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庶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家庶女- 第1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明玉蹙眉叹息,香桃晓得她的心思,道:“云妈妈和大夫不都说了么,小孩子多睡才好,衍哥月份小,现在才能自个儿坐,等会爬会跑了,只怕也是个不省心的。”
  明玉忍了许久,终究是没忍住,见到周嬷嬷就问:“我小时候是不是也这么爱睡?”
  周嬷嬷回想了好半天,道:“奴婢只记得姑奶奶小时候特别安静,不怎么苦恼,因此将姑奶奶接来太太身边,太太也没怎么费心。”
  “更小的时候,像衍哥这么大的时候,我是个什么样子?”
  周嬷嬷又细细想了一会子,反问:“姑奶奶问这个做什么?奴婢记性不好,不大记得了。只记得那会子咱们一房服侍的除了太太的陪房,就是分家时分的人。一开始人多,后来打发了一部分,那时已有了六爷、十姑奶奶,六爷倒罢了,小时候就和衍哥似的,天天儿睡,十姑奶奶却在屋里待不了一刻钟就闹着要去外头。太太也忙,傅姨娘身边只有两个小丫头,倒是不怎么见十三姑奶奶哭闹……”
  难道衍哥像舅舅陈明贤,可明玉和陈明贤又不是一个娘胎里出来的。
  陈老太太打发管事来,一则报喜,二则接她们去淮安。
  傍晚带着衍哥去秦氏屋里请安吃完饭,明玉就提到这事。
  秦氏沉思片刻,问道:“我记得陈老太太寿辰是在九月吧?”
  虽然不是整数,家里人也聚不齐,但每年陈老太太寿辰,在淮安、苏州的亲戚仍旧会来。明玉点头笑道:“娘记性真好,老太太寿诞是九月初八,重阳节的头一天。”
  “眼下已七月了,咱们在南京也住了快两个月。”秦氏面带微笑,顺着窗棂子望着外头绚丽的晚霞,缓缓道,“下次回来的时候,咱们就不必走了吧?”
  下次回来的时候,她们就能真正有个落脚的地方,有个属于自己的家。明玉一直在心里规划,从前的宅子买不回来,可以重新修建,想建成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
  杨家晓得她们要离开南京,少不得又请她们吃了一顿饭。饭后,杨夫人携了秦氏的手,依依不舍,说了许多盼着她们快些回来的话。杨大奶奶、杨二奶奶就缠着明玉,“为什么急着走呢?再多住些日子也没什么不好。”
  好不好还真难说,南京几代立都,繁荣自不必说,可她们住在这的花费,远远超出了在京都。杨二爷是开酒楼的,说什么他们买菜买米一次买得比旁人多,价格便宜,杨家就是这样。可结果,价格一点儿也不比京都便宜,且菜也不新鲜,米也是陈米,明玉婉拒了好几次,不好劳烦他们,但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就送来了。
  他们上下连二十口人也没有,送来的菜足够三十个人吃了。落英曾怀疑,送来的都是杨二爷酒楼里买剩下的,香桃当即送了她一个爆栗子——那须得怀疑,分明就是!
  虽然不新鲜,丢了却可惜,拿出去买未必卖得掉不说也管不了多少钱,不如做个顺水人情送给杨家,让杨家人自个儿吃一吃。结果,隔天送来的更多了……
  气得香桃把剩下的都扔了,见过脸皮厚的,没见过这么厚的。后来明玉想了个法子,送来的都收下,没有钱全部记账,日后有钱了再还上。那些难腌制的腌制了,不能腌制能风干的就风干。一日杨二奶奶去,只见院子里到处都是晾着的菜干,周嬷嬷还拿着一套衣裳去外头典当,说是换了钱买咸菜罐子,又说她们若离开南京,这些腌菜、菜干都存放在杨家,等回来南京再来取。
  本以为这样情况会好些,但……
  明玉每每想到就气不打一处来,可人家就能做到面不改色,我行我素。
  对此,让明玉为日后搬回南京暗暗捏了一把冷汗,以后一定要选一个离杨家很远的地方才好。
  “谁家没有那么几件事,我们来了之后,多亏你们照应。特别是二奶奶,想着我带着孩子,一边管着家里的庶务,一边还要关照我们,竟瘦了许多,我们……”明玉满脸感激,“虽然我们走了,到底还有事要麻烦你们呢!还望大奶奶、二奶奶在费些心。”
  杨二奶奶立即道:“毕竟来了一趟南京,如今去淮安也是做客,少不得要预备些东西带回去,可是为了采办……”
  明玉忙摇头,笑道:“东西已购买齐全了,不是为这个。我们剩下些东西带不走,丢了又可惜,少不得请你们帮我们先收着,等我们来了南京就取回去。眼下,还的麻烦二奶奶安排几个人过去搬。”
  杨二奶奶很爽快地应下了,可没想到是菜罐子……
  明玉道:“我们家和你们家都是吃过苦头的,都明白一针一线来之不易。丢了委实可惜,倘或我们一时半刻不能回来,你们也可以尝尝,周嬷嬷的手艺还不错,我们陈家许多私房菜里面都添加了咸菜提味呢!”
  杨二奶奶面容有些僵,到底还是叫人在厨房那头寻了空地存放。香桃几个看着她和杨大奶奶的神情,忍不住暗暗地掩嘴偷笑。明玉没法子,只能隐忍着,差点儿忍出内伤。
  虽然以杨夫人为首的杨家人很吝啬,可不晓得从哪里得知陈老太太的寿辰,竟预备了一件昂贵的寿礼——琉璃麻姑拜寿屏风,边框竟用的檀香木,放在屋里便隐隐约约能闻着一股凝神静气的香味儿。
  据说是从前家里情况好买来存着的,只是杨家的东西轻易收不得,特别是昂贵的。几番婉拒怕路上碰坏了,杨夫人大抵也舍不得,明玉暗示老太太喜欢藏书,她便去杨老爷的书房寻了一箱子书。
  明玉略翻了翻,竟有十来本有价无市的孤本,比起那屏风,这个价格更高。明玉又有些犹豫,秦氏微笑道:“杨夫人是不认得字的,杨家几个孩子打小也不爱念书,杨老爷千辛万苦收集这些,白白被他们糟蹋了不少。杨夫人去取,杨老爷又没说什么,就收下吧。书和人一样,也须得遇见知音才能得到妥善保管,继而传承下去。”
  即便是很珍贵的孤本,杨老爷也随意放在外头,因为杨家根本不会有人去动。
  秦氏神情颇为无奈:“杨夫人虽不认得字,却也晓得孤本价值连城,倘或杨老爷仔细收着,指不定就被她拿出去买了。杨老爷爱惜笔墨,怕买书的人不珍惜,也只能与一般的书籍搁在一块儿,这十来本,怕是杨老爷仅剩下的。”
  明玉神情不由肃然起来:“收下真没问题么?”
  秦氏道:“你杨伯父的脾气有些怪,行径也叫人捉摸不透,既然他给了,你就替老太太收下。这些书去了陈家,也算是遇见知音了。”
  可毕竟价值不菲,倘或日后杨夫人晓得,怕是要气得吐血。杨老爷虽不大管家里的事,一旦他开了口,明玉却不晓得该如何拒绝。
  一想,杨老爷一直感念楚家的恩,来了这么久,也从不见他为杨大爷的事开过口。说不定,杨老爷并不希望杨大爷做远洋买卖。预备了两天,看了黄历,择了七月中旬从南京动身。因四爷早一步回了淮安,这一回陈老太太打发了个管事来,却也怕路上出事,因此王福也随着她们先去淮安,平安送到再返回南京。
  家里三房人都预备了一些南京的土特产,明珠亲事定下就要出阁,即便与明珠、明珍姊妹关系不好,到底也该预备一份贺礼,怕回了淮安来不及,就在南京预备了。只是,明珠的婚事真的定下了么?
  落英撇撇嘴道:“管事也说了动身的时候有人上门提请,议亲还要议,没有下聘就算不得定下了。再说,她们回来一年多,现在才有信儿,谁晓得对方提亲打着什么主意来的?若有别的企图,老太太未必会答应。”
  香桃白了她一眼,“就你明白。十四小姐今年十七了,哪里还有挑挑拣拣的资本?老太太也为她的事头疼,果真有人上门提亲,管他是胖子还是瘦子,还不是只能答应下来?总不能一直留着十四小姐不嫁吧?咱们十五姑奶奶,都快生孩子了。”
  这句话倒是真正提醒了明玉,明芳产期临近,该送份贺礼去。再者,一转眼就是十月,前线要打发人回来。今年不定是楚云飞,却也要预备些东西送去京都,让六嫂托人给楚云飞带去。去年带去的鞋子,只怕早就穿坏完了,还要预备冻疮膏,越想事儿越多,明玉打起精神,朝香桃道:“明儿你们和周嬷嬷去街上逛逛,瞧瞧有没有好的皮草,再买些结实的料子回来。”

☆、155:退亲风波

  七月中旬动身,路上不紧不慢,三天就到了。抵达淮安的那天,天气阴沉,下着小雨,四爷领着马车来接。
  到陈家还未到午时,四太太身边的嬷嬷将她们接去四房,许是天气的缘故,一入府就觉得气氛不同寻常,阴沉的仿佛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这一回倒没将她们安排在陈老太太的寿嬉堂,而是四太太将明菲从前住的院子收拾出来,安排明玉、秦氏住了进去。
  明玉不敢住正屋,叫把厢房收拾了两间,香桃就问跟来服侍的,怎么不安排住在小跨院?
  丫头笑道:“姐姐还不知,太太把十六小姐接去身边养着了,十三姑奶奶从前住的小跨院,如今十六小姐住着。”
  明瑶已六岁,到了该懂事的年纪,四太太将她接到身边教养,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明玉换了衣裳让香桃、周嬷嬷跟着,带着衍哥去陈老太太屋里请安。却被四太太打发过来服侍的拦住,言辞闪烁,只是道:“十三姑奶奶先歇歇吧,一会子迟些再过去,这会子时辰不早不晚的,十三姑奶奶赶路又累。”
  那就是这会子不方便去见陈老太太,香桃顿了顿,拉着那小丫头细问:“老太太怎么了?我们从南京带了些时令鲜果来,路上好生保存着,倒没坏,要早些给老太太送去……”
  小丫头仿佛害怕香桃细细打听,忙道:“总之等会儿吧,太太中午都不过去呢。”
  不管是大太太还是三太太,或是四太太,晨昏审定才会去陈老太太屋里,一般情况下,中午是不会过去的。
  明玉叫了香桃一声:“先把给老太太挑选出来,虽好生保管着,也难保路上炎热有坏的。”
  香桃抓了一把干果打发小丫头下去,疑惑道:“总觉今儿气氛不寻常,刚才咱们进来的时候,前头带路的走得那样快。咱们这会子还没见着太太……”
  又问明玉:“要不要去太太屋里看看?”
  今儿到了,是四太太身边的二等嬷嬷,从前也时常在四太太跟前走动的常嬷嬷接了她们。就直接说安排了歇脚的地方,然后领着她们过来,还走得非常匆忙,路上但凡遇见的丫头婆子,都步履匆忙,特别是投向明玉的目光,说不出的怪异。但好像又怕常嬷嬷,见了礼就匆匆过去了。等常嬷嬷接了她们过来,明玉回屋里换衣裳梳洗,常嬷嬷将秦氏迎进屋后,也没说几句话就出去了。
  明玉朝香桃道:“你先去太太屋里看看吧。”
  香桃点点头就出去了,明玉坐着想了想,让云妈妈把衍哥抱出去,先去秦氏屋里看看。
  秦氏还在梳洗,明玉带着衍哥在外间等候,不多时香桃面色凝重地返回来,低声道:“奴婢见着太太了,等会儿再过去,太太这会子在小跨院……奴婢留神打听,咱们来得不巧,今儿十四小姐被退亲了。”
  明玉怔住,本想问问缘故,一想香桃去了一小会儿就返回来,只怕也没打听到缘故。
  好像昨儿才听说有人上门提亲,今儿却是退亲,陈家气氛不寻常,都是因为她被退亲的缘故么?可四太太怎么会在小跨院?
  就如落英所说,议亲要议,谈不拢作罢的数之不尽。就算交换了庚帖,也有被退的,这种时候为了双方都有个台阶下,就说八字不合。即便老太太着急明珠的婚事,有人上门提亲就会应下,可婚礼的程序不可能不一步一步来,这关系着出嫁后在婆家的体面,老太太再着急,也不可能把礼仪程序都省了,毕竟是嫁女儿,对方也是娶妻,又不是纳妾。能说被退亲,至少要对方下了聘以后,这么短的时间,就已下聘了不成?
  果真是这样,那速度也真的太快了些,陈家表现的这么着急,难道对方就不会有什么想法猜疑?
  “……小跨院就像遭了贼,这会子乱成一团呢。”香桃叹了一声,“只怕三太太回来了。”
  明玉心里一跳,也就是说三太太去小跨院闹事?小跨院是明玉从前住的地方,三太太把明珠被退亲的事全赖在她头上不成?
  明玉心里平白无故地升起一股子火气,三太太明明什么都晓得,她什么都晓得,她……
  “回来的真不是时候!”
  正说着,外头传来一阵嘈杂声,有丫头焦急的声音传来:“……楚夫人也在呢……十三姑奶奶才到,十四小姐就是有要紧的事,也合该等十三姑奶奶歇歇再说。横竖十三姑奶奶又不是立即就走的!”
  香桃忙去门口看,只见穿着一身素色衣裳的明珠,不顾锦年等丫头婆子阻拦,推推搡搡地朝院子里来。香桃顿时升起警惕,忙朝明玉道:“先回屋吧。”
  秦氏听得响动问了一声,明玉也不晓得明珠的目的,忙道:“是十四妹妹来了。”
  隔了片刻,秦氏道:“我这会子还没收拾好,你先陪她说会子话吧。”
  秦氏不是没收拾好,是担心明珠说出什么来,大家脸上不好看。明玉暗暗地咬咬牙,让云妈妈带着衍哥去里间找秦氏。
  明珠见她从屋里出来,猛地挣开拽着她的锦年。明玉抬头望去,经过一年多的调理修养,明珠看起来圆润多了,她力气本来就大,锦年虽是丫头,服侍老太太也算是养尊处优,竟拦不住她。几步跨到明玉跟前,香桃、周嬷嬷本能地将明玉挡在身后,警惕地注意着明珠的一举一动,皮笑肉不笑问明珠:“十四小姐这么急着找十三姑奶奶做什么?”
  明珠梳着寻常发鬓,头上不过一支素银簪子,不像从前那样打扮,反多了几分清秀可人。她脸上的神情更是奇怪,一双眸子穿过香桃、周嬷嬷两人间的空隙,直直落在明玉身上,却无从前见到她的恨意,甚至多了几分……
  “我只是找十三姐姐说声抱歉罢了。”她轻轻呼出一口气,说罢深深福了福。
  满院子的人都愣住,仿佛听到天方夜谭,不由得张大眼睛,怀疑耳朵出了问题。
  就连从前在陈老太太身边服侍的锦年都晓得,从小到大,明珠从来没有喊过明玉一声姐姐,就算在老太太跟前,她也尽量避免,应该说,在老太太跟前,她不会与明玉说半个字,是姊妹却形同陌路。
  十四小姐莫非被退亲的事气昏了头?
  明玉愣了愣,心头说不出什么滋味。明珠还保持着赔礼道歉的姿势,过了半晌,明玉才想起请她起来。
  明珠却不起,垂着头,一字一顿地道:“我虽愚钝,却也是非分明,从前竟是我错怪了十三姐姐。”
  什么事错怪了她?小时候那件,还是有关明珍的那件?
  小时候那事,明玉一直以为只有她一个人受了罚,后来才晓得明珠、明珍都受了罚。明珠、明珍两姊妹不喜欢她,就是从哪个时候开始的。虽然不喜欢,到底不至于恨,后来明珍的事,不明真相的明珠才真正恨上了她。
  “你都晓得了?”明玉语气平静,却不由得暗暗叹了一声。
  明珠咬着嘴唇,点了点头:“老太太都告诉我了,是我自个儿愚钝,大家都看的明白,只有我一个人不明白罢了。”语气里还有股子自嘲的味儿。
  陈老太太竟然告诉了她?明玉不吃惊都不可能,可若是没有缘故,陈老太太应该不会说吧?她们离开淮安的这些日子,陈家到底发生了什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