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叫额娘费心了。”九阿哥不无讨好的笑道。嘴上虽是这么说,可九阿哥心里头的疑问却是半点儿没有解决掉,反而是生出了更多的疑窦。
对于燕氏如此简单的家庭背景,九阿哥的心里总有一种违和的感觉。
宜妃说的口干舌燥,接过香茗只略略吃了几口便放下了,到底还是不放心的问道:“那个燕嬷嬷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宜妃这话问的。九阿哥却是不好回的。他自己还没琢磨透这个人呢,可要怎么回答这问题呢。
再者。对于燕嬷嬷私底下打听贾家和史家祖辈的事情,九阿哥心里头总有种挥之不去的不安。在没有弄清楚燕嬷嬷到底想做什么之前,他并不打算把贾家和史家也给扯进来叫人注意上。因此,九阿哥只好说是暂时没什么。回头还要再看看。
宜妃见九阿哥一副不急不躁的样子,心里头的火气一下子就窜起来了。合着这倒是本宫白担心了不成?
“你倒是一副不急不忙的样子了!”宜妃伸手一下一下的戳着九阿哥的脑门子,在那里气结道:“你可别小瞧了燕氏这么一个人。她一个懂药擅医的,真要是起了那等害人的心思可是要叫人防不胜防的。不是额娘编故事吓唬你,你只想想这从古至今,因为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而破家灭国的例子可是少了的?”
九阿哥被自家额娘的无影指戳的脑门子生疼,连忙站起来给宜妃认错儿。等着宜妃火气渐消,九阿哥又温声宽慰了宜妃几句,并再三保证自己一定会小心防范之类的。“儿子那个府里。额娘还不知道吗?有皇阿玛的人,有太子二哥的人,这帮儿子看家的人多了去了。儿子还能叫一个老嬷嬷给害了去?”
这叫什么话?!
桃花眼一瞪,宜妃眉毛都快竖起来,手心犯痒的直想把这臭小子给抽飞了。
只是还不容宜妃张嘴呢,九阿哥却是转了话题问起了先头的那位已故的太医院院正王老大人。
“你问他?”宜妃暂时压下了心里头的小火苗,狐疑的睇了一眼九阿哥,“王老大人在额娘生你之前就病逝了。你不知道他也是正常的。”
其实。宜妃自己也不是很了解那位王老太医。
“本宫知道的也不多。因着他家里没什么人,当年查燕氏的背景也是费了郭络罗氏一族很多的功夫。方才查到那位院正王老大人头上的。”
宜妃一手搭在雕山水的炕桌上,带着鎏金嵌宝护甲的素手一下一下敲击在桌面上,发出哒、哒、哒、哒的声响来。这时候,她隐隐撇着又有些后悔当初选了燕氏给黛玉做教养嬷嬷了。
九阿哥眉头紧锁,手上拿着杯盖在那里有一下没一下的撇着杯子里的茶叶沫子。
“这人总不能是从石头缝儿里蹦出来的吧,怎么着也得有个出处才对。那个王老太医家里虽然没人了,可是宗族呢?老家在哪儿啊?师从何人啊?没有亲戚,那故旧呢?他在太医院多年,难道也没有跟谁走得近些的?总不会,他跟着燕氏一样,也是个不跟人交往的吧?”九阿哥吧啦吧啦问了一连串儿的问题。
宜妃抿了抿嘴角,白了九阿哥一眼,道:“这些事情,难道本宫想不到去查的?”
九阿哥一听,忙抬眼朝着宜妃看了过去。
宜妃却是不理,只气哼哼了两声。在九阿哥一番狗腿的讨好之后,她这才没好气的说道:“就像你说的,这位老王大人还真的就跟那个燕氏一样,两人不愧是舅甥呢,都是不喜交际,不跟人来往的。”
“至于老家在那里,还有在哪里跟什么人学的医,本宫记得内务府里倒是有记档的。本宫当年也请了人去地方查了,不过却是什么也没有查到……”
九阿哥的眉头皱的更紧了,心里越琢磨这事儿越觉得可疑,“地方上查不到这个人,难道说内务府里的档案是假的不成?”
宜妃摇了摇头,这事儿还真就不好说了。那位王老太医的祖籍在黄河边儿上,一处水患严重的小地方上。本朝重水利,听说那地方的河堤也是年年大修的,纵是这样每年汛期的时候也是又淹又涝的。有那涝的厉害的时候,连地方府衙都给冲垮过。因此,地方上的卷宗档案,也是多有遗失。这查不到王老大人的资料,确实也就不能说人家在祖籍背景上作假了。
屋子里一时也没了说话声。
宜妃能想到的那些,九阿哥自然也是想的到。只是,他心里头还是疑窦众生。燕氏,还有那个已经翘了辫子的老太医,身家背景人际关系等等,真的是简单到不同寻常。反而,就透出了几分不简单来。
“对了,关于那位王老太医,宫里头倒是有一桩传言。”宜妃像是想到了什么,突然开口说道。
九阿哥精神一震,忙去问是什么传言。
宜妃朝九阿哥的方向挪了挪,压低了声音,道:“宫里头的老人儿说,那位王老太医原是前朝太医院院正的弟子。当年睿亲王打进京都的时候,前朝不少的官员阖家殉国。前朝那位太医院院正也不例外,一家老小全都一根绳子吊房梁上了。”
“……这位老王太医据说是早先去了外地料理妹妹妹夫的丧事,这才没有跟着那位院正一家子一道儿殉国。”
“前朝太医院院正与杏林很有名望。王老太医作为那位院正的弟子,在当时也很有几分名气。睿亲王听说了这么个人还活着,便高官厚禄的招降了此人……”
“许是为了要养活燕氏的缘故,王老太医也就顺势投了睿亲王,进到咱们大清的太医院继续做太医……”
前朝?
燕氏?
太医院院正?
这桩在宜妃看来纯属是道听途说的传言,却叫九阿哥心里有了一丝头绪。只是这头绪,怎么想都不像是啥好事儿啊。
陪着宜妃一道儿用了午饭,又说了一会儿闲话,宽慰了宜妃一番,九阿哥这才怀着满腹的心事离开了翊坤宫。
九阿哥原本事想着去毓庆宫一趟,找太子打听打听先头包衣世家结盟的事情的。只是等他快走到毓庆宫的宫门前的时候,不知是想到了什么,便又改了主意。脚下一转,人便直接出宫去了。
跳上了自家的马车,九阿哥吩咐道:“去一品楼。”
何玉柱老远就见自家主子爷皱着一张脸疾步过来,当下便知道自家这位爷这会儿心情很不好。虽说先头自家主子爷没出来的时候,遇着了十四阿哥家的管家,说是有事儿找自家主子爷,可何玉柱这会子实在是没胆子违拗了自家主子爷的吩咐,就怕一个说话不小心触了这位爷的霉头。
放下的车帘子突然被一只修长的手撩起,九阿哥探出头来又吩咐何玉柱去把李卫也给找来。
九阿哥放下车帘子,背靠着车厢背板,长叹了一声出来。
这事儿闹得,竟然牵扯到了前朝?
好不好的,还跟着那个弄出包衣世家结盟的燕氏有关?
自己府上的那个燕嬷嬷,竟然跟着前朝太医院院正是一个姓?
☆、332、暗查
九阿哥跳下马车,一品楼的新任掌柜任时年得了信儿,亲自迎了出来。一番问安寒暄之后,任时年亲自引着九阿哥去了惯用的那间包间。
一进到包间里,九阿哥便收起了脸上的笑容,俊眉微微拧起,吩咐任时年道:“一会儿李卫来了,叫他直接上来。”
“嗻。”
九阿哥又道:“另外,在这次跟着你一道儿从白云庄过来的人里头,你且挑两个机灵的出来。李卫等下要帮爷办件事儿,手底下需要有两个帮着跑腿递话的。”
任时年想了想,报出了两个人的名字,又把这两人的身份来历擅长优点之类的全都说了一遍。
九阿哥呷了一口茶,思量了片刻,方才点头道:“嗯,就他们两个吧。”
任时年笑道:“这也是那两个小子的造化了。”
九阿哥勾唇一笑,“造化不造化的,只要他们能办好爷交代的差事,爷总不会亏待了他们去的。”
任时年含蓄的恭维了几句,又道:“对了,按着九爷您先头交代的,白云庄那里已经按着您的要求训练好了一批丫鬟小子。您看,这些人要什么时候送到府里头去呢?”
“都附和要求了吗?”九阿哥坐直了身子问道。
任时年把人手训练的大致经过略略说了一遍,“最初挑选的五十个人里头,坚持到最后,并达到九爷您要求的。有三十七个人。其中,丫鬟二十二人,小子十五人。”
九阿哥点了点头。“这样吧,你把人直接送爷府里头去。回头爷跟何顺儿说一声儿,他会看着安排的。”
又追了一句道:“这事儿得要赶紧着办了。”
任时年忙应下了。
不一刻,李卫就来了。
九阿哥指着任时年对李卫说道:“一会儿时年会领两个小子过来,你先带着他们看看,若是个可用的就留着,若不是你直接退给他。”
李卫与任时年抱了抱拳。两人称兄道弟的说了两句闲话。任时年知道自家主子爷这是有要紧的事情要交代给李卫去办,也不敢继续杵在这里耽误时间。便自己寻了个由头出去了。
何玉柱跟着任时年一道儿出了房间,并带好房门守在外头。
九阿哥指着自己身旁的椅子叫李卫坐。
李卫极善察言观色,打从进门的时候,就从何玉柱的脸色上知道自家主子爷心情不好。眼下见此情状。更是猜度着九阿哥这回交代自己办的事情怕是只大不小的。当下,他便也去不虚客套了,谢了一声之后,便直接撩了袍子做了过去。
九阿哥招手叫李卫靠近过来,这才压低了声音,把自己怀疑燕嬷嬷的事情给说了,末了又叮嘱道:“这事儿在查清楚之前,千万不能漏出去半个字。”
李卫神情严肃的拍着胸口,应承道:“九爷放心。这里头的轻重奴才还是省得的。”
“这事儿迟则生变,你一定要抓紧时间弄清楚。”九阿哥正色道。
李卫素来就知道自家主子爷对于福晋的看重,眼下的这件事情牵扯到福晋身边的嬷嬷。李卫自然就更加小心了几分。
“爷,要不要先找个由头把那位燕嬷嬷调离福晋身边?或者,直接把人送到庄子上去看管起来?”李卫提议道。
九阿哥直接摇头否决了,“会打草惊蛇的。”
李卫有些烦躁的挠了挠头,心想着既然已经知道这人有问题了,还这么搁在府里头。岂不是很危险?可是就像九阿哥说的,贸贸然把人调离原来的差事。万一这老嬷嬷不是一个人呢?岂不是要打草惊蛇,告诉她的同伙事情已经败露了?这同伙要是全都隐藏了起来,再要想抓出来可是不容易了。要是那些人狗急跳墙,对福晋或是九阿哥做出什么不利的事情来,自己这个出主意的真是万死也难辞其咎的。
“府里头,爷已经安排了人手进去,一来是盯着那个燕嬷嬷的行事,二来也是为了保护福晋的安全。”九阿哥摩挲着拇指上的翠玉扳指,“你若能早些查出那个燕嬷嬷的来历和所图,在爷这里便是大功一件了。”
九阿哥府里头的人手原本并不多。除了当初九阿哥开府时,内务府按例给配的宫女太监,余下的就是跟黛玉一道儿陪嫁过来的那些人了。
府里头正经只九阿哥和黛玉两个主子,所以事情并不很多,两个人又都不喜欢人多闹腾,因此也就一直没想要再采买些下人回来。
马上就要中秋了。黛玉想着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人在西北,兆佳氏和完颜氏在家独自过节难免孤单,便下帖子邀了这两家过府跟着自己一家子一道儿过节。十阿哥就住在隔壁,平日里有事没事的都会过来串个门蹭个饭什么的。眼下黛玉既然要宴请,自然也就带着博尔济吉特氏一道儿的。
“先头底下人还在说人手紧张,忙的脚打后脑勺的呢,今儿个庄子上就送了人过来使唤,倒是赶巧儿了呢。”黛玉一边伺候九阿哥换了一身家常的衣服,一边笑道。
水眸一瞟,黛玉又道:“爷倒是能掐会算的呢。”
九阿哥理了理衣襟,笑了笑道:“爷瞅着你身边的丫头年纪也不小的,最多再有个两三年,也就要安排着配人嫁出去了。爷叫庄子上送人过来,原只是想着叫你从这批人里头选几个看着顺眼的,叫你身边那几个丫头每人一个带两年,以后也好有个接替的不是。”
黛玉却道:“雪雁她们配人之后,也是把白芷她们升上来。哪有放着二等丫鬟不提拔,倒是直接从新进府的丫头里面选人的?”
“二等丫鬟升上去了,三等丫鬟里头总要再补人进去。不过,这也只是爷提的一个意思罢了。”九阿哥捏了捏黛玉的手心,又低头亲了亲黛玉的嘴角,轻声道:“你别恼。如今你是这个府里头的女主人,大大小小的事情自然是你说了算。”
“谁恼了……”黛玉撇了撇嘴,嘟囔了一句道,“我也不过就是说说嘛。”
桃花眼笑弯弯的,九阿哥伸手揽住黛玉的腰,低头抵住黛玉的额头。
黛玉只觉得浑身血气瞬间上涌,脸上火烧的一样烫。
九阿哥低声呵呵笑了起来,偏头凑到黛玉的耳边。
烛火跳了一下,窗户上两个人的影子好像交缠到了一起。领着小丫头预备摆饭的雪雁,在门口踌躇着真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的。
屋子里,黛玉正要骂这人又不正经了呢,却突然又愣住了。
九阿哥小声的把事情说完,这才吧唧一口亲在香腮上,“那些人你瞧着办就是,真没合心意的,就等着下一批,总有好的。”
黛玉这才仿佛惊醒了过来。她素来聪慧,自然明白九阿哥这么神神叨叨的是为了什么。她叹道:“爷的好意我受着了。那些人我会好好看着的,不过一时半会儿的也真看不出什么来。我想着,不如先叫雪雁白芷她们每人带两个人,考察半年之后,再留下将带接替她们的人选。”
“依你。”
饭后,黛玉跟九阿哥商量了一会儿中秋宴请的事情。
等着时候不早了,两人梳洗了之后就上床休息了。九阿哥自然又是拉着黛玉一番温存不提。
“等着中秋节后,咱们趁着这秋高气爽的,正好去大相国寺走走吧。”温存之后,九阿哥一手枕在脑后,一手环在黛玉的腰上,说道,“大婚以来,你一直拘在这府里头,只怕是闷坏了吧。”
能出去走走,黛玉自然是乐意的,“要不要叫上八嫂子,还有十弟家的,十三十四……”
话未说完,樱唇便被九阿哥用自己的给堵上了。
好不容易分开了,黛玉娇喘吁吁的躺在九阿哥的身下,好不可怜的样子。九阿哥眼神暗沉沉的看着黛玉,拇指还在黛玉被吻肿了的唇瓣上来来回回的摩挲着。
“就我们两个人。”九阿哥声音低哑的说道,“下回再请她们,这回只你跟我两个人。”
桃花眼里承载着浓浓的情意好像漩涡一般,黛玉只觉得自己的全副心魂都给吸引了进去,难以自拔。
“就你跟我两个人,你说好不好。”低沉的嗓音带着勾心夺魄的魅惑,一点一点引诱着黛玉。
不知不觉的,黛玉低低的应了一声“好”。
位于恭郡王府西南角的汀兰苑是教养嬷嬷们的住处。
燕嬷嬷坐在临床的桌案前,就着烛火出神的看着手里的一张图。那张图的纸张看着还算是比较新的,图上画并不是什么山水美人,也不是佛经药典一类的,而只是一个圆形的好像是玉佩之类的东西。
燕嬷嬷伸手轻轻的在画上抚过,眼中似有无尽的怀念、感慨、哀伤等等情绪不一而足。
“为什么会在林家太太的手上呢?”燕嬷嬷推开窗,望着天上那轮近似圆满的月亮,幽幽叹息道。
是因为贾家?
还是因为史家?
亦或是……林家?
燕嬷嬷心里千般种情绪翻腾,好似情怯,好似无奈……
☆、333、邢夫人
一辆不甚起眼的马车摇摇晃晃的驶离了贾府。
马车里,一个年纪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