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黄叙毕竟年轻,火力一开就搂不住,不但将文人一顿炮轰,连武人也未能幸免。说什么一旦刘璋转身东顾的话,你们什么骁勇善战,什么武勇,统统都没用,越是武勇只会死得越快,就如飞蛾扑火一般。他这样一全面打击,刚才好不容易出来支持他的那些武将们,立即就不怎么乐意了。
就连孙策都很不爱听。
你说刘璋军如何如何厉害,那都是道听途说的,又没打过照面,又没眼见为实,说的再厉害,他也是不怎么信。
文官爱浮夸,武将爱吹牛。
谁知道刘璋的那些辉煌战绩里有多少水分。
“黄小子,你既然这么吹捧刘璋,这么看好刘璋,你为啥还要跑出来。你爹爹是刘璋的亲信,听说你的病也是刘璋给治好的,你为什么不留在成都,反而要来我江东?你跑到江东来,替刘璋鼓吹,还要大力推行他的什么三级教育,你是不是居心叵测?”程普跳出来,直接就对黄叙进行了人身攻击,质疑黄叙的动机不纯。
黄叙有些怒了。
一向有些惨白的脸上,青气弥漫。
孙权也怒了。
黄叙是他请过来的,质疑黄叙,那也就是在质疑他。
“德谋将军,请慎言!子言他一片公心,即便你有不同看法,也不许你胡言乱语,对他无礼!”
“权公子,某家这不是无礼,某家说的事实。若子言先生不能说清楚他和刘璋的关系,又如何能让我江东上下放心,更不要说推行什么刘璋的三级教育体系了。”程普一点儿面子也不给孙家二公子,直接给顶了回来。
局面有些尴尬,孙策刚想说话,只见黄叙气极反笑,“程老将军,你说的没错。我跟刘璋之间,关系之密切,外人也是难以想见,密切到你是想象不到的。刘璋待我亲如兄弟,我这个字就是他给我取的,我的命也可以说是他救的。我是非常佩服他的才识和学问,我爹爹也非常得他的信任。但是,那又怎样?我们天生八字不合,我就是不喜欢他,就是不愿在他手下做事,我就是不愿走他给我指的金光大道,我就是要自己干出一番事业来。刘璋早就许了我医学院院长的位置。成都学府的医学院院长,那可是多少个东吴大学校长也换不来的。成都医学院富可敌国,随便一个专利就能买下好几个东吴大学。可那又怎样?我不喜欢刘璋给我的施舍,我不喜欢刘璋那种洞悉一切视一切为无物的样子,我就要自己出来闯自己出来干!”(未完待续。)
第34节 东来客10()
没人能明白黄叙和刘璋之间的恩怨。
更没人能说明白。
黄叙自己也不愿意说明白。
他只是强调自己不喜欢刘璋,你们爱信不信,事实就是这样。
程普刚要再次出言相讥,很明显你这是什么狗屁理由,别人给了你这么大的恩义,结果你一句不喜欢就想撇清关系,有这样的道理吗。
程普刚想说话,只听周瑜咳嗽了一声,再次说话道:“子言,勿要为一些闲言碎语烦恼,我和主公相信你,我们永远相信你!我们知道,你这是一片忠心,完全是为我江东好,为我江东百姓好!放心,我和主公是你坚强的后盾,我们永远支持你!”
孙策都被他说傻了。我什么时候说支持了,我这不还没考虑清楚吗?可是眼见周瑜冲他一个劲儿的使眼色,而且周瑜已经把话都放出去了,自己要是不兜着,那就是陷好友于不义,大家该以为周瑜这是赤裸裸的在假传旨意了。
孙策无奈,被周瑜用言语绑架着,也跟着说道:“子言,无需解释太多,你的忠心,我相信大家也都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间的。公瑾说的没错,我会永远支持你的!你们回头拟个章程递上来,我们再详细议一议。
子言带回来的教材,想必大家都粗看了一下,我刚才也看了,没错,我也看不懂,不但我最熟悉的兵书战策看不懂,就连这幼童启蒙的教材我也看不懂。可是看不懂你就说别人这是异端邪说,那你这就太妄言了。夫子还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诚实才是我们做学问的美德。你既然看都看不懂,你又有什么资格进行评判?相反,若是大家一看就懂,那还需要子言他费尽千辛万苦从蜀中大老远弄过来吗?我们看不懂,正说明他这里面有真东西,有需要我们学习的学问。
就拿用兵打仗这方面来说吧,刘璋每次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两败匈奴,匈奴从此一蹶不振,还有荡平西凉,横扫西域,这些难道都是刘璋靠的好运吗?难道真的是外间传的,刘璋能请来天雷相助吗?
我倒是相信子言说的,这全靠成都学府研制出的新兵器。
你们在座的,很多都是身经百战的将军。我可以问问大家,若是我们遇到刘璋军,遇到拿着强弩连弩的刘璋军,遇到有狙击弩踏弩的刘璋军,你的弓箭你的弩箭,不如对方射的远射的准,你的兵甲挡不住对方弩箭的犀利,你的冲锋不及对方的箭雨来的快来的密,你还怎么跟对方打?程普、黄盖、蒋钦、周泰、丁奉、韩当,你们都说说,我们怎么跟对方打?”
“末将等愚钝!”众将轰然而应。
“也许正如子言所说,我们该庆幸,跟刘璋相邻的是刘表曹操,而不是我们;我们该庆幸,刘璋这个混蛋是纨绔子弟,一心想着要打通西行商道,想要开辟商道想要赚钱,而不是急着争霸天下。”周瑜在一旁补充道。
孙策强势出来为黄叙站台,这是大家没有想到的。
虽然,好像是被周瑜绑架着出来的,但是你架不住主公他心甘情愿愿意被绑架,愿意出来替周瑜背书。
孙策强势出击,不但把文臣训了一通,说你们不懂就别瞎***还把武将也一通训,youcanyouup,你们要是觉得行,你们上,去跟刘璋军打打试试。都他娘的没有真本事,还叫唤得厉害,吵得我头疼。
“主公,还是慎重些的好。”又一名文士出来谏言道:“都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办学兴教乃是百年大业,我们江东也不必急在这一时片刻,大家多讨论讨论也是好的。”
说话的是阚泽。
阚泽的话,孙策听着就不怎么喜欢,还要讨论,还不嫌头大。
“主公,阚德润说的不错,兹事体大,不可草率行事。而且,一下子大肆铺开,我江东财政也负担不起。”
又一位文臣出来谏言。
这位是顾雍。
“元叹,听说你恩师蔡邕就在成都学府,不知你们近来可有书信往来,令师可有说及成都学府的?”孙策问道。
“回主公的话,恩师父女确实都在蜀中,成都学府老蔡院长和小蔡院长,一门两院长,可以说是闻名天下。年前倒是写过一次信,恩师虽然对刘璋多有不满,不过倒是能看出其内刘璋多有回护之意。蜀中不满刘璋者甚多,不过支持刘璋的更多,尤其是学府之中,几乎全是支持刘璋的。所以我想,这些教材,想来是可以值得我江东参照学习的。不过,也如几位刚才说的,我江东还是要量力而行,不可学刘璋一味蛮干,强自推行,遗下诸多口舌。”
顾雍倒是立场偏向黄叙一边,但是也是不建议立即实行的。
“主公,可否容在下说几句?”
又一个文士站起来要求发言。
孙策一看,身材高大,脸型很长,长得完全不类文人,应该去参军才对。这人孙策认识,诸葛瑾,东吴大学另外一位副校长。
“子瑜先生,有话尽管讲来。”
“谢主公。刚才大家正的反的,支持的反对的,都说了很多,我也就不再啰嗦了。我只想跟大家解释一下,我们这次来见主公,也不是要求立即就在江东全面推行三级教育体系。一来,子言带回来的教材就一套,还需要大量加印,这个需要耗费时日;二来,我们也根本没什么老师,只有寥寥几人而已。所以大家不用担心,不用担心说立即要全面推广三级教育,我们现在也没能力推起来,根本就没人。所以大家担心的钱粮财政等困难,眼下都不存在。
其实,我们来,就是来求得主公允许的,希望主公能允得我们,先找一个地方试行,试着推行这个三级教育体系。要是试行的效果不错,今后我们再在江东大面积推广。
主公,还有各位,大家看如此可好?”
“如此甚好!”孙策立即拍手称赞,“不知哪个郡县愿意做这个试点?”(未完待续。)
第35节 东来客11()
“雍以为吴郡正合适。”顾雍抢先答道。
“我觉得还是丹阳合适。”
“会稽合适!”
“选豫章吧!”
“九江不错!”
“庐江!”
……
孙策很不理解自己这些手下,刚才脸红脖子粗的,一劲儿的反对,现在又抢得跟鸡头似的,搞不懂。
于是孙策又转向黄叙、孙权、诸葛瑾,“子言,你们三个是怎么考虑的?准备选哪里先开始试行?”
“回主公,还是先在丹阳试行吧,毕竟东吴大学也是在丹阳。早期,我们想先利用东吴大学里面的老师和学生,先把这些人教会了,然后作为老师再到下面各个县乡去。初步估计,至少要到三年以后,才能继续推广。重点还是老师不够。”
黄叙答道。
“那好,就选丹阳吧,丹阳的官府要全力配合。教材你们可以根据我江东的情况,适当做些修改,比如这个‘法’就可以先拿掉,毕竟蜀中之法跟我江东也大为不同。其他有不合适的地方,也可以修改或者拿掉,具体你们三个商量着办。至于钱粮,你这个蒙学三年后才有县学吧,蒙学的花费就让各乡里自己集资了吧,实在困难的话,官府可以资助一些,你们就负责安排老师等事宜就好。”孙策最后拍板定案。
关于推行三级教育的争论总算是告一段落。
其他关于今后的军政方向,孙策最后决定还是先观望一下,袁曹还没有真正开打,等双方真打起来了再说。不过军备要保持住,随时准备可以出击徐州或者其他方向。
宴会过后,周瑜又把黄叙单独留了下来,带着黄叙单独来见孙策。
“来来来,现在没人了,你们俩也不用拘束,随便坐。”孙策招呼两人坐下,然后又问周瑜道:“公瑾,你带着子言私下来见我,不会还是为了办学的事吧?还是为了成都的秘密武器,或者造船的事情?”
“主公明见,其实就是为了造船的事情。我江东未来之根本,还是在水军上,而水军,最重要的一个是船。我们江东处在下游,子言之前说的,可以逆风而行的船,若是能实现,对我江东之意义,远比得一个徐州豫州要深远得多。而且,这种技术,刘璋现在应该也不需要,他又没有水军,没有战船。而这种技术则是我们急需的。我就是想再跟子言确认一番,到底刘璋的弟子怎么说的,有没有可能实现,如何实现?”
黄叙挠了挠头,这事让他详细讲,他还真讲不清楚。
那两个小家伙讲的那些东西他也不懂,他也只是听明白个大概。
“其实,我当时就是随口一问,因为成都学府也没有研究造船的,我就是问了一句,有没有可能让船跑得更快更稳,结果那两个就边讨论边比划,也就眨眼的功夫,就给我了一个方案。
大概意思是这样的。
他们说,任何东西想要前进,都是力的推动,想要让船跑,就得要有力来推才行。蜀中现在有一种叫风轮的东西,也是成都学府弄出来的,刘璋在蜀中建了些水塔,水塔上面的水,就是用风轮,在风的吹动下,自动把水弄到水塔上的。他们两个说,其实那个风轮转动的时候,会产生向前的力,可以把这些风轮安在船下,然后让这些风轮转就可以了。想要这些轮子转,就得给它们力,这个力,可以是人力畜力或者风力之类,把这些力通过他们说的什么传动装置,传给水下面的轮子,轮子一转,船就可以往前跑了。所以,不管你这个风力来自什么方向,只要把这个力传递到下面的轮子就可以了,轮子转动搅动水,船就前行了。如果是没风的话,就可以通过脚踏或者手推等方式,只要让轮子转动就可以了。”
黄叙说得磕磕巴巴的,也不知道孙策和周瑜听明白没。
“这样吧,我们回头找个可靠的造船的行家来问问吧。”孙策根本听不懂黄叙说的具体内容,只好道。
“我听说吴郡陆家就有自己的船厂,还有船队,我们要不要回头找一下陆公纪。而且,属下觉得陆公纪其人甚有才干,我东吴大学现在缺一个能够挑起工学院担子的人,可惜刘璋的弟子我们挖不过来,我觉得这个陆公纪可以试试。”
“陆家?陆公纪?”孙策皱了皱眉头,“这个恐怕不太容易吧?这次征辟他前来为文吏,他都推三阻四的,再说他年纪也太小了。”
“伯符,我倒是觉得可以一试。这样,回头我和子言一起去找他聊聊。”
“那好吧,你们看着办。子言,你刚才说的,刘璋军的强大战力,有几分真实?不是某不信你,因为刘璋自己天天在报纸上已经吹的够多够厉害了,咱们没必要也随之起舞,再帮他一起吆喝。”
孙策其实刚才听得很不爽了,说他麾下的儿郎们,跟蜀地的卫尉一个水平,这让他很不爽。再一个,你这样大肆宣扬刘璋军如何如何强大,也太打击本方的士气了。
“主公教训的是,是叙言语无状,过于想让大家赞同推行三级教育体系了,所以有些失言了,请主公恕罪。”黄叙也不想再多解释什么了,越解释,可能对方越认为他说的不真实,所以就直接认了,承认自己有些夸大其实。
黄叙这么一说,反而孙策有些不太好意思了。
“子言,我也不是在质疑什么,我只是觉得,如今我军士气正盛,眼下又是机会难得,正是我军锐意进取之时,不宜在我军中太过夸大别人,容易影响我军士气。刘璋军的战力,我相信可能是有的,至于强到什么地步,这要以后对阵过才能真正知道。算了,我们不讨论这个问题了。我还想问一下,你刚才说刘璋军的最新武器快研制成功了,知道是什么武器吗?”
“具体是什么武器,没什么人见过。但这个武器,据说是和刘璋军在凉州大规模使用的手雷是一起开始研制的,有传言说,这个新兵器以后会全面替代刘璋军现有的主要装备,也就是强弩连弩狙击弩这些很可能全部会被换掉。但是这个,目前还是传说,这个保密级别很高,没几个人知道真正的内情。”
“现有的主要装备都换掉?”孙策和周瑜吃了一惊。
“是的。刘璋军所以数量有限,最根本的原因,也是受制于军备。刘璋军现有的装备,生产能力很低,而且,连弩踏/弩甚至强弩,耗损率都比较高。产量低,又容易坏,刘璋很不满意,一直在研究替代兵器。而且,据说,刘璋把兵器分为冷兵器和热兵器,他认为那些都是冷兵器,他要全面换装成热兵器,刘璋军中现在开始使用的那个手雷,就是他说的热兵器的一种,别的,不管是强弩还是****,他认为都是冷兵器,最终都要被淘汰。”黄叙解释道。(未完待续。)
第36节 原来都是局中人()
新年伊始。
河内。
温县。
司马府。
“大哥,你真的要去给曹操做属官?这个时候,袁曹兵争在即,你何必去趟这趟浑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