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政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政客- 第3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多尔衮没有过多理睬范程,今天在大殿上的一幕,眼见着范程就是使用了计谋,他和大家的想法一样,征战蒙古草原这样的事情,自己和阿济格等人都是可以做的,没有必要让代善领兵出征,不过仔细想想,这肯定是皇上的安排。否则范程是没有这个胆量的,想是这样想,但意见肯定是存在的。
书房里面,皇太极和多尔衮坐着,范程在一边站着。
皇太极没有多说,这就是身份地位不同的显示。
“十四弟,朕今rì的安排。你一定有些想不通吧。”
“皇上,臣弟以为,二哥带兵征伐,一定能够所向披靡的。”
“朕和你是兄弟,这些话就不要说了,二哥的年纪大了。征伐蒙古,确实不合适,但朕需要这么做,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是提醒一下某些蠢蠢yù动的人,心思不要想歪了,二来也是借着这个幌子。能够真正的做些事情啊。蒙古草原的情况,朕很清楚,这征伐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没有多大的必要,白白消耗钱粮不说,作用还不是很大,大明在安宁堡和靖边的互市,得到了蒙古各部落的支持。朕这个时候去打互市的主意,肯定不是明智之举的,所以说,朕夜里到你这里来了。”
多尔衮惊得站起来了。
“皇上有何部署,臣弟万死不辞。”
“还是坐下说话,朕今rì带着程来,这相关的安排部署。还是程首先和你说说,程是汉人,也可以帮着分析一下汉人做事情的特xìng啊。”
这个时候,多尔衮的脸sè好了一些了。原来这一切皇上都是清楚的,今天在大殿上面的安排,不过是障眼法,范程帮着皇上,完成了这个障眼法。
“范大人,快请坐下说话,怠慢之处,范大人不要多心啊。”
多尔衮起身招呼范程坐下了。
范程很快开口了。
“皇上,王爷,奴才效忠多年,也曾经多次比较,奴才觉得,大明朝存在弊端太多,尽管有苏天成和江宁营,也不过是昙花一现,我大清国只要能够养jīng蓄锐,一定能够彻底推翻大明朝,问鼎中原的。”
皇太极笑着开口了。
“程,这些话就不用多说了,直接说说你的分析。”
“遵旨,臣觉得,苏天成出任蓟辽督师,统领边关事务,表面上看起来,对我大清国是不利的,大凌河城的丢失,就是最好的证明,不过苏天成面临的问题是很多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大明的崇祯皇帝,功高震主,这在汉人化传统里面,是根深蒂固的,苏天成的功劳越大,处境就会愈发的危险,第二个问题,是协调与朝廷的关系,苏天成必须要依靠朝廷,不可能单打独斗,崇祯皇帝要控制苏天成,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朝廷里面,培植苏天成的对立面,这些人能够不遗余力的攻击苏天成,令苏天成时时刻刻感觉到畏惧,第三个问题,大明朝廷的武官员,各自成为了派系,相互之间勾心斗角,他们不关心朝廷的事情,做出来任何的一件事情,想到的都是自身的利益,可他们成为了朝廷的绝对力量,苏天成是不可能挑战的,从这三个方面来说,奴才以为,苏天成不可能坚持太长的时间。”
皇太极脸上依旧带着微笑,多尔衮有些忍不住,想着开口,但见到皇上的神情,忍住了开口,让范程继续说下去。其实多尔衮明白了范程的意思,要用时间来消耗苏天成,关键是大清国的诸多将领,不一定能够忍受时间的推移啊。
“不过问题也是有的,奴才不得不承认,苏天成的确是足智多谋的,有些时候,甚至是抓住了我大清国的痛处,苏天成在陕西的时候,开设了互市,笼络了蒙古的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通过这两个部落,影响到了其他的部落,不少的蒙古部落,加入到和大明的互市之中,开设慢慢依赖大明了,这明显是分化瓦解蒙古部落,稳固了边关,通过这一手,我大清国的军士,想着突然从大同、宁夏等地入关,难度就增加了很多,奴才想不到的是,苏天成在陕西就开始考虑对抗我大清国的事情了。”
“至于说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固守在河套地区,没有展开入侵,奴才分析,可能出于两个方面的缘故,一是河套地区土地肥沃,足以维持部落的生存,加之和大明互市,得到了足够的粮食,不需要劫掠,二是两个部落恐怕得到了大明朝廷的暗示,他们在河套地区,实际上帮助大明朝廷稳固了边关,减轻了大同、宁夏一带的压力。”
“苏天成拿下大凌河城,稳固大同和宁夏一带,实际上的想法,就是想着困住我大清国,大明地广物博,些许的灾祸,是能够承受的,可我大清国就不同了,若是遭遇了灾荒,影响是很大的,以前出现这些问题,能够通过入关来弥补,现在出现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局势的不稳定。”
范程说到这里的时候,多尔衮安静下来了,他已经听明白了这里面的意思了,看来范程马上就要说到关键地方了。
“奴才觉得,总是维持这种局面,等待时间的流逝,也不是最好的办法,还是需要出击的,只是关宁锦防线得到了加强,大同、宁夏一带,驻有大量的明军,对这些地方展开进攻,成功与否不好说,如今的情况下,没有六成以上把握,还是不要出兵的好。”
“奴才分析了边关的局面,发现了明朝还是有薄弱环节的,那就是登州和莱州。这两个地方,曾经遭遇过战乱,完全恢复的可能xìng是不大的,而且这两个地方,亦是苏天成管辖之下的,若是我大清国能够绕开关宁锦防线,出其不意的攻打登州和莱州,去的显著的战绩,对于苏天成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朝廷也是会震怒的,虽说不大可能撤掉苏天成,但多少对苏天成是有着意见和看法的。”
说到这里,谜底终于揭开了,多尔衮也隐隐明白了。
皇太极开口了。
“十四弟,朕安排二哥到蒙古去,不过是吸引明军的注意力,这样的消息,想着完全保密,可能xìng是不大的,明军驻扎的大凌河城,距离沈阳只有四百里地,想要完全保密消息,几乎是不可能,如此的情况下,朕就需要思考了,既然情报会泄露出去,不妨就让苏天成知晓,让他去安排,我大清国八旗子弟,出其不意的攻打登州和莱州,令苏天成猝不及防。”
多尔衮连连点头。
“皇上,臣弟恳请领军攻打登州和莱州。”
“呵呵,不要着急,朕到你这里来,就是商议这件事情的,满朝都知晓二哥要领军出征了,要去蒙古草原了,相关的筹备是少不了了,至少粮草是需要准备的,这个时候,准备攻打登州和莱州的军士,同样可以准备,两支大军同时出发,只是目的地不一样,目标任务也不一样,至于说二哥那里,出发之际,朕会说明确的,要二哥把握好。”
“不过攻打登州和莱州,情况完全不一样了,这一次入关,就从关宁锦防线,绕过大凌河城、宁远、山海关,这是一个非常冒险的计划,需要详细的筹划,朕夜里来和十四弟商议,就是想着十四弟承受这副重担的,十四弟要详细筹划,做到万无一失啊。”
多尔衮站起来了。
“皇上,臣弟这就开始准备,定不辱使命。”
“很好,朕是相信你的,千万要谨慎,若是情势不对,迅速撤兵,不要恋战,攻打登州莱州的八旗军,不能够太多,也是两万人,这样行动迅速一些,补给方面也容易筹措,不一定要攻下登州城和莱州城,造成重大影响即可。”(未完待续。)


'正文 第六百七十六章 分析'

    宁远城,蓟辽督师府。
桌上摆着从沈阳来的情报,苏天成眉头皱着,显然是在思考。
渠清泽进来的时候,看见了苏天成正在思考,没有敢打扰,自从大凌河城被攻打下来之后,苏天成在辽东的威望迅速上升,不管是边军,还是军官,说到苏天成和江宁营的时候,都是敬畏的语气,当年后金鞑子攻打大凌河城,也用了前后三个月时间,想不到苏天成攻打大凌河城,前后三天时间,而且接近一个月时间过去了,后金鞑子没有任何的反应,眼看着大凌河城修葺好了,军队进驻了,周围的据点和堡垒也得到加强了,这等的事情,以前是不敢想象的。
看见渠清泽进来了,苏天成抬起头。
“老渠,坐吧,情报你看过了吧。”
“已经看过了。”
“说说你有什么感受,说的具体一些。”
“下官觉得很正常啊,大凌河城被攻下来了,后金鞑子肯定是不满意的,必须要找到出气的地方,大人的威名,令后金鞑子不敢轻举妄动,他们只能够是找到汉人出气了,下官可不可怜那些汉人,哼,跟着鞑子做事情,出卖祖宗,他们就该受到这样的报应。”
苏天成低着头,没有看渠清泽,脸上依旧没有什么表情。
“皇太极决定攻打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下官也觉得正常,大人当初在安宁堡和靖边开展互市,其实就是要对付后金鞑子的,如今这个目的达到了,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彻底臣服我大明了,蒙古一些部落攻打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也遭遇到失败了,两个部落发展起来了,蒙古草原的局势发生了变化。这个时候,皇太极想着扭转蒙古部落的局势,选择这两个部落,可以理解啊。”
苏天成听得很仔细,但他总觉得有些不对,按说渠清泽的分析,是不错的。
“大人。下官现在算是明白了,当初大人要求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驻守在河套地区,不要离开,下官还有些不明白,若是两个部落展开了攻击,搅乱了整个的蒙古草原。后金岂不是要大军征伐了,如今看来,边关需要稳定,两个部落驻守在河套地区,大同和宁夏一带,都稳固了,就说这次攻打大凌河城。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放开手攻击了。”
渠清泽说话的时候,苏天成已经走到了地图的旁边,仔细看着地图。
地图和沙盘已经成为苏天成不能够离开的两样东西了,不管是征战期间,还是在平时,都是不离身的,每到一地。首先需要的就是地图和沙盘,这个习惯,江宁营的将士都清楚了,而且这个习惯,也在江宁营军官中间流传开了,就算是苏天成做出来了部署,回到营地之后。各级的军官依旧还要认真看一看地图和沙盘,仔细研究一下,落实具体的部署。
渠清泽说完之后,也看向了地图。
“老渠。你来看,沈阳距离河套地区,距离遥远,中间要经过蒙古草原,距离接近两千里,况且河套地区算是在我大明的控制之下了,这里已经成为供应我大明战马的主要地方了,重要xìng是不言而喻的,当初我要求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驻守在河套地区,一方面是想着他们能够帮忙固守边关,另外一个方面也是为战马着想的,他们不离开河套地区,就没有侵入到草原核心地带,就不大可能影响到整个的草原,就算是有影响,也是局部的影响,也是慢慢的影响,这样的情况下,皇太极为什么会去考虑攻打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呢,要知道,宁夏驻扎有四万军士,其中三万榆林营将士,一万江宁营将士,还有足够的火器支持,后金曾经在安宁堡和靖边都交易到火器了,难道皇太极会不知道。”
苏天成提出来这些问题,表面上是询问渠清泽,其实自己也是在思考的,情报是不会假的,关键是自己要弄清楚原因,皇太极为什么会进攻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难道真的如同渠清泽说的一样,皇太极感觉到了江宁营的强大,避其锋芒,扭头去对付蒙古部落吗。
后金出现欺凌汉人的情况,这种态势,苏天成做过仔细的分析,他认为后金的局势有些不稳了,皇太极登基之后,八旗军取得了太多的胜利,崇祯四年的大凌河之战后,八旗军尚未遇到过像样的抵抗,出现问题是在崇祯九年,阿济格率领十万八旗军入关,损失惨重,接着就是前不久的大凌河之战了,两次的损失,后金恐怕承受不住,皇太极若是没有什么表示,不能够有着强硬的措施,下面会出现不少的矛盾的。
从这个角度出发,皇太极选择进攻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还是说得过去的。
但这里面确实有些问题,令人难以理解。
“大人说到的这些问题,下官一时间想不明白,不过下官觉得,皇太极选择进攻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是能够解释的,皇太极曾经亲自领军,征伐过蒙古部落,肯定是有着充足信心的,这一次选择恐怕也是做了充足的准备的。”
“你这么说也有道理,我记得一个现象,每当内部出现问题的时候,就需要从外面打开缺口,转移矛盾,比如说后金,崇祯九年的失败,加上这次的失败,四个年头了,两次重大的失败,内部一定是有怨气的,这股怨气必须要爆发出来,但不能够在内部爆发,必须要转移目标,对外征战就是最好的办法了。”
“大人的这个理论,下官第一次听说啊,真的是有道理啊。”
苏天成看了渠清泽一眼。
“多看看历史书,就明白了,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想来想去,想不到其他的什么解释,加之渠清泽这样的认识,苏天成也觉得,这可能是皇太极为了转移后金内部矛盾的举措,也就是说,这次攻打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不过是摆个样子,不一定要取得完全的胜利,只要不失败,就算是可以了,内部的矛盾消化了,皇太极可以腾出手来,做其他的事情。
“老渠,既然是这样的情况,你认为我们需要增援吗?”
“下官觉得,增援还是有必要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大同边军的战斗力一般,若是后金鞑子突然选择大同作为进攻的对象,从这里入关,恐怕会坏事的,下官认为,增援的军士不需要太多,有一万人足矣,这一万人和驻守在安宁堡的江宁营将士会合,榆林营有三万将士,五万人足够应付了,再说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的战斗力是不错的,毕竟他们配置了火器,还有好几门的红衣大炮。”
“那好,就按照你说的办理,你还是要特别注意后金来的情报,要仔细分析这些情报,说不定我们能够从这里面,得到很多重要的东西,这也便于我们做出来适当的调整,从目前的情况看,皇太极暂时不会攻打大凌河城,不会攻打关宁锦防线。”
苏天成的眼光,从登州和莱州方向飘过去了,他没有特别注意着两个地方,甚至没有直接注意到山东。
其实后金进入关内,还有两条线路,一条是经过辽河之后,从广宁方向,绕过黑山,直插永平方向,接着面对的就是天津了,经过天津之后,进入山东的济南府,不过这条线路,异常的危险,绕过了关宁锦防线之后,进入了永平,就可能陷入到明军的重重包围之中,一旦被围住了,退路都没有了,面临着全军覆没的危险。
另外的一条线路,就是海路了,从旅顺坐船直接到登州府城,或者是登州府所辖的蓬莱,但后金几乎没有海船,也没有所谓的海军,这条线路也是不用考虑的。
也正是这个原因,苏天成几乎没有考虑到后金可能会攻打登州府和莱州府的。
其实这是情报工作上面的重大失误了。
和渠清泽商议完毕之后,苏天成的思考重心开始转移了,他想到了裁撤边军的事情,首先需要裁撤的,就是关宁锦防线的边军,人数太多了,战斗力普遍不行。
任何时期的军队,都是需要物质支撑的,那种完全依靠jīng神来支撑的军队,是不存在的,譬如说军饷不能够到位,或者说没有相应的物质承诺,论你使用什么样的办法,这样的军队都是难以支撑下去的,江宁营能够如此迅速的发展,是双管齐下的结果,一方面是充足的军饷做保证,另外一个方面是从军人的荣耀,以及军队与家庭息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