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长安,这里作为西部发展的龙头,又在长安布下一部分兵力,以震慑凉州、益州。
重修宛城,作为震慑荆州的桥头堡,布下部分兵力。
邺城作为陪都,原因也自不待言,只是通往邺城的驰道修起来有难度,因为要横跨黄河,要兴修黄河大桥,这是跨时代的工程,不过既然宋朝能修成黄河大桥,吕布相信汉朝也能修成。
吕布曾经有过一个大胆的设想,他想把开封城所在的开封郡、邺城所在的魏郡、宛城所在的南阳郡都合并入司州,又把原先分出去的河东郡、河内郡都划归司州,再把豫州的颍川郡并入司州,这样一来,司州辖有河南郡、弘农郡、冯翊郡、扶风郡、河内郡、河东郡、开封郡、魏郡、颍川郡、南阳郡等十郡,地盘堪称九州之首,囊括了大汉最富饶的地方。
吕布假意推举朱儁为司州牧,朱儁知道吕布的本意,坚决推辞,其他朝臣也纷纷退却,司州牧的头衔便要落在吕布头上。
吕布正准备走马上任,董昭、郭嘉、贾诩、王朗、华歆等从龙一党却来劝阻:“主公,万万不可扩领司州,因为那样难免会让天下人看出主公存有私心,现在天下尚未平定各地均有观望的诸侯,若是主公现在私心自为,其他诸侯便有了借口不归顺朝廷,为今之计还是先以安定社稷匡扶汉室为要,先平定徐州陶谦、寿春袁术,然后再行讨伐荆州袁绍,等天下诸侯尽数平复之后,再行大计不迟。”
吕布细想一番,发现自己这个决定很荒谬,因为不管自己做多大的司州牧都不影响自己对整个大汉的掌控,自己将来恐怕要执掌天下,如果现在把司州搞得太大,到时交给谁做司州牧,自己都不放心,思前想后,最后决定按照后世直辖市的做法,将四个陪都所在的郡都设为府,由朝廷直辖,跟州平级。
取消东郡,东郡在黄河以南部分补入开封,荥阳郡东边部分补入开封,开封郡改为开封府,开封府尹由原荥阳郡太守杜畿升任。
东郡在黄河以北的部分补入魏郡,河内郡以北部分地区补入魏郡,魏郡改为大名府,大名府尹由原洛阳令杨沛升任。
取消扶风郡、冯栩郡,将扶风郡大部分地区和安定郡、汉阳郡、陇西郡、武都郡并起来建立雍州,雍州刺史由京兆尹钟繇升任,将敦煌郡、酒泉郡、张掖郡、武威郡、金城郡并为凉州,郭缊继续留任凉州刺史。
将冯栩郡大部分地区并入朔州,皇甫嵩继续留任朔州牧,扶风郡、冯栩郡靠近长安的七八个县并入跟京兆府一起并入长安府,京兆尹钟繇擢升为雍州刺史之后,京兆尹改为长安府尹,由原陈仓县令张既升任。
将南阳郡北边诸县并入河南郡,将南阳郡改成南阳府,原南阳郡太守便转为南阳府尹,由徐邈升任。
荥阳郡西边、颍川郡北部并入河南郡,扩编的河南郡更名为河南府,由魏郡太守满宠转任。
河南府与河东郡、河内郡、颍川郡、弘农郡一起并为司州,吕布由大司马兼任司州牧,司州之所以能管直辖府河南府,是因为司州规格最高,原来的司州牧朱儁改任冀州牧。
王朗进言道:“主公,既然这次行政区域变动已经涉及了司州、冀州、豫州、雍州、凉州,不妨借此机会,把全天下的州郡县的行政区域都做一下变动,同时任免一下各地州、郡、县长官,以示还都的新气象。”
吕布采纳了王朗的进言,严格规定了州(府)、郡、县、乡、亭、社、保、甲各级的行政区划,以五郡为一州,以五县为一郡,以五乡为一县,以五亭为一乡,以五保为一亭,以五甲为一保,这个五不是恒定数字,在四到六之间,通过增设、删减行政区域,吕布轻而易举地罢免或贬斥一些不拥护自己又没有什么能耐的官员,同样也可以轻而易举地提升一些拥护自己同时又有一些能力的官员。
其中增设社这个行政区域,是取结社互助之意,社、保、甲都是村民自治,社长、保长、甲长可以缴纳一半赋税,但要负责好所有事宜。从亭级开始纳入政府编制,开始设置邬堡,但严格限制官吏数量。
为了杜绝中小世家的新生,为了杜绝大户欺压散户、小户,采用每户多少田亩的田亩制度,诱使各个大户家庭分离户口,进而强制分户,各家家主只留一个儿子在身边养老送终,其他儿子结婚后必须要分户另外居于其他地方。
第747章 简体字和普通话
还都洛阳后,吕布就开始着手统一全国语言文字,逐步推行简体字和普通话。
吕布在五年前推行全民教育政策时,就开始尝试推行简体字,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简体字已经获得了大部分民众的认可,只是被一部分世家士子们强烈反对,一直大骂简体字为残体字,拒绝接受简体字印制的任何报纸、书籍。
吕布心里明白,繁体字也罢,简体字也罢,都是文字的一种表现形式,跟西方人用拼音文字一样的道理,繁体字并不比简体字高贵多少,那些世家士子们反对普及简体字,只是因为繁体字比较难学,可以有效地减少劳苦大众的识字率,可以有效地保障他们这些识文断字的世家士子们的优越地位罢了。
简体字不仅比繁体字好学好记,还节省学习、写字的时间进而提高学习、书写的效率,还节省笔墨,最重要的是,能够在最快时间里实现全民教育的目标,一旦大部分民众都能够读书看报,都能够参加科举考试,那世家大族的统治还能那么稳固吗?
吕布想到全民启智的宏伟前景,就坚定自己推行简体字的初衷不改,他一边用王朗、华歆等世家人物去跟那些世家士子磨嘴皮子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与此同时却下令此后所有报纸、书籍全部印成简体字,逼着那些士子们去适应简体字。
现在大汉境内的书籍里,一半简体,一半繁体,相信不到五年,繁体便会消失,成为语言专家们的专长。
繁体改简体,实际上并不复杂,本来就不是所有的文字都是笔画复杂难以书写的,那些常用字里面只有一千多个文字是繁体,剩下的都很简单好写,而那些繁体字多半都是以简单符号替换原来的偏旁,或者省去字形的一部分,基本上简体字跟繁体字之间还是能够互相辨别出来的。
大学者蔡邕、郑玄对吕布简化文字都持支持的意见:“本来文字都是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中,简化一直是主要倾向,篆书、隶书、楷书都有简体字。推进教化万民的历史重任,就要提高民众的识字水平,增加民众识字水平的捷径便是把复杂的文字简化。”
历史上,从南北朝时代,便开始出现了简体字,到隋唐时代简化字逐渐增多,在民间相当普遍,被称为“俗体字”,简化的原则是约定俗成。太平天国时期,为了提升识字率,在太平天国玉玺及官方文件都书简体,后来五四运动的白话文运动掀起了一场文字简化运动,著名的国学家胡适也不反对。
经过吕布亲自编订的简化字字典,经过有关人士统计,极大地减少了文字的笔画数目,原来的繁体字平均笔画是十六画,简化后平均笔画是十画,从而极大地降低了记忆难度,经过五年的推行,冀州当地民众基本上都能看得懂简体版报纸,也能亲手写书信,很多底层民众也变得喜欢看书,这样也极大地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诗词歌赋、传奇小说、出版印刷业、造纸业全部都带动起来了。
统一了文字为简体字之后,吕布又统一了书写,以简体楷书为标准。
在楷书产生之前,已有大篆、小篆和隶书三种书体。大篆是相对小篆而言的,一般把小篆以前所有的古文字统称为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和战国时期除秦国之外的六国文字。小篆是秦统一中国之后通行的文字,它是以秦国的文字为基础,参照其他诸侯国文字,为便于书写而删繁就简、规范统一的,这是中国最初的规范化书体。隶书是在小篆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从监狱里创造出来的字体,故名隶书,将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因为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所以隶书的书写速度更快。
楷书又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笔画更简爽,犹若楷树之枝干,故此得名。
当代大书法家锺繇最擅长楷书,甚至可以说是楷书的创始人,他原是位隶书最杰出的权威大家,所作楷书的笔意,亦脱胎于汉隶,笔势恍如飞鸿戏海,极生动之致,惟结体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仍存隶分的遗意,然已备尽楷法,实为正书之祖。到了东晋王羲之,将小楷书法更加以悉心钻研,使之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亦奠立了中国小楷书法优美的欣赏标准。
可王羲之是一百年后才出世的,吕布只能用自己破烂不堪的毛笔字来启发钟繇,让他在楷书上能更进一步,果然这开宗立派的大书法家就是不一样,他竟然从吕布破烂不堪的毛笔字上领悟到真谛,他后来写得楷书已经无限接近后来的楷书,跟王羲之的楷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吕布原来跟随蔡邕学写字,蔡邕老先生写的都是小篆和隶书,吕布学了几年除了勉强能修身养性之外,书法造诣并没有多大提高,反倒是琴艺有所长进,毕竟弹琴时可以跟蔡琰小师妹谈情。
吕布最终发现,他还是习惯楷书,就干脆不去叨扰蔡老先生,而转向钟繇学习楷书,为了学习楷书,吕布还否决了钟繇由京兆尹升任雍州刺史的任命,改命法衍为雍州刺史,而钟繇升任廷尉,一边在朝廷做官,一边教授吕布楷书。
吕布跟着钟繇学了几年楷书后,从临摹到有自己的风格,费尽了心思,到最后,吕布在书法界也俨然是独具风格的一代大家,毕竟吕布的书法力透纸背狂放恣肆,有着钟繇无法企及的霸气,吕布成了有名的书法家后,也开始热衷给各种各样的建筑题词了,而换做之前,他是绝对不敢献丑的。
简体字的推广如火如荼,普通话的推广也丝毫不慢。
东汉时期的普通话以洛阳话为标准音,洛阳话原是东周通用全国的雅言,《诗经》的语言就是雅言,孔子讲学用的就是雅言,而不是鲁国方言,孔子成为推广民族共同语的先驱。
历史上,魏晋南北朝时,以洛阳语音为标准的通语从中原传向北方和江左一带。隋炀帝杨广以洛阳为首都,把数万户富商大贾从全国各地迁徙到洛阳,推广以洛阳为代表的正音和正语。唐朝时,洛阳话被看作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唐代科举时赋诗作文也提出了语音方面的要求,即要符合从魏晋南北朝流传下来的以洛阳语音为标准音的《切韵》的规范。洛阳话和汴京话十分接近,两地流传的语音被称为“中原雅音”,“中原惟洛阳得天下之中,语音最正”。
吕布也不可避免地沿用洛阳话为普通话,他倒是想用北平话做普通话,但是此时的北平人讲得方言跟一千八百年后迥然不同,根本不是一脉传承的,毕竟北平那个地方在历史上被鲜卑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满清人频频占据过,夹杂了太多外来的语音,变异太大了。
因为从东周到春秋战国再到东汉,大部分时候的官方用语都是洛阳话,所以吕布在推行以洛阳话为标准音的普通话的过程中,并未遇到太大阻力。
吕布开始只规定了两点,以后不论是招官吏还是招兵,不会说普通话的一律不要;不会说普通话的一律不得入洛阳城,这两点就督促大部分汉人都努力地学说普通话。
吕布后来发现那些偏远地方的中下层民众生活富足起来以后,发现官员的权力被吕布限制得死死的,他们也懒得当官,更不想跑那么远去洛阳城,结果距离洛阳千里外的大部分地区还是以方言为主。
吕布非常不满,他偏执地希望,将来的大中华地区只有一种文字,只有一种语音,他不想再听到那些听不懂的鸡同鸭讲的鸟语,所以随着他权力越来越大,他推广普通话的政策越来越严,先是颁下一个法令“所有不会说普通话的人一个月罚十钱”,对于这么轻的罚款,很多偏远地区的人都不以为然,后来这个法令逐步严厉到“不会说普通话的人一个月罚一百钱”,甚至于“普通话标准不到二乙水平的不能做官”。
吕布为什么对推行普通话这么病态这么偏执,因为他在二十一世纪就是一个从北方到南方上学的苦逼,南方很多城市的方言都很难学,而且当地土著非常排外,外地人不说他们的方言就会被他们坑骗被他们冷遇,而且不同方言的人在一起很难成为朋友很难建立信任关系,方言的存在对于整个经济的融合发展绝对是弊大于利,对于一个国家的齐心合力众志成城也是一种阻力,所以吕布由自身的处境出发,强烈推行普通话。
吕布对于推广普通话是有清楚的认知,这绝对是一场漫长的战役,现在毕竟还是处于小农经济时代,国家强制力再高,方言都不会遇到危机,毕竟很多人是常年不离家乡的,他们在家乡当然是说方言,像明朝的时候曾经强力地推行过一段时间的官话,但只是城市里的人们讲官话,农村的民众还是用方言,因为农民是大部分人,所以过了没多久,城市人也开始说回方言,明朝的普及官话运动失败了。
吕布对未来普及普通话是有信心的,随着吕布对经济、科技、文化各方面的不断改革,大汉必将打破小农经济的束缚,逐渐地走入工业时代,到时候人口流动频繁、地区交互频繁,除了一些行将就木的老人之外,大部分人都要出远门都要接触普通话,到时候普通话的推广便会进入黄金时代。
吕布估计一下,大概十年后,就能迎来普通话的黄金时代,到时候凉州人见到扬州人,幽州人遇到交州人,他们之间已经不再需要翻译了。
第748章 一把杀猪刀
吕布还都洛阳城之后,中央城堡留给当地驻军,皇宫留作天子行宫,吕布的大司马府亦留作吕布的行馆。
中央大学堂所有师生也迁往洛阳,中央大学堂在邺城的院舍里开设设立中央大学堂之外的一个地方性高等教育学校,河北大学堂。
吕布到达洛阳后,着手开始统一文字、书写、口音。
吕布继续重申了统一的宗教信仰,以通天教为国教。
重申了统一的兵制,以龙骧军、羽林军为皇家卫队,以虎贲军为大司马府护军,以中央军为正规军,以郡兵、县兵、乡兵为地方防御力量,以建设兵团护兵为补充防御力量,同时着手建立近海水师和远洋海军。
又统一了军政体系,皇帝为最高权力拥有者,内阁则为中央朝廷最高权力执行机关,大司马为内阁首辅,太傅为内阁次辅,内阁之下为军务院、政务院、御史台、廷尉,军务院负责所有军务,由大司马吕布掌管,辖有统帅部、军政部、军参部、军情部、军备部、军需部,政务院负责所有政务,由尚书令董昭、左右尚书仆射王朗、华歆掌管,御史台掌管监察事务,由御史大夫田丰负责,廷尉掌管最终司法,由钟繇负责。
同时吕布依然执掌司隶校尉职权,司隶校尉麾下人马由原来中情司改制而成,河南尹满宠兼领司隶校尉长史,代吕布管理中情司,执掌监察大权。
既为河南尹又兼领司隶校尉长史,权柄太大了,事情太繁杂了,满宠从邺城令开始做,已经做了五年,频遭弹劾,吕布对他也有一丝不放心,因为他对世家太过宽容,便让他出京任青州总参军兼领御史台青州都御使,因原青州总参军王修不畏权贵,便招来洛阳为司隶校尉长史,至于河南尹的位置,则由陈宫受领。
军队的编制日趋标准化,中央大学堂军事学院和吕布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