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帝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帝图- 第1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个是跟三级教育有关的?

    大家都想去上学,都想受教育,难道只许世家子弟富户人家可以读书,黔首百姓的子女就不能读书了?天下哪有这个道理?夫子是说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可是夫子有说过不许黔首百姓家的子女读书吗?夫子有说过人分三六九等吗,生下来就你可以读书,我不可以读书了吗?

    还有子纲子敬说的钱粮问题。我觉得这个不是问题吧。为何在刘璋治下,可以一路推行,走一路推行一路,从益州推行到凉州,又从凉州推行到西域,难道刘璋的治下就没有钱粮问题?为什么刘璋能,我江东就不能?

    至于仲翔先生说的民智问题,我想问一下仲翔先生。”

    说到此处,陆绩转向了虞翻。

    虞翻一皱眉,你说你批驳就批驳吧,你还打上门来了。脸色一沉,问道:“欲问何事?”

    “小子想问先生,难道说你是老聃圣人本人?”

    这话问的,让虞翻脸一黑,“陆小子,你到底想说什么,请尽管直言!”

    “小子的意思是,你难道是老聃本人,你怎么知道他说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就是弃绝民智了?你不使知之,你怎么让百姓遵从你的律法?你不使知之,你怎么让百姓通晓你的政令?老聃这里说的不可使知之,其实应该说的是一些机密的军国大事,百姓只需要跟着官府的要求做就可以了,你不用去知道具体的原委。比如刘璋的很多政令,他也没告诉百姓缘由,什么高粮价,什么狼律,什么以皮换粮,还有他那么多新军备的秘密,还有酿酒的秘密,白纸玻璃的秘密,他有告诉百姓知道吗?机密之事他当然不让你百姓知道了,但这跟开启不开启民智是两回事。

    不是说开启民智,这天下就没法治理了,你不开启民智,你这天下更难治理。百姓都不知道你的政令法令为何物,你还怎么治理?难道你还有天天派人挨家挨户告诉几遍,这不许做那不许做?你这不还是要让百姓知之吗?而且你这个使知之的方法和效率也太差了吧。看看刘璋人家是怎么做到的,这么好的方法,我们为啥不能跟他好好学习?!”(未完待续。)

第29节 东来客5() 
别人还在懵懂幼童的时候,陆绩已经成名。

    陆绩怀橘说的是陆绩六岁时候的事,跟曹冲称象、孔融让梨一样,美名早就被世人称道传扬。

    而现在这个幼年就成名的少年,跳出来为大家大声疾呼,为千千万万江东的幼童能有书读而大声疾呼。

    按照后世的说法,这个陆绩有点儿愤青。

    其实陆绩本来就比较愤青,他本来对孙策集团就有些敌视。他老爹陆康,生前是庐江太守,后来被孙策率兵攻陷。陆家后来只好迁居到吴郡。陆康坚守了庐江两年,庐江陷落不久,就因病去世了。所以,从感情上来说,陆绩其实不认可孙策的。

    陆绩本来就因为被强征为文吏不爽,现在看这么多人为难黄叙,就忍不住跳出来,为黄叙辩护。

    陆绩这个人,要说在后世的知名度,肯定没有他同宗的侄子陆逊高。但是,要论他当时的知名度,以及学问水平学问素养,则远超陆逊。不过历史上,陆绩早夭,三十二岁就死了。否则,也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学者。

    陆绩是江东陆氏一族的族长。实际上他比陆逊还要小几岁。陆逊是从小就没了父亲,陆逊是吴郡人,后来就去了庐江投奔陆康,按辈分来说,他要叫陆康一声爷爷,叫陆绩叔父,但他比陆绩要大几岁。后来庐江被孙策攻陷,陆康病死,陆家就又迁回了吴郡。

    陆绩这个人,前面说了,‘陆绩怀橘’,非常孝道。还有一个典故,就是‘廉石’的典故,为官十分清廉。据说有一年离任返家的时候,全部家当都装不满船舱,可是江上风浪大,船只吃水太浅的话容易翻船,只得搬了很多大石头放在船舱内,作为压舱石。后人为了纪念之,就称为‘廉石’。

    总之,陆绩是三国这个时代,和孔融、曹植、曹冲等,差不多的少年就出名的天才,而且,说实在的,他的学术素养,其实远超这几人。

    虞翻没想到是陆绩这小子跳出来跟他杠上了。

    本来他挺喜欢这小子的,现在被这小子杠的有点儿恼羞成怒了。

    “老夫不屑与小儿辈论!”

    虞翻一怒之下,不打算跟陆绩这小子一般见识了。

    虞翻都不说话了,众人更不可能站出来替虞翻出头。

    一时局面有些冷场。

    孙策一看,也好,不吵了也好,乱哄哄的吵得头疼。

    “子言,要不你先把那些书拿上来我们大家先看看,看看内容再说。”孙策弄了个缓兵之计。在他来说,怎么弄都可以,但是要钱我没有。

    黄叙一听,有些犹豫。

    这些书很珍贵的,他怕大家来回传来回看,把书给看坏了。好不容易就弄回来了一套,万一弄坏了,那可就惨了。

    “怎么,看看都不行?你不让大家看,大家怎么帮你说话,你还怎么推什么三级教育?这样,你把兵学院的教材给我拿过来我看看。”孙策接着道。

    黄叙无奈,只得从箱子里面,挑出了几本,放到了孙策的桌案上。

    有蒙学一年级的,有县学一年级的,还有孙策要的兵学院一年级的教材。

    孙策好兵,当然先看的是兵学院的教材。

    结果一翻就开始晕。

    成都兵学院,共有四门课程:兵法、地图、数算、战例分析。

    地图、数算之类的,孙策根本就不用看,翻了一下,根本看不懂。兵法和战例分析,勉强能看个一知半解,问题都是简体字,连蒙带猜能看懂个几句话。但是看懂也只是认得那几个字而已,至于到底说的什么,也搞不懂。比如,冷兵器、热兵器,比如火力配备,比如制高点,比如马步协作,比如特种作战,比如斩首行动,比如交叉火力,比如三三建制。

    这他娘的都写的是什么啊?!

    孙策自认自己也是熟读兵书战策,但从来没见过这么离谱什么狗屁兵学院的教材,娘的,这是天书吧。

    孙策扔下兵书,又翻了翻其他的教材。

    这次他学乖了,兵学院的教材,毕竟是大学教材,这次他直接拿起了蒙学的两本教材,结果还是一样的蒙圈。‘文’的那本,上面好多鬼画符,好多字也和他以前学的不一样,‘数’的那本就更看不懂了。

    孙策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不想在众人面前过于丢丑,挥手让人把蒙学和县学的几本教材,让大家传阅一下,然后这才转回头对黄叙说道:“子言,我看这些书你肯定没少花功夫才弄到的,尤其是成都兵学院的教材你都弄了过来,可见你是下了大功夫。不过,你得给我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让我来相信你,相信听你的没错,相信搞什么三级教育没错。现在你可以尽情的说,你来说服我。”

    黄叙闻听,沉思了片刻,然后这才说道:“我不敢保证能不能说服主公,还有诸位大人,这样,我先跟大家讲一个事情吧。

    是我亲身经历的事情。

    也即我在成都经历叛乱的事情。

    成都这次叛乱,外面看没什么影响,但在蜀中来说,还是影响很大的。

    叛乱的主力,就是成都的卫尉,大概有两千多人参与了当天的叛乱。刘璋主政蜀中以后,重设官衙机构,设立了六曹两署一主的官府机构,其中卫尉署就是负责当地治安的。他们卫尉,其实就相当于大汉各地官府里的侍卫、差役。大家别小看了这些卫尉,他们的战斗力其实很强,大概跟主公麾下的作战军队战力相仿吧。所以这次闹的就……”

    黄叙正说着呢,有人就又不乐意了。

    “黄口小儿,胡说八道,你见没见过真正的打仗?你怎么能把刘璋的维持治安的卫尉,跟我们主公麾下的精锐之士相提并论?”

    众人一看,是黄盖黄公覆。

    其他几个武将也开始鼓噪。

    就连孙策的脸上也有些挂不住。

    “子言,休得信口开河。你就算是想要信口开河,也不用把我军贬得一文不值吧。”

    “主公,列位将军,黄叙说的都是实情,绝无半句虚言。其实,益州的这些卫尉,其前身是刘焉的东州兵,也是我大汉响当当的强军之一,就如青州兵、丹阳兵一样。当年刘焉就是靠着东州兵,这才顺利平定蜀中,坐稳益州牧大位的。可是,刘璋承继益州牧以后,就觉得东州兵不堪大用,就把东州兵绝大部分,归入到地方郡县的卫尉署当卫尉了。这也是为啥益州的卫尉战力堪比我军的原因。诸位要不信黄叙之言的话,可以叫过当日跟随我一起去蜀中的几位侍卫大哥,他们有一位刚好今天跟我们一起前来。周善,进来回话!”

    黄叙冲外面喊了一嗓子。(未完待续。)

第30节 东来客6() 
旋即,就有一个侍卫模样的汉子,走了进来。

    “周善见过主公,见过列位大人。”

    “周善,你跟主公和大家说说,我们在成都的时候,那些叛军的战力如何?比之我江东军校如何?”黄叙向周善道。

    “主公,诸位大人,以周善来看,大概差不多吧。成都那些叛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尤其善于城内作战,大汉的寻常军队,估计都很难是其对手。”

    孙策一皱眉。

    旁边几个武将已经忍耐不住了。

    程普斥道:“周善,你可弄清楚了,那些是什么所谓的卫尉?而不是刘璋的新军?”

    “肯定不会有错的,怎么可能是刘璋的新军。蜀中的卫尉和新军,光从装备和服饰就能很轻松的分辩出来。卫尉用的都是刀剑弓箭之类的武器,而刘璋的新军,清一色的全是弩,只看兵器一眼就能分辩出来。而且,那些叛军一看新军来了,立即就开始溃逃,连打个照面的勇气都没有。不可能弄错的。”

    “胡说八道,就是这样的叛军,你俩竟然说跟我军差不多战力水平。那要按你们这么说,那我军跟刘璋军那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了,而是天差地别了。”

    “属下说的句句属实,不敢欺瞒。属下也是军中出来的,对我江东的军伍战力也很清楚。我可以肯定,那些叛军绝不会比我军差多少。”

    “胡说,你们肯定是串通好了,故意夸大其词,想要蒙骗主公。”几个武将立即训斥道。

    “好了,都给我住嘴!”孙策一拍桌案,喝住了众人。“子言,你继续刚才的话题,接着往下说。”

    “谢主公。黄叙敢对天发誓,我说的句句属实,绝无半句欺瞒。而且,我还可以告诉大家,我也不是没见过什么战斗,刘璋平定南中,我就在刘璋军中。我亲眼所见,那些所谓的悍勇的蛮人士卒是如何的如飞蛾扑火一样,送上前来被刘璋军成片成片的屠杀,包括号称刀枪不入的藤甲兵,还有南蛮的无敌象阵。我们江东应该庆幸,我们和刘璋军远隔千山万水,我们江东军若是在凉州,早就被刘璋军灭的连渣渣都不剩了。

    各位将军肯定会不高兴,不过大家还是容我把刚才的话题说完。

    当日成都的叛军闹得挺欢的时候,我因为适逢其会,就赶到了城外,请来了当时城外的驻军。他们那个领头的狐校尉,因为碍于军令,不敢带正式驻军随我进城,只能带了些新兵营的新兵,以训练的名义跟我一起进城。那些新兵蛋子都还没有形成战斗力,就是这样的部队,叛军见了还是望风而逃。后来,东城外的一部分驻军哗变,抢占了东城门,结果我们这一波新兵,碰上了东城门那一部分新军,立即就大败亏输。后来,其他方向的援军赶到,才将叛军彻底击溃。

    我可以跟大家讲,那些叛军,所以一看新军来了就望风而逃,不是因为他们战力低下,而是因为他们跟新军一比,那战力就是天渊之别。他们在蜀中,就是抓抓小偷窃贼,维持维持治安,新军才是蜀中的作战部队。

    大家可能觉得我讲的这些很无聊。但是,我的意思是想要告诉大家,刘璋的新军所以会那么强,为啥会那么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新军的军备。刚才周大哥也说了,刘璋的新军,清一色的都是弩,强弩搭配连弩。刘璋军的强弩,远比我们江东军中的强弩要犀利得多,射程要远得多。而刘璋军中的连弩,一个呼吸间最多可以连发十数支弩箭,比弓箭手的速度还快。而且,刘璋军中还有狙击弩,是专门用于远距离定点狙杀清除的;还有踏/弩,是用于对付重装部队的,在踏/弩面前,就算你是全身重甲,照样会被直接洞穿。

    你们以为刘璋军的赫赫战功是怎么来的?是刘璋用兵如神吗,是刘璋天神附体吗?都不是!刘璋所以每战必胜,靠的就是他强大的先进的军备。这些先进的军备都是哪里来的?我告诉你们,这些军备都是成都学府研究制造出来的。刘璋军最新的秘密兵器,踏/弩、手雷等,无一例外,全来自成都学府。而这些教材,就是成都学府眼下最新的教材。”

    整个大堂终于安静了下来。

    这些年,关于刘璋的传说有很多,但是传得最多最神的,还是刘璋的赫赫战功。但是因为传得太离谱了,反而大家都不怎么相信。

    而且,每个新生势力,就像孙策集团这样的,也一样有自己骄人的战绩。所以,每每听说刘璋有了什么骄人的战绩以后,大家也都不以为然,都觉得我们也不差多少。

    可是,凡事都怕对比。

    黄叙说成都的卫尉就相当于江东的正规军了,而这样的卫尉在刘璋的新军面前根本不堪一击,连照面都不敢打,那就是等于在告诉大家,大家引以为傲的江东精锐,在刘璋军面前,嘛也不是,也就是飞蛾扑火的材料。

    “我再给大家说个事情吧。我这次去见阿奴,阿奴就是刘璋的夫人,本来是想跟她讨些医学院的教材的,没想到刚好遇到了刘璋的两个弟子也过去问安。我们当时聊了一会,我当时就问他们,我说有没有办法可以让船在水上,跑的既快又稳。你们猜他们是怎么回答我的吗?

    他们很快就给我出了个主意,他们说可以船下面按上风轮,可以利用船帆,将风力转化为动力,传递到水下风轮,由风轮推动船前进,还说,这样不但船跑的又快又稳,而且,任何风向的风都可以推动船前进,就算是逆风,也一样可以利用风力推动船快速前进。”

    众人听黄叙又啰嗦了半天,半晌这才反应过来。

    “用船帆逆风自行前进?黄子言,你不会是在说梦话吧,你知道你自己在说什么吗?”

    “逆风前进,你说的什么鬼话,你自己相信吗?”

    “黄叙,你没喝酒吧?”

    ……

    一群人这次换成了冷嘲热讽。(未完待续。)

第31节 东来客7() 
黄叙冷眼看了一圈,心里暗叹:真是夏虫不可语冰。唉,想要干出点儿事情来,还真难啊!可怜自己抛下了在蜀中青霉素的无限光环,来到江东,想自己干出点儿成绩,为啥就这么难呢?

    “子言,你说的可是真的?”一个声音,压过了在场所有的喧嚣,又惊又喜的问道。

    黄叙一看,是周瑜。

    “老实说,他们说的我也不懂,很多术语我也不知道什么意思,但他们当时说服了我,我认为他们说的很可能可以实现。”黄叙老老实实的答道。

    “你刚才说是刘璋的两个弟子,难道是……”

    “他们就是刘璋的另外两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