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皇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富贵皇华- 第1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副将古怪一笑道:“二位恐怕不知道吧,先帝立了十六皇孙为新帝。因皇上年幼,如今宫里是太皇太后娘娘当家,七位辅政大臣理政。咱们皇上下的第一道旨意,头一份儿是册封太皇太后,第二份儿就是给咱们玉松公主再加尊号‘辅国’,现如今得称公主殿下为辅国公主才是!这拿二位入狱的旨意,可是咱们皇上在位下的第二道圣旨,当时辅国殿下可是在场的!”
    刘副将这话里信息量还真是大,不过也不算什么绝密消息,恐怕外头已经传开了。高竹猗的心乱跳一气,他听得周国居然是幼帝登基,不由立刻将这位小皇帝与那独霸中天的紫薇帝星联系起来。
    一时间,他真不知道是该庆幸如此轻易就找到了答案,还是该担心这莫须有的罪名。毫无疑问,他们这是被周国人给坑了。新帝即位之时,周人肯定忌惮他们楚人会搞风搞雨,才弄出这样的罪名。
    但是,周人也不敢拿他与世子怎么样。除非他们想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引起楚国的愤怒,甚至给予楚国发动战争的理由。所以,这件事看似要命。实则不必太过担心。
    想得明白,高竹猗给了项巍一个眼神,二人便不加反抗也不再喊冤,老老实实被带出了质子府,却是分别乘坐了两辆马车。见马车还算舒适,高竹猗更是心中笃定。
    今日太宁城戒严,马车碌碌行驶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高竹猗被锁住了双手双脚。另外车里还有一名黑沉着脸的瘦小中年士兵看守。他并不害怕。在心里盘算接下来自己要办的事儿。
    他估计,这一关至少也得半个月。那时周国把丧事办了,把皇帝登基的事儿也办了。他们才能出来。抬眸看向那士兵,他微笑问:“这位兵大哥,不知要把我们带去哪里?”
    这士兵一双眼睛通红,横了高竹猗一眼。闷声闷气地说:“俺要为先帝伤心,别和俺说话!俺看你们楚国人眼睛疼。你把脸别过去!”
    高竹猗挑挑眉,虽不曾当真别过脸去,却也不再多问。马车走了大约个把时辰,还没到地头儿。他心里惊疑不定。正这时,忽然一声哨响,有人在外头惊呼“有刺客”。
    紧接着。高竹猗乘坐的马车一阵剧烈颤抖,几乎翻倒。他下意识伸手去扶车厢。胳膊突然剧痛难忍。他讶然抬头瞧去,却见这名金甲士面无表情地收回手,手指缝里夹着一根针尖呈诡异蓝色的银针。
    “小子,你要怎么感谢老夫?”这名士兵的嗓音变得老迈沧桑又熟悉,他的脸在高竹猗的眼前渐渐变得模糊。嗵的一声,高竹猗来不及说半个字,干脆利落地昏了过去。
    这士兵从车厢暗阁里摸出一个包袱,取出一套易容用具,就在颠颠簸簸的车厢里给高竹猗来了个大变样,还把高竹猗身上的衣服都给麻利的换了。
    马车一路急奔,又过了足足大半个时辰方才停下。而这里,已经是靠近太宁城北面城墙的百姓民居,此处百姓大多贫困。换言之,这儿就是太宁城的贫民窟。
    这士兵洗去脸上伪装,撩车帘警惕地看了看四下。确定除了驾车的车夫以外确实再无旁人,他才把高竹猗夹在腋下,一溜烟地窜进马车停靠的一户人家小院当中。
    这院子里早已等着七人,为首一人赫然正是已经死了的乌义,其余六人也都是被死亡的内卫高手。乌义接过高竹猗,对这士兵躬身抱拳一礼,低声道:“吴师伯,师侄这就走了,还望师伯珍重,也请师伯费心看顾好先帝留下的这片江山。”
    吴师伯颔首,肃容道:“此去楚国危机重重,你们先不急着行事,站稳脚跟再说。待老夫禀过辅国殿下,再派人传讯与你们!”
    乌义领着那六名内卫高手,再次对吴师伯行礼。而后,这一行人进了屋里,从通往太宁城城外的地道离开,远赴楚国。
    吴师伯检视过屋中空无一人,回到马车里,和那车夫一起回去宫中,他还要重新掌握内卫。这个人,自然就是前任内卫大提督吴仁。
    吴老提督想起被自己“帮”了一把,顺利拿到传位遗诏的禄郡王,脸上露出冷冰冰的笑容。
    瑞王生母诚敬夫人毒害先贤妃之罪,足以把瑞王困住。此时,是杀是留,全看时局发展。但最终,瑞王逃不过一死。
    泰王与和王,他们要想通过小皇帝得到更多的权势,现在就必须帮小皇帝稳住帝位,对付瑞王一党和禄郡王一党。以后么,哼哼,能保住性命就算小皇帝还念着一丝情份。
    至于有勇无谋、最好掌握的禄郡王,他是先帝留下的一块磨刀石。他可以去攻打楚国,也可以自立为帝反攻京城。但最后的最后,当他完成了使命,是否能有好下场就看他到底做了哪些事儿。
    吴老提督想到这里,又喃喃念叨了两声,先帝啊先帝!L

☆、第十四章 景泰帝

大行皇帝丧礼之后五日,新帝登基,在宫门口遵循“金凤传书”的古礼,将继位诏书封于金凤匣内从宫城城墙之上吊垂于地,再由金箭信使快马传遍天下。随后,大赦天下的诏书和封赏旨意也一一下达。
    大行皇帝实在是大周历史上数一数二的英明君主,功绩彪柄、千秋赞颂,所以群臣们给他拟定的庙号为周圣祖,谥号为“天弘广孝睿哲恭俭宽裕肇纪立极大圣至神文义武俊功德大成仁皇帝”。他的梓宫将葬入温化皇陵,温化皇陵也因此改称圣陵。
    依照先帝遗诏,小皇帝在即位之后,尊徐皇后为太皇太后,追尊嫡父先孝仁太子为孝宗皇帝,也加以一连串的美谥。小皇帝亲自拟定了他即位之后的第一个年号,是为“景泰”。
    先帝遗诏虽然说封赏循旧例,但小皇帝为示恩宠,特意加恩了不少人。其中头一份就是第一个表态承认了他为遗诏指定新帝的武令媺,被小皇帝加以尊号“辅国”,是为辅国太平玉松大长公主。
    大行皇帝的几位皇子,也都予以封赏。禄郡王晋爵为禄亲王,泰瑞和寿四位亲王则加以“怀”字尊号,是为永泰、永瑞、永和、永寿四亲王。
    被废为庶人圈禁的前祥王虽然没有被赦免,但小皇帝格外赐给他一个儿子男爵爵位。前祥王的嫡子义国公出质楚国,晋爵为义郡王。
    武令媺之外的其余公主,小皇帝也没落下,各有封赏,或是给其本人,或者是子女。只是东昌兰真公主身为大行皇帝正儿八经的嫡公主。却与庶公主们一样的待遇,着实有些损颜面。
    大行皇帝的各位妃嫔,除了郭贵妃被晋为太皇贵太妃、德妃晋为太贵太妃之外,其余妃嫔都是循旧例赏以钱帛等物。但是,君臣们仿佛都忘记了,以前的先皇妃嫔是可以凭子出宫荣养的。
    七位辅臣中,肃亲王也加以尊号。为长肃亲王。怀睦老亲王的二子襄郡王晋为襄亲王。怀睦老亲王自己也被加以尊号“安国”,怀睦亲王世子的嫡长女由县主晋为郡主,且又封了一个女儿为县主。
    另外四位大臣辅臣。小皇帝也是加倍恩赏,虽不能给予或者晋升爵位,却将赏赐加给了辅臣的家眷们。
    小皇帝很有主意,即便他不能亲自理政。却不妨碍他提出意见。而这种加恩厚赏的圣意,太皇太后和辅臣们自然不会驳了他的面子。
    一顿的赏赏赏。大官儿小官儿不大不小的官儿们都有赏。小皇帝即位之初,真真是一片称颂声。
    不过呢,因小皇帝待泰王府与其余王府并没有什么不同。私底下也有不同的议论,有说小皇帝一入嗣嫡脉就不顾生身父母其实很寡情的。也有说小皇帝心机深沉暂时顺应先帝遗诏按捺不动的,不一而足。反正从目前来看,小皇帝待泰王一家子只是淡淡。
    正是这淡淡然。才让某些人心中警戒。
    这天下了早朝,小皇帝如同以前一样毕恭毕敬地送了垂帘听政的太皇太后回去坤熹宫。太皇太后也如同以前一样留了小皇帝一同用早膳。
    祖孙俩同坐一张餐桌,虽食不言,但彼此之间气氛倒还称得上一个温情脉脉。老天知道,这对祖孙过去十年里同桌用餐的次数都比不上这几天的次数多。
    膳毕,小皇帝又陪着太皇太后说些闲话。太皇太后淡淡然说:“昨儿太贵太妃来给哀家请安,说到永泰王妃染了时疾,身子不大好。”
    小皇帝心头一震,暗道难怪这几天上朝时见父王脸色不大好。母子连心,要说在宫里小皇帝最想念的,莫过于他的亲生母亲。想到母亲生病,他如今别说出宫探望,就连一声“母妃”都再也叫不得,他难过得差点落下泪来。
    但是,太皇太后此言单纯只是告诉他这些事吗?是不是还有别的意思?是在试探他?小皇帝心念电转,委实有些拿不准该怎么回话,干脆微微垂头,沉默不语。
    小皇帝这样子,不知道的人还会以为太皇太后给了他委屈受,实在很可怜。太皇太后在心里一叹,总归是才十岁的孩子,想念亲娘是正常的。
    不是亲祖孙,以前感情也淡漠,以后却要在宫里朝夕相处,太皇太后想着感情还是要慢慢培养的好。她便和声道:“哀家已经指了医治时疾最好的太医去了永泰王府,太医回报说永泰王妃的身子并无大碍,好生将养就是了。”
    “是,孙儿……孙儿多谢皇祖母!”小皇帝闷着声音,给太皇太后深躬行了一礼。
    “哀家记得慧英郡主嫁去南州已有三年了吧?”太皇太后虽这样问,却不需要小皇帝回答,接着说,“皇上,不如召慧英郡主一家子回京省亲?她是个好福气的,三年抱俩,如今是儿女双全呢。”
    慧英郡主与小皇帝一母同胞,是他嫡亲的姐姐,三年前下嫁南州世家名门宿氏。听得太皇太后这样讲,小皇帝委实开心,盼着姐姐带着外甥和外甥女回京,这样他的母妃也不至于膝下空虚。
    犹豫着,小皇帝看向太皇太后,小心翼翼地问:“皇祖母,朕想把慧英姐姐就留在京里,行吗?”
    太皇太后笑得和蔼,说的话也委婉,语气却是异样的坚决:“皇上,慧英郡主是宿氏宗妇,恐怕不好离开宿氏祖宅所在之处太久。”见小皇帝脸色阴沉下去,她又慢悠悠道,“不过,郡马的亲弟弟明年春闱要下场,慧英郡主和郡马估计能留到春闱以后。”
    小皇帝沉默了片刻,忽然又问:“皇祖母,孙儿想封慧英姐姐为公主,不知皇祖母意下如何?”
    太皇太后没说话,只是微笑着与小皇帝对视。片刻,小皇帝垂下头,呐呐道:“无功受赏,与祖制不合,是孙儿不对。”
    “皇上,时辰不早,该去澄心殿上课了。”小皇帝的贴身太监小林子低声提醒。
    小皇帝急忙向太皇太后告辞,匆匆乘轿回转乾宁宫,去澄心殿上课。在他十五岁成年行冠礼之前,他的日常生活就是上课。太皇太后和在京的辅臣给他安排了许多课程,就连不在京的三位辅臣都列了书单子给他,他看了那些书还要亲自写笔记回信给那三位辅臣。
    匆匆赶到澄心殿,今日授课的先生已经到了。不是别人,正是辅国殿下的舅舅李循矩。这次新帝登基,李循矩虽未升爵,却加了官,如今是从三品的户部实权高官。同时,他也任了小皇帝的先生。
    因着武令媺的关系,小皇帝对李循矩颇为客气。师生落坐之后,李循矩开始给小皇帝上课。但不同以往,小皇帝今日有些跑神。李循矩看在眼里,却并未点破提醒,故作不知地将课上完。
    临走前,李循矩将这堂课的讲义交给小林子,恭敬地对小皇帝道:“陛下,这份讲义之上有为臣的一些心得。陛下若有时间,不妨看一看,以巩固今日所学。”
    小皇帝向来聪明,立时明白自己上课走神被先生看在眼里了。但不同那些白胡须老先生会当堂棒喝,小李学士显然很照顾小皇帝的心情和面子。
    在鸿博书院时,李循矩还任过小皇帝的班导,彼此都是相当熟悉的。只是现在身份转变,有些话就不能再说了。小皇帝面庞微红,老气横秋地点点头,又冲李循矩一揖,道:“先生,今日辛苦。”
    李循矩受了小皇帝这应该的尊师之礼,却又还了半礼,然后行君臣礼节走人。小皇帝目送李循矩离开,想起了他的小皇姑辅国殿下,便召了小林子来问:“昨天不是让你去看小皇姑了,她怎么样?”
    小林子禀道:“辅国殿下精神尚好,听大宫女说已经能喝得下一碗稀粥。奴婢问过几位太医,都说辅国殿下这病来势虽凶猛,但只要好好静养一段时间也就好了。奴婢去的时候,辅国殿下正好醒着,召奴婢去说了几句话,让您不用惦记她,只好好念书就是了。”
    “好好静养一段时间?”小皇帝喃喃自语,脸上沉静平和,看不出太多复杂情绪。
    小林子察颜观色,瞧着澄心殿里就只他们主仆二人,便悄无声息地贴近小皇帝,用极低的声音在他耳边说:“奴婢从辅国公主府出来,乔装绕路去了兰真公主府,见到了淳和公主身边的湘儿姐姐。”
    小皇帝精神一振,把小林子扯到离殿门最远的地方,一面警惕着外面,一边悄声问:“东西给送进去了?”
    小林子使劲点头说:“送进去了!不光如此,湘儿姐姐还交给奴婢一样东西,说是淳和公主给您的!”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个荷包。
    小皇帝迫不及待地接过这个荷包,手指在荷包里头摸了摸,轻巧地夹出一张字条来。他展开这张二指宽的小字条,却见上面只有一个“忍”字!
    “忍忍忍!忍字心头一把刀!”小皇帝苦笑两声,问从小和自己一起长大的小太监,“小林子,你说朕这个皇帝是不是很没用?”
    小林子吓白了脸,卟嗵跪倒在地,连连磕头道:“陛下何出此言?等您成年亲政,自然就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对!等朕亲政就都好了!”小皇帝紧紧地捏着字条,面庞咬肌阵颤,让他这张尚且未脱稚气的孩子脸蛋看起来有几分狰狞。L
    ps:好累的一个周末,总算是没有断更!希望下个月时间能宽松些,阿门!鞠躬感谢各位打赏投各种票纸的亲们!谢谢!

☆、第十五章 圣手血书

景泰元年的春天,清凉山麓好风光。太平皇庄除去上一冬的冰霜覆盖,终于有了一些春的颜色。
    小皇帝顺利举行了登基仪式,圣祖的梓宫也移入了温化皇陵,武令媺原本应该要好的病却不仅没好,反而因亲自扶柩送圣祖入皇陵又染了风寒而变得更重。
    病势缠绵,她在床上足足躺了三个多月才渐渐将养好。除了新帝举行的第一个大朝会她去露了面,其余时候她或是在公主府,或是在皇庄。就这么着,稀里糊涂病着,她混过去了至德朝的最后一年,迎来了景泰元年。
    自去岁她一病不起,小皇帝便隔三差五遣人来看望,每次都大张旗鼓,还携带为数不少的药材补品。人前人后,小皇帝提及辅国殿下,不是亲昵称之皇姑就是师父。搞得无人不知在圣祖朝,武令媺就已是小皇帝的师父。
    这样一来,帝宠是明晃晃的有了,可武令媺也更加被人嫉恨。最恨她的,莫过于东昌兰真公主。
    当初武令媺抢在所有人面前第一个对小皇帝称臣,带动了她身后诸如怀睦老亲王、肃亲王、连老尚书等等太平党的宗亲众臣齐齐上阵表态拥戴小皇帝。一时间,竟让东昌兰真公主为颜无悔正名的机会都丧失——人人争着向新帝表忠心,哪有时间理她?
    如今,颜无悔的身份真是尴尬到了极点。要不是东昌兰真公主那边儿还有博国公郑氏、桓国公谢氏,恐怕小颜神医就能被安一个冒充皇裔的罪名给抓起来。
    圣祖大行之后,东昌兰真公主的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