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女奋斗史:寂寞宫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采女奋斗史:寂寞宫妃- 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太后见她不说话,知道她是个聪明孩子,叹了口气道:“说起来,什么事也别求佛祖,你得相信璋庭。他既然把你安排地这么好,那么什么结果,你都得承受,不是吗?”
  青时的眼泪终于止不住地往下流。她一下子就扑到了太后怀里。这些日子的担惊受怕和牵挂,让她真的不敢去想那个坏的结果。现在太后的话,将她心里最深处的想法暴露在了阳光下。她不知道自己还能撑多久,现在终于有一个人把自己的心里话说了出来,她觉得所有的心思都不用隐瞒了。
  太后轻拍着她的背:“好了好了。这凡事也要往好的方面想不是?这皇上举全国之力去对抗那几个小国。再怎么说,我们也有很大的把握的。”
  青时噙着泪点点头,慢慢地直起身子,坐到了桌子边,听话地吃起饭来。


第八十三章 战乱
  前方的战事似乎偃旗息鼓了下去。皇上坐在帐内,翻看着探察的兵送回来的情报。
  金乌国果然停兵了,可是却在边境线后三十里驻扎了下来。另两国也在金乌国境内驻扎。可是却有些不太平的样子。
  皇上将那些情报全部都给烧了,又拿出了地图细细地看。
  这次的战场,是天朝和金乌国交战的。另外两个国可以说是跨越了千山万岁过来的。两国的交界,是一条河。那两个支援的小国,一个在河的上游,一个在河的下游。皇上的手指移到了河的上游,眼里眸光一闪:莫不是,有人想要分一杯羹?
  他思索着,便叫了人进来,吩咐道:“立刻派探子去灵影国的驻扎地探察,尽快回来。”
  那兵领了命,去了。
  皇上坐回了椅子,双手撑在桌案上,手指伸进了自己的怀里,取出了一个小巧的玉佩。
  他的手轻轻地摩挲着那玉佩上的络子,眼里闪着柔和的光。
  这是青儿亲手给自己打的。他根本就没有想到。那几天他去看麟儿,青时一见到他,就在藏什么东西。他也狐疑,但是没有细问。若是她要告诉自己,不急在那一时,若是她不告诉自己,那自己问了还反而惹地彼此不愉快。他也就装作没看到。
  青时本来是微微红了脸的,被他撞见几次后,见他没有开口问,才松了一口气。
  谁知道几天之后,他的生辰。晚上,太后将皇上唤了去。然后他去青时房里的时候,青时忸怩着取出了一根玉络子,支吾着说:“这是我第一次打的络子,也是找她们学的,也不好看。我也没多少好东西送给你。就送这个成不成?”
  他接过了那根络子,看到的确不是很精致,但是第一次做东西,就是为自己。他微笑着把自己玉上的络子取了下来,然后把她的给系上,佯装生气地道:“就这么一点小东西啊!”
  青时红了脸,搓着手:“其实,我还为你准备了一碗长寿面,也不知道你吃不吃地下。”因为一个时辰前才吃了寿宴。
  他坐在了桌子边,摸着肚子道:“我吃那寿宴从来就没吃饱过。你还不速速端上来。”
  青时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回身就去端了一碗面来。
  皇上看时,却见那面就是一碗汤,加上一些青菜,没有什么特别的。他有些意外地看着她:“你确定就给我吃这个?”
  “你尝尝再说嘛。”青时眨巴着眼睛,充满了期待。
  皇上就依着她的性子,夹起了一些面,送入口里。登时一股子香味溢满了嘴里。而面也不像之前自己想的那样,倒像是什么滑滑的东西做的。
  青时搬了一个绣墩儿,依偎在他的身边,趴在他的肩膀上问道:“好不好吃啊?”
  皇上的左手却将她揽在了怀里,让她坐在自己的膝上,笑问道:“这是怎么做的?”
  “好吃吧?这汤可是熬了一天呢。我可在厨房门口守了一天。”青时拿着手绢帮他擦拭着嘴边的汤汁。
  皇上却把汤都给喝干净了,然后意犹未尽地道:“真希望每天都是生辰。以后我的饭就你管了。”
  “才不要。”青时说着就要跳下他的膝头。
  皇上却把她给搂紧了,手扣住了她的后脑勺,额头抵着她的额头:“就这么点礼物,还是不够啊。”
  青时看着他的样子,微微一笑,然后主动环住了他,吻上了他的唇。
  皇上将她抱了起来,放在了榻上。她轻声呢喃了一声。他的眼睛一眯,随即便覆上去。
  回忆在这里戛然而止。皇上收回了思绪,将那玉佩复又装进了自己的怀里,然后看起了兵书。
  帐子外却响起了一个声音:“皇上,有事求见。”
  “进来!”皇上只觉得这个声音熟,却想不起是在哪里听过的。
  等到那个人一进来,皇上抬起头,背靠在椅子上,然后惊讶道:“刘宰相。”
  眼前进来的那个穿着士兵衣裳的人,的确是刘宰相。刘宰相先是给皇上行了个礼,然后说:“皇上,微臣刚才遇到了您派出去侦察的兵士,知道您也疑了那灵影国的事。微臣正为此事而来。”
  皇上连忙道:“快请起,刘宰相是不是发现了什么?”
  “不瞒皇上,微臣一直在我军内。所以对这次的战事也有些清楚。那灵影国这么久了,一直未动手。”刘宰相站起来,目光熠熠地道。
  “什么意思!”皇上一下子站了起来,眼里全是喜悦。
  刘宰相抬起头来:“金乌国和烈臣国早就不满了。然后烈臣国也有些不太甘愿这么徒为他人作嫁衣了。就在皇上来的前一日,他们差点启程回国了。”
  皇上的眼睛眯了眯:“刘宰相怕是故意将他们留下来的吧!”
  刘宰相点了头:“若是微臣没有猜错,这前方若是不乱,京城又怎么乱地起来呢?”
  刘宰相说地没错,现在的京城,的确是乱作了一团。
  皇上快要到达边境的第二天,皇宫突然失火了。
  起火的地点不是别的地方,正是乾明宫。而且火就是从偏殿开始起的。
  皇后和淑妃所住的地方,着了火。然后那些宫女太监侍卫一团乱。所有的人都抱着头鼠窜。到处都是人在乱让乱叫。
  那火伴随着风,越烧越旺,简直是烧红了整个天边。
  突然,禁军们,侍卫们都涌了进来。他们手上明晃晃的刀,让在场的人更加失控。现场乱做了一团。
  禁军统领好不容易把现场给维持下来,亲去给皇后请安的时候,才发现,皇后和淑妃所住的地方,已经被烧了个精光。
  当场,那禁军统领就被吓了个半死,连忙指挥人救火。
  天还不亮的时候,整个京城都传遍了。林大学士和傅老爷匆匆地赶往了宫里,可是迎接他们的却是两具已经烧地没有本来面目的尸体,可是那上面的衣裳,还能认出原来的主人是谁!
  顿时,朝堂上风云变色。监国的三王爷顿时被这两尊给压地喘不过气来。后来,傅家和林家同时动手逼宫。
  皇上远在天边,根本无暇顾及。因此,那林家和傅家就将京城围了个水泄不通,要求三王爷必须马上把这件事给处理好。
  三王爷把当天的人全部都抓起来问了一遍,可是却没有任何的结果。他很懊恼地大发了一顿脾气,然后又让人搜查整个皇宫。
  皇后和淑妃根本就没有影子,倒是找到了当时被烧伤的服侍的知秋。听她说,当时淑妃摔了一跤,没逃出来。
  林家率先发难,首先就开始攻城门。三王爷一边派人飞快地修书给皇上,一边找人加紧跟林家谈判,说是一定查个水落石出。
  林大学士当场就摔了杯子:“水落石出,都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我不知道你还能怎么落怎么出!”
  话音一落,他身后的两名带剑的侍卫立刻上去一左一右地把剑架在了三王爷的脖子上。
  三王爷当场脸就被吓百了,只是一个劲儿地跟他说情。周围的禁军却全部都准备好了武器。
  林大学士见讨不到便宜,只得怒斥了那两人,然后带着他们就回去了。
  这一场闹剧,总算是稍微地平静了些。
  可是不多时,一个传言却渐渐地蔓延开来。说是皇后和淑妃的住处着火,其实是皇上走的时候故意安排的。因着她们两人对皇上不敬,皇上想废了她们。而之前的如昭媛和容充媛不见了,也与皇后和淑妃有莫大的关联。
  这个传言逐渐地有声有色起来,传来传去,竟然把皇后和淑妃都说成了妖精。
  三王爷派去给皇上送信的人却迟迟未归。三王爷又派人去寻,结果却没有一点儿消息。
  林家和傅家终于坐不住了,又一次在朝堂上怒斥三王爷。
  于是,他们名下的军队,又一次聚集在了城外,一直围了三天三夜,逼里面的人退位。
  而前线,皇上是接到了那份密函的,却没有一点儿反应。现在前线的情况也很严峻。
  金乌国已经进攻好几次了。每次都是一些小的散兵来偷袭来叫嚣,整地天朝的士兵是烦躁不堪。
  皇上也不让人进攻,只是吩咐大家原地不动。久而久之,这天朝的士兵都很崩溃了,对皇后都有些不服。私下里有人就开始对皇上来御驾亲征有了一些不好的流言。说皇上根本就不懂如何带兵,来这里根本是浪费时间。
  听到传言的第三天,皇上派了两队兵都扮成了金乌国的兵,分别到了烈臣国和灵影国的营地外面叫嚣。同时他也让人扮了金乌国的兵在自己的营地面前叫嚣。
  如此反复几次,烈臣国和灵影国的人都向金乌国的将领发难。一来二去,虽然误会解除了,可是还是有一个疙瘩在心里,这联盟就有些不那么坚固了。
  青时是不知道这些事的。她现在每日里都期盼着皇上凯旋的好消息,每天都给菩萨上一柱香,也不似之前一样了。她的脸色渐渐地红润了起来,竟比生麟儿之前更有味道了不少。


第八十四章 消息
  天朝的兵士首先攻的是在上游的河边驻扎的灵影国的营地,而且是在晚上半夜的时候。当时灵影国的士兵们已经被天朝的兵士给闹地烦不胜烦了。几次去了天朝的营地挑衅,却闭门不出,每天晚上都来闹。
  当这天,火光真的照亮了他们的帐篷的时候,他们才发现,自己已经身处在一片火海之中。他们看准了一个缺口往外冲。在出口处,他们却遇到了一柄又一柄明晃晃的刀。很多人还来不及喊一声救命,就已经惨死在刀下了。
  当天亮的时候,火也快燃尽了。第二天,灵影国被偷袭从而先头部队全军覆没的事,顿时传遍了两军的上上下下。
  金乌国的大王子气地一下子就把桌案给掀了。周围的将领连忙劝他。他也只好憋屈地坐下来修书去灵影国。
  灵影国还是见了他们的使者,却是当面就提出了取消联盟。接着,灵影国单独向天朝发动了一次进攻。
  天朝以五万对一万,完胜。金乌国在战争快要结束的时候来支援,结果灵影国的将领,直接投靠了天朝。然后金乌国派去救援的人,陷入了被动的局面,差点全军就覆没了。
  这件事,让金乌国恨地牙痒痒。他们生怕烈臣国也像灵影国一样倒戈,专门派了一个将领过去。
  烈臣国的人热情款待他,因此金乌国才稍微放心了一点,然后集结了军队,开始向天朝发动总攻击。
  与此同时,京城的局势却没有那么的明朗。
  自从上次乾明宫失火的事情发生后,皇后和淑妃一直下落不明。林傅两家都把京城给围了,一个守东边,一个守西边。可是皇位只有一个,所以,大家都不敢轻易地乱动,也不希望自己成了那出头的鸟。
  三王爷一直死守着皇宫。只不过现在的京城,就跟个铁桶一样,根本送不出消息也递不进来。他每日里急地团团转,但是却没有任何的法子。
  青时在江南,十分关注前线的事情。她不知道太后有什么方法可以得到消息,平时也没看什么人来,可是她总是能知道第一消息。
  她知道天朝现在和金乌国打地难解难分,双方都胶着着,各有胜负。而烈臣国也不知道从哪里训练了一些精兵,总是在最后的时机,来把天朝的人打了个落花流水。
  她很担心,几乎没有皇上的消息。她不知道到底是因为太后故意隐瞒,还是因为本来就没传过来消息。不过有时候她又在想,也许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这天,她一个人,手里拿了一本诗词,独自看着窗外的景色。
  现在已经是春天了。那难熬的冬天已经过去了,外面也有了鸟鸣声,有些枝条也开始有了绿意。天气渐渐地回暖,她一直在担心他没有防寒的冬衣,现在,又在担心季节的变化,他会不会因此而受到影响。如果积雪化了呢?会不会战争受到影响?
  这样的担心,却被门吱呀地一声给打断了。她匆匆地回头,却见到了清如进来了。
  她放下了手里的书,根本就没看进去一个字。
  清如端了一碗汤放在她的面前:“少夫人,这是老夫人特意吩咐厨房的人做的。说是开春了,那湖面的冰也化了,专门从湖里捞起来的鱼。送来的时候还是活蹦乱跳的呢!”
  青时接了过来,用调羹盛起了一勺,放进了嘴里。味道是很鲜,可是她却没有一点儿胃口。她只喝了两三勺,然后就推开了碗,实在是喝不下。
  “少夫人,您就是这样担心,也无济于事啊。爷那边的情况,听起来还是不错的。至少没有坏消息就是好消息,您说是不是?”清如看着青时,劝解道。
  青时点了点头,说道:“我也知道,我这样的担心,不仅没有用,反而会让自己更累。可是我没有办法不想啊。我还是担心,这几天眼皮一直跳,我的心里就更不安宁了。”
  清如也不知道该怎么劝青时了。青时平日里虽然是很温柔的,但是实际上,她认定的事情,很少有人能劝回来。
  青时觉得自己都快发疯了,站了起来,闭了闭眼,说道:“我去园子里走走。”
  清如拿起了旁边衣架上搭着的衣裳,跟了出去。
  刚走到门口,邓姑姑就迎上来,给青时行了个礼,声音温和地道:“少夫人,老夫人请您过去一下。”
  青时的左眼一瞬间没来由地突然跳了一下,她的心蓦然沉了下去,郑重地点了头,跟了邓姑姑走去。
  走到了上房,却见太后一个人坐在那里喝茶。青时看了太后的动作,并没有什么不同,她的心才稍微平静了些,行了个礼,说道:“给老夫人请安。”
  “坐吧。”太后放下了手里的杯子,目光看向了青时,半晌不说一句话。
  青时被她这样的目光看地心里有些毛。她轻声道:“老夫人,您叫我来有什么事吗?”
  太后的眉眼间有些怔忪,然后慢慢地道:“刚才有人给我送来消息,说是我天朝的兵士已经占了上风,金乌国已经被打地节节败退了。”
  青时的心一下子狂喜,忙站起来道:“那皇上是不是快回宫了?”是不是她很快就可以见到他了?
  太后摇了摇头:“虽然是这么说,现在还是大意不得。毕竟,要对方完全退兵了,才能说胜利的事情。”
  太后没有说的是,京城那边已经好几天没有消息传过来了。她有点担心,是不是京城真的变成了一个牢笼。如果真的内忧外患了,那皇上会不会腹背受敌?
  青时的心里满心沉浸在皇上即将归来的喜悦之中。她终于大口大口地吃下了一大碗饭。清如看了青时的样子,心里才稍微放下了些。
  没想到,第三天的晚上,太后又将青时请了过去,这次,却是一位公公站在里面。
  见了青时来了,太后才道:“你说吧,到底是怎么样的情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