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刘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暴君刘璋- 第4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怎么了?我不也一样吗?”吴俊对风姿吟这时候尖叫很烦躁,不耐烦的说了一句。
    “我……”风姿吟有苦难言,突然看到王越,愤怒大喊道:“王越,你这个虚恶小人,你要是早点拔出泪痕剑,我们岂会这个下场?我的脸怎么会……你是存心害死我们吗?我……”
    风姿吟突然控制不住情绪,冲上前去抓住王越衣袖,满是红点的脸,许多红点渗出血,配上愤怒的面容,风姿吟看起来非常可怖。
    “住手。”吴俊一把扯开风姿吟,摔在地上:“疯婆子,你要疯到什么时候?”
    “你叫我什么?”风姿吟不可置信地看着吴俊。
    吴俊没理风姿吟,对王越道:“王将军不要介意,这次能出来多亏王将军,风姿吟是口不择言。”
    众将士都沉默着,喝水的喝水,养体力的养体力,过了一会,王越推开弟子递来的水,站起身走到吴俊面前。
    王越拱拱手道:“将军,王越不能再在将军麾下效力了,将军保重。”
    王越说完转身,吴俊愣了一下,急忙叫住:“王将军,你说什么?能不能重说一遍,我没听清楚,你说你要走?”
    王越点点头。
    “为什么?”吴俊脱口而出,立刻道:“是不是因为风姿吟,她就是一个疯婆子,你何必把她的话放心里……好吧,如果王将军介意,那本将就将风姿吟的处置权给王将军,生死不论,王将军,你说怎么样?”
    “主公,你……”风姿吟不可置信地看着吴俊,这就是那个说忘掉了未婚妻,与自己花前月下的大首领吗?
    可是吴俊一双眼睛只看着王越,根本就没看眼睛通红的风姿吟。
    王越轻叹一声,沉声道:“吴将军,不必为难风姿吟,我王越还不会因为一个女子的轻浮之言改变仕途。
    吴将军,我当初投效于你,我说过什么?
    第一,吴将军的势力里面不能出现因为身份,而另眼相看的事,只看能力和贡献。
    世族子弟带着家财来投,吴将军给予官职理所应当,但是却不应该因为他们的身份破格提拔。
    寒门子弟没有家财,如果还没本事,吴将军可以拒之于外,可是事实就是,来投效吴将军的寒门子弟受到了世族子弟排挤,而吴将军视若不见。
    吴将军不但视若不见,还去向世族子弟讨教上层社会的生活方式,开始讲排场,夸大礼仪,现在吴将军还没一统天下,王越不敢想象吴将军将来一统天下会怎样。
    第二,当初说的是征服匈奴,可是吴将军却将匈奴的那些头领当成上宾看待,因为吴将军要获得他们的支持,一味对他们妥协,导致匈奴人比汉人地位还高。
    现在下河套地区,吴将军不觉得匈奴的许多部族,权力太独立了吗?这到底是我们征服他们,还是我们加盟他们,与他们狼狈为奸?
    现在那些匈奴人之所以蛰伏,是因为我们暂时强大,也因为有我们,他们才能在下河套生存,有一条我们变弱了,或者他们觉得威胁消除了,我们还能控制他们吗?
    不过这也没什么说的了,反正经过长安一战,匈奴人也覆灭的差不多了。
    还有一件事,吴将军早就知道长安有内应吧,还是以前那些川军没杀的世族内应,我当初给将军说过,如果军中出现了世族那一套身份规则,将军忘记了征伐异族的志向,就是我离去的时刻。
    现在吴俊将军不但宽大匈奴人,将军队军职慢慢身份化,自己学着融入世族,还承诺了那些造反世族,恢复他们以前的特权。
    王越实在不能相信这些特权,最终只赋予那些内应的世族子弟,相信这是吴将军恢复世族的制度的开端吧?”
    王越说着摇摇头:“君子断交,不出恶言,毕竟吴将军麾下大多数都是世族子弟,要完全撇开那套规则太难了,说到底也怪王越当初太天真,以为一个寒门出身的主公,能够更清楚世族规则的弊端。
    更清楚那些被打压寒门的痛苦。
    可是现在才知道,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寒门也是渴望世族特权的,反而是有些贵族,更清楚世族的弊端,正在努力改变。”
    王越说完,踏着大步走了出去,几名弟子立刻跟上,吴俊站起来,愣了好半响,大声喊道:“王将军,你是要去投效刘璋吗?你是看到刘璋回来了,川军强大无可比拟,所以就去蹭富贵吗?难道你不觉得你也是一个势力小人吗?”
    吴俊听到了王越那句话:“反而是有些贵族,更清楚世族的弊端,正在努力改变。”
    “那些贵族。”明显说的是刘璋。
    王越武艺太高,自己这几十个人加起来也不够他杀的,吴俊对王越离去无可奈何,可是心里如何能甘。
    眼看王越还是没有停步,吴俊沉声喊道:“王将军,你说了万般不是,可是你这次不但带领匈奴人攻入了长安,还杀了川军那么多人,重伤川军大将兀突骨,毁了赵云好厉害的兵器,杀了刘璋夫人孙尚香视若姐妹的婢女,还差点杀了刘循。
    就算是因为两军交战,你觉得刘璋能够收下你吗?
    现在川军大胜,正是鼎盛之时,你突然去投,他们会重视你吗?就算你心思高洁,他们会相信你不是趋炎附势吗?
    王将军,你回来,你说的世族之事,匈奴之事,我们都可以商量,我都听你的,只要你回来,你是大将军,这些事都由你定夺。”
    吴俊喊着,他不得不喊,吴俊比谁都清楚他的势力靠什么,一个周策,一个王越,周策行军布阵,出谋划策,内政抚民,都得心应手。
    而战场之上,全靠王越担当,在匈奴这个只服武力的地方,王越就是震慑匈奴的顶梁柱,如果王越不在,自己根本统御不下匈奴。(未完待续。)


第854章 自悔
    可是周策比王越好控制太多了,周策出了辅佐自己,也顺从自己,自己学习世族规则,将军队潜移默化,包括尊重匈奴首领该有的特权,周策从没出言反对过。
    吴俊觉得这样多好,这才是一个部下的本分,做好自己的事,主公的事你管那么多做什么?
    可是王越和周策太不一样,太清高,把自己当成救世主,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惯,要不是王越武艺太高,是自己的依仗,吴俊多一眼都不想看王越。
    可是,王越只是停住脚步,笑了一下,就继续前行。
    吴俊再也克制不住情绪,大吼道:“王越,你想投靠刘璋,少做梦了,以现在川军鼎盛,加上你劣迹在前,他们不会收留你这个不忠不义之徒,到时候被川军扫地出门,天下没人收容你,你就是丧家之犬,丧家之犬……”
    王越已经走远,吴俊骂了一声:“混蛋”,气愤地坐下来,其他将士安静的可怕。
    泪痕剑出鞘一次,就是一次诀别,在拔出泪痕剑的时刻,王越就已经打定主意离开吴俊了。
    帮助吴俊杀出重围,只是尽最后一次本分,也算是诀别之礼。
    ……
    刘璋率领大军返回长安,大批匈奴俘虏和曹军俘虏押解过街头,周围长安百姓纷纷出来观看,眼中满是不可置信。
    当初川军宣布了刘璋死讯,公布了刘璋的病,长安百姓可都知道川军在暗中征集治头痛的偏方,现在才知道是为刘璋征集的。
    这样映合之下,长安百姓已经相信刘璋死了,更何况川军都已经全军白素,官员和将军都穿上了白袍。
    关中乱了十几年,是川军到来的这一年恢复平静的,关中百姓才从苦难中挣脱出来,有了定居之所,有了一口饱饭吃。
    而且作为川军选定的**,长安以后会越来越好,关中百姓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长安百姓无论从心理还是物质需求上,都完全不想刘璋死,甚至害怕刘璋死。
    百姓害怕未知的迷茫,刘璋死后,长安百姓痛哭一点也不夸张,有感激刘璋安定关中的心思,更多的是这个噩耗,将对他们的生活产生极大的打击。
    而现在看到刘璋安安稳稳的骑在马上,不但回来了,还一回来就败了马上要打败长安的匈奴人和曹军,打的那些人全军覆没。
    曹军,长安百姓不知道,但是匈奴人,大多数关中百姓都再清楚不过。
    当初李傕郭汜之乱,匈奴人趁机掳掠关中,包括蔡琰在内,许多关中女人被抓,关中百姓被抢,米粮,布帛洗劫一空,那是一场空前的灾难。
    这次这么多匈奴人到来,如果长安城破,只要想到那后果,长安百姓不寒而栗。
    而现在匈奴人全部被消灭了,剩下的都被押解了,长安百姓安心的同时,既感激刘璋保住了川军给他们的家园,又震惊刘璋的能力。
    百姓的盲目崇拜往往就是这种时刻生成的,这个时候的长安百姓,只觉得只要刘璋在,任何敌人都撼动不了川军。
    刘璋率着军队走过大街,反应过来的百姓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蜀王万岁,川军无敌。”
    “蜀王万岁,川军无敌。”
    大街小巷,人声鼎沸,好像过年一样热闹,刘璋骑在马上对拉提亚笑道:“怎么样?中原热闹吧?这还没发展起来,等发展起来回更繁华的。”
    “有什么好得意的。”拉提亚不屑地撇撇嘴,可是眼睛却滴溜溜转地看着周围,两到三层的砖楼或木房,街边小摊各种各样的东西,布匹店隐隐看到的花哨不料,食店传出的香味……
    以前拉提亚被当着人质到中原,只到武功一带,就逃跑了,只见过西凉的城池,那时候就算看了长安,也见识不了什么。
    这时看了长安,才发现的确比西域好多了,看着那些新奇的东西,拉提亚都跃跃欲试。
    刘璋看着拉提亚的表情,就知道她在想什么,这姑娘虽然聪明,自尊心又强,但是小女孩心性还没脱去。
    黄月英笑了一下,淡淡道:“这下少主公要受表扬了。”
    黄月英当然知道刘璋离开长安时,长安是什么样子,长安靠着吸纳各地流民,又从豫州,南阳,河洛迁徙大量百姓进入关中,有了人口基础。
    强制迁移商户,作坊,官家设施,给了长安发展的硬件。
    还硬生生裁军十万,参与长安建设,修葺房屋,种植土地,有了现在的规模。
    除了归功于当初政策的制定者,刘循这半年的功绩是不能抹杀的,刘璋对拉提亚炫耀,就说明刘璋对现在的长安很满意,这不意味着对刘循的肯定吗?
    “表扬他?他就等着吧。”刘璋脸色板了起来,心里还真后怕,如果这次自己没从西域回来,死在西域了,那长安岂不是要丢在匈奴人和曹彰手上?
    当初还以为自己留下一个俯瞰天下的势力,刘循怎么着也是立于不败之地,可是长安失守,全局瘫痪,很可能川军从此一蹶不振,几年心血付诸流水。
    刘璋想到这里,心情怎么能好起来,看来任何时候,无论多么强大,都绝不能高枕无忧,这是当初周不疑在川军大胜西凉军后说的,刘璋现在有了更深的领悟。
    就在刘璋刚说完话,前方刘循带着周不疑,蒋琬等人前来迎接刘璋。
    “为了羁押城中暴民余党,孩儿迎候来迟,请父王恕罪。”刘循拱手而拜。
    “参见蜀王殿下。”蒋琬等人一齐下拜。
    “你的罪多了,回头再说,先带我去刑场。”刘璋不满地瞥了刘循一眼,叫人押着俘虏去军营,随后处置。
    刘循脖子缩了一下,只能和众官员武将带着刘璋去了刑场。
    几千人被押在刑场,全部是当初的世族余党,因为当初刘循一念之仁,没有杀他们,只是把他们充作了建设关中的奴隶。
    那些直接内应的,大多数都在混战中死了,这些是家属,年轻男子的极少,只有妇孺老幼,许多妇女都去内应了,而这次刘璋没打算赦免那些妇女,因为这次是叛乱,险些葬送川军的叛乱。
    许多长安百姓追着刘璋,在刑场外观看,对那些在押的暴民纷纷唾骂,他们和这些世族余党的想法可截然相反,对这些差点毁了他们生活的人,恨不得食肉寝皮。
    曲凌尘站在身后,萧芙蓉黄月英站在旁边,拉提亚徐昭雪在一旁玩,刘璋坐在座位上看了一眼天色,还没到杀人的时间,叫来刘循。
    刘璋喝了一口茶,低着头问道:“循儿,你监国不到一年,有什么心得体会?”
    “循儿有负父王的厚望……”
    “我问你有什么心得体会。”
    “我……”刘循低着头,小声道:“我没觉得自己哪里对。”
    刘璋拍了一下额头,对这个笨儿子无语了,指着一旁的周不疑道:“你是伴读加老师,你来说。”
    周不疑上前一步,抬头便道:“殿下,循公子行事瞻前顾后,优柔寡断,没有远见。”
    刘循委屈的看了周不疑一眼,虽然知道自己很多缺点,可是周不疑这么直截了当说出来,心里还是难受。
    “具体说一下吧。”
    周不疑拱手道:“当殿下噩耗传来时,循公子虽然能下许多安抚民心军心命令,但那基本都是安抚,而过少对一些不安定的人打击和监控,恩威二字,恩足够,威却少。
    最不正确的是,杜绝隐患牵连个人感情,过于一厢情愿,这一点我不能明说,但是相信殿下应该知道。”
    刘璋笑了一下,对周不疑道:“循儿什么都隐晦,你倒是什么都不敢说。”
    刘璋当然知道周不疑说的是什么,说的是刘康,是黄玥黄权,还有黄氏家族。
    这简直是为臣的禁区,说这些是最大的忌讳,周不疑竟然敢说出来,刘璋再次觉得周不疑这人实在有点无畏。
    不过刘璋知道不是周不疑不明白这是忌讳,而是明知忌讳,还是敢说,因为他不怕自己被牵连,人家都已经做好夭折的准备了,这样的人还怕什么?
    不过刘璋仔细思考了一遍周不疑的话,才真正觉得好头疼,黄家,一个王后,一个封疆大吏,一个王子,还是除了刘循之外,唯一的王子。
    如果自己真的在西域死了,刘循真的如周不疑所说优柔寡断,能坐稳蜀王的位置吗?
    刘璋发现自己也不能想下去了,就在这个时刻,刘璋突然想到,周不疑说这些话,恐怕也有提醒自己的成分在里面。
    刘璋敲了敲头,阻止自己再想下去,慢慢道:“好了,优柔寡断,没有远见,瞻前顾后,处事不够凌厉,还有什么?”
    “没有什么了,在内政和抵抗敌军的过程中,循公子做的都很好。”周不疑说道。
    刘璋指节敲击着桌案,沉声道:“恐怕还少说了一点吧,没用的仁心,当初入长安时,我叫他杀了长安那些世族子弟,可是他怎么做的?”(未完待续。)


第855章 黄军师去哪了?(求订阅)
    “不愿诛杀所谓的无辜,只诛杀首恶,留下大量的世族成员,这次就是因为这些人,长安差点被破,如果当初刘循没有感情用事,曹彰吴俊想要攻破长安,恐怕没有那么容易吧?
    一次对敌人的仁义,要用多少我川军将士的性命去填?甚至埋葬我川军的大业,让无数百姓再次流离失所,难道这还不值得反省吗?”
    “父王,循儿知错。”刘循低着头道。
    刘璋还没说话,周不疑却道:“殿下,我觉得循公子没错。”
    “恩?”刘璋诧异地看着周不疑,乐了,笑道:“周不疑,这事实摆在眼前,还没错吗?那是不是今天本王还要放了这些人?”
    “今天不能放,放了作乱之人,今后的人效仿,后患无穷,但是。”周不疑吸一口气,说道:“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循公子当初做的是错的。”
    “不疑哥哥,别说了。”刘循拉了周不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