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枭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枭雄- 第2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方剑雄明白他的意思,这就算是还了陈其美的兄弟之情,从此与民党切割干净。

    “静江兄,是不是出什么事情了?”方剑雄多少有点好奇,为何张静江能做此决断。张静江看了看陈果夫,年轻的陈果夫上前低声道:“孙先生最近在日本以临时约法为民国之本,搞了个护法组织。”

    方剑雄一听这个就乐了,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看了一眼陈果夫道:“静江兄果然是最精明的买卖人,这事情估计也瞒不了太久吧?”

    张静江呵呵笑道:“扶国,论做买卖,我肯定不如你。”

    这时候杨永泰进来道:“扶帅,瑞恩斯求见。”方剑雄把轮椅让给陈果夫道:“静江兄,借会客室一用如何?”张静江笑道:“随便用。”

    看着方剑雄出了院子门,张静江这才收起笑容,对身后的陈果夫道:“果夫,你去北京见了英士,告诉他一句话,就说是我说的。”

    陈果夫赶紧道:“请叔父示下。”张静江道:“天下大势汤汤,螳臂当车,实不智也!逆流而动,恐遭杀身之祸。”

    陈果夫面露沉重的点点头,如今这天下大局以定,张静江是担心陈果夫出来后,又投入到什么护法运动中去。

    方剑雄出了院子,面色阴沉,脚步停下回头道:“畅卿,让方浪和赵迒去欧亚大酒店见我。”

    护法运动,在平行历史上没少给本来就动荡不安的北洋政府添乱,孙某人盘踞广东,一根筋的要北伐。打的就是这个护法的旗号。

    没想到历史的惯性如此巨大,孙某人又举起了所谓护法的旗号。至于理由,很简答,共和党执政后,对《临时约法》进行了修改,变成了新的《民国宪法》。既然是修改,不免要动一些跟不上时代的条文,出于快速稳定国内的想法,其实变动也不大。

    “还真把《临时约法》当成了满清的祖宗之法不可违了。”自言自语着,方剑雄步出前院,进了会客厅。

    (未完待续)

正文 第二百九十三章 既要合作也要防备

    一秒记住【风雨小说网】。44Pq。,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什么护法不护法,方剑雄一点都不担心。张静江能借这个机会表态,就说明了孙某人的众叛亲离。如果非要继续下去,只能成为孤家寡人。一边走着,方剑雄一边琢磨,是不是利用外交手段,逼迫一下日本政府?

    想到日本,方剑雄便微微一笑,中日之间的外交谈判一直在继续,外交部咬死了一点,日本要进口各种矿石都没问题,但是日本产品要进入中国市场,关税就得跟着新的规定走。什么是新的规定?那还不是中国人说了算么?

    瑞恩斯找了个很蹩脚的借口,给方剑雄送请柬。什么请柬呢?道奇汽车在华设分厂,生产卡车,现在分厂已经开了三家,一家在天津,一家武汉,第三家在上海。本来上海的条件最好,最适合开分厂,但是在中国方面的暗示下,道奇很合作,跟着中国方面的意思走。

    不能不说道奇公司在华的负责人很聪明,了解中国市场的特点。道奇卡车在华最大的买家是政府采购,军队采购。而这个卡车生产的企业,不止道奇一家。不过道奇抢先一步而已。

    会客厅里寒暄几句之后,方剑雄拿着请帖,面带微笑对瑞恩斯道:“麻烦公使先生给福特公司带一句话,既然不能来中国开分厂,今后中国市场就不会看到福特这个品牌出现了。”

    瑞恩斯大惊失色,还以为又出什么问题了,赶紧追问:“这是为什么?”

    方剑雄笑了笑道:“我没有解释的义务,也不用解释。”一句话霸气到了极点,瑞恩斯一时间失神恍惚,不知如何应对。今非昔比,随着远征军参战。在协约国中的地位和作用凸显之后,中国的地位跟这快速提高。有英法的牵扯,本来就不是世界老大的美国,在中国的影响力削弱的很快。美国政府当然不能放任这种事态继续,欧洲总是要结束的,别看借着战争美国人发了财,战争结束之后呢?

    不能不说美国这个国家在关键的历史时期,出了两个不错的总统。一战威尔逊是一个很有远见的总统,因为他的努力,美国参战之后国际地位提高了很多。虽然还是被英法联手摆了一道。有点得不偿失,但是美国毕竟迈出了第一步。二战的罗斯福总统,更是一个眼光超前的伟大人物。在他的主导下。美国利用资金大棒,完成了摧毁凡尔赛体系的目标,并使得美国在战后一跃成为世界老大。

    很明显这是一个很糟糕的开头,瑞恩斯不是来谈什么汽车行业的。无奈之余,瑞恩斯只好给费舍尔使眼色。关键时刻,费舍尔的作用很明显。费舍尔还有一个另外的身份,就是美国总统中国事务特别顾问。

    “尊敬的方,这里说话是否方便?”费舍尔笑着上前接过话,方剑雄收起无所谓的笑容,看了一眼身边的杨永泰。已经很识趣的离开并带上门。

    “好吧,费舍尔,我给你面子。实话实话吧。美国一些企业,在对华问题上很不慎重,甚至可以说是轻浮。这其中就有福特公司。你知道,对待朋友,我是什么态度。但是我必须要强调。一直高唱对华友好的美国,至今还保留着歧视华人的法案。我希望美国方面的有识之士。在这个问题上发出呼声,不要断送了中美双方多年来积累的合作成果。”

    方剑雄这一棒子敲的有点狠,别看中美之间的关系一直看着很好,实际上一直存在很多摩擦。尤其是一些美国企业,需要的仅仅是中国市场,而不是什么来华办企业,更不是帮助中国发展工业。在这个问题上,方剑雄一直有很清醒的认识。美国这个国家,从诞生那一天起就是一个为了利益不折手段的国家。对这样一个国家,要合作,也要警惕。

    现在中美关系看起来不错,不等于中国要跟着美国的指挥棒走。对那些拒绝来华投资,并造成恶劣影响的企业,方剑雄决不手软。福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拒绝了中国要求其来华建厂的邀请同时,扬言在中国没有生产汽车的必要。

    “尊敬的方,您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是这些都是小问题,我认为中美之间的关系还是要向前看。眼下欧洲正在激战,美国已经参战。作为多年的朋友,为了中美之间友好关系,我认为中美两军有必要加强合作。”费舍尔说出了真实的来意,实际上此前风声已经传出来了。

    美军总司令潘兴向美国政府建议,美中两军有必要组成联合阵线。这个问题,美国政府通过一些渠道,已经向协约国提出了要求。法国一口拒绝,英国态度暧昧。到了方剑雄这里,则是愤怒!为什么是愤怒呢?很简单,因为美国先中国与英法沟通,而不是先沟通中国方面。这意味什么?

    提起这个,方剑雄脸上露出怒色,毫不客气的对费舍尔道:“这个问题不用考虑了,也没有考虑的必要。中国远征军有很强的独立性,即便是法军也只能要求中国远征军配合作战。”一战期间的美军,表现可谓拙劣。跟美军联合作战,这不是把远征军往火坑里推么?

    “委员长阁下!”瑞恩斯坐不住了,上前接话。其实他一直很羡慕费舍尔,能够称呼“尊敬的方”,而他只能称呼职务。方剑雄扭头看过来,瑞恩斯被这严厉的目光看的有点心虚,上前低声道:“阁下,受美国总统威尔逊先生的委托,转达以下几点善意。第一美国政府愿意提供五亿美元的贷款,用于帮助中国的铁路建设。当然,前提是这些铁路工程,由美国企业承建。第二,明年交付中国海军的两艘战列巡洋舰,美国海军愿意帮助中国海军培训相关人员。第三,中美强化合作深度,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第四,美国政府愿意就冶金、石化、机械等领域,进行对华技术援助。第五,中美两军在欧洲战场,组建联合司令部。”

    瑞恩斯说的很快,越说越有信心。这五条,都是费舍尔提出并得到了美国政府的认可。费舍尔在向威尔逊提交报告时指出,方剑雄是一个民族主义者,有着强烈的民族自尊。要想得到他的认同,就必须抓住他急于让中国强大起来的迫切心情。中国要强大,必然要发展、教育、交通、工业,这些都需要足够的资金为支持。

    说的白一点,中国缺少发展的资金,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方剑雄。虽然他在军事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的持续,需要国家工业发展的支撑。否则就更清朝的北洋舰队一样,昙花一现。中美之间隔着遥远的太平洋,以中国的现状,很难在五十年内达到现在美国的一半工业水平。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哪个国家的工业化是在五十年内完成的?没有完成工业化的中国,在一百年内都未必能对美国构成太大的威胁。更不要说,现在世界老大是英国,美国要想在世界舞台上唱主角,就得先搞定英国。还有一个更为现实的事情摆在美国的面前,英法正在全力拉拢中国。法国为了能让中国加大出兵欧洲的力度,甚至拿出了一个援助中国工业化建设的草案,目前正在讨论之中。怎么说呢,不是法国不想,而是法国现在穷的叮当响,有心无力中。法郎都快支撑不住,准备改成信用货币了。

    美国政府没有资金困难,现在正是钱多的用不掉的时候。从美国政府的长远利益和亚洲战略来看问题,就不能无视中国这个已经在国际舞台取得一定地位的大国。要挑战英国的统治,就不能没有中国的配合。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中国最大的敌人还是在远东。

    既然短期内没有利益冲突,那么为什么不合作呢?贷款是要付利息的,同时还为美国企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

    似乎方剑雄被瑞恩斯的五条打动了,这让瑞恩斯觉得很得意。这个中国的独裁者,并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独裁者。似乎他对美国的政治体制和价值观,存在很大的认同度。

    “好吧,我需要时间来考虑这个问题。不过有一点我要声明,日后涉及中国问题,我希望美国政府最好先与中国方面进行沟通,而不是先沟通其他国家。”方剑雄这句话,态度上的松动是很明显的。

    “委员长阁下,关于这个问题,我可以做解释。不是美国政府先沟通的英法,而是美国军方私下里的行为。美军一些将领,他们认为战场上的事情,可以在战场上解决,跟政府无关。坦白讲,这些观点我不能认同,对此我深表遗憾。”瑞恩斯赶紧解释。

    费舍尔很适时的插嘴:“尊敬的方,我认为美国政府的诚意是足够的。”

    方剑雄稍稍犹豫了一下道:“我想补充两点意见,请代为转达威尔逊总统阁下。”(未完待续)

正文 第二百九十四章争夺主导权

    一秒记住【风雨小说网】。44Pq。,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美帝的钱不好拿,这个道理很早以前方剑雄就知道了。国家和国家之间,讲的就是利益。美帝有美帝的国家利益,中国有中国的利益。当利益冲突不大的时候,合作是主流。从历史上来看,美帝这个国家不缺少一些有长远战略眼光的政治家,很多威胁美国利益的苗头刚刚出现的时候,美帝就已经提前布局做准备。要么抑制,要么打压。

    对于方剑雄来说,运气的是现在的美帝还不是二战之后的那个美帝。这个时期的世界老大是英国,美国想要撼动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的努力,体现在手段上往往是迂回的。

    中美联合指挥部这个东西背后,肯定没那么简单。首先是远征军的指挥权,这个美军是肯定要的。在这个问题上,方剑雄是不会妥协的,答应了美国人,法国人那边怎么交代?另外还有这个五亿美元的贷款,是一次性给,还是分期。这里头变数很多。

    “第一,原则上同意加强中美之间的合作,具体到军事合作,需要两军进一步磋商之后才能决定。第二,中美合作的先决条件是平等互助,而不是从属关系。”

    这两点应该说是很明确了,既然美国有加深合作的意愿,那就先谈谈呗。反正现在远征军已经退后休整,美军还没有开始登陆法国,有足够的时间谈。当然从美国陆军的角度看这个问题,他们是比较急迫的。美军没有大规模作战的经验,更没有与当今世界第一陆军作战的经验。战争的残酷性,美军的观察员已经做了充分的汇报。美国陆军需要中国远征军的经验,一旦联合作战,已经在战场上证明过自己的中国远征军作为合作伙伴,对美军来说无疑是一个胜利保障。

    政客的嘴巴里往往没真话。方剑雄也不例外。美国人想的好事,自然不能让他们得逞。

    原则上统一两军谈判,那就谈呗。从方剑雄这里离开后,瑞恩斯赶紧上报。很快美国方面就回复,驻华武官史迪威领衔与中国军方进行谈判。

    美军很着急,毕竟这个世界大战的伤亡肯定小不了,能尽量减少就减少一点。美国那个政治体制就这个尿性,国民动不动就上街抗议。二战的时候,b26那么好的轰炸机,都被公民抗议的退出装备序列。所以说普通公民往往都是很不愿意动脑子的。美帝在二战时期,轰炸机伤亡惨重的根本原因,那是没有远程战斗机护航造成的结果。你抗议轰炸机不行有鸟用,明显的不在点子上。

    这个谈判很快就开始了,方剑雄人还在上海呢,史迪威就带着一帮人去了国防部,开始正式谈判。中方代表自然不能是蒋方震。随便派一个上校级别的就够了。最后出面谈判的是总后的负责人段风少将,还是很给美帝面子的。

    史迪威很快就认识到段风的难缠了,谈判一开始就陷入了僵局。很简单,段风上来就坚决拒绝中国远征军由美军指挥的要求,而是给关系定性为必要的条件下配合美军作战。史迪威当然不能答应,然后就摆各自的道理。

    段风摆的道理不多。第一条就让史迪威脑袋大了一圈。很简单,中国远征军的装备和补给的费用,都是法国政府支付的。凭什么听美军指挥?所以还是先去说服法国政府吧。

    美军不是不知道这个,不然怎么会先知会法国,碰壁之后才回头找中国谈呢?

    谈判桌上第一个问题就把史迪威逼出一句:“美国政府愿意向中国政府提供贷款,这个事情,公使先生与贵国的委员长事先有过沟通。”

    段风回了一句:“美国政府提供的是贷款。不是援助。贷款是要付利息的,我们不欠美国政府什么。中美合作。如果是史迪威先生这个态度,我看没必要谈下去了。”

    谈判在第一天就陷入了僵局,美军要求中美组成联军,指挥权由美军掌握。中国方面很干脆,组成联军这个就不用谈了,没实际操作的可能性。不如谈一谈别的合作方式。

    不欢而散成为必然!

    上海,美国道奇公司的上海分厂,按照中国人的习惯,鞭炮、舞狮、锣鼓队,都是不可少的。道奇公使在中国的负责人叫博比,两年来道奇成为了美国企业在中国最成功的企业典范。第一辆卡车从流水线上下来的时候,现场立刻热闹了起来。

    博比站在方剑雄的身边,脸上满是笑容。心情实在是不能再好了,中国人很给面子。上海分厂的年产量是一千五百辆,博比很聪明配合中国政府的要求,把大量的配套产品分包给中国企业去做,就这么一个决定,道奇公司在中国三个分厂年产卡车五千辆,全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