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郁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香郁果- 第1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儿孙,要说败家,爷爷咱才是水墅最大的败家子,败了有什么,好好干就能挣回来,你不但不会折寿,上苍还会为你加寿,像你这样痛惜伤心的,不好,回去吧,你的阳寿还长着呢,你要好好保重自己的生命,好好的领着儿孙们过日子,比起老祖宗创业的艰难,这眼前的困难不算什么。”

    爷爷从沉睡中醒来的时候,看见一个年轻的姑娘在望着他,这姑娘是他刚进门的儿媳妇,也就是我的母亲,母亲看见爷爷醒了,很是高兴说:“亲伯,您可睡醒了,喝点水吧。”

    母亲喂爷爷喝了几口水,爷爷感到身上畅快了很多,爷爷说:“你是谁?”

    母亲说:“俺是您刚过门的儿媳妇呀”

    爷爷说:“你这闺女,一进门就侍候老公公?”

    母亲说:“是啊,亲伯您也太能睡了,一觉就睡了三天三夜,有人说,害怕您醒不过来了,俺说,你一定能睡醒过来。”

    爷爷说:“家中的人呢?”

    母亲说:“奶奶和娘还有妹妹,白天黑夜的轮流看着您,今天是舜王庙的大会,奶奶和娘带着妹妹去舜王庙烧香,求神仙保佑你早点醒过来,你的孩子也从学校请假回来,他晚上陪你,现在回房中睡觉了。”

    爷爷说:“都是亲伯不好,让全家人为我担惊受怕,吃苦受累。”

    母亲说:“亲伯,您睡着后都见到谁了?”

    爷爷说“你这闺女问这话,我睡着了还会见到谁?”

    母亲说:“俺是说,你一定做梦了吧,把你的梦讲给俺听听,俺最爱听别人说梦了,还会解梦。”

    爷爷就将他和老祖宗们的对话讲给了母亲听,母亲说:“这就对了,你梦中的话,其实是俺爷给你说的,亲伯您一定要把心放宽一点,你看您,因为这氺墅的半个院子,就痛惜伤身的大病一场,让全家人都跟着您担惊受怕,如果您醒不过来,咱这水墅一家老小可咋过。”

    爷爷说:“真是一个好媳妇,你的心胸比亲伯大,亲伯以后不会再这样了,老祖宗说的好,世上的事情本来就在得失之间,得不必得意忘形,失去了也不用痛惜伤身,钱物本是世上的,生不带来,死不带走,谁花都是花,谁用都是用,这水墅也一样,该舍就得舍,”

    母亲说:“有舍就有得,我们好好干,挣下钱,把氺墅再赎回来。”

    爷爷挣扎着想起来,母亲挡住了他说:“亲伯,你身体还是虚弱,还得再歇几天。”

    爷爷说:“亲伯歇不住了,这地里的谷子都长出来了,我得起来去找两个长工,把谷子挠挠,锄锄,还有山上的红薯,也该翻秧了。”

    母亲说:“亲伯,你就再歇几天吧,这些活俺都会干,俺在娘家就是长工头,领着长工们下地干活。”

    爷爷说:“那亲伯也请两个长工,你领着把这些活干干吧。”

    母亲说:“亲伯,咱家现在有些困难,就不请长工了,俺听奶奶讲,咱水墅中的女人都很能干,说老祖奶给老祖爷扛长工,一个都顶两个,俺没有老祖奶能干,俺一个能顶一个,还有东西两院的两个婶娘,都年纪轻轻,人高马大有力气,她们两个人也能顶一个,妹妹们虽然力气不大,但三个人还不顶一个人?还有俺奶她也说,只要孙媳妇带头下地,她也下地干活,她还要当领导呢。”

    爷爷说:“她们可不像你呀,从来没有下地干过活。”

    母亲说:“家中富裕的时候,能请得起长工,她们可以不干活,可是,现在家中困难,雇不起长工了,这太太小姐就当不成了,就得下地干活,亲伯您就放心吧,这些活俺就承包了。”

    爷爷说:“如果,你们把这些活做好了,亲伯给你们发工钱,反正雇长工也得花钱。”

    母亲说:“工钱就不用给了,我们把这些活干好了,你给俺每人都做一件新衣服。”

    爷爷说:“可以。”

    这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曾祖母领着她的媳妇闺女孙女孙媳,一共有十二个女人,可以算是氺墅十二钗了,她们花枝招展得走在希望的原野上,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布谷鸟在林间叫,女人们在田中笑,这十二个女人,每人都搬一个小板凳,她们都坐在凳子上,弯着腰挠谷子,谷子苗长得太稠了,她们就是把多余的谷苗剔掉,然后用手中的小挠锄把杂草除干净,这活不重,妇女们干很合适,仨女人一台戏,十几个女人,边干活,边说话,高兴了还可以引吭高歌,天空那么高远,原野一望无边,河水哗哗流淌,花儿吐着芬芳,对于这些平日里,老被关在家中的女人们来说,无疑就是身心的一次大解放,她们自由的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无忧无虑的想说就说,想笑就笑,再想想,自己是在劳动,现在这满眼的谷苗,到了秋天就是金灿灿的谷穗,那香喷喷米饭,是用自己的劳动换来的,一种骄傲和自豪不知不觉的就潜入到她们的胸中了。

    母亲挠得最快,她平日里老是做这些活,蔓二奶挠得也不慢,她和新媳妇对脾气,两个人齐头并进好说悄悄话,曾祖母也挠得快,她虽然年龄最大,但她身体好,她从领导的岗位上退下来,每日里感到憋气,总觉得自己身体内还有余热应该发挥,现在她可以发挥了。相比之下,怜姑奶和西院的亲二奶,挠得最慢,怜姑奶是身体不好,亲二奶是娇气怕出力。

    “孙媳妇你挠得慢一点儿。”

    “奶奶,您慢点挠,到头了我接您。”

    “怜儿,你身体不好,干不了就回家歇着吧。”

    “没事的,俺能行。”

    “孙媳妇,你说你会唱小曲儿,就唱一首,让大家高兴高兴”

    “俺和二婶儿给大家合唱一曲《兄妹开荒》吧。

    雄鸡雄鸡高声叫,

    叫得太阳红又红。

    身强力壮的小伙子,

    怎么能躺在热炕上做懒虫。

    扛起锄头上呀上山岗,

    山岗上啊有好风光。

    站得高来看得远

    咱们的家乡是个好地方。

    边区边区地方好呀,

    劳动英雄出得真不少。

    行行都能把状元出呀,

    当一个农业英雄也真荣耀。

    人家当英雄是人家的功,

    自己眼红也没有用,

    人人都把劳动英雄来当呀

    今年的生产,我们要更加油呀更加油。

    “嫂子,您是跟谁学的?这曲儿可是真好听。”

    “你哥哥,教俺的,他在学校学了好多曲儿了。”

    “你也教俺唱唱吧。”

    “这多容易,俺唱你们随着哼,几遍就学会了。”

    母亲大声唱,其她的人小声哼,悠扬欢快的陕北秧歌曲儿,在中原的大地上回荡传扬,就像母亲的哭灵声招来了许多的孝子一样,如今这欢快的歌声,又招来了许多女人,她们也搬着小凳子,坐在自家地里挠谷子,在这希望的原野上,一边劳动,一边听曲儿,高兴了也自顾自的哼几声。

    这劳动是快乐的,更是辛苦的,六七月间的太阳,火辣辣的挂在头顶上,把女人们的脸都晒得红彤彤的了,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姑娘们,细皮嫩肉搁不住太阳晒,这太阳的紫外线就像钢针一样,刺得她们脸蛋,火烧火燎的痛,刚开始的新鲜感过去了,剩下的就是单调枯燥的,重复着相同的动作,渐渐地女人们就顶不住了,要打退堂鼓。

    第一个搬起凳子回家的是怜姑奶,她确实是身体不好,比林黛玉还要的弱不禁风,根本搁不住太阳晒,看见怜姑奶要回家,西院的亲二奶也搬起凳子说:“我送怜妹妹回家吧,可是,这一回家,她就再不上地了。

    这人的情绪是可以传染的,看见怜姑奶,亲二婶儿搬着凳子回家了,大姑舒悦和二姑舒兰也搬起凳子回家了,这难怪她们,她们都是十几岁的小姑娘,平时都是娇生惯养,那皮肤白嫩白嫩的,哪经得起太阳晒,他们原以为下地干活是很好玩的事情,这一参加实践活动,才知道不是很好玩的事情,腰酸背疼真是难受,看见年轻人都走了,曾祖母也搬起凳子,招呼大家,“回家吧,不干了”,女人们都站起来,伸伸腰,挥挥胳膊说:“这活儿,咱们真是干不了”就随着曾祖母回家了,地里只剩下母亲和三姑,一个才十二岁的叫舒蓉的姑娘,母亲说:蓉妹子,你也回去吧,天太热了。”

    蓉姑姑说:“嫂子,你能干,俺也能干。”

    母亲说:“让她们走吧,嫂子给你讲故事”

    母亲和蓉姑姑她们姑嫂两个人在地里干活,讲故事,不怎么觉得累,反而有一种劳动的快乐。

    晚上,一家人坐在门口的碾台边上吃饭,爷爷亲自给母亲和蓉姑夹菜:“你们俩是劳动模范,要多吃点。”

    蓝姑姑说:“我们不劳动就不吃了。”

    爷爷说:“该吃还得吃,不过你嫂子和妹子她俩干活了,要多吃。”

    果然,母亲和蓉姑就是吃的比别人多。

    爷爷说:“芝儿,明天你和蓉儿也不去地了吧,这些活,我去雇长工干。”

    母亲说:“亲伯,不用雇长工,我们能干得了,人少了,我们多干两天,三天胳膊,两天腿,她们这些人平时没有干过活,一下子不行,俺在娘家老干活呢,磨练出来了。”

    蓉姑姑说:“就是,和嫂子一起干活可有意思了,又唱小曲,又讲故事的,可有意思了,亲伯,听俺嫂子说,只要我们把这些活干好,您就给我们钱,让我们买新衣服,您说话算话吗?”

    爷爷说:“当然算话,如果你们不干,亲伯雇长工来干,不是也得给人家钱吗?那样的话,你们就没有新衣服穿了”

    母亲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咱们把活干了,钱就是咱的了。”

    爷爷说:“当然了,谁干了,有谁的份儿,不干活的就不做新衣服了。”

    舒姑姑和蓝姑姑说:“嫂子,明天我们和你一起下地干活。”

    怜姑奶说:“我也去”

    蔓二奶说:“我们都去”

    到了第二天,女人们果然又都下地干活了,不过,有一个人没有去,她宁肯不做新衣服,也不愿下地干活受罪,她就是俺的亲二奶,她其实很年轻,人高马大有力气,但她娇气怕吃苦,另一方面,她不需要做新衣服,她才结婚没几年,娘家的陪嫁很好,她的新衣服很多。

    三天胳膊两天腿,这劳动就是一个磨练的过程,刚开始,确实是腰酸背疼的吃不消,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都习惯了,挠谷子,锄蜀黍、翻红薯秧,这些轻活,女人们干的很好,连翻粪、担水、割麦、碾场、跺草垛,这些重活女人们也都能干了,从此后,水墅也就不再雇长工了,母亲她们干好了这些活,爷爷也兑现自己的承诺,给了母亲一笔钱,让她们做新衣服,母亲又把钱给了爷爷说:“这些钱还是还账吧。”

    母亲打开箱子,娘家给她的陪嫁不赖,她拿出一匹很好看的花洋布,,给小姑子做了新衣服,还送给曾祖母一床新被子,送给奶奶一条新褥子,箱子里还有几十块银元,她也拿出来给了爷爷说:“这是俺娘送给她姑爷的学费。”

    曾祖母心中更喜欢这个孙媳妇了,但嘴上却骂:“俺这孙媳妇就是个散货鬼。”

    奶奶说:“散就散吧,能散就能挣,咱水墅这日子败不了。”

多难兴邦(九)() 
年轻的小伙子们,抬着灵柩在前面慢慢走,后边跟着浩浩荡荡的孝子队伍,路人都露出羡慕之情:“这棺材中躺的是什么人?孝子这么多?一定是儿子闺女养的多吧?”

    八姑父说:“这棺中躺的是氺墅的三大爷,他是俺的小舅子,他就是个光棍汉,没娶老婆,没养儿女。”

    路人说:“这么多的孝子都是他的什么人?他干了什么大好事,有这么多的孝子来送行?”

    八姑父说:“他是个抗日英雄,他戳死了两个日本兵,这两个日本兵不是别人,就是残害水墅闺女俩畜生,老英雄他这就是为民除害,他就是为了救闺女,而被日本的大疯狗咬伤了,伤口感染得了败血症。你看,这么多的女人都来哭他,都在心中把他当恩人,你再看前面那个哭的最痛的闺女,是俺氺墅今天才娶的侄孙媳妇,她昨天才和女婿见了面,今早就坐着花轿到家中,俺氺墅是先办喜事,后办丧事,这新媳妇哭灵就是一大景致,你问,为啥孝子这么多,都是她的哭声引来的。”

    路人被八姑父的一番话所感动,也都陆陆续续的加入到送葬的队伍中,这送葬的队伍是越走越长,哀哭声此起彼伏,在深秋的原野上飘得很远很远,太阳光闪闪烁烁的,好像人们的泪光点点,秋风飒飒,满山遍野的枫叶就都燃烧起来,一片火红的枫叶落到母亲的头上,仿佛是秋姑娘留下的影子,舍不得离开枫树妈妈的怀抱,摇摇曳曳的,像小鸟一样的飞翔,终于,静静地躺在了草地上。

    长长的孝子队伍,簇拥着曾祖叔的灵柩,来到水墅的老坟地,却看见坟地上面的山坡上站着很多人,山坡上打着一面巨大横幅:“抗日英雄永垂不朽”,八姑父心生疑窦:“难道,是有公家人知道小超洋的事迹,要在这儿给他举行公祭大会?”不是,这纯属巧合,这些人都是从洛阳来的,其中也有本县的县长,按照绥靖司令华之云的意图,带着两个风水先生,为在“洛阳抗日保卫战中阵亡的烈士”选择公墓,并修建“洛阳抗日保卫战纪念碑”,风水先生领着这些人,在邙山岭上转了两三天了,今天看好了水墅老坟地上面的一个山坳,准备在这儿修一座公墓,安葬阵亡将士的残骸或遗物、并树碑纪念。

    县长站在高处,他看见这么庞大的送葬队伍,也感到惊讶,就说:“什么人的气魄这么大?下去看看,如果是当官的铺张浪费,就得查处他。”

    县长带着一干人,来到了水墅老坟地,灵柩正好也到了,抬灵的将灵柩放下来,孝子们跪下哭灵,母亲的哭声最为嘹亮悠长,吸引了县长。

    县长说:“这棺材里躺的是什么人?”

    曾祖八姑父不知道这人是县长,又见他来头不对,好像是吃公家饭的人,就赶紧上前敬烟:“这棺材里躺的是我的小舅子,他是一个农民。”

    “一个农民就有这么大的场面?他是不是儿子孙子老是多?”

    “他没有儿子和孙子,他就是个光棍汉,一辈子没有娶老婆。”

    “那就是他有几个臭钱没地儿花了,掏钱雇了这么多的孝子,来哭灵,这有钱人就是风光嘛,那个年轻的姑娘穿的孝服好别致,哭的声音也好听,高亢嘹亮,声情并茂,就像是唱戏,是从洛阳豫剧团雇来的名角吧?出的价钱一定不低吧,到时候本人死了,让她也来俺的灵前哭一场。”

    曾祖八姑父说:“你是什么人?口气不小,派头也不小,你该不是县太爷吧。”

    “正是,不过现在民国时期,县太爷不叫县太爷,叫县长。”

    “曾祖八姑父咕咚一声跪下,”县太爷在上,小民有眼不识金镶玉,有不敬之言,敬请县太爷海涵原谅。“

    “你这是干什么?给你说了嘛,不是县太爷是县长,是抗日民主政府的县长,鄙人姓马,人称马县长,也可以叫老马,大马,马老县,都可以,我看你年龄不小了,比俺都大得多,你就叫俺马大县吧。”

    “马大县,这称呼好亲切,你就叫俺老八哥吧。”

    “老八哥,你是这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