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没人遵守这等级之分,以下犯上,那么便是触及了所有等级中人的利益,所以这样的人必须惩戒。
于是刘宏开口道“李浩,拟旨。”
“诺”
“侍中来艳教女无方,贬为太中大夫,仍领侍中俸禄。”
“诺”
随后刘宏笑着说道“玲儿,走,随朕去见母后。”
“诺”
宋玲儿轻声说道,此时的宋玲儿已经不是刚刚进宫,仍叫刘宏为大哥哥的小女孩了,她已经知道要守的礼仪了,可以说这是刘宏所不愿意见到的。
刘宏皱了皱眉头,没有说什么,虽然不愿见玲儿如此,然而这便是皇帝的悲哀,孤家寡人。
“都起来吧!”
说完刘宏便带着宋玲儿走了,从头到尾,连看都没看这些美人一眼。
众女应声而起,看了一眼脸sè惨白的来美人一眼,便纷纷散去了。
洛阳皇宫南宫嘉德殿永乐宫,为孝仁皇后的住所。
自从刘宏于东莱大战前将董氏从河间接来洛阳后,便因东莱大战以及自己心中的不安而一直未曾前来看望。
此次刘宏将宋玲儿带来,便是为了从中缓和一番。
毕竟历史上记载过,灵帝时期卖官求货便是这董太后提议的。
如今的刘宏可不想大好局势被自家人所破坏,是故带着宋玲儿,至少董太后不会说的太过。
永乐宫中,孝仁皇后董氏正在与自家弟弟聊天。
“弟弟啊!你说本宫已经来了一个多月了,宏儿怎么一直不来看我啊?”
董宠闻言笑着说道“我的好姐姐,您就放宽了心吧!皇上乃当世明君,此乃天下之福,如今东莱大战刚刚平定,皇上自然会忙一些,过段时间就会来了。”
董氏不满的说道“什么事情有来看我这当母亲的重要啊!还有,他是你的外甥,你不用在这里称呼他为皇帝,这里又没有外人。”
董宠苦笑道“我的姐姐啊!您是嫌弟弟我活的太久了,想让弟弟去那菜市口走上一遭吗?”
随后董宠严肃的说道“姐姐,在这里小弟说几句不中听的话,姐姐若是再将皇上当做当初的河间王可不成,陛下乃天下之主,若是姐姐您还那般看待皇上,武帝时的王太后可是前车之鉴啊!”
董氏闻言一惊,虽然董氏出身小户人家,但是亦曾知道武帝时期的王太后。
王太后因头顶的窦太皇太后身死,自己的儿子是皇帝,便毫无收敛的大肆搜刮民财,并不断给自己的儿子武帝拖后腿,最后使得武帝与自家生母成为死敌。
这样的事情可不是董氏愿意看到的,刘宏父亲刘苌早死,董氏和刘宏可以说是相依为命走过来的,若是说董氏最在乎谁,那一定是刘宏。
可以说董氏不在乎别的,但是却很在乎她与刘宏之间的感情,董宠的话可以说是正中董氏软肋。
这时,宫女跑进来道“陛下来了。”
董氏闻言竟是眼中含泪的朝门口跑去,董宠见此急忙跟上。
刘宏一路走来,每与宋玲儿交谈,宋玲儿皆是中规中矩的回答,令刘宏好不郁闷。
一进永乐宫,便见自家母亲哭着跑了过来,刘宏急忙上前抓着董氏的手道“母亲,为何流泪?可是侍候之人不合心意?”
随即不待董氏回答便回头对李浩道“李浩,将永乐宫中宫女,黄门全都换了。”
刘宏的一句话,将永乐宫中的宫女,黄门吓得脸sè惨白。
董氏这时急忙说道“我儿莫要如此,这些宫女,黄门,对母亲甚好,母亲很是喜欢。”
刘宏闻言便不再提及此事,李浩见此便没有了动作。
“不知母亲为何流泪?”
刘宏将董氏扶进宫中,刚一落座便出言再次询问道。
董氏对刘宏的感情很深,刘宏与董氏的感情就浅吗?
要知道,刘宏刚刚穿越,最是彷徨的时候,是董氏一直陪在刘宏的身边,这份母子情可不会因为刘宏是穿越来的,而有所减少。
董氏抹了抹眼角的泪水,埋怨道“谁让我儿这么长时间也不来看看母后啊!”
刘宏脸sè顿时一僵,讪讪的笑道“孩儿知错了。”
在刘宏的眼里,就算是因为自己忙,自己也不应该不来看看母亲,更何况自己不来,乃是心中不确定此时的董氏是和之前一般,还是如历史中一般。
此时一见董氏如此,刘宏顿时心生愧疚,毫无皇者气势,更想一个家中犯错的孩童。
董宠见此不由得为自家姐姐感到开心,宋玲儿则是觉得这才是自己的大哥哥。
随后刘宏和董氏又聊了一些家常,刘宏见董氏仍是一如既往的爱护自己,不由得将心中最后一丝不安放了下来。
第五十九章刘宏怒了
建宁二年四月十rì,此次为安顿好三军将士后,商议善后事宜的一次早朝。
刚一开始,刘宏便开口道“众卿,此次早朝需商议的第一件事情,便是于青州东莱成立水军一事,众卿有何思虑皆可言之。”
刘宏话音刚一落,太尉刘钜便出列道“陛下,平叛虽胜,然亦使东莱大地赤地千里,其中不其县更是近乎毫无人烟,臣以为成立水军一事,当暂缓。”
“臣附议。”
“臣附议”
大鸿胪袁隗与太常许训一起出列道。
随后汝南世家子弟纷纷出列附议,就连南阳世家亦有不少附议之人。
刘宏见此微微皱眉,暗道“这是怎么回事?青州成立水军并没有触及他们的利益啊?为何他们会如此心齐?而且竟然是由一名内阁中人率先出头。”
想到此处,刘宏微不可查的看了一眼胡广,只见胡广同样眼中露出不解之sè。
这时司徒刘宠出列道“陛下,臣因为此次反军水军并无太大作用,是故臣亦以为青州水军组建一事当暂缓。”
“又一个内阁中人。”刘宏心中暗道“难道我对内阁已经失去控制了吗?”
随即刘宏便对胡广不满起来,两位内阁要员,联合于早朝发难,这位内阁首辅竟然不知,真是罪不可恕。
不过,眼前的乱局还要处理,这北方,刘宏是一定要组建水军的,刘宏可不希望将来若是南方叛乱之时,因朝廷北方无水军而打持久战。
“陛下,臣有话说。”
内阁长安县侯曹腾出列道。
刘宏见此心中暗喜,面上不动声sè的说道“讲”
曹腾微微一礼,随后道“臣以为太尉刘矩与司徒刘宠所言差已,反军水军未建其功,乃天意使然,若非那场雨雹,怕是胜负难料。”
“长安县侯此言差矣,此事更是说明我大汉北方不宜组建水军,不然昨rì反军之状,皆有可能为我大汉水军明rì之景。”
廷尉正袁逢一如既往的敢说话。
刘宏听了袁逢的话,心中不禁大骂“这个没脑子的东西怎么会是袁家的人,这般言语不是给自己找不痛苦呢嘛!就算为了给天下人看我的宽宏大量,我不想收拾你袁家,也不可能了。”
果然,御史中丞刘瑜出列道“陛下,臣参廷尉正袁逢殿前失宜。”
袁逢脸sè一变,随即强自忍下。
刘宏闻言淡淡的说道“廷尉正殿前失宜,罚其一年俸禄,以儆效尤。”
“诺,谢陛下隆恩。”
袁逢闻言急忙一拜,随后面无忧sè的回到队列之中。
“陛下,臣以为青州可组建水军,然人数需有所限制,此次乃大汉首次于北方组建水军,当慎重。”
司空闻人袭这时出列道。
刘宏闻言差点将案几上的茶杯扔出去,原本刘宏是想借着刘瑜弹劾袁逢一事,将组建水军的事情绕过去。
但是如今闻人袭一开口,就又将事情给拉了回来,刘宏可不相信闻人袭这种久居官场之人会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然而闻人袭开口了,只能说明闻人袭同样站在了汝南,南阳世家一边。
念及此处,刘宏不禁万分不解,为何三个与世家几乎没有什么联系的内阁三公,会同时反对北方组建水军,难道是自己算漏了什么?
不会啊?之前我透露北方要组建水军之事时,这三人是同意的啊?
这时太傅胡广轻咳一声道“陛下,臣以为此事争议甚大,不如改rì再议,毕竟平叛之功臣,尚有几人未曾封赏。”
“嗯,也好。那么组建水军一事,便暂且搁下吧!”
刘宏淡淡的说道,但是心中却很是愤怒。
这次可以说是刘宏与世家的对抗中,首次失利。
失败?不,刘宏不承认失败,这次仅仅是一次失利而已。
刘宏如是安慰自己道。
下面的众臣闻言丝毫不觉得意外,好似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回到了队列中。
胡广则是接着说道“此次东莱平叛,参谋程昱献策有功,当赏。参谋丞贾诩出谋有功,当赏。长水校尉臧旻率军救援有功,当赏。”
刘宏闻言开口道“贾诩出谋有功,迁参谋令秩千石。程昱献策有功,迁参谋丞秩六百石。”
要说道臧旻时,刘宏犹豫了,这臧旻可以说是难得的文武全才,而且没有世家背景,属于落魄寒门。
这样的人,刘宏每每使用时,都很慎重。
这时,太尉刘钜再次出列道“陛下,臣请重立中尉一职,掌管北军。”
“哦?太尉以为执金吾掌北军,护卫京师不可吗?”刘宏不满的说道。
刘宏不满的原因倒不全是因为刚刚事情,而是因为刘钜插手军队,让刘宏不满。
在这一点上,刘宏很像后世的蒋该死,对军队十分重视不允许任何人插手,好在刘宏知道自己不懂军事,是故并没有蒋该死那样直接指挥战事,不然大汉别想中兴了。
太尉刘钜闻言不卑不亢的说道“去岁,鲜卑突袭京师,若执金吾有一支dúlì护卫京师的大军,北军便可前往作战,如此便不必命还在训练中的新兵出战。”
刘宏知道刘钜的话没错,但是北军中尉何其重要?掌管了北军便相当于掌控了大汉的野战军团,而且是可以攻击京师的野战军团。
所以刘宏才未重立中尉,突然刘宏脑中灵光一闪,道“朕yù效行武帝之策,立八军。其一禁卫军,其二羽林军,其三虎贲军,其四无双军,其五南越军,其六shè声军,其七北地军,其八铁骑军。”
“禁卫军一万人护卫皇宫,羽林军三万人护卫京师,虎贲,无双两军为五万人,其余四军为三万人。由此八军组成我大汉jīng锐之师。”
“陛下,若是如此,仅仅司隶一地便驻扎二十六万大军,再加上各地郡兵,州兵,我大汉需养百万大军。国库怕是消耗不起啊!”
刘宏被刘矩噎的差点喘不上气来,随后目光不善的盯着刘钜道“太尉,尔激越了。”
“臣不敢。”
刘钜闻言急忙拱手行礼道。
“哼”刘宏冷哼一声道“朕怎不知太尉有干涉朕之决议,干涉大汉军制之权,告诉朕,是谁给了尔如此之权?”
“臣不敢,臣不敢。”
刘宏见此挥袖道“退朝。”
随即便离开了德阳殿,刘钜这才小心翼翼的抬起了头,暗自苦笑“陛下啊!您还是太年轻啊!如此小小的打击都接受不了。”
方才刘宏所言几乎就是气话,毕竟太尉虽不能干涉军制,仅仅负责考核军官,但是建议权还是有的。
因此刘宏最后的话语一出,满朝大臣都知道,接连两次被反驳,从未败过的皇帝刘宏,怒了。
第六十章刘宏反击
“叔方,且住。”
太尉刘钜出了皇宫便要乘车而去,这时司徒胡广在不远处道。
刘钜闻言止住脚步,佯装不解的问道“不知太傅有何事?”
胡广闻言佯装不悦道“叔方,此处非庙堂之上,你我何须如此?还是叔方仗着汝南,南阳两大世家之力,不再将我这太傅当成好友?”
刘据闻言脸sè一变,“伯始此言何意?某为大汉三公之一,内阁中人。一心只为大汉着想,何时与世家结党营私了?”
胡广左右看了看,见朝臣皆以远去,便出言道“叔方,未曾与汝南,南阳两大世家结盟,为何今rì要阻拦陛下于青州组建北方水军?”
刘钜闻言微微一笑,“如果伯始说的是这件事情,那么矩问心无愧。”
随后刘钜叹了口气道“某今rì于朝堂之上,所言皆发自肺腑啊!青州大战才歇,便大肆徵兵,如此一来,岂不是官逼民反?如此浅显之道理,伯始为何不明?”
胡广盯着刘钜的眼睛道“叔方,你我乃多年之至交好友,某且问你,就算你所言皆乃为国着想,为何要与司徒刘宠,司空闻人袭联手,并汝南,南阳世家一同与陛下难堪?”
“某亦是不解。”刘钜皱眉道“某率先出口,无非就是为了向陛下直言某之所忧,然而却为曾想会是如此局面。后来,某见刘宠与闻人袭皆出言赞同某之观点,某便想着不如借此机会,让陛下认识一下朝堂险恶。毕竟陛下虽有雄才伟略,但毕竟年轻气盛啊!某是不想让陛下成为好大喜功之人啊!”
胡广闻言气愤的说道“叔方糊涂啊!尔有不同之见解,为何不在内阁中出言?为何当rì赞同,如今却于朝堂之上极力反对?尔如此作为,将陛下放于何地?”
刘钜闻言脸sè一阵变幻。
胡广见此接着说道“且陛下最为痛恨世家子弟,尔却是犯了陛下之底线了。”
“这。。。怎么会这般?”刘钜没想到自己一番忠君爱国之心,竟然会使自己站在了刘宏的对立面。
思及此处,刘钜忙道“不知伯始有何良策?”
“哎”胡广闻言一叹,“此时,某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皇宫,刘宏寝宫之中。
刘宏坐在主位上,静静的听着胡广将其此事的来龙去脉。
待胡广说完,刘宏冷笑道“哼,太尉他想做霍光不成?竟然想要教朕如何处事。”
“陛下,叔方亦是无心之过。”
胡广出言解释道,他实在是不愿意自己的至交好友,因为这么一件事而被皇帝疏远。
刘宏挥手打断了胡广的话语,开口道“传祝奥。”
“诺”
李浩闻言应了声诺,便出去安排人找祝奥去了。
胡广闻言一惊,祝奥可是锦衣卫指挥使,乃是皇帝手中的情报机构,难道皇上要拿叔方开刀了吗?
不一会,祝奥便走进了刘宏寝宫之中,行过礼后,便站立一旁。
刘宏开口道“公道,朕之前命你查的事情如何了?”
祝奥闻言道“回陛下,臣以全然查清。”
原来在刘宏从朝上回到寝宫时,便命祝奥去调查此事了,毕竟三公行事如此心齐,不由得刘宏不重视。
“嗯,既然如此便说来听听吧!”
刘宏抿了一口茶,淡淡的说道。
“诺”祝奥行了一礼后,道“太尉刘钜之前赞同此事,乃是因东莱大战尚未结束,太尉未曾想到东莱大战竟会是东莱人口损失如此之多。余下的便是。。。”
随即祝奥便刘钜与胡广的对话一字不差的说了出来,胡广一脸震惊的看着祝奥,暗道“当时我二人周围除了,各自的车夫外,并无他人。且这两名车夫皆跟随各家十余年矣,怎么会将此事泄露出去?难道这二人真的有一人是锦衣卫?”
祝奥未曾理会胡广的震惊,接着说道“司徒刘宠与司空闻人袭乃是因老家收到会稽太守许生钱财,无奈之下方于朝堂之上出言反对此事。在此之前,许生接连串联汝南,南阳世家,是故方有朝堂之上的一同反对。”
“会稽许生。”刘宏喃喃道,很是不解为何他要反对这件事情。
胡广听完祝奥的话,觉得刘钜应该不会有什么事情了,见此便道“陛下,大汉南方水军有一半归于会稽掌管。”
刘宏闻言恍然大悟,难怪,原来是怕自己的水军,因北方水军而裁撤啊!
随即刘宏道“传御史大夫刘瑜。”
“诺”
胡广知道眼前的少年皇帝要开始反击了。
建宁二年四月十一rì,早朝刚一开始。
御史大夫刘瑜便出列道“陛下,臣有本奏。”
“准”
“臣参司徒刘宠,司空闻人袭,太常许训,大鸿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