对比她能够重新回到原位面的可能性还要低一万八千倍!
“儿臣叩谢父皇隆恩,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不管怎样,先笃定不会去和亲再想别的。武令媺绝不能让人打岔子搅和了自己的封赏,于是赶紧磕头谢恩。她对皇帝露出万分感动和感激涕零的表情,且真心希望皇帝这棵越来越有父亲模样的大树要万古长青才好。
至于说皇帝的宠爱是否太过份,武令媺可是知道的,原位面大唐帝国唐太宗之女晋阳公主是有史可考唯一享受皇帝亲自抚养殊遇的公主。而此位面,似乎早有公主被皇帝养大,她还算不得唯一。
并且据史书记载,晋阳公主的飞白字体与唐太宗的亲笔真假难辨。武令媺虽然也由皇帝教导学写大字,却从来没有以皇帝的字为临摹范本。她也不敢,生怕皇帝多心。
而晋阳这个封号更足显太宗对爱女的珍视宠溺——晋阳正是李唐王朝龙兴之地。武令媺的封号“太平”也是别有用意,可惜皇帝老子给她这个封号时,大抵没有打什么好主意。那时的她比不得晋阳公主,不知现在的她能不能比?!
大周皇帝陛下不知自己在小女儿心里正和唐太宗比来比去,他眼露慈爱之色,将武令媺亲手扶起,轻叹道:“我儿,父皇舍不得你住去宫外。所以,即便开府设衙,你在未出阁之前还是住在长乐殿陪着父皇。你的公主府,派些妥当人手好生打理就是。有事情需办理时,你再留宿于府中。”
由衷希望自己也能成为被唐太宗真心疼爱的晋阳公主,武令媺发自肺腑地说:“儿臣也舍不得远离父皇,就算父皇不说,儿臣也会赖在长乐殿不走的。”
她又巴巴瞧着皇帝,轻声道:“父皇,儿臣从来不敢忘记,儿臣的生辰就是母妃的祭日。今年儿臣想去温化皇陵祭拜母妃,还请父皇恩准。”说完,她跪倒在地,非常郑重地磕了三个头。
上回武宗厚给武令媺提过两句,说是这么多年只是在京里祭奠,他很想去给终于迁入温化皇陵的生母上几柱香。武令媺在皇帝心里已经博了孝女的名头,没理由对生母置若罔闻,她当时就答应小十二有机会就和皇帝提这件事。
生辰就是生母的死祭,往年武令媺也从来没有大意对待过祭奠之礼。这回皇帝说了修陵的事儿,她当然要趁势提出到温化皇陵去亲自给这具身体的母亲认认真真地磕几个头,表面以示孝心,暗中也为她心中隐匿的谢意与歉意。
皇帝一时失神,却是想起谢骏说过要去孝仁太子墓前亲自上香的事情。心情缓缓变得沉郁,他点头应允,看了看武宗厚才对武令媺说:“你一片孝心,父皇自然要成全。就让你十二哥也同去给明惠夫人拜一拜。你们兄妹俩多给你们的母妃烧些祭奠之物,也告诉她们,父皇心里惦记着她们。”
顿了顿,皇帝又幽幽地说:“既然去了温化皇陵,你们俩不妨去拜祭一下敦庄皇后和孝仁太子,那是你们的嫡母与嫡兄。玉松我儿,你从来没见过先皇后和先太子,这回去一定要多磕几个头。”L
☆、第三十二章 推心置腹
我去,武令媺在心里吐槽,地位再尊贵,丫的她还是庶女一枚。不过当年徐皇后试图把她养在膝下,她却不太情愿。一想到要叫比自己前世年纪还小的女人为娘亲,她就恶寒不已。而且被皇帝亲自养大显然要比托庇于一位名份尊贵却地位实在尴尬的皇后要强得多。幸好皇帝老子拒绝了徐皇后。
武令媺和武宗厚一起给皇帝磕头,表示一定会把皇帝的话带给两位母妃,也一定会恭恭敬敬地给嫡母和嫡兄多磕几个响头,多烧些祭奠物品。
每每觉得儿子们还不够长进,皇帝就会格外怀念孝仁太子。那孩子虽然性情稍嫌慈和,却相当有远见。只要假以时日,多加历练,皇帝相信自己的嫡子就会是最好的帝国继承人。可惜啊可惜!
面容里染上两分戚色,皇帝再度叮嘱殿内学生们好好去写这篇条呈,便携了武令媺先行离开。武令媺匆匆给武宗厚递了个眼色,小十二就不声不响地跟在皇帝龙辇后头去了乾宁宫。反正他常来常往长乐殿,人们早就习惯了。
与皇帝同乘御辇,武令媺瞅见老头子将身体重心完全压在了辇内龙榻之上,他的平静神态之下更是隐藏着沉重的疲倦,她心里有点不好受。
手掌偌大的帝国,如皇帝这样超级负责任的皇帝,对任何有关帝国前途的大小事情都会慎重再慎重。武令媺虽然不能接受成为被利用的那个人,但她却能理解皇帝老子的某些做法。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一个好皇帝,大有可能不会是一个好丈夫和一个好父亲,也可能不会是一个好兄长或者好弟弟。唐太宗千古名帝。不也弑兄杀弟、逼迫亲生父亲退位么?
真是悲摧。那些活在英明神武父皇伟岸身躯阴影之下的皇兄们很悲摧,没有休息日成天拼命工作的皇帝也悲摧。他但凡平庸些,也许就会是个还算不错的丈夫和父亲,也不至于让儿女们对他只有敬畏。
然而,强邻楚国虎视眈眈在侧,那些附属国也未必有多忠心。大周若是不强大,战乱一起。一旦战败甚至亡国。身为公主,武令媺相当清楚自己会落到什么样的下场。
忠孝不能两全,而不能两全的又何止忠与孝?要想生活在安逸平和的社会里。就要自觉承受一些原本很难接受的负担。譬如说被竖立成标靶,被成为某位帝国希望的挡箭牌。
武令媺想到这里,在心里幽幽长叹。她的名声日渐响亮,在今日之后。恐怕全天下的有心人都会知道大周又多了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公主。听政、开府设衙,皇帝老子在给予她权力的同时。也把她送往更高的位置,让万人瞩目。
不过,这样也没什么不好。不甘心被人摆布命运,那就去获取可以让别人忌惮的强大实力!武令媺开动脑筋飞速盘算。明年她的公主府正式设立之后,她应该做些什么事情。
被皇帝老子搂住的肩头微动,随即武令媺头顶便传来皇帝沉郁的声音。他淡声问:“媺儿。你对未来可有什么打算?”
武令媺愣住,皇帝老子怎么突然问起这个?她下意识就要堆起笑脸。仍旧用以往甜美清亮的嗓音告诉皇帝老子——她没有什么打算,她什么都听父皇的。
可是,皇帝不等她开口,再度说道:“不要用那些柔顺乖巧好听的话来敷衍我。现在问你话的人不是大周的皇帝,是你的父亲。女儿,我要听见你的大实话。”
糟糕!皇帝老子怎么会认为她以前说的那些好听话是在敷衍他?要打消他这个念头才行哪!武令媺稳稳心神,仰脸看向皇帝。她的目光撞入了两汪不见底的深沉黑潭之中,潭水并不冰寒,反倒漾着慈爱暖意。她想说的话突地咽了回去。
脑海中电光飞石闪过念头,如果此时她还要说那些场面话,恐怕会伤了皇帝老子的拳拳爱女之心。搞不好还会让他反感自己,这与自己的初衷背道相驰。
武令媺对皇帝莞尔而笑,俏皮地眨眨眼睛说:“儿臣不想离开大周去和亲,想一辈子都陪着父皇。”
自皇帝登基起到现在,包括他自己的女儿在内,他往大周的附属国嫁去了三十多位皇族女子。他心知肚明,恐怕没有一个人是心甘情愿远嫁他国的。但是,不要说她们自己来向他求恳,就是公主们的母亲或者宗室女子的家人们都没有人敢在他面前说一个“不”字。
这是天下所有国度都普遍存在的事实——宗主国向附属国下嫁宗室贵女以示亲近厚待,附属国向宗主国献上身份最尊贵或者最美丽的女子以示尊重敬畏。生在皇家的女子们,即便不甘愿,却知道自己只能认命。因为这是惯例。
多么可怕的惯例!轻描淡写的两个字却书尽了皇室女子的绝望悲哀。除非是最最受皇帝宠爱的公主,才有可能在国内觅得夫婿——只怕也难逃政治联姻的下场。
皇帝正是深知这一点,所以他认为小女儿此时说的确确实实是大实话。他叹息一声,把武令媺搂进怀里,双手抱着她,轻轻地摇了摇,然后说:“我儿,父皇怎么舍得让你去和亲?你放一万个心,宗室有的是可以替大周和亲的贵女。我儿如此尊贵,便是去那些属国当皇后都是委屈了你!父皇给你一句准话,我儿绝不和亲!”
尽管知道被赐下公主府的公主肯定不会去和亲,但是离自己成年及笄还有三年,谁知道其中会有什么变数?武令媺现在听皇帝金口玉言说了她不去和亲,这颗心才真正放下来。皇帝老子一言九鼎,从来都不会食言。
“儿臣谢父皇隆恩!”武令媺急忙要行礼谢恩,却被皇帝抱住不许她起身。
“我儿不必对父皇如此拘礼。父皇自认是个好皇帝,却不是一个好父亲。”皇帝喟然长叹,低声说,“父皇继位时,大周外强中干,已现暮气颓废之相。为了振兴大周,父皇勤于政事,不可避免会忽视你的皇兄皇姐们。”
“我儿,你大概不知道。有很长的一段时间,父皇有时突然会想起自己的儿女们,却发现无论如何都想不起他们的模样,甚至连他们的名字也叫不全。”皇帝苦笑摇头,“你的先嫡母曾向父皇劝谏,让父皇也要抽时间关爱儿女。”
“可是父皇那时哪里有时间哪!楚国兴兵于边境,不安份的属国蠢蠢欲动,国库空虚,百姓衣食无着,桩桩件件都是涉及大周命脉的大事!”想起那段食不下咽、夜不能寐的日子,皇帝的表情变得肃杀严峻,“国将不国,家又何以为家?若朕耽于享乐,恐怕现在的大周已经不再是大周!如此,朕怎么对得起武氏列祖列宗?!”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武令媺点头表示赞同皇帝的做法,轻轻拍着皇帝紧绷的手背,她认真说,“父皇拯救大周于危难之时,功绩必将彪柄史册。儿臣理解父皇。”
皇帝方才微僵的身体顿时软化下来,嘴角绽开一抹笑意,语气也轻松几分:“我儿能理解父皇,你的皇兄皇姐们却未必。不过也怪不得他们,忙碌起来时,父皇恐怕要好几个月才会见他们一面。那年与楚国起了战事,父皇领军出征在外,足有十个月没有见你的皇兄皇姐们。”
武令媺长长吁了一口气:“儿臣的福气真是太好了!父皇如今虽然也勤政不怠,可是儿臣却能经常见到父皇,比皇兄皇姐们要幸福得多!”
“你的兄姐们会对你有所嫌嫉,这是必然的。”皇帝恢复了平静淡定心情,毫不客气且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们没有得到的父爱,你却得到了。所以,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