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枭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枭雄- 第1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唐之道微微一笑,不再提这个话,转移道:“不说这些了,喝酒,喝酒。”

    北风狂卷雪花,徐州火车站内一派肃杀,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临时政府陆军总长黄兴驾到,总指挥孙岳率一众北伐将官,在火车站迎接。

    车门打开,一身戎装的黄兴出现,军乐队立刻奏响。

    黄兴对着迎接人等一番寒暄慰问,随后跟下来的李烈钧也一改失去江西的颓丧,意气风发的跟在后面。走到冷遹跟前的时候,黄兴握手的力度加大了。

    “御秋,干的漂亮!”黄兴赞了一句,冷遹稍稍犹豫便道:“徐州不战而下,非本人之功,乃张勋畏惧国防军之威也。冷遹不过受人恩惠,不敢居功。”

    黄兴的笑脸僵硬,干笑两声。

    出站的时候,李烈钧走到冷遹身边,低声道:“御秋兄,怎么说话的?”

    冷遹瞄他一眼,见他神态不豫,淡淡道:“我说的实话。”(未完待续。感谢关注

正文 鸟天气!

雪下的没停的,尼玛,这还让不让人活啊。

    答应的五更做到了,大家干的也不错,已经能看见馅饼那肥美的臀。

    心情很愉快,真的!

    希望明天能保持状态!

    不早了,大家晚安,我还得写一章再睡。

    不知道哪位仁兄投了4星的评价票,破了哥满分的金身。

    好吧,我可以理解是你选错了,我原谅你!

    整天感觉,最近状态还行,希望能保持下去。

    不早了,大家都洗洗睡吧,熬夜不是啥好习惯。

    最后,求月票啊!(未完待续。感谢关注

正文 第十七章历史巧合的本质(上)

    第十七章历史巧合的本质(上)

    吴佩孚顺利抵达枣庄,接到电报的第五镇一个标,很干脆的交接防务,扬言要上火车往泰安去。按说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吴佩孚也不是傻子,当然知道顶在最前面的就他手下这一千多号人。可是认怂的话说不出口啊,干脆就什么的都不说了,赶紧下令部队接防吧。

    转过头来吴佩孚给曹锟发电报,事情通报之后,曹锟先急了。在办公室里就骂上了:“张永成你个龟孙子王八蛋,老子派兵增援你,你倒好,让部队后撤。”

    曹锟可不好欺负,立刻先给张永成去电,问他什么意思?张永成接到电报,心里叫一个冤啊,赶紧的回电解释,那意思张勋这个老滑头不肯出力,都跑济宁去了。本来打算让吴佩孚留在济南的,这货自己去了枣庄。这个,不能怪张永成。

    有解释就好说,曹锟回电称:徐州丢失,宫保震怒。如山东再有闪失,空于兄不利也。

    这个意思就简单了,你看着办吧。反正我还在整装南下,担心你顶不住,先派一个加强标去了。山东要是打不好,估计宫保大人要发飙。

    张永成也不傻,一看这电报就明白了。山东这一仗要是打败了,估计他要吃排头。想想赶紧回电,称:多谢仲珊兄提醒,云云!

    原本打算退守泰安济南的战术,张永成赶紧修改,电令枣庄的一标人马,归吴佩孚指挥,两军配合作战,同时下令泰安的一个混成旅南下,增援枣庄。反正这个民军要是打到济南城下,结果也差不到哪去。干脆先打一打看看。不行再说别的,总不能天底下的革命军,全是方剑雄带出来的变态吧?

    吴佩孚救过曹锟的命,还不止一次。很受曹锟的信任,所以才有了这么一档子事情。再说了,曹锟这个人从来都护短,不管对错,肯定帮亲不帮理。

    枣庄守军全部归吴佩孚指挥。这家伙兵力雄厚起来。足足小三千人。吴佩孚从容多了。对面的林述庆不知道啊,这倒霉孩子,镇江被冷雨的特务团削了一顿之后,运气一直不怎么好。进了扬州城,林述庆手下三千人马扩充了一倍,对外号称一个师。好不容易盼到临时政府城里要北伐。林述庆开始还捞了一个总指挥,没曾想孙岳一到,没他什么事情了。

    北伐开始。林述庆部也没啥正经的仗捞着打就是了,到了徐州,部下闹腾了。都不愿意继续北上。都知道前面有谁等着呢。指望别的部队北上吧,其他人也不傻啊。打张勋,大家都能接受,打正经的北洋第五镇,那就另当别论了。

    浙军的朱瑞首先提出。部队疲惫,需要休整。林述庆趁机附和。顾忠琛的一个江苏师就更不用说了,那也是不愿意动。原因很简单,临时政府买的军火,全尼玛便宜了第一军和第三师。也就是所谓的宁军,原来的第九镇。顾忠琛这个师,最新的番号是第六师。嗯嗯,临时政府统一番号了。

    其实论战斗力,顾忠琛这个师还真不算差,江苏新军的底子,装备都是德国原产的1888,尖头弹和圆头弹都能用,方剑雄那边买回来的。正经的就他这个师有一个炮标,装备的57、37炮,全师一万两千多人,绝对的北伐军主力。

    顾忠琛要求补充军械,不是买了不少哈气凯斯么?来个十几挺吧?不然北洋军火力太猛,我们压不住。这个头一带,其他人都跟着起哄,被挤兑的就是冷遹和唐之道了,这两部从芜湖装备采购中获益最多了。

    这帮军头孙岳根本压不住,好在黄兴来了,北伐军内部各种声音才被强行压制下去。即便是这样,为了平衡各部,黄兴只好把北伐军一分为二,冷遹和唐之道走商丘,其他部队继续北上济南。

    为了让北伐军出战,黄兴还撒了一**洋,补发了两月的饷银。至于开拔费,那就别指望了。都是为了革命嘛,有饷银就不错了。

    林述庆第一个得到了补充,汉阳造一千条,哈气凯斯机枪五挺。得了补充,就不能不战了。于是天晴之后,林述庆率部出发,打头阵。

    出徐州奔着枣庄而来,徐州的火车早被张勋搜刮一空,林述庆只能步行北上。走了两天,才到枣庄外围,应该说走的不算快,但是比他慢的还有呢。第二波出发的顾忠琛,还没出贾汪呢。你说徐州距离枣庄才多少路程,就这速度,蓝天蔚都拿下莱阳了。

    2月17日,枣庄城外响起了枪声,莱阳城外也响起了枪声。历史虽然被改变,但是充满了巧合的本性没变。

    林述庆这边的情报显示,枣庄守敌为第五镇一个标的兵力,没有炮兵。即便是这样,林述庆还是很谨慎的,派出了尖兵,大队落后十里地,免得一头栽进去。

    蓝天蔚这边的情况则完全是另外一个概念了,根据地方上的革命同志汇报,胶东自卫队有一万多人枪呢。对此蓝天蔚豪迈的一笑:“乌合之众,土鸡瓦狗尔。”

    于是蓝天蔚的北伐第二军,继续西进。蓝天蔚刚出莱阳,齐正鸿这个家伙就知道了,叫来邢楠等人一商量,都觉得蓝天蔚这家伙名不副实,看他的行军队伍就知道了。先头营跟大队的距离不过三里地,就这还前士官三杰呢?收拾他!

    至于民军嘛,齐正鸿和邢楠的观点也很一致,巧合的说出了一句话:“乌合之众,土鸡瓦狗!”

    同时说这个话的,还有吴佩孚,这家伙手里捏着小三千人马,踌躇满志的在枣庄摆开阵势。吴佩孚的指挥部,直接前移到常庄,发现北伐军先头部队的时候,吴佩孚端着望远镜也来了一句:“民军不过乌合之众,有何惧焉?吴某观之,虽有数万,不过土鸡瓦狗尔。”

    先打响的是枣庄外围,镇军在临时政府的编制中排到了第九师,假假的也算是正规军了。毕竟有原来第九镇的底子,战斗力还是不太差的。

    进抵常庄不远,一出村子里传来了枪声,先头连的几个士兵中弹,其余人立刻闪开,就地还击。接触没多久,带着伤员,主动后撤了。林述庆闻讯,亲自来到前面,了解情况后,知道对面的村子里只有步枪,机枪都没响,判断对面也是小股部队,决定发起试探进攻。

    吴佩孚这边也挺狡猾的,发现民军之后,下令炮兵和机枪都不准开火。派一队兵先打一下看看情况。简单的接触战之后,吴佩孚继续让炮兵和机枪装哑巴,等着民军往阵地上撞。

    蓝灰色的军装还是比较醒目的,林述庆不难做出判断。虽然没有机枪,但是这个北洋兵的射击水准很高。林述庆派出一个团的兵力,对前方道路边上的村子发起了攻击。双反互有伤亡,打了一个上午,也没能拿下那个村子。

    中午休战,林述庆觉得把北洋军的底细打出来了,下令把唯一的一个机炮营拉上去,立正拿下村子,立下战功,也好显示镇军的威风。当然林述庆还是很谨慎的,立刻派人通知了随后跟进的顾忠琛,告知前方遭遇北洋军了,对面火力很猛,正在激战,尽快增援。

    吃午饭在这个年月,那叫加餐。平时镇军都是吃两顿的,早晚各一顿。不是打仗,别想吃这一顿中午饭。这个也不是林述庆虐待士兵,而是哪都一样。你还别说,有两顿饱饭吃,在这年月就是幸福了。吃饱了饭,林述庆下令部队开始攻击,首先发难的是机炮营哈气凯斯,和三七炮,这两种玩意射程算远的,不过也得推进到距离目标五百米前后才能打的准。

    前方的小村子被一顿招呼,林述庆还是很满意的,拄着战刀,摸这八字胡。就等着胜利的捷报了。

    顾忠琛这边接到消息,已经是午后,距离林述庆所在的位置,也就是三十里地。就这段距离,顾忠琛走了一个下午,眼瞅着天色暗淡了,前方突然一阵剧烈的枪炮声。

    顾忠琛赶紧下令准备战斗,刚把队形摆开,前方镇军如潮水一般往回跑。

    这是怎么了?顾忠琛受惊不小,赶紧的让人去拦截,打探情况。很快就在乱军找找到了狼狈不堪的林述庆,看意思太丢人了。帽子丢了,马也没了,身后两个卫兵夹着退下来的。

    见到顾忠琛,林述庆叫一个欲哭无泪啊。没等两人交谈,前方已经打起来了。蓝灰色的北洋军掩杀过来,顾忠琛一看架势不对,下令开炮。一顿炮火过去,北洋军也安生了,不追了。缓缓的退回去。

    这时候天也差不多黑了,顾忠琛哪敢继续北上了,下令后撤二十里再说。林述庆也没跟着顾忠琛一道,而是四处去张罗收集败兵,等到天黑,拢共收集回来三千多人枪。林述庆是放生大哭啊。这点家底攒的时候多费劲啊,就这一仗被打残了一半。

    总算是跟顾忠琛见着面,两人一谈,顾忠琛才知道,林述庆败的不冤。(未完待续。感谢关注

正文 第十八章历史巧合的本质(中)

    第十八章历史巧合的本质(中)

    武昌,方大帅的司令部内会议室内,军政要员陆续来到。方大帅要开会,据说又要密谋什么反动军事行动。这个反动军阀,现在的野心是越来越大了。

    方大帅的办公室里,此刻正在开小会。共和党的几个首脑都在,孙宝琦、郑权、韩衍、李慕言、汤化龙。嗯,如今汤省长已经是联合自治区政务委员会二号,执行委员长的干活,权力又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跟方大帅是越绑越紧了。那个一号委员长,按照方大帅的意思,本着培养未来总统的目标,让给了黎元洪。不过这个秘密会议,黎元洪是没资格参加的。

    “情况大家都知道了,现在南京临时政府可以说是不可一世,这正是我们需要看到的。让他们去跟北洋打。慕言先生,你辛苦一趟回芜湖,再给南京方面出售一批便宜军火。”方剑雄眼下可谓是春风得意,坐山观虎斗的好事不是谁都能赶上的。

    “请大帅放心,卑职一定办的漂漂亮亮的。”李慕言先保证,随后拍马屁道:“上海各界高度赞扬,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堪称名句。”

    孙宝琦这个旧官僚,最关心的就是地盘了,举手发言:“扶国,苏北便宜了南京就算了,山东乃京津屏障,不可轻让。再者河南中原之地,连接晋、陕、鄂、鲁、皖、直。此用兵之地。万万不可落入民党之手。”

    这种会议上谈战略,大概也只有孙宝琦敢了。别人可不敢对军事指手画脚的,那样犯忌讳。实际上每个文人都有一个军事家的梦想,都觉得自己指挥打仗也不赖就是了。不过在方剑雄的地盘上,军政分开是很严格的底线。孙宝琦不一样,他是方剑雄的老师,说两句没事。

    方剑雄必然是要给老师面子的,笑眯眯的解释道:“老师放心,胶东自卫军来电,围歼蓝天蔚不过数日之内。河南方面。学生也早有安排,不会便宜了南京。”

    孙宝琦就是要借这个来显示一下他的地位,得到了回应后便不再提什么战略眼光了。转移话题道:“扶国,你也不能光打仗。还得多在其他方面下点功夫。从来都是马上得天下,治国还是要靠文人。”

    这句话很得在座的人心啊,大家的眼珠子都亮了。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方大帅素来是从善如流的,笑眯眯的点头道:“老师金玉良言,学生谨记。”

    然后,会议继续,各种瓜分。一帮大佬们满意的散会。方剑雄这个劳碌命,还得急匆匆的往会议室赶,不过这边的会议又是另外一个气氛了。

    方大帅迈步走进会议室,一水的草绿色军装整齐的起立。副官段风大声吆喝:“总司令到!”接着威风凛凛的方大帅,表情严肃的走进会议室。一帮军官各个面带肃然,笔挺而立。

    方大帅学着电影上大人物的招牌动作,双手抬起示意落座,待众人落座之后,双手撑着桌面,大声道:“军情局密报,滇军入黔,唐继尧又是砍头又是活埋,几百号人被处理。唐继尧得了个唐屠夫的称号。西南之乱,怕是要开始了。眼下临时政府一面忙着北伐,一面还惦记让熊克武回四川,组建川军参加北伐。这些举动,国防军绝对不能坐视。”

    “大帅。四川乃长江航道之上游,天府之国。物产丰富,绝对不能落入他人之手。江西已定,三省练成一片,南京无暇西顾,就算是想顾也要问问国防军答应不答应。”站起说话的是新晋的死忠张振武,国防军第八师长。如今的第八师,下辖两个新编的混成旅,装备虽然差点,但也算是兵强马壮,跃跃欲试的想立功呢。只有立功了,才有机会换装啊。

    方剑雄很满意的笑了笑,就是要有这样的人站出来说话。扭头看看副总参谋长张孝淮,因为蒋百里在芜湖主持军校开学事务,张孝淮是暂时代理总参事务。

    张孝淮微笑而起,走到地体跟前,拿起棍子指着宜昌道:“李小川来电,第四师完成换装。考虑到西南的地理环境,第四师下编两个混成旅,第七混成旅长高升,第八混成旅长龙宗恒。特务团扩编为独立特种旅,随时可先期入川作战。预计入川部队为四个混成旅,具体从哪调兵,还得大帅顶多。对于总参而言,现在缺的就是一个入川的借口。”

    方剑雄看着地图点点头,突然转头看真汤芗铭道:“铸新兄,海军准备的如何了?”

    汤芗铭站起正色道:“海军部各舰艇休整完毕,随时可以西进。”

    方剑雄示意他坐下,再问张孝淮:“后勤方面准备的如何了?”

    张孝淮道:“军需储备充分,宜昌几个仓库已经充满。麻烦是招商轮船局运力有限,一次性只能运送一个混成旅的兵力和装备到重庆。国防军入川,最便捷的就是走长江水道。运力不足的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方剑雄沉吟不已,首先想到的是英国太古轮船,可惜英国佬认定的是袁世凯,这个忙是指望不上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