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刘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暴君刘璋- 第1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高沛将战刀架上了庞统脖子,庞统闭眼,却久久没感觉到战刀斩下,良久,高沛轻出一口气:“你走吧。”
    “将军,你放了庞统,主公不会饶了你的。”副将上前劝阻,被高沛制止,高沛沉声对庞统道:“庞士元,今天我放过你,就当你以世族公子的身份,给我当了几个月亲兵的补偿,从此恩断义绝,若他日你敢与主公作对,我必用这把刀,斩下你的头颅。”高沛一刀劈断路边一棵柏树。
    “驾。”
    高沛打马而去,后面步兵蜂拥跟随,两名刀斧手拍拍胸脯,轻出了一口气,却看到庞统静立良久,突然朝着襄阳的方向跪了下来。
    “主公,庞统恨为家族所累,无法效力于你,但是心永远在川营,不管今后庞统人在何地,投入何人门下,都必助主公得成大业,改变这腐朽天下。”
    庞统如何会不明白,刘璋如果想杀自己,就不会派高沛前来截击,这是刘璋第二次放过自己。
    庞统叩头三拜,带着两名刀斧手,起身朝北方走去。
    同心,不同路,也未必不能殊途同归。
    …………黄月英告诉黄承彦夫妇,明日一早就要嫁去西川,蔡夫人眼圈一红,就抱着一堆碗碟去了厨房,刘璋和好厉害上了二楼,看着黄承彦在院子里给女儿嘱咐着什么。
    黄月英从一楼走上来,神情落寞。
    刘璋走上前拍拍黄月英的肩膀道:“别难过,女儿迟早要离开父母的,只是我们这样骗着他们好吗?我看你父母挺疼你的。”
    “你很同情他们吗?”黄月英抬起头道。
    “算是吧。”刘璋点点头。
    “他们逼着我今晚和你睡同一个房间。”黄月英丢下一句话,就进了一个房门,房门“嘭”的一声摔在墙上,黄月英没有关门,掀开帘子就进去了。
    刘璋愣愣地看着那还颤抖的门,好厉害在一旁抽了一个冷气,正儿八经地道:“她好像还不愿意?”
    在好厉害心里,刘璋和黄月英睡一个房间,这是便宜了黄月英。
    刘璋缓缓捏紧拳头,再也没有一点同情心,这一刻无比憎恨黄承彦和他那个蔡家老婆。
    …………刘璋进到房内,正看到黄月英在打地铺,黄月英一边拍被子,看着刘璋的脚,头也不抬地道:“睡床上,还是床下?”
    “地上吧。”
    “多给你铺了一层,不会冷。”
    黄月英将被子盖在凉席上,想了想又掀开,拿出自己床上的珠帘席铺在上面,动作麻利的真像一个持家有道的家庭主妇。
    刘璋刚钻进被子,黄月英从床上探出头来道:“皇叔,你为了招揽我,受这么多委屈,会不会觉得委屈?”
    刘璋将头枕在有些高的枕头上,躺平了看着房顶道:“这算什么委屈,倒是觉得挺亲切的,不过我不会睡一夜的,我的亲兵还在外面,等后半夜你爹娘睡着了,我就得离开,你会跟着走吗?”
    “你倒是爱兵如子。”黄月英想了一会:“走就走吧,反正都得走,他们生怕我嫁不出去呢。”
    “他们是为你好。”
    “你……”黄月英生气地看着刘璋,刘璋的意思就是说自己丑了,哪有这么直接的。
    可是又无可奈何,自己现在生的这么差,自己看了都不喜欢自己,要是刘璋现在把自己玷污了,在旁人看来都是恩赐。
    “你为什么要背着你父母投效川军?我听庞统说,你是不打算出仕的。”刘璋正经地问道,这也是他一直想知道的答案。
    “不告诉你了,因为那把扇子吗?”
    “如果我猜得没错,你应该还有一把鹅毛扇,上面一个明,一个亮吧,”
    刘璋平静地说完,黄月英猛地一惊,这一下完全出乎自己的预料,那把鹅毛扇除了自己和师傅,没有任何人知道,为什么刘璋这么平静地说出了这个事实?难道他真如师傅所说,是自己天命之人?
    虽然被那神叨叨的师傅整天念叨,自己可从来不信什么天命的。
    黄月英惊讶地看着刘璋。
    刘璋笑道:“看来我猜对了,现在你能说说你投效的真正原因吗?”
    黄月英沉默了许久,突然从榻上爬起来,给油灯添上油,拔了灯芯,屋内一下亮堂起来。然后走到刘璋身边,蹲下,严肃地道:“如果我告诉你真正的原因,你千万不要吃惊?”
    刘璋眉头一拧,心里好奇,翻起身来。
    黄月英走到柜子里,拿出一把鹅毛扇丢给刘璋,正是一个“明”一个“亮”。
    然后坐到地铺上,双手抱膝道:“其实我并没有骗你,是我师傅叫我投效你的,因为我师傅与你有同样的志向。”
    “你师傅是谁?”
    “听我说完。”黄月英沉吟一下,从小窗望着外面的弯月,静声道:“自王莽乱政,光武中兴,大汉就开始走向另一个时代,因为光武帝得成帝业,靠的就是各大世家,光武之后,大汉各代皇帝对世族放纵,以致世族越坐越大,从经济,政治,和文化上,全面左右这个国家。
    我师傅是看着世族壮大带给大汉兴盛,然后继续壮大,带给大汉腐朽整个过程的,到了恒灵二帝,世族已完全无法控制,如果继续让世族发展下去,大汉朝必然走向灭亡,而且这种灭亡是从内部掏空,消耗的是整个汉民族的元气。
    师傅不忍大汉在世族蚕食下,腐朽灭亡,而希望通过一次剧痛,换一个清明天下,二十五年前,我师傅眼见大汉衰亡,朝廷不是世族为首的清流党,就是宦官外戚,于是收容了一个徒弟,准备让这个徒弟从下至上推翻腐朽的汉庭,从新建立一个生机勃勃的国家。
    十年教导,徒弟终于成才,十六年前,发动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农民大起义,我师傅对这场起义寄予了厚望,可是,最终还是失败了,这不能怪我那位从未谋面的师兄,只能怪世族的力量太庞大了,以至于他和我师傅都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师兄已经尽力,最后身死人灭。”
    “黄巾叛乱?你师兄是张角,你师傅是?”刘璋惊讶道。
    “你也认为是叛乱吗?”黄月英淡淡道:“忘了,你是大汉皇叔,这本来就是叛乱,我师傅和师兄都应该是乱党。”
    刘璋沉默,“叛乱”两字脱口而出,只是因为自己一直觉得,大汉乱之始,就是黄巾起义,而罪魁祸首,就是张角,以前一直觉得,没有张角,没有黄巾起义,就没有后来的三国大乱,就没有大汉的人口锐减,五胡乱华。
    从三国到南北朝,从184年黄巾起义到589年陈国灭亡,长达四百年的大乱,蛮越当道,胡马纵横,都是张角一手造成。
    可是现在想来,以东汉的情况,世族尾大不掉,官场腐朽,特权横行,人民没有希望,有志之士在世族框架下麻木,这个民族已经没有前途,灭亡只是早晚的事。
    整个三国战争,其实就是一场世族争斗的豪华盛宴,还不如当初就让张角把大汉篡了。
    从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国家,总比被蛀虫慢慢啃噬掉的腐尸好。
    “我没有其他意思,大汉腐朽人尽皆知,要不然也不用我这个皇室旁系子孙来出头了。”
    黄月英笑了一下,继续道:“自我师兄的起义失败以后,我师傅终于认识到了世族的力量,随着师兄死后,各路义军相继被灭,我师傅已经认识到,在世族掌握一切力量的天下,让底层百姓反抗,是徒劳无益的,只会让世族在镇压农民起义过程中,获得越来越多的好处。
    从此我师傅心灰意懒,准备在深山中终老天年,可是汉灵帝死后,董卓进京乱政,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百姓离殇,人间四处是惨景,骨肉分离,千里白骨。
    我师傅觉得,这样的惨景,都是他一手造成,如果不是他让师兄叛乱,这些百姓尽管被世族剥削奴役,但是至少还有一口饭吃,一个完整的家庭。
    而自己让师兄叛乱,不但害死了师兄,起义失败,铲除世族的举动仅仅一年就宣告覆灭,徒劳无功,还害了天下百姓,既然世族无法铲除,那自己就应该弥补自己的过失。
    所以我师傅遍寻天下,希望找到一个可以传他衣钵的弟子,让这名弟子辅佐明主,匡扶汉室,虽然不能消灭世族,但至少还天下太平,但是他游历大汉十三州,最终没有找到这样的弟子,只找到了在溪边做水车的我。”
    黄月英说到这里,低着头笑了一下:“十年前,我在黄家湾的河边遇到师傅,他告诉我,我各项条件都附和做他弟子,可惜,我是一个女子。
    他本来不愿收留我,可是他也找不到适合的男弟子,最后只能勉强收我为徒,传我排兵布阵天文地理奇门遁甲之术,只希望将来侥幸,能够让我嫁给一个仁主,帮助他廓清寰宇。
    可是这样的仁主,最终还是没有找到,天下诸侯多的是枭雄,而真正的仁主,在世族中太难出现了,最后师傅只能退而求其次,让我嫁给诸葛亮。
    诸葛亮乃一代贤士,心怀天下,跟随他一起等待仁主,或许机缘巧合,我能帮着诸葛亮,辅助他的主公,一统江山。
    这就是师傅给我那一把写着“明”和“亮”扇子的原因。
    可是因为皇叔你的出现,完全打乱了这一切。”
    刘璋静静听完,缓缓道:“可是我并非仁主,为什么你师傅还要你来投效我?”
    黄月英看向刘璋道:“皇叔难道忘了我师傅最初的志向了吗?没错,皇叔的出现,让师傅死掉十几年的心,重新活过来了。
    他不用退而求其次,去找什么仁主匡扶汉室,而只需要帮助皇叔一统,就可以换取一个清明天下,他为什么还要让我去嫁给什么仁主,嫁给什么贤士?”
    黄月英笑了一下:“这天下没有诸侯比皇叔更满我师傅的意了。
    皇叔身为皇室宗亲,天下世族之首,却反世族,无疑是给世族沉重的打击。
    皇叔坐拥益州,根基深厚,即使两次大屠杀,民心依然稳固,有重竖天下的实力。
    皇叔处事冷静,行事果断,乃天下雄主,有重竖天下的能力。
    皇叔三次大屠杀,完全站在了世族对立面,有重竖天下的决心。
    皇叔任用樊梨香为将为官,开女子当政领军先河,让我以女儿身为官成为可能,皇叔试想,这大汉天下,还有谁比皇叔更适合我师傅?他不让我来投效你,又让我去投效谁?”
    刘璋听完轻舒了一口气,黄月英笑着问道:“皇叔现在知道,我三番五次向皇叔求官的原因了吧?”
    刘璋轻轻点头,现在关于黄月英的所有疑团,都豁然开朗。
    黄月英起身从柜子里拿出一叠纸,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字,“其他名士投效,都总是赶在主公最危难的时候,以求重用,月英投效皇叔,皇叔刚刚拿下襄阳,平定叛乱,可谓兵锋鼎盛,但是我告诉皇叔,现在才是皇叔最危难的时刻,皇叔信吗?”
    (未完待续)


第256章 古襄阳地下有个废粮仓
    “信。”
    刘璋郑重地点点头,拿起几张纸,上面飘逸的字体,一条一条列着方略,却都不是征战天下的,全部是内政条文,也明白了黄月英的意思,现在的川军所向披靡,但是所过之处,一片焦土,不止民生凋敝,隐藏的危机也极多。
    屡胜则骄,而根基不稳,的确是最危险的时刻。
    “我不知道皇叔是不擅长内政,还是打算打下再治理,但这都不是好事。”
    刘璋一条条地看着上面的施政条文,说道:“月英,你说你投效是你师傅的意思,那你的意思是什么?逼不得已吗?”
    黄月英站起来,到窗外看了一下外面,看到黄承彦还坐在院子里,回身笑道:“逼不得已算不上,但是我本人并不喜欢战争,我其实就只喜欢鼓捣一些小玩意。
    小时候吧,我就想,以后自己在深山修个院子,全部用自己的机械,和一个好妹妹一起生活算了,哪知道遇到了师傅,他教了我许多机械原理,也算投我所好,对我有恩。
    他要我来投效你,那就来投效你吧,我希望我五十岁以前,如果不死在战场,就助你平定天下。”
    “你现在多少岁?”
    “十七。”
    “三十三年,你把三十三年都交给我了。”刘璋将纸张放到纸叠上,站起来。
    黄月英轻声一笑,有些无奈又有些释然,刘璋也不知道她什么心情,两人一起向窗外看去,院中的黄承彦一直孤独地坐着,背影苍凉而佝偻。
    黄承彦老年得女,也难怪为自己这丑女儿操这么多心,就这样把人家女儿拐走,刘璋有些过意不去。
    黄月英脸上黯然,刘璋看得出来她也舍不得,不管一个女儿多么讨厌父母,真正离开时,也会难过。
    终于,黄承彦站了起来,对着夜空重重的叹息一声,无限的惆怅和无奈,刘璋侧头看去,黄月英眼圈微红,强忍泪水。刘璋的心揪得难受。
    “唉,闺女走了,抽水机谁照料啊,难道要我一个老头子去担水吗?唉。”
    黄承彦摇着头进了屋。
    …………黄承彦的叹息,让黄月英终于下决心走人,怕惊动二老,叫上好厉害,和刘璋一起到了一个沿着墙壁的管道处,刘璋仔细一看,还真像后世裸露在外的下水管道。
    “这是什么?”刘璋好奇地问道。
    “那边有两个气囊,这里有一个手柄,只要摇动手柄,就能将空气压进一个气囊中,反向转动手柄,气囊中的气就会压入另一个气囊,抽空的气就能将水带起来。”
    刘璋看着手柄到两个气囊中间复杂的齿轮装置,点了点头:“哦,这就是传说中的抽水机啊。”
    三人沿着“下水管道”下了一楼,好厉害隔着两尺左右跳到地上,发出“嘭”的一声,砸出一个大坑,被刘璋和黄月英左右打了一下,一起院子外跑去。
    当刘璋到了村口,亲兵们都已经打算到附近岩洞扎营了,一行人连夜回了襄阳。
    清晨,黄家院门敲门声响起,黄承彦披着睡衣打开一看,竟然是黄老爷子,黄老爷子杵着拐棍进来,这时蔡夫人从二楼急匆匆跑下来。
    “老头子不好了,老头子不好了,刚刚我去叫闺女和女婿吃饭,都不见了。”
    “什么?那还不赶快叫人去找。”黄承彦大急。
    黄老爷用拐棍敲了敲黄承彦的脑袋,可怜黄承彦五十岁的人了,也只被黄老爷子当小孩敲着玩。
    “二腿子,不用找了,你闺女跑了,不会回来了。”
    “什么?”蔡夫人沉吟一下,骂道:“这丫头,这么心急,我们又不是不答应这门亲,要去姑爷家,连早饭都不吃吗?这成亲后能被男人瞧得起吗?”
    “什么男人啊。”黄老爷子杵着拐棍坐到院中石凳上:“你女儿跟着刘璋走了……别瞪着我,你们没猜错,对,就是益州牧刘璋。”
    “这菜葛蔸(对闺女的贬称)要造反吗?她她她她要去投靠那个杀人不眨眼的屠夫……她她,气死我了。”黄承彦气得脸色涨红,不停地喘粗气,突然一愣:“爷爷,照这情形,你是早知道,你怎么不阻止这丫头犯傻?”
    “二腿子,我看是你犯傻吧。”黄老爷子用拐棍点着黄承彦脑门:“你闺女昨天就告诉我了,如今天下,形势渐渐明晰,有为的诸侯也就那么几个了,我们黄家也该考虑一下家族发展了。
    你想想,刘璋虽然无道,可是发展到如今,你确定刘璋一定不能成事?而且别忘了,刘璋就统治着我们这个地面呢?得罪了他,有好果子吃吗?你看到那些叛乱的世族下场了吗?要不是你闺女,你我现在还能站在这?”
    “可是……”黄老爷子一阵数落,黄承彦哑口无言,可是就是心里不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