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权倾大明-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子的老书生,正在帮人写家书。
    这个年代可没什么九年义务教育,只有少数人识字,知识掌握在读书人的手上。有很多人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手印比签字更有用。可出门在外,怀念家乡亲人总不能只让人带话过去,带话的人也容易忘事,最好的办法还是写下来。很多读书人在穷困的时候最简单的赚钱方法就是帮人写信,收信人不会看,但也可以找会认字的人帮着念,既方便了思乡的人,也赚点小钱糊口。
    这摊子除了帮人写家书外,也代写春联,可真正吸引李虎涵是一副画,一副缺了一角,还被弄脏的画。这幅画上画的是一头雌虎带着两头小虎在嬉戏。擦干净了手上的油脂,李虎涵小心地用手指抚摸着这幅画,表情有些激动。
    不需要李虎涵说些什么,王千军感受到李虎涵那激动又不安的情绪,也不需要多说什么,两三口吃下李虎涵给的梅花糕,王千军走到了李虎涵的身边。此时摊主已经帮人写好了家书,收下铜钱走到了王千军的身边。
    “这位少爷,喜欢这幅画吗?这可是一幅好画,你看这头雌虎,还有那两头小虎,都是这么的栩栩如生,很好的一幅雌虎护子图,绝对是出自名家之手。快过年了,少爷喜欢的话,讨个喜气,五百文就够了!”
    王千军穿的是少爷的衣服,李虎涵则是一副丫鬟打扮,摊主当然知道该跟谁谈价钱。快过年了,因为长时间待在道衍的身边,王千军身上穿的衣服虽然不是太名贵,但也不是普通人家穿得起的,更何况这么小的孩子身边就有丫鬟跟着,当然是有点钱了。
    李虎涵看得很入神,也很激动。可当她听到这幅画要五百文钱的时候,她还是赶紧看向王千军,用力地摇着头。这幅画,五百文钱绝对值得,因为李虎涵知道这幅画是谁画的!可是,以王家现在的财力,五百文钱实在是太多了,太浪费了,这个摊主刚才帮人写一封家书也才赚了十几文钱而已。
    算一算身上的钱,全部拿出来的话,五百文还是够了。他今天出来,身上不仅带着母亲给的钱,还有父亲偷偷给的,还有平时从了空那边积累起来的私房钱。一对疼他的父母,一个疼他的师兄,这个世界也没什么不好的。可就这样付出五百文钱,王千军可不想当凯子,他现在也没有这个资本。
    只是,这幅画还是要买下来,因为这幅画似乎对李虎涵很重要。因为王千军指着画说道:“这幅画被弄脏了,无法弄干净。更重要的是,落款没有了,缺的那一角偏偏是落款的地方。快过年了,大家都辛苦了,三百文的大明宝钞,可以吗?”
    三百文的大明宝钞就在王千军的身上,可李虎涵还是觉得贵。她又摇了摇头,还坚定地碰了下王千军的手臂,但王千军只是笑,让李虎涵放心的笑容。
    被砍了两百文,还是宝钞,摊主当然不乐意了。他伸出了五根手指,说道:“如果是宝钞的话,必须再加五十文铜钱。如果少爷你有三百文铜钱的话,也可以。”
    “成交!”没有任何的废话,一张三百文的宝钞加上五十文铜钱,王千军拿到了他想要的画,交到了李虎涵的手上,被李虎涵瑾瑾地抱住。
    再砍价还价下去,王千军可没那么耐心跟精力,他不喜欢在这上面浪费时间。而且这幅画并不是他喜欢的,喜欢这幅画的是李虎涵。但有一点王千军最起码了解到了,那就是大明宝钞在市面上已经开始贬值了。倘若战事开启,朝廷印制大量的宝钞增加军费,那大明宝钞将更加的不值钱。
    在永乐初年,官方认可的两种货币只有纸制的宝钞跟铜钱,白银是不允许民间流通的。由于这个时期的纸质较差,大明宝钞难以耐久,且宝钞只发不收,既不分界,也不回收旧钞,致使市场上流通的纸币越来越多,宝钞泛滥成灾,到后期几乎成为废纸。再加上铜钱质量较差,又过于笨重,到明朝中期朝廷才被迫认可白银的流通。如此翻来覆去的变化,既扰乱了大明的经济,又限制民间商业的发展,也限制了朝廷国库收入的增加,王千军怎么能不上心。
    但现在,王千军不会多说什么,他只需要将这件事记在心里就可以了。看到李虎涵拿到画的感动,还有对王千军的感激,这比什么都好。
   
第十章 年关将至(下)


    光靠吃梅花糕可不够,王千军左看看,右看看,很多摊位上都有人,忙碌了整整一年,到了年底就该好好犒赏一下自己,平时舍不得吃的,舍不得花的,都用点,奖励自己一年的辛劳。
    拉着李虎涵,王千军这个时候也没办法挑吃的,看哪家可以吃饱的摊子没人先坐下再说。可看来看去,王千军与李虎涵就是找不到空位置,忙活了好一阵子在一个做如意回卤干的摊子边停了下来。这个摊子上有很多人,连个空位置都没有。可闻到食物的香味,王千军与李虎涵都不想离开了。
    站在一旁耐心地等待着,李虎涵小声地对王千军说道:“少爷,谢谢你。这幅画,这幅画是李家的,我以前见过很多次,李家在兴盛的时候收过很多昂贵的礼物,这幅画也是其中之一。只是,物是人非,连这幅画都不能幸免,不仅被弄脏了,连落款都被撕了。”
    李家被抄家,很多东西也就流落到了市面上,这没什么好奇怪的。抄家可是个肥差,上至官员,下至抄家的小兵都可以捞一笔,只要是值钱的东西都会藏,带出来当然是倒手卖掉。
    “看来东西没买错,你喜欢就行。至于这画到底值多少钱,我不在乎。等日后王家兴盛了,来送礼的人肯定很多,呵呵。”如果这幅画可以证明是出自名家之手,就算弄脏了也可以靠倒手得到一笔小钱。但王千军并不贪图这样的小便宜,他相信日后的王家一定会兴盛繁荣的。
    “嗯。”李虎涵只是嗯了一声,坚定地点了下头,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王千军的支持。
    就在两人小声谈话的时候,突然有人向他们走来,一个看起来比王千军小的男孩子,粉嫩的小脸,害羞的面容,眼神中充满灵性,看起来十分机灵的小男孩走了过来。注意到了过来的人,王千军感觉这个看起来细皮嫩肉的小孩有点古怪,感觉怪怪的。
    “请问。你是王千军我公子吗?”小男孩轻声细语地询问着王千军的身份。
    王千军有点意外,竟然有人知道他,这可不是什么好。在道衍身边的这三年,王千军肯定没见过这个人。但他还是回答道:“是的。有什么事吗?”
    没有必要躲躲藏藏,对方既然能直接询问他的身份,那就肯定是有所掌握。
    “太好了,这边请,我家师父有情。”确定了王千军的身份,小男孩似乎很高兴,笑着请王千军跟他过去。王千军仔细地观察了一下他走路的方式,明显是练家子,只是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人的走路方式有些古怪。
    “师父,王公子请到了。”也就几步的距离,卖如意回卤干的摊子里,一张桌子坐着三名壮汉,比较老的一个就是小男孩的师父。一个很高大,看起来有一米九五的人。一脸的横肉,粗大的眉毛,即便是面无表情也充满压迫感。只是,这么一个面容凶恶的人,脸上却一点胡子都没有。
    “你们俩去办正事吧!”只是一句话,另外两名壮汉就站起了,看都不看王千军与李虎涵就离开了。
    “王公子,坐吧。恭喜令尊王丛云高升,也恭喜王公子有一个好师父。”眼前这个人似乎掌握了很多王家的情报,更掌握了王千军与道衍的关系,只是这里人多嘴杂,这才没有直接说开。感受到了威胁,李虎涵拉了拉王千军的手,左手继续抱着画,右手伸进了腰间。
    李虎涵腰间藏着一把匕首,她从李家带出来的锋利匕首,一旦情况危急,李虎涵会拔出她腰间的匕首。不过,王千军却不认为需要这么做,因为对方既然敢点名他的身份,就一定是熟悉的人,真要动手的话根本不需要说这么多废话。
    “这位大叔,你是否与家父认识?如果认识的话,还请指点我一二。小二,来两碗如意回卤干。”王千军拉着李虎涵坐了下来,希望对方标明身份的同时,又点了两碗如意回卤干,他有点饿了。
    看到王千军坐下来,不用忙碌的小二过来收拾,刚才指路的小男孩就主动帮着把桌上的碗筷收拾好,放在了一边,还拿出了身上带着手帕将桌子擦干净。
    “不愧是将门虎子。其实我与你父亲并不是太熟悉,虽然都是主人座下的人,可却没什么交际。不过我与你师兄三保很熟,都是主人身边的奴才!我叫魏岳,他叫田小奇。”
    怪不得魏岳的脸上没有胡子,声音也有点尖,原来是太监。田小奇叫魏岳师父,那他也是太监,所以王千军才会觉得古怪,走起路来感觉不怎么协调。
    但王千军并不会小看魏岳,从他的话中可以肯定,靖难之役中他也在军中。三年靖难之役,永乐帝身边除了誓死守护他的侍卫外,还有一群忠心耿耿的太监跟随着,郑和就是其中一人。这些太监平时伺候永乐帝的生活,战时跟随永乐帝冲锋陷阵,甚至可以单独领兵,没一个可以小看的。
    “原来是魏叔叔,请魏叔叔原谅小子刚才的无理。难得在这里碰到魏叔叔,只是魏叔叔怎么会知道小子这么多事情呢?!小子真的很好奇。”
    两碗如意回卤干送了上来,王千军问完后就吃了起来,咬上一口煮软的豆腐果,再喝上一口酸酸的汤,味道的确不错。魏岳此时已经吃完了他的份,田小奇赶紧拿出另外一块手帕,干净的手帕交到魏岳手上。
    “道理很简单。杂家是主子的眼睛,也是主子的耳朵,除了纪大人,杂家是最受主子信任的人。主子关心的事,杂家当然要关心,而且主子与你师父也是好朋友,笪桥之事杂家也很在意。不愧是英雄出少年,呵呵。”
    一个可怕的人,一个永乐帝信任的太监,掌控着京城大小之事,甘愿成为永乐帝的眼睛、耳朵。也就是说,他与纪纲做的是同一件事,除了锦衣卫外的另外一个组织。
    东厂!大明另外一个特务组织!只不过,东厂现在还没成立,魏岳只是东厂的雏形罢了。历史上,东厂是在永乐十八年正是建立的。但在这之前,受永乐帝信任的太监宦官已经有所行动了,成为制约锦衣卫的另一把利刃。
    不要认为特务机构的存在就是坏事,治理国家并不是那么简单。有光明就要有黑暗,政治不可能是光明的。即便是后世强大的美国,也存在着两个特工机构,所谓的特工也就是特务,只不过换了个名字而已。纵观大明两百七十六年,除了永乐帝外没有一个大臣,皇亲国戚,甚至强如九千岁的魏忠贤能够造反夺位成功的!这跟锦衣卫、东厂的存在也是有关系的。当然也不能忘记为了大明朝,为了天下正义而牺牲的仁人志士!可是,除了光明之外,要守住一个皇朝也需要黑暗的存在。
    所有的关键,就看度的把握,看如何制约,凡事不可太过。特务机构的存在是把双刃剑,失去了制衡双刃剑就会对使用者造成致命的伤害,可王千军现在也阻止不了东厂雏形的出现,更阻止不了东厂的建立,他现在还是权力斗争中心的局外人。
    “小子的那点小手段让魏叔叔见笑了,靠的只不过是父亲与师父的庇护,这才保下了脖子上的这颗脑袋。不知魏叔叔今天来此庙会有何贵干?不会只是来逛庙会吧?呵呵。”
    魏岳的出现,绝对不可能是为了凑热闹来逛庙会,太监要出宫是受到严格限制的。王千军怎么看也不觉得魏岳是喜欢这种热闹的人物,刚才离开的那两人也不是简单的打手,看来今天这庙会不太平。
    “呵呵,聪明的小家伙,不愧是大师看中的关门弟子。的确,今天这庙会估计要乱了,至于为什么要乱,你不猜一下吗?杂家很喜欢玩猜谜游戏!”魏岳没有明说,他似乎在等信号。
    王千军可不想跟魏岳玩猜谜游戏,他摇了摇头说道:“不了,我这点小聪明怎么能跟魏叔叔你比,不知道小子我吃完了是否可以离开,还是继续坐在这里安全呢?!”
    既然有事发生,如果发生大乱的话,惊慌的人群是可怕的,互相践踏之下两个小孩要自保很难。反而,这个地方有魏岳的保护,会安全些。
    “还是再坐一会吧,怎么说你都是大师的关门子弟,出了事杂家也不好向主子交代。如果可以的话,杂家也不想把事情闹大,这么热闹的庙会,乱了实在可惜。可是,某些乱臣余孽就是冥顽不灵,杂家不得不为主子分忧啊!”
    似乎,又跟建文余党有关系,不要认为永乐帝登基为皇,建文帝失踪,永乐帝与建文帝的争斗就结束了。靖难之役,南北两军杀红了眼,南京城破后,永乐帝再次杀红了眼,这仇恨不是短时间可以解决的,也不是靠杀戮可以杀光的。即便建文帝失踪,没有人知道建文帝在哪里,还是会有很多人以建文帝为口号,继续与永乐帝抗争的!
   
第十一章 党同伐异(上)【恳求推荐票】


    逛庙会的普通百姓很多,一旦发生巨大的混乱,死伤一定很多,天子脚下发生这样的事很不适合。但魏岳的口气让王千军觉得,他只是觉得事情闹大了会麻烦,至于普通百姓的死活,魏岳并不在乎,他在乎的只有一件事,抓住所有的乱党,一名乱党也不放过。
    魏岳的这种做法正是永乐帝说欣赏的。战争就是要死人,没有不死人的战争,不死人的战争根本就不叫战争。即便是小规模地捉拿乱党,这也是战争。只要抓到了该抓的人,杀掉了要杀的人,过程中的一些瑕疵并不算什么,就算这些瑕疵代表着普通百姓的生命,但最终这些人的死亡也是由乱党来负责。
    不要说什么残忍,也不要说什么不文明,这个时代就是如此,这个世界就是如此,所有人都一样,其中也包括了远在欧洲的洋人。那些洋人,将在百年之后,靠吸食着殖民地的鲜血与生命来建立他们国家的文明,历史不在乎过程,只在意结果!
    “那就多谢魏叔叔了。涵儿,坐到我这边来。小二,来盘蒸饺!”这个时候走已经来不及了,这里反而是最安全的地点,有人保护当然是好事。
    王千军让李虎涵换个位置坐,坐到他的另外一边,不要直接面对街上的人群。可李虎涵却不愿意换位置,她想要保护王千军。她现在的身份是王千军的丫鬟,丫鬟就该保护好少爷。
    李虎涵不换,王千军可就有点不高兴了,他说道:“快点,不要不听话。我比你大,你是女人,我是男人,怎么说都没有要你来保护我的理由。不听话的小丫鬟,可不好哦!”
    在王千军的命令下,李虎涵不得不换个位置。看到王千军这么疼贴身的小丫鬟,田小奇忍不住在一旁偷笑了一声,结果被魏岳瞪了一眼,不敢再乱动了。
    换好了位置,蒸饺也上来了,可王千军拿起筷子才刚要吃上一口,魏岳突然问道:“男人,的确是该保护女人,而不是让女人来保护。只是,像杂家这样的残废之人,也算男人吗?以前在战场上,被杂家打败生擒的武将,看到是被杂家这样的人打败的,就对杂家破口大骂,骂杂家不是男人,是阉狗!呵呵。”
    当太监的,失去了男人最重要的东西,能有几个太监的心理是正常,他们必须用其他的方式来填补自己内心所失去的。大部分的太监都是喜欢钱财的,因为钱很重要,甚至比人命还重要,有了钱就可以做很多事,就可以光宗耀祖。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