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内阁三相中,就已有两人出列反驳了卫老将军,朝中文官心思稍微活络点的便都纷纷应和了起来,而武官们见主将被当庭下了面子,本就没几个是好脾气的,顿时也闹了起来,其中小卫将军因避嫌不好多说什么,他的副将毛剑举早年是秀才出身,是个口条利索的,中气又比文官们足的多,此时便出列扬声请奏,顿时就将其他人的声音都压了下去:
“启禀圣上,卫将军今日甘冒被圣上加罪的风险,甘冒被众同僚误解的风险,一意出来要为车家喊冤,实在只因其一片赤胆忠心啊,各位大人稳坐京城,夜夜曲江池芙蓉园的逛着,对如今北疆的形势自然所知不多,此番回鹘人犯境与往日不同,不再是往日那般出来打个草谷而已,居然是打起了霸占定州的主意,他们除了骑兵,这次特别还带了辎重,队伍里竟还有不少妇人跟随。回鹘人既然起了这般心思,今后北疆必不能太平,如今正是急需安抚军心的时候,那车家人于定州的壮举,于军中早已传遍,人人闻之落泪,若是今日车家能得以厚待,定能极大的鼓舞军心,有人问卫将军所图为何,容微臣斗胆臆测,这军心,便是卫将军的图谋吧。”
毛剑举这边慷慨激昂的刚说完,就有那低阶的武将在殿门口忍不住喝出一声彩来,连崔泽厚也忍不住扭头瞄了他一眼,竟不知那卫老头身边何时多了这样一个能说会道的得力干将。
宣政殿里此时是越发乱了,虽然大家还勉强维持着面圣时应有的礼仪,但低声的你争我吵是怎么也止不住了,正在闹着的时候,于大殿头排,一个清越的声音响了起来:“父皇,儿臣李济民请奏。”
李盛正被吵的头疼不已,忽听得儿子的说话,愣了愣便准奏了。
众人突然见到极少于朝会上开言的太子要请奏,一时倒都是静了下来,朝堂上只剩下李济民说话的声音:
“启禀圣上,儿臣相信卫老将军为车家人翻案纯粹是一片忠君爱国之心,而崔中书与黄侍中所述的律例不可违也是极有道理的”
众臣此时都在认真听太子要说什么,可一听了这开头两句,却是纷纷露出了几分意味不明的神色,远处还有不知什么人竟然嗤一声笑了出来,心中不免都在想,还当你太子要说什么高见呢,这和稀泥谁还不会啊。
李济民也不由话语一顿,脸上微微泛起一点红晕,不过他只迟疑了一瞬,便继续朗声说下去了:
“据儿臣所知,如今车家已无男丁,但惟有长房车镇将膝下还有一女,现在就算为车家复爵,也只空有一个名号,并无什么实在好处,但若不为车家人正名,莫说军中人心不忿,就是儿臣心中也深觉寝食难安,故儿臣今日有一慎重请求,还望父皇恩准”
李济民说到这里又顿了一下,才继续一字一句的说道:“儿臣,愿求娶车家嫡女为太子妃,已正公义、以抚军心。”
李济民的话说完已经过了一小会儿了,宣政殿内却仍没有一丝声响,站在李盛背后的一个小内侍忍不住抬眼偷望了一下,只看到一殿的大官将军们,都仿佛泥塑木胎一般傻愣在那里,又过了片刻,殿内才轰的一声炸响,顿时乱成了一锅粥。
一片兵荒马乱中,圣上李盛今日头一次拿出了君王的威严,他大声清了清嗓子,高声说道:“卫将军所奏之事,牵涉甚广,今日不予裁夺,改日再做商定,今日朝会到此,无事退朝。”
御台一旁站着的内侍等圣上这句话等的都快要哭了,此时赶紧用力举棒击鼓,随着十二声鼓响,众臣才不得不依次慢慢退出了宣政殿,此次前所未有热闹的大朝会也就此结束了。五品以上官员的脸色莫不是紧张肃穆的,而低阶的小官们虽已尽量掩饰,还是藏不住那兴奋之情,至于太子李济民,则第一次给众人留下了一个如此清晰鲜明的印象。
虽已退朝,但内阁三相及卫老将军几个都未出宫,几人在宫中用了朝食,果然就有小内侍请他们过去紫宸殿议事。
这紫宸殿就在宣政殿后面,虽也是圣上与朝臣们议事之处,气氛却与宣政殿完全不同,正中的紫宸厅中,龙椅前设了两排案几软垫,案几上摆了蔬果点心茶水,大厅四角都设了龙纹青铜冰斗,门口的鹤鼎里早早熏上了藿香、佩兰、菖蒲调成静心香,芳香化浊,醒神开窍,顿时让进来的人精神为之一振,当然,能有资格进紫宸殿与圣上议事的,也就那么几位而已。
几人进去只侯了一小会儿,李盛与李济民便进来了,大家施礼入座后,崔泽厚就一直暗自打量李济民,见李济民神情镇定自若,丝毫没有一丝波动,崔泽厚不由心下暗暗反省,自己真的大意了,实在是低估了这位太子殿下,他今天这招出其不意,倒杀了自己一个措手不及。
李盛神色疲倦之极,他已长久未这样正儿八经的坐在紫宸殿里与众人议事了,议的又是这样夹缠不清的事情,他忍不住瞪了自己儿子一眼,才缓缓开口问道:“众爱卿对车家一事都有何看法,此时此地,倒尽可详细说说了。”
圣上这话里还是带出了对卫老将军的不满,卫霖岳刚想站起来请罪,坐在他一旁的尚书令卢彦孝已经开口了:“启禀圣上,臣倒以为,太子殿下的提议听着冒失,实则不失为一条极好的良策。”
作者有话要说:
哎呀,又是一整章没有女主的事情,妹子们呦,别嫌弃啊,马上女主就出来练级啦
谢谢大头的霸王,谢谢漫漫的霸王,欢迎彤云、上官、来过、白白等新朋友的到来,再次感谢明明等老朋友的继续支持
第55章 离心
卢彦孝此话一出;卫老将军先是松了一口气,李济民也跟着暗暗松了口气;他面上一切如常,袖笼里的两只拳头却是一直紧紧攥着的。
尚书令照理本应为三相之首,这卢彦孝又是范阳卢氏的嫡宗子弟,更是探花郎出身,且为人长袖善舞、极具才干;虽如今屈居崔中书之下,平日里也甚少与其他两相有意气相争之举,但他若开口;朝中上下还是很卖几分面子的;其中也包括崔泽厚本人。
“启禀圣上,军中诸将所言不虚;如今这薛延陀与回鹘两族联手之后;野心更甚;且比往日更多了些战术计谋;绝对不容小窥。臣本也正要上报奏本请示扩充军籍,增备军械粮草,以备来年的战事。”,卢彦孝不紧不慢的说着,尚书省执掌六部,这兵部的事情本就是卢尚书的职责所在,他平日里与军中诸将关系自然比其他两相要亲密些。
“但是,臣也认为崔中书与黄侍中所言极是,车家旧案绝不能再翻,此例一开,郑党逆贼当年所犯下的种种罪孽是否统统都要重新梳理重审一遍呢?”
卢彦孝这话一说,众人都是眼前一亮,尤其是李济民,他虽已参政,但这紫宸殿议事,连他也不是回回都能参加的,若崔泽厚不请他,他也并不能随意进出,平日就算是参与议政,也往往只有旁听的份,今日他成了主角,自然感受不同,卢尚书这轻飘飘一句话,顿时先解了圣上李盛的困境,把车家人所遭受的冤屈都一把推到了郑太后的头上,再一语堵住了车家翻案的后路,又讨好了崔泽厚,且他所说的这个理由,恐怕就连卫将军也是难以辩驳的,郑太后当年收拾过的人多了去了,复了一个归德侯,其他人也来喊冤怎么办?
卢彦孝虽将众人神情都尽收眼底,脸上神情却仍平静如洗:“臣掌管兵部,已经不止听一人提起定州一战的惨烈,提起车家上下十口男丁战死城头的英勇,臣深以为,车久车镇将的功勋不但要表彰,还必须要大书特书,要让满朝上下知道,不管你祖上如何,只要你忠君护国,圣上与朝廷是定不会亏待你的,若车家女儿今天能得封太子妃,定能成为我朝一段千古佳话,圣上仁德之君、爱民圣贤之名更是能得以万代传颂。”
与大朝会不通,这紫宸殿里议事自然不会再有那乱哄哄的场面,卢彦孝说完,其他几人也都是端坐不动、面色如常的,可是于内心,却都是忍不住替他喝一声彩,这同一件事情,有人就能说的天怒人怨,有人却能作出锦绣文章。
尤其是崔泽厚,他的目光忍不住在卢彦孝和黄一郎之间打了几个来回,心中暗想,果真是太聪明的人不好用,好用的人却不够聪明啊,这卢彦孝滑入泥鳅,自己看来还是要想办法捉住他的痛脚,否则任他自成一派,将来必有大患。
李盛眉间拧起的大疙瘩总算是平复了一些,他先冲卢彦孝和颜悦色的点了点头,又转向崔泽厚,问道:“那崔爱卿意下如何呢?”
崔泽厚温和一笑,说道:“启禀圣上,太子殿下的亲事,说起来其实终归是圣上家事,自有圣上与皇后定夺,臣不敢随意置喙。”
李盛顿时一噎,不由转头瞪了坐在一旁的李济民一眼,李济民本就心虚,连忙垂头不敢看自己父皇,他自然也知道崔泽厚这话的意思,他今天这样冒冒然在大朝会上叫出愿意聘车家女为太子妃的话来,本就是抱着一个先斩后奏的心思,太子妃的选取虽也是朝政,但无论如何讲起来也该是皇后娘娘做主的事情,自己这样的行为,实在已经是狠狠的得罪了母后。
不过李济民并不后悔,若是先禀告父皇母后知道,此事定无可能实现,唯有这样当众捅破了,才能置之死地而后生,今日众臣看向自己的目光都与往日明显不同了,他第一次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自己就是于这大唐朝举足轻重的太子殿下。
连崔泽厚都这样说了,其他几人更是没有异议,卫老将军也向李盛告罪,自请处置,李盛自然不再追究,大家忙碌了一天也都是极为疲倦了,其他事情便也都搁下不议了。
接下来几天中,太子李济民每日到含凉殿请安,崔皇后一概据之不见,连圣上李盛要留宿含凉殿,也都被崔皇后以身子不适,无法侍驾为由给婉拒了,太子妃一事若无皇后首肯,李盛还真没办法拍板。
这日李济民又一次被崔皇后挡在含凉殿外后,李盛便拿了自己新制的“梧桐夜雨”到了含凉殿里,他不顾崔皇后再三推脱,亲自动手,硬是将她掳到了那自雨亭里,又命宫女替自己焚香净手更衣,亲自弹了一曲“百花芳”给崔泽芳听,这“百花芳”一曲乃是当年两人刚成亲时,李盛为崔泽芳所作,崔泽芳斜靠在自雨亭长榻上,神色也终于渐渐缓和下来。
李盛见机,便挥手屏退了内侍与宫女,自己欺身而上也坐到了崔泽芳身边,揽过她的身子,在她耳边柔声劝道:“我已痛骂了民儿一顿,等你什么时候愿意见他了,我把他抓来打一顿给你出气,可好?”
崔皇后斜了他一眼,反问了一声:“痛骂?我怎么不知道大兄有这等本事?”。
李盛脸皮一僵,不由尴尬的打了一个哈哈,他从小到大很少与人做口舌之争,确实极不善于骂人,李济民之事他是极为生气的,不过所谓痛骂,也就是重复说了他几句“先斩后奏、胆大包天,你母后定不饶你,我看你怎么办”之类的话而已,如今被崔泽芳一语道破,实在有些心虚。
李盛咳嗽了两声,整了整脸色,继续好生劝慰道:“阿阮,民儿此次之所以如此冒失,也都是为了与我分忧,卫老将军在大朝会上将事情捅了出来,于情于理又十分难以驳回,文官武将闹做一团,民儿只是一时太过急了,才想出了这么一个主意,不过现在经过大家商议看来,此事倒也不失为一桩美谈。”
谁知道崔泽芳一听便勃然变色,一扭身挣脱了李盛的双臂,咬牙说道:“美谈?那样一个边城里胡乱养大的女子,连长的是否貌如南风也不知道,你们居然口口声声说什么佳话美谈?究竟置我这母后于何处?”
被老婆这样甩开,绕是李盛这样的性子,也不由有些羞恼,不过他见四下无人,便又厚着脸皮黏了上去:“若是你真的不喜,此事就此作罢也行,民儿的婚事总要你这个做母亲的首肯。”
崔泽芳缓缓转过身来看着李盛,脸上已是一片戚色,她轻声说道:“大兄你何苦这时还要骗我,此事哪里还有回转的余地,若我还敢挡着不让,岂非成了祸国殃民的奸后,大兄,如今我在你和民儿心中,是否已成了那可以随意欺骗耍弄的人了?”
李盛见她这样,顿时大急,连忙想要张口分辨什么,却被崔皇后伸出一根芊芊玉指轻轻挡在了唇上,她凄然一笑,继续说道:“大兄你可知道呢,那郑太后临死前曾对我说过一句话,我从未告诉过别人,大兄你可想听么,那日我送她走,她冷冷的笑着,对我说道,阿阮啊,你切莫得意,如今我的下场,便是今后你的下场……”
作者有话要说:
上午急急忙忙写完,都没来得及说什么,这文的缺点和弱点其实写到这里,自己也很明白了,曾经也想要更简洁明了的只写主线,但确实改文简直比重写还费劲,所以这文会继续以这种有些面面俱到的风格写下去,作者唯一能保证的,就是我会写的很认真。
脑里也在构思新文了,希望能下次能有个好的开篇
第56章 学医
一把抱住了崔皇后;李盛心里针扎般的痛了起来,他急急说道:“阿阮你千万不要胡思乱想了;这事是我的不对,是我没替你着想,但是民儿他绝没有其他意思,他是你一手养大的,你还不知道他的品性吗?你是个最聪明的;何苦要说这样的话来伤自己呢,阿阮,我绝不骗你;若是你真不喜这门亲事;我也一定不会应允的。”
崔皇后蜷在李盛怀中,也不再挣扎;又过了好一阵子;才缓缓坐直身子;她垂着头也不看李盛;低声说道:
“算了,还是由他们去吧,现在外面正有人诋毁民儿,若是打着表彰功勋的大旗娶了那车家女,倒是正可以化解了这场危机,叫那些子卑劣小人无话可说,反正民儿不喜与林儿的亲事,而大哥家里恐怕也有了其他心思,我一个人在这里瞎起劲,硬是要替民儿拖着大哥,又是何苦呢就随他们高兴吧。”
崔泽芳这副心灰意懒的样子,比她大发脾气更让李盛难过,他也知道崔泽芳心里最不过去的是什么,便伸手握着她的肩膀,极为郑重的说道:“阿阮,民儿此次虽做错了事,惹你伤心了,但你切切不可就此与他生分了,民儿平日里是如何敬重你的,我们三人又是如何从清凉殿里一步步走过来的,你难道就因为这一件事便统统不作数了吗?民儿这两天早是悔的不行,他只是一时情急考虑的不周全,他若是敢有什么其他心思,阿阮你放心,我第一个便不放过他。”
崔泽芳心中,其实压根就没想阻拦此事,此时见李盛已经说出这样的话来,觉得火候也差不多,便也就此收了火气,慢慢将头靠在了李盛的肩上,轻声说道:“大兄你放心吧,不管民儿怎样,我总是他的母后,我总当他是我的亲生儿子的,我刚刚只是一时太难过了些,明日等民儿过来,我便与他好好商量一下大婚的事情,对了,大兄,那车家小娘子如今在哪里呢?”
听李盛说那小娘子如今已经到了长安城里,崔皇后又想了想,便说道:“大兄,车家人虽立了大功,又是老归德侯之后,但那车小娘子如今算起来,毕竟只是一个从七品小官的女儿,让她就以这样的身份做了太子妃,实在太为难她了,依我的主意,大兄若要真想把这件事办的完满周到,最好先颁旨封车娘子做了县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