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纪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名门纪事- 第2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是两个小孩子打架,什么大不了的。”涵因笑道。

“那也不能惯着他。”李湛深深吐了一口气:“阴家怎么说?没事吧。”

“还能说什么,不过是些客气话,那阴康是他们阴家长房的老来子,从小也是捧在手心里的。”涵因笑道:“不过他家那位小公子倒是有意思得紧,还知道兵不厌诈呢,还把咱们家彦儿的东西骗走了。”

李湛笑道:“倒是个聪明孩子,也不知道谁教他的,用在这上头,倒是有趣。”

“是他的亲哥哥,你的准女婿阴庆。看来这个阴庆对兵家之事很感兴趣。”涵因想起阴康说这话是阴庆教他的。

“哦,这我倒还真是不知道,往后倒可以问问,看看他对兵法的了解有多少。”李湛笑道,这个阴庆倒是总能出人意表。

涵因冷笑:“他先过了阴夫人这一关吧,阴家小公子可是阴夫人的心头肉,听见这次的事情跟三公子有关系,哪有不疑心的……必定以为他故意害兄弟。”(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正文 第四百六十一章 定亲

阴家过继礼第二天就送来了赔罪礼,涵因也回了礼,说这是自家招待不周,而且李令彦也有错。但又过了几天阴夫人却没有再来提阴庆这门婚事。

倒是其他几家,又有来试探涵因口风的,不过也都是各家旁支的嫡子或者嫡支的庶子。李湛则是看好了阴庆,觉得这么大的年纪就办事老成很是难得,假以时日,是可以成大器的,于是倒催涵因赶紧把这门婚事定下来。

涵因笑道:“上赶着不是买卖,不过这件事情也不能就这么拖着,回头我叫贾夫人来,问问她娘家到底什么意思。”

第二天,涵因去请了贾夫人过府说话。贾夫人其实之前就去跟阴夫人说过,让她趁着李令纹刚来,赶紧把这门婚事定下来。这次大家都知道李家很重视这个过继的女儿,说不定李湛家会挑上更好的婚事。

但阴夫人却说了别的敷衍过去,贾夫人也知道之前那个四姑娘在长安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作为婆婆还能有所拿捏,现在这位过继过来是庶女,也没有什么品行不好的传闻,而且都督府还相当的重视,以后的嫁妆也必然不会少,一下子便压过了嫡子,让阴夫人很是不自在,但是又不能自己主动提拒绝亲事,那等于得罪了都督府,只好这么拖着,想等着李湛这边找到更好的,主动拒绝阴家。

贾夫人也知道涵因是为这件事把她叫来的,但那天自己把话已经跟阴夫人说得很明白了,她那嫂子就是不动弹,她也没办法,阴家上面没有太夫人,阴夫人不来提,别人也做不了这个主。

“哎,那孩子可怜,五老爷忙于公务。嫡母去了之后也没有人教养,太夫人年纪大了,也顾不过来许多。本来只是我们这里冷清,想要接几个孩子过来热闹一下。后来看这孩子脾气性情都好,才让五弟割爱,养在膝下。”涵因笑道。

贾夫人笑道:“也是这孩子有福,能让你这般疼她。”

“本来是想跟姐姐家续上亲戚,谁知道四姑娘这一病,哎……五姑娘年岁还小,要嫁恐怕要两年后。不知道阴家是不是等得及。”涵因看着贾夫人。

贾夫人见涵因直接表明了态度,忙说道:“怎么会等不及,两年之后,阴庆也不过十八,岂不是正正好的年纪。夫人愿意把五姑娘嫁过去,阴家高兴还来不及呢。”贾家自然不想放弃跟都督府结上亲戚关系的机会。

“是么,这样就好,只是贵二房家也来说亲事。阴家这边没有准信儿,我也不好答复人家。这件事还得托付给姐姐,帮我问准了。”涵因似笑非笑。看着贾夫人的表情变化。

“哦,二房也来问这事,我倒不知道呢。” 贾夫人的嘴角抽了抽,她没想到竟是自家人先来拆台,不过二房可能早就蓄谋已久了,之前已经不止一次谋划过夺族长位置,好在贾阡声望高,镇得住,才没出问题,现在他们又想跟李湛做亲家。那往后李湛的好处岂不是都想着正经亲家,之前自己这房跟着李湛受的风险全白费了么。

涵因看着她笑道:“五姑娘出自五房,五弟身体不好,公事又忙,无暇照顾,我家老爷是答应了弟弟一定要好好待五姑娘。给她找一门好亲事,五弟才把五姑娘送来的。因此,我家老爷对五姑娘的婚事比对自家女儿还上心,成与不成,要让阴老爷给我家老爷一个准信儿,我好作安排。”涵因虽然用的平常口气,但话里话外暗示了这门亲事不是随便一个妇人可以决定的。

贾夫人的表情也郑重了起来,笑道:“这是自然的,若是外甥没福气,也不能耽误了五姑娘。”之后便趁机告辞了。

涵因笑呵呵的送走了贾夫人。

贾夫人知道自己那个大嫂还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但现在涵因找来她传这个话,就成了贾阴两族的事情了。

回府之后,就跟着自己的丈夫到公公那里商量。贾阡一听自家二房也跟着搀和进来,皱紧了眉头说道:“二房野心不小呢。”

“二房之前也没提这回事,现在来捣什么乱呢。真是,竟挖起本家的墙角来了。”贾敦也很是气愤。

阴氏不好说二房什么,毕竟对于一个妇人来说,议论夫家兄弟是犯口舌,只说道“我那嫂子也是,人家办这么大排场就是为了给你面子。虽说是过继的,那也是亲侄女不是,这点事还想不明白,到这个时候了,怎么这么没眼色。”

贾阡对阴氏说道:“把你娘家兄弟叫过来。这事我亲自跟他说。”

阴氏便把阴老爷请来,贾阡亲自跟他恳谈了一番。

阴老爷听说都督府已经心怀疑虑了,忙辩解道:“哪里有不想做成这门亲事的道理,媳妇最近身上不好,一时也顾不得,本来就打算病好了些之后再去都督府的。我让贱内再去一趟都督府把事情定下来。”

阴老爷如此表态,贾家也放下心来。

丈夫下了命令,阴夫人也不得不听,只好亲自过来把庶子的婚事定下。涵因待她还是很客气,好像之前的不满根本不存在一样。

五姑娘则每日来给涵因请安,涵因见她听话守规矩,便上午让她跟李令彦一起学习,下午则教她如何管家事。

慕云笑道:“夫人倒是不藏私,之前的时候教二姑娘,现在又教五姑娘。怕是没有哪家的夫人像你这般了。”

“要不怎么样呢,难道让妯娌们压的死死的就对我有好处了?她们在婆家能说的上话,才能对娘家有用,要是婆家没人把她们当回事,或者凭谁都能把她们糊弄过去,这门亲事结了跟不结有什么区别。”涵因冷笑,是那些内宅妇人想不明白,女儿终究是要靠着娘家的,娘家也要靠她们来影响亲家。当然,庶子就不一样了,庶子太出息了威胁嫡子的事情屡屡发生。所以,涵因教女儿教的用心,对李令彦倒多是大面上的好。

过了一会儿,五姑娘放了课,跟李令彦一起来给涵因请安。涵因跟平时一样,让他们留在这吃饭。

饭后,涵因拿出一张请帖递给五姑娘:“贾姑娘请你去诗会,定了明天下午,我已经安排了车子,到时候叫罗妈妈陪你一起去。”

五姑娘看了帖子,面带犹豫,问道:“母亲,您也去吗?”过继仪式以后,五姑娘就开始称呼李湛涵因父亲母亲了。这些日子下来,她已经叫习惯了。

涵因笑道:“贾姑娘是请你,又没请我。贾府不远,有婆子丫鬟陪着,还有护卫护送,不会出什么问题。”

五姑娘微微脸红:“我从来没有一个人去别家的时候。”

“也该时候出去走动了,往后贾家、阴家、石家、廖家、赵家这几家的姑娘有不少都会成你亲戚,现在你跟他们熟识了,往后有什么事情也能彼此扶助。”涵因笑着说道,李令纹再不锻炼就晚了,这个时代的妇人可跟后世的明清不同,尤其是在凉州这个胡汉混居、民风彪悍的地方,每家的夫人不仅要主持家务,还要和世交家来往,沟通关系。

五姑娘本来嫁的就是庶子,如果现在不跟这些家的姑娘们往来,往后,真等嫁了,恐怕就更说不上话了。

“可是,我不擅诗文……只怕丢丑……”五姑娘期期艾艾的,虽然从前王氏没断了她的教育,但她的心思显然也不在吟风弄月这块,诗会,自然是要作诗的,她本来就不擅长交际,再加上一个更不擅长的诗词,就更觉得吃力,只想逃跑。

涵因笑道:“女孩子,做不出好诗来也不算什么,这几家的姑娘们也不过是刚学会不久,彼此切磋。你做不好,悉心请教便是了。难道以后诗会你都躲着不成,一次两次这样,往后就再没人愿意约你出去了。”

五姑娘点点头:“是,母亲。”

涵因见她还是一副疑虑重重的样子,笑道:“这个天气,无非就是咏雪、松柏一类,你回去准备准备,提前作上那么一两首,到时候也就不会慌了。”

照水阁地热烧的燥热,涵因正开着窗子透气,五姑娘听涵因提到雪,便顺势看了一眼窗外,这些日子,外面连日降雪,今天刚刚放晴,枝头、房檐上的雪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晶莹。咏雪岂不是最恰当的题目,她眼前一亮,给涵因行了个礼:“这雪果然很好,多谢母亲教导。”之后便匆匆回去准备了。

涵因也顺着她的目光向窗外看去,说道:“果然好大的雪。”

慕云笑道:“可不是么,不像去年咱们刚来那会子,干刮风。门房上的陈婶子就是本地人,她说,像今年这么大的雪可都有十年没见了。”

涵因闻言忽然皱了皱眉头:“这里下这么大的雪,不知道关外会怎么样呢。你去叫他们跟关外来的客商打听。这么大的雪,说不定会压塌民房,估计不少人也会冻死、饿死,叫管家支起棚子,咱们家要施粥。今年这个年,可不好过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正文 第四百六十二 粥棚

五姑娘从贾府回来的时候,心情显得格外的好。一回来换了衣服,便过来见涵因:“母亲,我回来了。”

涵因见她眉头舒展,并无忧虑之色,便知道今天的诗会还算顺利,笑问道:“诗会如何?”

五姑娘不由绽出一个腼腆的笑容,说道:“果然是咏雪,昨天准备了两首凑数,今天还好没有出丑。”

碧茹笑道:“何止没出丑,大家都赞好呢。”

五姑娘白了她一样:“谁要你多嘴。”又赶忙对涵因说:“本家大房三姐姐拔了头筹,贾家四妹妹其次,我不过是中平罢了。”

涵因让她把作的诗念了一遍,笑道:“我看就很好,雅致工整,正是闺阁应有之风。”得了涵因的夸奖,五姑娘十分不好意思的笑了,看得出来,她真的很高兴。

涵因又说道:“明日咱们府要设粥棚接济百姓,我明天要跟着过去,你也跟着我,不过领粥的人鱼龙混杂,你可别乱跑。”

五姑娘点点头,来了凉州之后,她的生活一下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前的时候,每天被关在那一方院落之中,最远的去处不过花园,来了这里之后,涵因事事带着她,让她开了不少眼界。

“那我用准备什么吗?”五姑娘问道。

“你就站在棚子里头,不要到外头去,帮我数人,看看有多少人领米。能做好吗?”涵因吩咐她。

五姑娘郑重的点了点头:“母亲,放心。”

涵因笑笑:“那这件事就交给你办了。”

李湛这几日忙于公事,前些日子匆匆派人来传了个信,就出城去县里了。说是雪灾,压塌了成片的民房,县里面已经处置不过来了,于是李湛决定亲自带着人去。

第二天一早,涵因便带着五姑娘去了粥棚。粥棚就设在城南,那里比较荒凉破败。许多坊已经废弃了,坊墙早已经坍塌,但既没有像长安那般全部拆除,也没有人去照原来的样子修缮。完全处于没人管的情况。这里也是姑臧县城的贫民区。这里有一大块空地,是赵家的,本来是要修城马球场地,以供比赛的,现在还没有开始休整。涵因便把这块地方借了过来,开设粥棚。

排队的人远远超出了涵因的预料,还有很多人就聚集在粥棚的旁边不肯离去。涵因派管事问了他们的情况。原来他们有不少因为下大雪压塌了房屋,现在无家可归,只好往城里头跑,城里本来是有官府的收容所,不过那里头的官吏很是凶恶,甚至还有恶霸抢别人的口粮,也没有人管,他们就只好在城里流浪。

涵因知道。这些杂事虽然是归姑臧县里管,但是如果饿死冻死的人多了,李湛也一样要受弹劾。

于是当机立断。让管事在粥棚旁边搭起了棚子,还买了几车木炭升起了炉火,让无家可归的人有安身之处。

五姑娘则在粥棚的后面,带着帷帽,仔细的数着领粥的人数。她头一次看见这样的场景,从前在她的生活中,虽然事事不如意,但到底每天能吃饱穿暖。王氏待她再冷淡,也不曾让她挨饿受冻。但看到眼前这些人,衣服几乎就是几块破布。两腮深深的凹了进去,目光呆滞,直到看到食物才冒出光来,也不知道多少日子没有吃饱饭了。五姑娘第一次觉得自己能托生在夫人家,已经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了。

县令也来过了,感谢郑国夫人慷慨施舍。涵因还去应酬了一阵子。

不时有人领了粥之后给涵因磕头,说她是活菩萨,队伍越排越长,直到下午,领粥的人还是源源不断。纵使穿着棉衣裤,外面披着大氅,五姑娘还是觉得寒气从脚底下往上钻。

没过多久,管家对涵因耳语几句,涵因点了点头,过来对五姑娘说道:“咱们走吧。”

五姑娘犹豫道:“可是还有这么多人呢,母亲不是让我记人数么。”

“不用了,剩下的让他们记就好了。”涵因笑道,护卫带着她们两个,推开人群,把他们护送上了马车。

马车里头已经烘着暖炉,很是温暖舒适,五姑娘一屁股瘫坐在坐位上,许久才意识到自己这动作很是不雅,忙坐正了身子,微红着脸看着涵因。

涵因笑道:“你不必那么拘谨,就好好靠一会儿吧,今天辛苦了。”说罢把她搂进怀里,让她靠着舒服一点。

车窗的帘子,被风吹起一道缝,五姑娘这个姿势恰巧能看见看着还在排队的人,她叹道:“如果不是今天过来看看,我还不知道世上还有这么多可怜人。”

“是啊,挨饿是这个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了。”涵因从车窗的缝隙往外看,她只是直直的看着前方,目光仿佛穿透了车窗,飘向了未知的远方。

涵因回到府中,李湛却已经回来了,此时躺在床榻上,闭着眼睛。涵因走过去,看他谁没睡着,却被他一个突袭,抱在了怀里。

“讨厌,总没个正经,光天化日的都是人……”涵因被吓了一跳,怒嗔道,声音却娇娇糯糯,将李湛浑身上下每一个毛孔都熨帖了似的,从里到外透着舒坦。

“早走了,慕云、沁雪哪有那么没眼色的时候。”李湛调笑着,呼气吹在涵因脸上,痒痒的,涵因不由想要挣开,却被李湛扣得死死的。

李湛动作终于不再像刚才那般粗暴又急迫,他刻意放柔动作,把她搂在怀里,鼻子沿着她的衣襟,从胸口一直嗅到腰间,然后故意长出了一口气,夸张的说道:“嗯~~,真香。”

涵因用修长的手指,轻轻弹了弹他的额头,笑骂道:“别闹了,怪痒的。”

“还有更痒的呢……”李湛用牙咬住衣带系的结,嘴里还不忘咕哝着,那是个活扣,轻轻一拽,便松了开来,露出了白腻的肌肤,李湛的舌头从下一直舔舐到双峰之间,仿佛在品尝一块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