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坚毫不犹豫脱口而出道:“幽州,周依然。”
其他诸侯有将士投奔,实力暴涨。
曹操得许褚。
袁绍得李典。
公孙瓒得武安国。
虎牢关,吕布压力大增。
周依然再次得到袁绍的邀请,求黄忠等人出战,虎牢关吕布难敌,袁绍等人粮草已经不足,若是再坚持下去,联盟恐怕会分崩离析。
周依然终于决定出兵虎牢关。
兵法上忌讳两面迎敌,但是虎牢关之战紧迫,周依然不得不两路作战。
李广一路兵马出阴山,击匈奴,周依然率兵出幽州击董卓。
整顿幽州兵马。
赵云为先锋,赵熊在雁门关接应周依然亲自率领黄忠,白起等十五万人马,粮草由李义押运。
李江山与赵豹留守幽州,贾诩为军师跟随周依然出兵虎牢关。
一路上畅通无阻,出并州直入汜水关。
袁绍等人闻周依然出兵均是惊喜之情溢于言表。
虽然刘备曹操等人没有见过周依然,但是从他以往地战绩上可以知道,他是一个强大诸侯,甚至超越了袁绍。
袁绍的两员大将颜良文丑遭遇吕布的时候战死,使得袁绍实力下降,不过在诸侯中却依然稳稳占了上峰。
周依然大军抵达汜水关后,十八路诸侯迎出。
这次周依然终于见到了众多强悍的三国武将。
周依然与其他诸侯比较起来,手下武将众多,因为袁术的武将在周依然帐下,使得周依然的武将数量在其他诸侯之上。
袁绍跟后跟随一人,周依然推测出此人便是曹操,仪表堂堂,有威严之气。
袁绍快步迎上来,开口道:“刺史大人别来无恙!”
第二百七十六章 兄弟相见
…………
“刺史大人!你可来到了!”袁绍走到周依然面前。显的十分亲密。犹如好友一般。
此刻。刘焉便袁绍的身后。刘焉身后还有一人。此刻便是曾经的涿郡太守邹靖。在早期。邹靖曾与周依然结拜。刘焉离开后。邹靖跟随刘焉一同离开。但是他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的结拜兄弟。
周依然此刻已经是幽州刺史。职位之高已经不是邹靖可以高攀。
此刻邹靖远远的看着周依然。袁绍对周依然的尊崇被他看在眼中。心中泛起一种自豪。仿佛此刻袁绍迎接的不是周依然。而是他邹靖。
“袁公别来无恙!”周依然客气的说道。
“还好。还好!设宴。今日为刺史大人接风!”袁绍手一挥。手下兵将开始宰杀最后一批猪牛。
周依然道:“不忙。袁公先向我说说虎牢关的情况!”
袁绍道:“刺史大人远道而来。当先用宴!”
周依然摆手。袁绍不再做作。将周依然请到大帐后。拱手道:“刺史大人请上座!”
袁绍此举。让周依然吃惊不小。袁绍想来自恃四世三公的身份。从来没有如此礼让过。今日为何如此?
周依然的眼睛扫过其他的诸侯。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
周依然终于明白了袁绍的用意。袁绍让自己上座并未真心。而是以此来服众。展现自己的宽宏。
周依然明白了袁绍的想法。说道:“盟主此时何意。盟主当坐首位。我周依然何德何能?”
“刺史大人不必推辞!刺史大人之能。为我等所敬佩!当坐首位。若是虎牢关吕布知道刺史大人前来。定然望风而降。”
周依然心道:“我坐首位。那么虎牢关我便不出力也不能。袁绍啊。袁绍。我怎么可能让你的逞?”
周依然百般推辞。袁绍无奈。袁绍心道:“周依然当真狡猾之极。”
刘焉对身后的邹靖道:“周依然当真是你兄弟?”
邹靖闻言。竟然不知所措。既想点头。又想摇头。
刘焉见邹靖如此表情。笑道:“我明白了!”
刘焉说完这话后。起身来到周依然面前道:“刺史大人。你可还记的涿郡太守。邹靖。”
周依然听到邹靖之名。立即起身道:“我兄长身在何处!”
邹靖在人群中听的真切。双眼一红。挤出人群道:“贤弟!我在这里!”
邹靖上前抱住周依然道:“我兄弟已经近两年未见。贤弟让哥哥好想!”
周依然已经料到邹靖会在这里。
最早的时候。周依然在涿郡协助邹靖抗击黄巾。因为周依然兵马的原因。邹靖与其结拜为兄弟。邹靖原意是拉拢周依然为自己操练兵马。但是周依然却没有跟随自己离开涿郡。邹靖没有料想到周依然会发展到这样的程度。
虽然邹靖知道周依然是金鳞。但是没料到。周依然竟然可以迅速崛起。
“兄长这两年过的可好?”周依然道。
邹靖听到这里。神色黯淡。自己的命运与周依然相比相差甚远。在涿郡之时。他是太守。但是离开涿郡后。因为一直没有什么功绩。官职还在虎威将军上下起伏。没有官运亨通。也没有被贬。
没有的到刘焉重用。但也没有被刘焉遗忘。
邹靖抱着周依然。眼泪竟然留下。旁人一见。认为两兄弟感情深厚。却不知道邹靖是在哭自己。哭自己的命运没有周依然好。哭自己两年来没有的到重用。
袁绍此刻刚刚知道周依然还有一个兄长。当下命人搬了一把椅子。摆在自己身侧。道:“既然邹将军是刺史大人的兄长。当上座!”
袁绍起身。坐在主位之侧的椅子之上。邹靖见袁绍如此。心中更加感慨自己与周依然结拜是多么明智的选择。不过他怎敢上座?
刘备在一侧看着邹靖。暗道:“自己为何没有这样一个兄弟。若是自己有这样一个兄弟。那么天下还能落入他人之手?”
刘备想到这里站起身道:“今日刺史大人与兄长相见着实应当庆贺!”
进入汜水关之时。周依然便仔细观察着各个诸侯身后兵马的等级。
袁绍兵马等级最高。大约在二十四五级左右。
随后是刘备。曹操。他们兵马的等级在二十级左右。
其余诸侯兵马等级在十级左右。周依然兵马等级也在二十级左右与刘备曹操等人兵马等级相仿。但是周依然拥有兵马十五万。而其余诸侯兵马多在六万至七万之间。
不过周依然可以想想。这些兵马全部是诸侯势力的兵马。跟随其阵营开拓者的兵马尚未可知。
看着这些兵马。周依然想起了雁门关赵熊的兵马。要塞大将。兵马等级之高让周依然震惊。
数日前……
雁门关外。周依然十五万人马聚集。赵熊亲自迎出雁门关。
“主公!”赵熊上前抱住拜见。
赵熊作为大将坚守雁门关已经半年有余。雁门关在半年时间内聚集了大量的优秀武将。
赵熊作为统帅武将。终于没有辜负周依然的期望。雁门关内屯兵十万。俱是高级兵种。级别达到四十级。
周城的士兵也没有达到四十级。但是雁门关的士兵却达到了。可见。在教军场中练兵升级速度慢。在雁门关打仗兵将升级速度快。战争是磨练士兵最好的的方。教军场只是士兵休息的温床。
周依然看着赵熊身后杀气腾腾的士兵。对赵熊更加器重。赵熊是周依然第一个派到重要的方驻守的大将。也是目前唯一一个。李广等人出兵出阴山。目前还尚未知道其情况如何。
“将军不必拘于小节!”周依然说道。
“是。主公!”赵熊站起身。不由的向周依然身后看去。赵熊与赵豹的关系极好。他寻找着兄弟的身影。但是如同他所预料一般。自己的兄弟赵豹终于还是没有来到。
赵豹一定被委以防御周城的重任。
“主公。请雁门关。”
赵熊将周依然请入了这座兵家重的。雁门关。
雁门关钢铁的城墙上驻扎着特殊的部队。强弩车部队。
雁门关在高山险阻之处。并且有一处拐角。拐角一边是悬崖。一边是峭壁。易守难攻。弩炮之类的重型攻城武器很难打入雁门关的视线。
若想攻入雁门关。必须倚重云梯等近战攻城器械。
进驻雁门关内。赵熊士兵的气势更加显露无疑。周依然的眼睛放在赵熊身后武将身上。查看着各个低级武将的属性。
这些武将都是赵熊从优秀士兵中培养起来的。基层培养起来的武将拥有特殊的属性。
战斗中培养起来的武将。大部分拥有使用于战斗的强悍属性与技能。不同于山贼武将。山贼武将的属性颇繁杂。但是从士兵培养起来的武将。拥有的属性只能对战斗有利。没有鸡肋的属性与技能。
“主公可是要出兵虎牢关?”赵熊问道。
周依然道:“的确是出兵虎牢关。”
赵熊眼中释放出熊熊的战斗欲火。赵熊大步出列道:“主公。我赵熊。请缨出战!”
赵熊身后众多武将挺起胸膛。
周依然十万人马等级大部分在二十多级。赵熊的兵马在四十级。拥有着很大的差距。赵熊请缨出战。对战事来说。是举足轻重的。这让周依然有了一番考量。
若是命赵熊出战。那么雁门关势必将被转换武将。临战换将是兵之大忌。况且是重的雁门关。
“将军。你知道我为什么派你前来驻守雁门关?”周依然问道。
赵熊道:“雁门关是幽州的门户。所以派我率兵前来驻守!”
周依然道:“既然将军知道雁门关的重要性。那么当一心防守雁门关。”
“是!”
赵熊不再有出兵之心。雁门关十万精兵。足可抵挡百万人马。雁门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日后。中原诸侯崛起。雁门关将把诸侯兵马阻挡在外。幽州有雁门关将会平安无事。雁门关若是失守。后果不敢想象。
赵熊拥有十万四十级高级兵种。正可以守住雁门关。这让周依然放心了很多。
雁门关必须守住。赵熊不能撤离。
翌日。
赵熊站在雁门关上。目送周依然兵马离开。
周依然拥有十五万人马。但是若与赵熊手中精兵相比。恐怕禁不住赵熊兵马一个冲锋。
二十级兵马对抗四十级兵马。后果可以想象。
“主公!一定要小心。若是有险。我会立即出兵!”这是赵熊对周依然说的最后一句话。
赵家两兄弟在周依然手中俱获的重用。并且其成长均是惊人。
赵豹转职封神武将。防守城池能力极强。在初期。周依然依靠赵豹屡战屡胜。赵熊统帅武将转职。完全可以成为封疆大吏。驻守一方。此时赵熊只是驻守雁门关。日后。若是夺了并州。赵熊完全可以担当并州刺史。以赵熊统兵协调之能。足可胜任。
袁绍等人因为对周依然器重。不由的对邹靖也另眼看待。
刘焉开始暗暗后悔起来。他心中泛起不详的预感。自己为何显然不对邹靖器重起来?恐怕邹靖要离自己而去。
智者靠智,强者靠力,开拓者靠战争!
第二百七十七章 奇袭
周依然率领兵马于虎牢关前驻扎。观察着虎牢关的情形。
天险。兵多。若是没有其他的董卓开拓者或者还不难办。但是众多董卓开拓者也驻扎在了虎牢关。及其难办。
若要强攻虎牢。必定损兵折将。虎牢关只能智取而不能强攻。
赵云连派密探。打探虎牢关情况。
翌日。傍晚。
赵云已经在大帐的地上铺好了一张巨大的地图。大步入帐。笑道:“主公。你快来看看!”
周依然来到地图前一看。心中大奇:“赵云将军。您这地图如此详尽。是怎么弄到的?”只见这张虎牢地区图。山川河岳、郡县城池无不清清楚楚。甚至各城驻军多少、存粮几何。竟都是尽在其中。
赵云捻须笑道:“不知地理何以为将?。”
他将佩刀连鞘摘下当做棍棒指点地图。侃侃而谈:“这弘农郡位于长安与洛阳两大都城之间。北面与河东郡隔黄河相望。在这一地段。黄河河道狭窄、水流湍急。因此渡河非常困难。而弘农多山。东部的崤山方圆百里。山势险要;从西到南是秦岭向东延伸的、枯纵山、熊耳山和伏牛山。西部是华山。都是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弘农诸城就这么一条线似的分布在众山包夹之中的狭长平原上。你看。这东南紧贴河南府的宜阳、新安、陆浑、东虢四县地势平坦。是弘农郡的粮仓;西北由函谷关向西走。黾池就坐落崤山中部洼地上;穿越崤山之后地势重新趋于平缓。黄河在此和北上的烛水相交。陕县、曹阳和郡府弘农城都集中在这块小三角平原上。再向西。被华山所阻。道路蜿蜒向南。在弘农南二十里处再次转折向西。穿过著名地秦函谷关之后。就是弘农郡西接长安的潼津和华阴。”
赵云在地图上比画道:“董卓原本命令张绣屯兵扼守黾池。己将主力布置在虎牢。次兵力于弘农城和进行机动防御。所以我原打算以一军向西北前进。穿过函谷关。另一军向西南进发。绕过熊耳山后在枯纵山脚下顺着烛水向北偷袭虎牢。正面十八路诸侯被董卓当成大敌。我这只奇兵定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不过。这函谷关原本是秦代建立。当时的函谷关就是现在的弘农城。函谷道是弘农城以西地一条山谷。它东起烛水西岸。向西穿过果子沟、黄河峪、狼皮沟至桑田。全长三十余里。是中原进入关中地唯一东西通道。谷深二十丈。两侧都是不可逾越的绝壁。谷壁坡度最陡处几乎直上直下。决无攀缘的可能。山谷崎岖狭窄。谷道宽三丈。最窄处还不到一丈。有人行其中。如入函中之说。函就是口腔之意。故此得名函谷。地势险恶之极。昔日战国东方五国联兵攻秦。就是为函谷关之险所阻。大败而还。故此有天下第一险关之称。”
周依然道“圆鼎三年时。武帝增设弘农郡。他先将函谷关向东迁移了三百里。把秦代函谷关改名叫做弘农城。又重建关城于崤山之东。把新函谷关做为分割河南府与弘农郡地关隘。因此出现了两个函谷关。黾池之东的函谷关是新关。弘农城就是秦关。中平圆年。朝廷为扑灭黄巾军而重置八关。其中将函谷关列为八关之首。这说得是新关。但如果以险要来讲。新关根本无法和秦关相提并论。”
赵云点了点头。道:“根据情报来看。张秀部署得极为严密。首先。他在弘农城驻扎了两万守军;其次。在函谷道中几处险要都分派精兵扼守。还设立烽火台。一遭袭击立即举火以通消息;最后。张济统率将近五万的主力军驻扎在京兆府和弘农交界处的潼津和华阴。这样布置非常机动灵活。向西可以威胁长安。向东可以扼守函谷。可以说已经立于不败之地。西凉军将领个个骁勇善战、经验丰富。张济可并非浪得虚名之辈。”
“张济兵力调动地情报今天中午才到。我琢磨了半天。只有个模糊的想法。”赵云道。“主公。函谷道长达三十余里。我们是否能以一军佯攻弘农。派别动队翻越函谷南部的大山。穿插到函谷道中段突袭。解决那里地烽火台之后反向沿谷道突破。两面夹击拿下弘农。之后合兵西进。同张济决战。如今张济地部队驻扎在华阴潼津。补给基地肯定是弘农城。所以一旦夺取了弘农。即便张济兵力再多也没什么可怕的。”
周依然摇头道:“难度比较大。翻山越岭对流民组成地别动队来说倒没什么问题。可是突袭的隐蔽性不容易做到。我也赞同张济补给基地在弘农地发觉了我们的行动而点燃烽火。接到信号的他肯定会不惜一切代价出兵救援弘农。函谷这么狭窄的道路。部队根本没法掉头组织防御。如果张济顺着谷道由西向东突击我军尾部。那别动队不等打下弘农就已经全军覆没了。”
“既然如此。别动队不如直接占领函谷中间的一处险要。卡断张济的补给线?”一位偏将琢磨道。
“不切实际。”赵云沉吟。“别动队实行机动迂回要求是速战速决。身的补给本来就不足。而张济虽然以弘农为后援基地。但营盘中肯定会保存相当的补给物资。别动队和张济的主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