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农女忙种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锦绣农女忙种田- 第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果然张二娘听了海棠的话,迟疑片刻,再没多作反对,只是叹了口气,轻声道:“再歇一炷香,咱再走,跑快些也能跟上人家”

    说完,张二娘还是又借着余火烧了些热水,给一家人喝了,顺便也当作洗刷了锅碗。

    日头慢慢西斜,天边晚霞绮丽,红彤彤铺盖了大半个天空。

    日暮时分,总算来了丝凉风,吹散了些许疲态。

    海棠的双脚早已经麻木,驴车另一边,张二娘头上的细汗也打湿了鬓角,前头大山后背已经湿透,湿哒哒的衣裳裹在他身上,显露出满身紧实的肌肉来。

    前头地界越发开阔,十余辆车终于慢慢歇缓下来。

    身后一辆车跟上来,赶车的汉子和大山差不多年纪,气喘吁吁对着大山问道:“兄弟,这西河城是不是快到了?”

    大山抬眼往前头看了几眼,像是又确认了一番后,才转头笑着说道:“快了,这都快到城墙根儿了,”顿了片刻,他敛了笑容,叹口气说道:“还记得上回我来,这一路上都是赶车的车夫农人,如今居然这般荒凉了。”

    赶车的汉子和大山一般年纪,听了他的话,附和道:“是啊,俺们村里人都走了,俺们还是走的慢的,再不走,只有等死了”

    大山沉默下去,似不知如何接这个口。

    眼下城门就在跟前,几家人只短暂的打了个盹儿,再舍不得多歇歇,赶紧朝着城门处跑去。

    又是一番快跑,很快巍峨的城墙便出现在了众人眼前,城砖多用青石垒成,看着古朴无比,石墙有丈许高,隔五丈便能见着瞭望的塔楼。

    在海棠看来,这样的城楼还是挺坚固牢靠的,比起前世在西安看到的古城墙,也不逊色分毫。

    城越大说明城主的实力越强,躲进这样的地方,活下来的把握也大了许多。

    海棠心里的不安稍微缓和了一些,想到前几年,次次都说要来西河城,可每次总有这样那样的事务羁绊住她,让人不得成行。

    她怎么都不会想到,头一次的西河城之行,居然是为了躲避灾祸而来

    人生何处没有意外啊

    她在心里感叹一番,转眼看了下张二娘。只见她娘仰着脖子,四下张望,脸上的神情似惊喜,又似不安,也不知心里在想些什么。

    墙根边上慢慢热闹了些,陆陆续续看到了不少人,人人皆无精打采,衣衫褴褛的模样,有些依靠在树梢下休息,有些正在搭盖布棚子。

    海棠也注意到,那些已经搭盖好的布棚子里住了人,里头堆积着不少生活之物,棚外的树梢上,还挂着一些衣物布巾之类,显然可见,这样的人家在棚里已经住了不少时日了。

    张二娘和海棠彼此对望了一眼,皆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疑惑。

    好端端的,不进城,守着城墙根子,这是为了哪般呢?

    板车终于在靠近城门处歇了下来,这里聚集的灾民更多,人人一脸焦虑,似在排队等候。

    新面孔的出现没有引起丝毫动静,想来这些日子,逃难的人多了,他们都看麻木了。

    大山抹了一把额头的汗珠子,瞅了个眼善的老人家,快步跺了过去打探。

    此刻这老人家蹲靠在城墙边上,端了个破碗,正打算往嘴里送。

    “老大爷,向您打探个事儿”大山笑着过来,开口询问。

    老人顿住了手,抬眼狐疑打量起大山,许久后才沙哑着嗓子问道:“你家刚来?”

    眼前这老人家估摸着有六七十岁,头发胡子都白了,连眉毛都开始泛着白光,脸上的褶子堪比老树,身上衣裳破旧不堪,一看便知是和他们一般的穷苦人家。

    “是的,老人家”大山赶紧点头,一脸希翼看着他,“这一群人不进城,都挤在这里作什么呢?”大山疑惑问道。

    大山这一句问话好似那点了炮仗的火折子,老人家原本还算和善的脸庞突然拉了老长,瞪着双眼,胸口紧跟着起伏不停:“哎,作孽哟,这守城的不是东西啊,”

    他开口即骂,把一肚子的火气发泄出来,“守这里作什么,还不是求着他们开城门?有钱的给点钱便进去了,没钱的,城里有亲戚的,也进去了,光剩下俺们这些孤苦无依,没钱没势的,在这耗着等死啊!”

    这干廋老者的话让大山吃了一惊,心道这守城门的还真是会做买卖,发这样的难民财,他到底是不敢说出这样的话,只仔细问道:“大爷,这进城需要几个钱才能进?”

    老人家端起碗,颤颤巍巍把一碗浊水倒进肚子,喝完拿袖子抹了抹嘴角,这才回道:“几个钱,几个钱还让人进,一个人头二百钱,哪家要进去,不是要花一两多银子哎!作孽哟!”

    老人家的话让大山松了一口气,还好,这钱不算太多,家里正好五口人,一两银子,在以前他们是拿不出的,这几年收成不错,还赚了不少,这点钱真不算什么。

    大山打探完,作揖道谢了老者一番,这才朝一旁等了许久的张二娘这边过来。

    待把老人家那一番话说完,全家人都松了口气。

    这当口正好见着城门里有全身盔甲的守卫出来,驱散围拢的灾民。大山赶紧上前,冲着一个离得近些的守卫喊道:“官爷,啥时候开城门,让我们进去啊?”

    那守卫上上下下,来来回回把大山打量了一个彻底,眼里的厌恶毫不掩饰表露出来,“进去,就凭着你们?一群穷酸鬼!”

    海棠在一旁气的直发抖,手指忍不住捏握成拳。

    这群踩低捧高的看门狗,最会看人下菜碟了。

    经过这一番长途奔波,他们一家人早已灰头土脸,没个人样了,身上的衣裳也特意穿的破旧不堪的,看上去确实与穷酸鬼无异。

 第219章:西河城

    强忍着心里的怒意,海棠上前,拉住了她爹,她对着那守门的强拉出一个笑脸来,“兵大哥,我们是从外地赶过来的,城里有亲戚,不知能否通融通融,让我们进去?”

    海棠说这话时,便见那守卫瞪着一双细长鼠眼,把她上下打量个不停。好似她身上贴了金子似的。

    片刻之后,那守卫眼睛里突然绽放出光来,朝海棠靠近了些,笑眯眯说道:“妹子,你要进来,当然行哥哥来当你情哥哥就成”

    这一番恶心话引得城门内的士兵一阵哄笑,众人皆转过身来上下打量海棠,那眼神里的不怀好意,瞎子都能看出来了。

    “你你们”大山恼羞成怒,正要上去理论,张二娘和海棠赶紧拉扯住他。

    海棠连忙往大山身后遮挡了下身子,心里翻江倒海,恨不得把这几个流氓剁上几刀才好。

    尼玛这群恶心的兵痞子,吃饱了撑得慌,居然众目睽睽之下,出言调戏良家妇女

    仔细瞧了瞧自己,她现在浑身上下,脏乱不堪,衣裳也破旧失了颜色,一点女子的线条都没有。

    现在这幅鬼样子,比要饭的强不到哪里去,亏得这傻缺还下的去嘴,说得出这样的浑话来。

    正恶心的不行,突然城内传来一阵高声大呼:“都尉大人巡视,闲杂人等止步”

    这一声呼唤可解了海棠的急,声未落,那群混笑着的小兵赶紧收敛了神情,正身站好。

    很快一个人高马大,一身戎装的军官样男人在众人簇拥下,出现在了城楼处,他步履稳健,踏的飞快,朝着西头的塔楼方向而去。

    城门外人群好似看到救兵,大声高呼:“军爷,救命啊,军爷,放我们进去吧!”

    人群嘈杂不堪,好似平静水面里丢了一发炮弹,搅起惊天大浪来。

    在顶头上司眼皮子底下,守门的士兵不敢太过放肆,只小声呵斥门外众人。

    那快步而来的魁梧军官突然顿住了脚,显然是听到了门外灾民的呼喊。

    “许二,去看看,该合规矩的,便放进来,不合规矩的,驱散就是了,怎能容这些人在门口合众聚集?”男人朝着身旁落后步许的侍卫长命令道。

    得了都尉指示,这领命的赶紧小跑过来,张罗这开门的事儿。

    男人的声音不大,却浑厚有力,中气十足。听到海棠耳朵里,如同天籁一般。

    这样的男人才算是军人,尼玛这些守城的,跟他比,真是连他一根脚趾头都不如了。

    海棠虽然没看清那人的样貌,但心里还是高兴的很,也把这群守门的在心里骂了个十八遍之后,才罢休。

    城门很快便开了,众人排起了长队,海棠一家跟随在大队人马身后,慢慢往前挪去。

    有了这都尉的威慑在,这群兵痞再不敢收众人钱财,只登记好了各人姓名,户籍,所往何处之后,就把一群人放了。

    城外的灾民实在没有料到能如此顺利进城,人人脸上皆露出一脸微笑,麻木许久的脸庞也现出了几分颜色来。

    海棠一家自然高兴不已,能够省银子,这般好事,当然是求之不得。

    众人再次高声呼喊,把那都尉大人感谢了一通。也不知那背着身子,站在塔楼之上的男人到底听到没有。

    这一次确实是海棠她们走运了,且说这都尉大人十天半个月都不来巡视一回,好巧不巧的,恰好今日出来,恰好被她们遇上,也算是她们天大的福气了。

    进城后,一众人便四下散开了。海棠紧随着她爹娘,这才有工夫四处打量这闻名多日却不得见的西河城。

    入眼处,只见高楼幢幢,酒幡茶幡飘扬,脚底下也是青石铺路,不见黄土一分。

    城门街道口处,行人多不胜数,男女老少,接踵摩肩,甚至还有些异域之人夹杂其中。

    看那大高个,深目高鼻金发,跟前世所见的欧美人挺像的,海棠咋舌不已。

    按理说这时代缺这缺那的,什么都缺,怎会有远隔万里的异域之人来这西河城?难不成现在跟大唐盛世一样,也是某个盛世年代?

    海棠呸呸呸了几声,饭都吃不上了,水都没得喝了,人都在逃命了,也没见着啥官衙的救命手段下来,打死她都不信,这是啥盛世。

    再仔细打量,海棠总算看出了一丝端倪,只见这满街的人,虽然人多,但大部分还是一脸菜色,众人身上的衣裳,也不见什么出挑,麻布衣裳居多,绵绸,绸缎的少之又少,而更多的还是如海棠他们这般,浑身脏污,衣裳破烂的叫花子。

    车多,人多,路便走的格外慢。

    张二娘已经把阿福抱在了怀里,这可也眼不得歇,看个不停。

    一路走走停停,一家人停在一家包子铺前再也走不动了。

    闻着鼻端新鲜的油脂香味儿,海棠的口水都要掉下来了。

    “爹,娘,咱们歇歇脚,吃口饭再走吧,这天也快黑了,咱们也得商量着,找个地方落脚才是”

    海棠转头对着张二娘和大山说道。

    是人就得吃饭,一家人车马劳顿早就饿了,张二娘便点了点头,应了吃饭的话儿。

    包子铺外头有几颗成年老树,树下支着几张木桌,此刻有张木桌还空着,没有客人。

    海棠把一家人往那空桌处拉去,大山把板车也拖到僻静处,免得扰了行人走路。

    早就有机灵的小二,殷勤着跑过来接待,只是仔细瞅过他们一家子的打扮之后,这脸上的笑容便僵住了。

    海棠一转头瞅见了小二的那副脸孔,她心里跟明镜儿似的,却也并不点破,只拿出了一钱银子,压在桌面上,朝着他高声道:“给我们上两笼三鲜包子吧,再来五碗混沌”

    那小二的一愣,听海棠这样熟门熟路叫出了菜名,还有些疑惑,目光再一扫,瞅到她手底下按着的碎银子,这僵了片刻的脸便彻底绽放开来,笑的跟朵花儿似的了。

    “好勒,各位客观请稍等,包子混沌马上好”说完便屁颠屁颠去后厨报菜名儿了。

    海棠冲着他的背影撇撇嘴,心道:这些看人下菜碟的,不管古今,都是看衣裳。穿着好看,就认为人家有钱,穿的孬些,便觉得人家是穷光蛋,着实可恶

 第220章:安顿

    要说这样的包子铺,这时候跟前世也没有太大区别,都是把招牌菜挂在门外显眼处,海棠头一眼便瞅见了,这字是用繁体字写的,她也认得个囫囵饱。

    招牌上菜式不多,也就是普通的乡野小菜,反而是包子和混沌,有些日子没吃了,欠的慌。

    店里人还有些多,多是些乡野之人,穿的也一般,见了海棠一家的狼狈样,捂着鼻子皱着眉,远远的避开,好似他们真是那要饭的叫花子。

    海棠大刺刺坐着,丝毫不为这些乡人的举动所触动,反而是大山和张二娘,此刻脸色冒红,好像有些不好意思。

    “爹娘,咱们是花了银子来吃饭的,又不是要饭的,心安理得吃咱的”

    正说着闲话,那小二的已手脚利索,高举托盘,高声唱和过来了,

    “几位客官,两笼三鲜包子,五碗混沌到齐喽,几位慢用,不够再叫小的给您加补啊”

    海棠仔细打量跟随在小二身后的一个小女娃,那孩子也是帮着上菜的,看样子黄皮瘦脸,弱不禁风,好似多日不曾吃饱饭一样。

    她叹了口气,看来就算是在这卖吃食的地方,也不一定能够顿顿吃饱肚子,过个灾年不容易啊。

    包子和混沌已经上了桌,肉香四溢,直往人鼻子里转去。

    张二娘拿了瓷勺,小心喂怀里的阿福。

    好几日没有吃顿热乎的正经饭,桩子也打起精神,夹了个包子,自顾自吃起来。

    海棠也不客气,专心对付面前的混沌。

    烟气氤氲的包子铺,嘈杂不已,树荫下,一家五口,在经历过那般惨烈的屠戮之后,终于能够安心吃上一顿饱饭。

    饭毕,海棠满足的拿布巾擦了擦嘴角,这才开始思考安顿的问题。

    如今他们这一家五口,妇孺居多,着实不能随便将就,何况桩子的毛病不是一日能够看好,也得有个僻静的地方安顿才好。

    “爹娘,咱们找个客栈,安静些的,先住着,等把柱子的病看上了,咱再租个小院子,住一段时间,可好?”

    这会大山和桩子都吃完了,张二娘因为先喂了饭食给阿福,这会儿才刚吃上。

    “住啥客栈,咱要不就到寺庙里将就几天,现在年成不好,哪里那么多的闲钱呢”张二娘嘴里塞了口混沌,含糊不清的说道。

    这半年多来,因为粮食绝收,今年的租子钱是一个铜板子都不指望了,而镇上自家铺子也在年后五月就关闭了,两样稳定进账都没了,家里连着吃了几个月的老本,张二娘又有些恢复本性,心疼起钱来了。

    而她娘所说的这寺庙住宿,确实便宜,那也是僧人为了方便香客进香,安排的临时住所,有时候甚至是大通铺,这样的地方哪里适合一家人一起住呢?

    海棠把她娘的这点小心思琢磨的门清,她也便不客气,反驳道:“桩子这病还不知啥时候好呢,寺庙简陋,哪里有客栈好?娘,钱可不是拿来心疼的,可不能耽误桩子的病呢。”

    张二娘正要斥回去,小店里忽然又呼啦啦涌进来三个魁梧汉子,那几人人高马大,粗鄙不堪,声音甚是洪大,吓得她把剩下的话都吞到肚子里去了。

    三人进店叫了饭菜,瞅了瞅,正好看着海棠家后头还有个空闲桌子,便围上去坐了,嘴里扯些闲话

    “啧啧,西大街的都死了好几户了,你们说说,这大夫都是吃干饭的不?一点都不管事呢?”居中的粗衣圆脸汉子蹙着眉说道。

    “嗨,后头北二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