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佳的重生之旅 欣欣向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佳佳的重生之旅 欣欣向荣-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了看自己女儿有些沉下来的小脸,任秀芬停住话头,张月容大约知道这里面有事,但是也不好探听,岔开话题说:
“你们这次回A城是探亲吗”
“也不全是探亲,不瞒张大姐,我们今年承包了县里的糖厂,想着去A城找找门路,看看有没有销路,毕竟地方大,机会也多不是,再说购买力也不是小县城能比的”
张月容一愣,心里不禁暗暗掂量,眼前这个看着三十多岁的女人,竟然有能力承包下县里的糖厂,别的她不了解,县城的糖厂她可知道一二,不是小作坊式的产业,而是一个真正的国有企业,而这个年纪不大的女人,竟然有实力承包,怎么可能是个一般人,眼光和胆量,真的很厉害,这样的人将来的发展恐怕不可限量,说不准,将来就是个什么光景,如果自己现在主动帮上忙,也算多个朋友多条路。
如今公私合营,大刀阔斧的开始了,国家开始扶植民营企业,说不准什么时候,自己在的国有大厂就散了,到时自己有个门路也好办事,想到此,张月容笑道:
“你说这可怎么话儿说的,咱们还真是难得的缘分,我就在A城饮料厂供销科工作,负责购进所需原料,我们厂每年的糖用量非常可观,市里的糖厂供应不足,我们还需要去别的地方采办”
任秀芬和小叔对看一眼,心里顿时高兴的都不知道该说啥好了,这可真是撞上来的机会,佳佳在一边悄悄打量这个张阿姨,心里大约也猜到了这个阿姨的想法,虽说有些势利,但是这也无可厚非,看上去是个很有能力的女强人,其实场面上跑的人,都精明非常,这也算是一种人情投资互利互惠的事情。
张月容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一个纪事本,飞快的写了一溜电话和地址,递给任秀芬:
“这是我的联络电话和地址,你抽空来我们厂看看,回头把你们厂出产的样品和相关认定文件准备好,我们可以签供销合同,我还认识罐头厂的人,如果可以,我出头给你们牵线,他们厂的用量也不小,多联系几个,你们厂里产量再大,也不愁销路了”
小叔和任秀芬完全想不到坐火车还能遇到贵人,任秀芬一万次的庆幸,自己这次大方的买了卧铺票,不然那里寻来这样的机会。两人谈的很投机,火车到了A城的时候,两人才依依不舍的分手,看着提着箱子渐渐消失的张阿姨,佳佳觉得妈妈的运气其实也很不错。
甩甩头,佳佳开始打量火车站,远没有后来漂亮便捷,虽然很大,但是有些老旧,空气中弥漫着一丝熟悉的味道,属于记忆中的A城,妈妈比佳佳激动多了,佳佳甚至瞥见妈妈眼中忽然盈满的淡淡泪光,妈妈悄悄试了试眼角,低头摸摸佳佳的头:
“佳佳,这里就是妈妈的故乡,快要见到姥姥了,高不高兴”
佳佳点点头,姥姥姥爷其实算很疼她的,也因此,后来姥爷过世,姥姥去了养老院,她情愿每月负担三分之一的费用,为了那个慈祥而忍耐的老人。妈妈牵着佳佳的手,小叔提着行礼,出了火车站,一出火车站,就是流经A城的运河和横跨河上颇有历史的铁架桥。
运河两侧有些旧时的西洋建筑,曾经是各国的租界遗留下来的,使得这座大城市在繁华中添上了几许历史的厚重,虽然后来很多历史学家说这其实算是不可磨灭的耻辱,但毕竟也算一种文化积淀,令这座城市拥有了独具一格的特色,这里后来被很好的重修保护了起来,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区。
和现在比起来,变化并不大,不过就是陈旧被光鲜所代替罢了,所以佳佳并不陌生,可是瞥了旁边的妈妈一眼,妈妈脸上有一种茫然和生疏,还有一丝丝酸楚,表情复杂难辨,小叔更是东看西看,恨不得多长出几只眼睛来才好:
“嫂子,这里真热闹啊,比咱们省城可强多了,这河真宽,我听说是通着海的吧。。。。。。”
嘴里不停的说着,比三姑六婆还絮叨,妈妈从口袋里找出了地址来看了看,佳佳想到姥姥家窄辟简陋的平房,急忙拉拉妈妈的衣摆:
“妈妈,咱们住旅店吧,您不是还要和张阿姨谈事情吗,旅店有电话,更方便。”
任秀芬一愣,依着她,她想回家去住的,可是想了一下,不禁微微叹口气,佳佳姥爷去年来信说,搬了家,如今和大弟一块过,说是一个里外间的房子,自己和女儿小叔子一去,那里住的开,如今也不是前些年那样拮据了,也不用给爸妈再添不必要的麻烦。
想到此,点点头:
“好吧!咱们找一个你姥姥家附近的旅店住下好了”
看了看川流不息的车辆,找了一辆人力三轮车,说了地址,佳佳看着手里的地图,对蹬三轮的男人说:
“师傅,从这条路直接下去,到新安路右拐”
男人一愣,呵呵笑了:
“小妹妹比我还熟呢,好嘞!走了。”
22.妈妈的失落和无奈
姥姥家住在市中心区域,东西南北互相交错的胡同长而深幽,后来平房改造了,这里可谓寸土寸金,但是现在却没有什么价值,姥姥家的胡同对面有一个二层小楼的招待所还算干净,要了两个单人房,放下了行李,就提着带来的土特产向姥姥家去了。
近乡情怯,佳佳看着妈妈越走越踌躇的脚步,心里也有些别样的酸涩,
“妈妈,是这里吧”
佳佳停在一个大杂院外面,陈旧的两扇院门敞开着,里面横七竖八的平房和小路,还有角落里堆放的杂物,对面一个有些鞠楼的老人正在弯着腰点着门口的煤炉,低着头,鬓发灰白夹杂,放进报纸引火后,放入脚下的劈柴,一阵烟涌上来,老人呛了两声,急忙直起腰来,正好对上门口的妈妈,目光短暂的怔楞后,是不可置信的狂喜:
“秀。。。。。。秀芬。。。。。。是秀芬吧”
妈妈手里的书包啪的掉在地上,动作飞快的走了进去,一把搀住老人:
“妈,是我,我回来了”
老人有些浑浊的目光,贪婪的打量着女儿,这一晃十多年过去了,眼泪顺着满是皱纹的眼眶缓缓溢出,有些哽咽的开口:
“秀芬,这些年苦了你了”
任秀芬的眼泪也含在眼中,转了几转终是没落下来,扬起一丝笑容:
“妈让您惦记了,我过的很好,佳佳,这是你姥姥,快喊人”
佳佳对姥姥并不陌生,毕竟算起来比父母在一起的时间都长,感情自是不同,走过来亲热的喊了声姥姥,姥姥开心的笑了,脸上的皱褶仿佛秋天最灿烂的菊花:
“呀!这是佳佳吧,都这么大了,这模样和秀芬小时候一个样,是个俊丫头,来!来快进屋吧,站在这里干啥”
说着利落的在冒着火苗的炉子里压上一块蜂窝煤,在院子里水龙头洗干净手,才攥着佳佳进了屋,和记忆中一模一样,紧紧关着门的里屋是大舅一家三口的地方,外面住着老两口,空间不大,放了一个双人床和一个大衣柜,中间放一张圆桌和几把凳子就几乎满满当当的了,床和大衣柜夹空里,就是佳佳睡了六年的地方。
放两个凳子,搭上木板铺上被褥,就是一张简易的床,对面的桌子上放着一台14存的黑白电视机,有些老旧,上面支着两根天线,妈妈介绍了小叔,姥姥说:
“哦!这是金山的弟弟,和金山倒是真的很像,坐下,我给你沏茶去”
佳佳急忙站起来,端起暖壶:
“姥姥,我来吧,您坐着就好”
佳佳熟练的倒水沏茶,姥姥笑着点点头:
“真是个懂事的乖孩子”
“奶奶,我回来了”
外面响起一个男孩子的声音,带着淘气和几分娇憨,门口的草珠帘一动,进来一家三口,正是大舅一家,其实大舅为人还不错,就是性子有些软弱,加上后来又下了岗,在家里更是没有什么地位,所以对大舅妈几乎是言听计从,令佳佳很有些瞧不起他。
大舅妈本质上和二婶有些相似,也许是穷怕了,势利而尖锐,唯有对自己的儿子,佳佳的表弟很好,对别人都是不冷不热算计的很,说出话来含沙射影的不中听,佳佳对她有很大心结,看见佳佳三人,大舅首先激动的说:
“大姐,是大姐吧!您回来了”
姐弟两个看的出来感情不错:
“美珍,这是咱大姐,你还没见过吧”
大舅妈脸色一酸,眼神有些轻蔑的打量了来人几眼,心说真是喝口凉水都塞牙,八百年没来过的亲戚,这时候来,不用说肯定就是返城的事呗,真是怕啥来啥,为了这个和孩子他爸吵了一个月了,她当然不同意,家里就这点地方,丈夫的工厂眼看又要搞合营,说不准这铁饭碗就保不住了,到时候一家子喝西北风去,她心里还指望着公公婆婆老两口贴补一二呢,毕竟赚的多花费少,贴补儿子也应该,如果来了个外甥女,管吃、管喝、管住的,这钱能少的了,指望那个农村的大姐,估计没希望,所以早就在心里窝着火呢。
没想到这大周日的,出去逛逛街回来就添了堵心事,孙美珍可不是个脸软的女人,说的出来做的出来,听见丈夫说,把手里的包一下扔在床上:
“哟!大姐回来了,这么多年也不见回来一次,怎么今儿倒回来了”
大舅和姥姥脸上一僵,姥姥低声吓道:
“美珍,你胡说什么”
“哟!我可不是胡说,真真的大实话”
说着扫了佳佳两眼:
“我心眼直嘴笨,也不会拐弯抹角的,我先说好了,不是我不招人,孩子他爸那点工资养活我们娘俩个都不够,要是再来个外甥女,我们娘俩个可活不了了,大姐不是我说话难听,你弟弟自己儿子都养不活,外甥女我们可更伺候不了”
大舅脸色涨红:
“美珍,你说的什么话,当年大姐为了我才去下的乡,现在有了政策,让孩子回来念书也应该,大姐,美珍就是说说,您别往心里去”
任秀芬和小叔的脸色要多难看有多难看,尤其任秀芬,脸色青一阵,白一阵,气得都说不出话来,再也没想到会是这个情景,要是以前,也许任秀芬就忍了也说不定,毕竟还要指着弟弟照顾孩子,这里再怎么不好,也比农村强,可是如今已经不是当初了,几年的经商,任秀芬那里还是当年那个柔弱受气的家庭妇女,她是一个干练坚强的女人。
而且,任秀芬私下打量了一圈,和自己家真是天壤之别,虽是大城市,可是条件还不如自己那个小县城,这个大弟妹竟然比她二婶还尖刻十分,佳佳在这里生活,说实话,任秀芬不放心,小叔蹭的站起来:
“大嫂,干啥非得把佳佳弄这里来,我不同意,咱家里比这强多了,”
姥姥脸色灰白,瞬间仿佛又老了几岁,伸手拍拍任秀芬的手:
“你不要和她一般见识,她就是心直口快”
大舅妈哼了一声,一甩脸子,推开里屋的门走了进去,哐当把门摔上,大舅有些尴尬的和姐姐陪了不是,也急忙跟了进去,一会儿里屋就传来争吵声,大舅妈尖利的声音传出来,说的要多难听有多难听,任秀芬站了起来,看了看年老的母亲,内心一阵难过,现实和理想终有差别,自己心心念念回来的家,竟然是这个样子,任秀芬不免有些失望和无奈。
把地上的白糖和酒放在桌子上:
“妈我回来不是为了佳佳返城的事情,我就是来看看您的,想不到。。。。。。”
说到这里说不下去了,沉默好半天,才露出一丝苦笑,姥姥站起来:
“不要理她就好了,快中午了,妈给你们做饭去”
里屋兵兵乓乓的一阵大响动,任秀芬摇摇头:
“妈,您别忙了,我还有事情要去办,这样,明天我过来,咱们去馆子里吃饭,妈,我先走了”
姥姥一急:
“秀芬,哎!秀芬。。。。。。”
任秀芬扫了里屋一眼,微微一叹,从包里拿出一沓子钱放在老人手里:
“妈,这些年我也没进过啥孝心,这些钱您就收着用吧,我已经订好了旅店,还有些业务,那里更方便”
老人望着女儿和外孙女匆匆离去的背影,一屁股坐在床上,眼泪就掉了下来,滴在手里的一沓崭新的人民币上,迅速晕开来,里屋的们开了,儿子和媳妇走了出来,孙美珍看了看老人手里的一沓子钱,眼睛一亮,看厚度可不少,怎么也有两三千吧,遂有些狐疑的看了看丈夫:
“你不说你大姐是农村的吗,怎么有这么多钱”
大舅哼了一声,孙美珍上前甜甜的喊了声:
“妈,其实我也是为了咱家着想,您看你的大孙子明年就上学了,这哪里不用钱,要是大姐的孩子来了,咱可供不起不是”
老人站起来看着儿媳妇:
“他大姐不容易,当年为了留下名额,自己主动下了乡,谁想到过了这么些年,你们竟然连个孩子都不招,你看看我那外孙女是个需要你们供养的样子吗”
孙美珍一愣,刚才自己一急之下,竟然忽略了,现在想起来那个旁边站着冷冷看着自己的小女孩,哪里像个乡下丫头,比大城市里的孩子穿的还好,再说刚才的大姐,穿着打扮可也真不像个农村人,不过想了想,没准是为了面子好看,进城特意换的也未可知,反正说下大天来,她也不同意那孩子回来。
“奶奶,我饿了”
老人深深叹口气:
“我去做饭去”
站起来向外面走去,背影显出几分苍凉和悲哀。大舅脸上划过愧疚。佳佳三人出了胡同,小叔就气愤的说:
“大嫂,这是什么事,您那个弟妹真的欠揍,要是我媳妇,我一巴掌打得她满地找牙”
任秀芬倒是叱一声笑了:
“你媳妇,你媳妇还不知在哪里呢,哎!我这才知道,爸妈原来过的是这样的日子”
说着摸摸佳佳的头:
“看来这里真不是咱们家了,不过你姥姥和姥爷的日子过的。。。。。。哎!”
佳佳拉着妈妈的手摇了摇:
“妈妈,回头咱们把姥姥姥爷接到咱们家去得了,咱们那里空气好,适合老人养老,而且也更舒心”
佳佳心里说,也许过的轻松舒心了,姥姥后来也不会积劳成疾了,任秀芬摸摸佳佳的小脸蛋点点头:
“这个,妈妈再好好想想,饿了吧!咱们找个地方吃饭去。”
大概是怕给佳佳造成不好的印象,再去姥姥家,都是妈妈一个人去的,对于返城的事情,妈妈也仿佛看开了,不像以前那么执着,呆了几天,办好了事情,告别了姥姥姥爷,三人登上了回去的火车。
望着窗外不断后退的A城,任秀芬心里有几分淡淡的失落,原来这里早就已经不是自己的家了。佳佳看了看妈妈有些出神的脸色,把自己的小手放在妈妈的大手里:
“妈妈,不用返城的政策,我也会考上这里的大学,用我自己的实力,光明正大的回来,妈妈,相信我”
任秀芬抬眼看着女儿坚定清凉的眸光,笑着点点头:
“好!妈妈相信佳佳。”
23.县一中开学了
回了家;妈妈也没再提让佳佳返城的事情,一心扑在了糖厂的经营上,八月底;县一中开学了,佳佳骑着小叔给她弄来的崭新玫红色的24自行车,和赵芸芸一起有说有笑的向县城骑去,道路两边是一望无际的青纱帐,玉米高粱郁郁葱葱,随着晨风荡起一阵沙沙的响声,带来一种别样的风情,赵芸芸看了看佳佳的车,羡慕的说:
“你这辆车可真好看”
说着嘟嘟嘴看看自己的,赵芸芸骑的是许绍辉替下来的旧车,佳佳笑着瞥了她一眼:
“你要是喜欢,咱们两个换着骑好了,有什么可羡慕的”
“真的!那咱现在就换过来吧!我试试好不好骑”
佳佳对赵芸芸的孩子气无法,停下来和她换了,赵芸芸眉开眼笑的骑着新车别提多美了,时间尚早,两人骑的不快,拐个弯上了柏油路,赵芸芸抬手指了指前面:
“佳佳,那个是你表姐王霞吧”
说着撇撇嘴:
“都上中学了,还让家长送,真是的,一点都不自立”
佳佳好笑的看看她吐槽:
“如果不是我自己去报到,恐怕玉珍婶子今天也是要陪着某人来的吧”
赵芸芸脸一红,白了她一眼,自己咯咯咯笑了起来,佳佳放慢速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