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折钗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折钗记-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今,距离端阳不过三天,新剧杀青,贾芸也终于主动的约请了薛家母女,定在今晚的红楼戏院碰面。

    皓月当空,京城转眼已是入夏,天气也渐渐的炎热起来,槐花胡同的红楼戏院因为台柱柳五儿的离开略略显得有些冷清。

    这两个多月来,剧院只靠着《京城商人》这部老戏在支撑着门面,加上不远处的铁旗胡同里也开了一家名为“复社”的话剧戏院,推出了一部据说乃是出自当朝状元公张溥先生之手的新剧《曹大家》,讲述的乃是东汉扶风班家的女史班昭之一生,尤其刻画了其创作《女诫七篇》的过程,一时间士林哄传,百姓争睹,一下子便压住了红楼戏院的风头,《商人》的票房也不再像当初那样夸张,好在演员不多,养活起来却还是不成问题。

    酉时正,薛姨妈等人的轿马停在了戏院的正门,大大的门帘上挂着“夜间休演”的牌子,薛家众人正在疑惑间,突然见门分左右,早有一个大汉迈步而出,抱拳问道:

    “可是薛家的奶奶、公子小姐们。”

    “正是!”

    于国清上前答应一声,那大汉连忙回身拉开大门,道一声请,当先带头入内,薛姨妈和于国清互视一眼,也指挥着轿子缓缓进了戏院。

    “请上二楼的天字号雅阁吧。”

    那大汉回头招呼一声,便一拐消失在底楼的大幕之后。薛姨妈还在惊疑,身后薛宝钗却是沉沉稳稳的说道:

    “母亲不必疑虑了,咱们只上楼便是。这槐花胡同如今是京城里有名的热闹地方,达官显贵多有光顾,绝不至于出事的。”

    “我自不怕,只是不知道那芸哥儿是在弄什么花样?”

    薛姨妈轻轻的回了一声,望了望跟在身后的一对儿女,这才慢慢的上楼而去。

    天字号是红楼戏院的十二间包厢里观演效果最好的,此刻里面空空荡荡并无一人,只是桌子上早已摆着一些果子茶水,显然是有人早做好了预备。

    “看官静场,好戏开锣啊。”

    随着方才所见的那个大汉在楼下一声高喝,红楼戏院的舞台大幕徐徐拉开,一片美丽的樱桃园的布景出现在薛家众人的面前。薛蟠连忙四下环顾,只见偌大的戏院竟是只有自己这一家观众,心中越发惊疑,正待说话之际,却听背后大门响动,贾芸的身影终于出现在了门口。

    ————————————————————————————————

    最近有点儿忙,市里组织了一个国际民间艺术节,老红又要去带团领队了,委内瑞拉民间歌舞团,哈哈,码字的时间更少了,不过今天一定还是会保持2k两更,将第三卷结束掉,二更时间肯定要在八点之后了,没有存稿啊,哭~

    ( )

第五十八章 樱桃园(下)

    “芸小子,你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要请我们听戏倒也罢了,那就请到家里去开个堂会,何必巴巴的将我们一起拖到这儿来。”

    薛蟠高声大呼,薛姨妈也在一旁皱眉说道:

    “说的是呢,这儿空落落的,也有些渗人不是?”

    贾芸微微一笑,眼睛朝着舞台上看了一眼,只见林梅儿扮演的白蘅已经登场。贾芸忙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又顺势坐在了薛宝钗的对面,伸手朝楼下舞台一指,并不言语。

    薛蟠还待说话,宝钗却轻轻哼了一句,回头冲她的哥哥说道:

    “安静些儿看戏吧,有什么事芸哥儿必是会说的。”

    一座空空荡荡的戏院,一方小小巧巧的舞台,一席疑疑惑惑的观众,这就是《樱桃园》的首演!

    薛家母子三人、老管家于国清再加上贾芸,五人倚在天字号雅间的栏杆之上,就这样静静的看完了这一个时辰的话剧。

    初时的薛蟠也曾毛躁的忿忿自语,不停得扫视着贾芸,但是,当陆伯兴上台开始叫嚣着要买下白蘅夫人的樱桃园,而白蘅却一筹莫展的时候,这个戆呆的大汉终于也开始专注于舞台上的剧情,最后,当白蘅无可奈何的带着他的仆人悄悄儿的离开庄子,而舞台背后恰又适时的响起砍伐樱桃树的声音时,薛蟠更是将两只粗壮的拳头捏的咯咯作响。

    “好个腌臜泼皮的奴才!”

    薛蟠狠狠的一拳捶在栏杆上,

    “竟是和咱们家里的张白眼一个模子里出来的,真真是可恨!”

    薛姨妈也不停的摇着头唉声叹气说道:

    “想想咱们家又何尝不是这个模样,孤儿寡母的竟是想不出个对策来,芸哥儿……”

    老太太转头看着在一边若有所思的贾芸,

    “你请我们来看这出戏,约莫也是这个意思吧,那张德辉就和这戏里的陆伯兴一般,早就已经吃定了我们,我说的可对?”

    贾芸轻轻的点头。薛蟠却早就霍的一下从椅子上站起,圆睁着双目,额头上爆出一片清晰可见的青筋,恨恨言道:

    “待我去打死了这个老奴才,倒也大家干净!”

    一旁的于国清吓得连忙死死拉住了薛蟠,这个呆霸王若是一时撞起邪来,那可真是天大的祸事了。

    “哥哥,且坐下吧。”

    薛宝钗在这个时候终于再次开口,虽只是轻轻的一声呢喃,却仿佛古刹晨钟,一下子就澄清了薛蟠的嗔怒之心。

    “这出戏儿莫非出自芸哥儿的手笔?”

    宝钗望着贾芸幽幽问道,

    “我从小跟着父母走南闯北,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似这般儿直钻入人心的戏却是再没有见过听过的,即便是汤临川的《牡丹》、王实甫的《西厢》也不曾赚得我的这一片心酸,真真是旷世的奇文。”

    贾芸这次却也并不隐瞒,点点头表示承认。薛宝钗笑道:

    “那之前作《京城商人》和《奴隶将军》的想来也便是足下了,这坊间人人争说的莎翁,想不到竟就在咱们身边儿,真真应了有眼不识泰山的俗话了,母亲,你说是不是?”

    薛姨妈没有回应,这个老太太依旧怔怔的看着舞台上的那片残倒的樱桃园,满目忧伤。薛宝钗呆了片刻,再次抬起头来问道:

    “芸哥儿今天演这出戏给我们,是不是说,这陆伯兴奸计已售,咱们竟是回天乏术的?难道此人背后当真有什么了不得的靠山,就是吓得贵府里也是对其不闻不问,就连追杀大老爷的事儿都一笔勾销了?”

    “就是,那白眼狼背后究竟是谁?统不过是京兆尹、西宁王,要不就是当今的天子罢了,可细细数来,咱们几家手里不干不净的事儿还少了?便是皇帝又如何?!打量着咱们竟不知道么?老千岁的骨血就是你们宁府的蓉哥媳妇,若不是死得巧,这会子牵连出来,你们都得进大理寺去!”

    薛蟠这个混人此时早已不管不顾的吼叫起来。薛姨妈和于国清吓得连连捂着他的嘴,可是哪里能挡得住他胡沁。

    “薛大爷说的是!”

    贾芸却并不为意,依旧是云淡风轻的一脸微笑:

    “咱们贾府确实并不畏惧他们,可是却也早有了布局,这张德辉正是其中关键的一环。”

    贾芸毫不隐瞒的将贾政所说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在场的四人,听着这背后环环相扣的陷阱和态势,就连薛蟠也一时间沉默了下来,的确,此事关系太大,牵连太广,虽然身为金陵四大家族之一,他们也或多或少的参与或者耳闻了某些片段,可是这会儿完整的串联起来,他们还是感到了巨大的震撼。

    “想不到,真是再想不到的……”

    老管家于国清连连的摇头感慨,一旁的薛姨妈则是一片黯然,家门不幸,又遭盟友抛弃,这赫赫扬扬的丰年大雪,竟是真的要冰消雪化不成?

    “芸哥儿!”

    片刻,又是宝钗打破了雅阁里的死寂,这个美丽无俦的少女一对凤目死死的看着贾芸,贝齿紧咬着自己的上嘴唇,脸颊上涨出一片醉人的海棠红色,

    “我若是替我们薛家求你,你可有法子能挽回这一局?”

    “妹妹!”

    “丫头!”

    薛蟠和薛姨妈双双惊叫一声,不可置信的看着宝钗,这句话的份量实在是太重了。

    求?怎么求?用什么求?现在的薛家大厦将倾,一旦户部皇商落选,不出一年,剩下的这些买卖恐怕也是难保,族中虽有另外的几支,可是危难关头,又有谁是肯仗义而出的?而眼前的这个贾芸,背后有荣宁两府靠山,东平郡王依仗,文采出众,前程正远,自家又有什么东西是人家看得上的,只除非是……

    “若是你能救了咱们薛家,宝钗便是写张文契,为奴为婢的,伺候二爷一辈子,也就是了!”

    果然,薛mm露出了一脸毅然决然的神色,说出了这惊世骇俗的誓词,不仅惊呆了自己的母兄,也把坐在对面的贾芸给吓了一大跳。

    “宝姑娘言重了。”

    贾芸连忙从座位上站起,有些惶恐的作了一揖。

    “贾芸万无裹胁要挟之意。”

    他向薛家坦言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确实是因为怜惜宝钗,想想《红楼梦》的原著之中,那林妹妹寄居在荣国府中,正是因为在金钱上事事仰赖贾家,才不得不打叠起百般的心眼儿,不敢行差踏错一步,倒给人留下了尖酸刻薄的印象。

    而若是薛家也落到这步田地,生生把一个善解人意,温柔可亲的宝钗逼到黛玉一般的可怜处境,那自己拯救裙钗的愿心不也就像这舞台上的樱桃园一样,最后只不过是一片狼藉的镜花水月罢了。

    可是,宝钗居然会做出这样的抉择和牺牲,却是贾芸所没有想到的,这个寓意“冷香”的少女面对家族的困境时,还是做出了有如日后的贾迎春一般的选择,封建社会的女孩子们果然都只是家族们最后的救命贡品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累啊,领队会议开到了八点才回来,第二更送上,可惜还是没有能够结束这一卷,再次强调一下,权谋宫斗只是背景,绝不会占据太多的篇幅,我个人也并不喜欢写这些,但是后文因为要涉及元春等等问题,所以还是要交代一下的。感谢诸位的中肯意见,但是话剧因素又再次出现了,不好意思~

    ( )

第五十九章 杀人者贾芸

    农历五月的京城,天气已经炎热难堪。护城河的南段,万头簇动拥裹着的是即将举行的龙舟盛会,穿着水靠,头扎红巾的汉子们整齐的分列于龙舟的两侧,龙首昂然间,鼓手凛凛而立,目光灼然,只待一声令人,便是百舸争流,千帆竞渡之景。

    河边东西两市的店铺中,很多都摆出了粽子、菖蒲草、白芷、雄黄酒等一些时令的必备之物,春去夏至,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却已经翩然而至了。

    宫里的元春娘娘打发夏太监出来赏下了一百二十两银子,说要娘家在清虚观里打上三天的平安大罗醮,加上贾老太君作兴,又有王熙凤等人的张罗,此次的打醮,凡是能动用的人物,竟是一色齐全,不同往日,车轿人马,浩浩荡荡,一片锦绣香烟,遮天压地而出。

    贾芸作为宗族的一员,自然也是跟随在大队人马之中,前后的轿子里,贾府的小姐太太们几乎全体出动,便是两边伺候的小丫头们,也是裙带当风,莺莺燕燕的赚足了人们的眼目。

    稍顷,众人已到了清虚观前,一个长大道士等候在门口,此时忙忙的迎了上来,将贾母等人安排进了内殿坐定,转身便要离开,却被贾珍早一把拉住,两人耳语几句,只见那道人呵呵一笑,被贾珍半拉半拽的请进了殿里。

    “老神仙你好?”

    贾母一见那道人,笑着便打招呼,那道人稽首说道:

    “托福,小道也还康健,只是记挂着哥儿。”

    说着转身走向宝玉,拉着手上下打量一番,唏嘘说道,

    “这哥儿竟是和当日的国公爷一个稿子!真真令人感慨!”

    贾母闻言却也一酸,点点头说道:

    “我这些个儿子孙子也只宝玉像他爷爷,只是身子弱,比不得当年那些马上的汉子,铁打的筋肉。”

    那道人点头说道:

    “只在长大些便好了。”

    说着又一一的跟贾府的其他人打起招呼,显得熟络异常。作为熟读红楼的穿越者,贾芸当然知道这个道人的来历——曾在当年做过荣国公的替身,先皇御口亲封的“大幻仙人”,当今圣上封为“终了真人”,现掌管着道录司印,王公藩镇都称为“神仙”的张道士便是。

    此人还曾因为要给贾宝玉做媒人而被宝二爷背后大骂,死不肯见,以至于最后是摔玉大闹,沸反盈天了一回,不过更重要的是,在张道士送给宝玉的一堆金器中,却有一只金麒麟,跟后来史湘云所佩戴的正好成了一对,以至于曹雪芹在回目中写下了“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的暗示,又让后来的红学家们大大的困扰了一番——在雪芹先生的设想之中,宝玉的婚姻究竟如何?是和宝钗结成了“金玉良缘”?还是和湘云完成了“白首偕老”?种种争论,莫衷一是,起因却只在那金麒麟之上。

    果然,片刻之后,老道士托来了一只铜盘,里面盛满了种种的器物,或金或玉,只说是徒子徒孙们孝敬宝玉的法器,宝玉也毫不意外的藏起了那只麒麟,被看在眼中的林黛玉狠狠的羞了一回面皮。

    “时间该差不多了吧。”

    此刻的贾芸却完全没有打醮烧香的心思,他站在贾府队伍的最末,只不断的抬头望着门外的日头,已渐晌午,清虚观内大树之上的知了死命的乱叫,很有些与张道士类似,不知疲倦的卖弄着自己的脸面,穿梭于富贵人情之中,哪里有半点儿道观寺庙的庄严肃穆之意。

    “芸哥儿,事情办的不错!”

    不知什么时候,贾政走到了贾芸的身边,捻着自己的胡须点头微笑,

    “柴霸已经找到了张德辉贿赂西宁王的铁证,只待今日皇商遴选之日一过,由老夫亲自参上一本,让那风光了十来年的郭三爷,也尝尝圈禁发配的滋味儿!”

    贾芸并不言语,只是抬头看着天,贾政却以为他是对自家的无情不满,低低的解释道:

    “芸哥儿不必如此,薛家的事情确是无奈之举,我贾府也不是无情无义之家,只待事情完结,咱们必是会拉薛家一把的,宝丫头人极聪明,模样又好,我跟老太君商量,却将她与你作配,一来为你添一个贤内助,二来也算是表明我贾府未曾抛弃薛家之意,让他们也有一个依靠指望,你也能安心的弃了那个戏子,好好儿的为前程奔忙,如此佳偶,也不算委屈了你吧。”

    “呵!”

    贾芸冷冷的笑了笑,没想到,薛宝钗还真的成为了两家拉拢自己的砝码,堂堂的金陵十二钗正册之首(画册中林薛并列,并无先后),居然落到了如此境地,当真是可怜可叹了!

    “我贾芸哪里配得上薛家小姐!二老爷和老太君实在多虑了!”

    “芸哥儿莫非看不上宝丫头,你休要以为她家中失了皇商之号便全无家底,俗话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丰年大雪,岂是空号?!”

    “老爷误会了,贾芸确是自愧难以匹配宝钗小姐,况且我心中犹有五儿,实在不忍续娶!”

    “你竟还是不肯割舍那下流的戏子?”

    贾政双目严峻,不满之意溢于言表。贾芸正待说话,却只见一个贾琏的仆人来旺,满头大汗的跑将进来,气喘吁吁的来到贾政身边,一边擦着汗,一边沉声说道:

    “二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