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篡唐- 第3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始皇帝那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把李言庆拿出来和始皇帝相提并论,如果传扬出去的话……

长孙顺德不由得心里一咯噔,吓出了一身冷汗。

“两位大人,今晨至今,咱们已赶路许久。

不若在前方驿馆中稍事休息,然后再上路……估计天黑之前,咱们就可以抵达古县了。”

裴世矩说:“也好,顺便领略一下,这桂州风土。”

魏征连忙从车上下来,隐隐就听见身后裴世矩在轻声责怪长孙顺德。

自己,莫不是真的选择错了?

李言庆的背后,究竟隐藏了多大的力量?

裴世矩自归附李唐之后,一直都表现的非常沉默。

他从不在朝堂上表示什么意见,也没有投靠向任何一派势力。但魏征不会天真的以为,裴世矩真的是萎了!他背后还有庞大的河东裴氏家族,裴仁基父子更是朝中重臣……在这样的情况下,裴世矩却低调的有些过分。原因呢?在此之前,魏征以为裴世矩这样,是为了讨好李渊。可现在看来,裴世矩真正的目的,恐怕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谁都知道,李渊已经老了!

这些年来更沉迷于酒色之中,渐渐疏于朝政。

朝廷里分为两派,李建成和李世民。日后主掌天下的,必然是这两个人。

可裴世矩为什么不做出选择呢?

魏征觉得自己,似乎触摸到了一些真相。

但他现在,还无法肯定……

“魏大人,过去前面的河水,就是白石驿,听本地人说,那里专供过往车辆行人歇脚,距离古县也就是三四个时辰的路程,非常安全……不如,咱们就在白石驿歇脚休息?”

“白石驿?”

“就在白石水畔,据说风景也不差。”

“那么,就在白石驿休息片刻……”

裴世矩和长孙顺德身为钦差,自然不可能亲自处理这些事情。

魏征作为两人的副手,实际上就承担了各种杂事……他安排妥当之后,回复了裴世矩二人,自回车中休息。

不一会儿的功夫,车队就抵达白石驿站门外。

这白石驿,与其说是一个驿站,倒不如说是一个酒店。

毗邻白石水,坐落在一排绿柳之畔。一个占地大约三十亩的院落中,三层高楼拔地而起。

院落门口,有驿卒打扮的人接送客人。

只是看他们的样子,不像是朝廷任职的胥吏,倒更像是一帮子酒店的伙计。

魏征这一路走过来,对这样的状况,倒也是见怪不怪。他知道,这些所谓的驿站,实际上都已经被李言庆分包下去。挂着驿站的名,实际上和普通的商户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而这些驿卒,其实都是由本地土著担任。

名义上是为朝廷做事,实际上李言庆根本就不负责他们的薪资。

驿站的一应开销,都是自负盈亏。你做的好,不但可以顾着本钱,甚至还能赚取真金白银。

对外一说,是为朝廷做事。

在乡人跟前,似乎也高人一等,颇有面子。

这样的驿站从洪州境内,就开始出现。一开始,勿论是魏征也好,裴世矩等人也罢,对此颇有微词。可后来他们细一打听,这驿站里的驿卒,不仅仅是负责接来送往,更承担着许多责任……因为这些驿卒,沿途下来,平安无事。即便是达不到路不拾遗的程度,也可算得上是太平无事。驿站的租赁,不禁是给商人们开启了一个途径,还解决了大批流民,以及土著的衣食住行。

魏征发现,这些驿站,已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络。

不但覆盖在整个岭南地区,同时为各地府衙,带来了不菲的收入。

“设立这许多驿站,有必要吗?”

魏征曾私下里询问当地人。

可得来的回答,却让魏征非常吃惊……随着李言庆对粤西地区的开发,过往的商户增加,这岭南地区的货物流动,似乎已隐隐比肩关中。在中原地区,行商不过是末流的职业。但对于岭南地区而言,行商并无什么不妥。甚至于,在粤西地区,行商已成为一种潮流,带动了整个岭南地区的发展……不管魏征是否认可,也不得不承认,岭南的确变得繁华许多。

车辆缓缓驶入了白石驿站。

魏征却站在驿站门口,久久不语,半天不见动作!

此次岭南之行,的确是令他大开眼界……

第六章 魏征的决断(二)

在古县休息了一夜之后,裴世矩和长孙顺德等人再次上路。

只是这一次,车队的规模变得更大了……除了原有的车辆人马之外,更增添了三百多名军卒开路随行。

桂州刺史郑宏毅早早等候在古县县城里,并且和钦差车队一起前往交州。

郑宏毅解释说:“开春以后,桂州人口剧增,许多事情都需要向安南都督府请示、更正,以便于日后行事。”

“什么事情需要更改?”

魏征不禁有些好奇,疑惑的看着郑宏毅问道。

郑宏毅说:“自大业五年始,大都督府颁布垦荒令,至今已有三年之久。

三年前,桂州人口不过二十余万。所以垦荒令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吸引流民,发动百姓,许多律令,包括奖励、税赋以及种种章程,全都是围绕这个目的来操作和执行。

然则三年过去,从去岁末开始整理户籍,桂州人口已激增超过五十万,逼近六十万之多。所以,许多律令和奖励措施,都不再适合如今的情况。去年时,就有人提出想要做出变更,但由于当时王爷忙于平定俚乱,所以没有顾及此事……今年,再不做调整,只怕会有许多麻烦。”

所谓俚乱,也就是李言庆诛杀罗窦的借口。

魏征对俚乱没有太大的兴趣,反倒是对桂州人口三年里激增三倍,感到无比吃惊。

不仅仅是魏征吃惊,就连裴世矩和长孙顺德也吓了一跳……

“三年,桂州人口竟增加这许多吗?”

“何止桂州,还有邕州、钦州等地的人口,皆有大规模增长。武德四年,王爷初定安南,整个安南人口不过一百四十万而已。而现在,安南人口已增至五百万……特别是交州,因为是都督府治所,人口增加更多。据去岁俭公造册,交州人口已接近百万……”

俭公,就是高俭高士廉。

裴世矩三人不由得面面相觑。

这几年来,朝廷也一直在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以期能够尽快恢复元气,达到大业十年以前的规模。然则各种法令推行下去,效果也不是没有,但和岭南想必,显然差距甚大。

中原人口基数本来就大,所以这人口增长的速度快,倒也算不得什么稀奇事。

可岭南不同,这里原本只是蛮荒地区,人口基数也不算太大。从郑宏毅所说的数据对比,就可以看出当时岭南的状况。李言庆在短短三年时间,就使得粤西人口发展到这种程度,不得不说,是一个大奇迹。

魏征忍不住问道:“大都督行何法,以至于有如此效果?”

“其实也没什么……”

郑宏毅犹豫了一下,轻声道:“除了吸纳流民,开垦荒田等一系列律法之外,大都督还在私下里推行了一条律法……唐公民法!”

“公民法?”

“在安南都督府治下,实行公民法。

民分三等,唐民为尊……所有非唐民者,为隶。这公民权可以买卖,只要交纳足够的费用,就可以获得唐公民资格。得唐公民资格后,就能拥有田地,房产等一系列的权利……”

“慢着慢着,这唐公民法和人口增长有什么关系?”

“唐公民,可蓄养奴隶。

问题在于,安南这些年发展很快,所以奴隶人口并不算太多。想要购买奴隶,就必须……”

魏征脸色一变,脱口而出道:“出兵?”

“正是!”

“你是说,王爷在这几年中,擅自对外出兵?”

郑宏毅连连摇头,“王爷从未对外用兵,公民若需购买奴隶,可通过官府,向真腊国的龙骑军发出委托。龙骑军从其他地方购买来大批人口,卖给官府,由官府统一登记造册……不过,这些人非公民,只是隶民。公民所需的奴隶,就是从隶民获得……一应买卖,必须由官府统一安排,任何私自购买,或是没有登记造册的隶民,一经发现,立刻没收,连带购买者,也需担负相应责任……所以,这几年来,安南人口激增。”

龙骑军并非官方所有,而且非大唐治下军队。

他们出面购买?

裴世矩三人绝对相信,龙骑军一分钱都不会出,做的是无本的买卖。

至于龙骑军所属何人?

大家都心知肚明!

可即便是知道了,又能如何?

龙骑军不在大唐治下,而是在真腊国驻扎……

李言庆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把自己洗了一个干干净净。当初,这龙骑军是以俚人为主体而组建,现在罗窦死了,这龙骑军实际的主人,也就只有李言庆一人。但是谁也挑不出李言庆的毛病来,因为从表面上看去,李言庆和龙骑军,是一点关系都没有……

龙骑军为李言庆掠夺大量人口,李言庆则以官方名义购买,资助龙骑军进一步发展扩张。

只是,这手段未免……不合圣人治国之道啊!

“那这许多人口,是从何而来?”

“天竺,真腊还有婆罗洲等地区的土著。

特别是天竺国,人口甚多……”

郑宏毅并没有隐瞒什么,但也没有做过多的评论。

他只是就事论事,把情况一一说明。至于裴世矩等人究竟是怎么想,就不属于他的职责所在。

其实,河东裴氏在安南置办产业,也听到过一些端倪。

郑宏毅与其说是在向裴世矩三人解释,倒不如说,是在向长孙顺德和魏征两人介绍……

反正这种事情,不可能隐瞒太久。

但李言庆为什么要把这些事情说出来?郑宏毅也弄不清楚。

……

天快黑时,下起了小雨。

车队不得不停下来,在一所驿站中休息。

夜已经很深了,魏征独坐在孤灯下,久久无法入睡。

他实在是想不明白,李言庆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年少而才华横溢,声名卓绝,文武双全。

从表面看,他并不是一个甚有野心的人。

或者说,他更愿意做一个土皇帝?

但魏征深信,李言庆绝非表面上看去的那么简单。

他的手段很强硬!

为达到目的,他会不择手段,更不会在意什么礼义仁恕之说。这样一个人,若说他没有野心,魏征万万无法相信。只是,他为什么要借郑宏毅之口,来告诉我他的种种作为呢?

魏征不是傻子,自然能看得出,郑宏毅是受人所托。

但他却想不明白,李言庆这样做究竟是什么目的……

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给这静谧的夜色,平添了一份宁静祥和之气。

魏征站起身来,推开窗子,迎面一股带着泥土腥味的风卷来,令他不由得精神为之一振。

不知是什么原因,他下意识的把李建成和李言庆摆在一起比较。

李建成,是个宽厚之人。

他耳根子有点软,并有些妇人之仁……不过总体而言,他还不算太差。杨文干之事发生后,魏征曾建议李建成趁机搞死李世民。

“秦王不亡,太子当无宁日!”

这是魏征当时劝谏李建成的原话,李建成虽说认同,却并没有真正接受。

说实话,那桥公山、尔文焕的事情败露之后,事态已经非常清楚。李建成当时如果能坚持追查此事,秦王即便不死,魏征也有把握把他弄得生不如死……诬陷太子,可不是一桩小事。哪怕杨文干后来起兵,事实上和李建成也没有太大的干系。更何况,里面还牵扯到一个钦差,宇文颖的性命……

可偏偏是平阳公主拜访了李建成之后,李建成就改变了主意。

李渊当然也不想再追究下去,如果李建成再一妥协,那李渊就更不会继续追究……

同样的事情,如果放在河南王身上,他又会怎么做呢?

也许,河南王不禁会追究下去,甚至会不死不休……太子之争,毕竟是一桩关系国体的事情。

连太子都可以被陷害,那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做?

李建成的宽厚,令东宫属臣颇为失望。

魏征甚至听人提起,说太子太过怯懦,竟被人欺凌如斯。

治世,这种宽厚也许没什么坏处。

但在这大乱方定,盛世未临的时候,宽厚无疑等同于断肠的毒药。魏征可以肯定,李建成的这一次退让,会使得秦王气焰更加嚣张。那么接下来,秦王绝对会对李建成再施诡计。

向李建成推荐李言庆,请李言庆回长安的目的,就是要震慑李世民。

但此时,看着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魏征突然觉得:以李言庆的行事手段和风格,也许才是这乱世之中,最为合适的人选吧……

嘶——

魏征倒吸一口凉气,连忙甩了甩头,想要把这荒唐的念头抹去。

李言庆虽是宗室,却并非皇子。

李渊膝下如今二十二个儿子,最小的李元婴也已经三岁……这怎么排,好像都轮不到李言庆吧。

想到这里,魏征不由得哑然失笑。

李言庆无继位可能,自然也就不会对李建成产生任何威胁。

也许,他返回长安,才是一个最好的办法。一方面可以借他来压制秦王,另一方面,也可以把他控制在手中。

魏征轻轻点头,下意识的握紧了拳头。

一种奇怪的失落感,突然间油然而生……魏征也说不清楚,这种失落感,究竟从何,而来!

第七章 魏征的决断(三)

这一夜,魏征可说得上是彻夜未眠。

一方面他希望李言庆能够辅佐李建成,顺利登上皇位,解除李世民的威胁;另一方面却又有些犹豫,因为细想起来,手段强硬的李言庆,似乎比李建成更适合在这个时候登上皇位。

至于李世民?

魏征也不是没有考虑过。

但由于身处不同的阵营之中,他对李世民的感官,自然算不得太好。

而且,因为李言庆的出现,使得李世民头上的光环随之削弱许多,魏征也生不出臣服之心。

论出身,李言庆也是关陇贵族。

论名气,李言庆少而成名,设麒麟馆,已成为士林之中的代表。

论人脉,李言庆和多家世胄关系密切……

论战功……李无敌之名,更非李世民可以相提并论。

细算之下,似乎李世民除了一个皇子的身份之外,勿论是从各个方面,与李言庆都无法相提并论。

而当今的太子又不是李世民,这正统之说,自然也无从谈起……

不管怎么说,还是应该把李言庆先请回长安再说。至少他在长安,可以压制住秦王的气焰。

……

初夏的长安,有些炎热。

武德八年的夏天来的似乎有些早,以至于才四月,天气热的如同酷暑时节一样。有道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伴随着早来的酷暑,关中迎来了罕见的旱灾。从四月初至五月,老天爷未降下半滴雨水。许多地方的土地,干裂的好像婴儿的嘴巴一样,田地间,也出现了大面积的枯死。

在这种酷热之中,长安的气氛陡然间变得非常古怪。

四月时,平阳公主突然患上重病,一病不起,就连宫中的太医也束手无策,眼见着一天天的虚弱下去。

随后,长安坊间流传童谣:桃李落,八百里秦川定风波……

这童谣乍听起来,似乎并没有什么古怪之处。

但若联系到长安如今的局势,似乎又隐藏着许多深意。桃李落,说的恐怕就是李建成。

昔年桃李章,犹在耳边回响。

十八子当天下,于是就有了李渊起兵太原,定鼎关中。

如今,太子李建成当朝,总理一切国务。换句话说,李建成已隐隐代表着日后的李唐江山。

八百里秦川定风波?

似乎更容易解释:如今谁最有可能威胁到太子的地位?

毫无疑问:秦王李世民……

昔年,战国群雄并起,暴秦已八百里秦川为根基,横扫六国,统一天下,成就不世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