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娘娘不是不喜热闹么,平常连自家人都懒得招呼,怎的今儿个还召了外人来过节?”郭瀚霖说着捻了捻栏杆上的寒雪思索着,半晌,转身匆匆下了角楼,带着小安子去了他处。
颐亲王府马厩,郭淳轩半靠着木栏漫不经心的喂着马儿。
“闪电,你说我该不该去?”郭淳轩顺着乌黑发亮的马毛问道。
“闪电,你说她会答应王祖母的提议吗?”郭淳轩继续旁若无人的问着马儿。
“她定是不会答应的。她不是一般的女子。”郭淳轩自嘲的笑道。
“闪电,她想要的,我怎么给得了。”说着郭淳轩眼睑微垂,拍拍闪电的脖子。
“咴咴···”闪电似乎在回答郭淳轩的问题,抬着马蹄欲自由奔跑。
“也罢,还是去一趟。让事情无论如何终究要有个了结。”想着,郭淳轩利落的翻身上马。
“闪电,走!”郭淳轩夹着马肚子驰骋出府,身影夹着飘雪没入银白之中。
第八章 入宫(3)
落了轿,刘嬷嬷背着李出尘从雪覆盖的石阶攀走至宫门前,母女两人经门口太监通报,稍等片刻。里头出来的宫女便恭恭敬敬的领着她们来到了太后跟前。
“叩见太后娘娘,万福金安。”董小宛与李出尘一同行礼。
“快起来说话,这大雪之天,地上凉。孩子身体本就弱,以后在哀家这里就省了跪拜之礼。”太后亲切的招呼道。
“谢太后娘娘恩典。”二人异口同声道。
待到李出尘坐定,宫女们鱼贯而入,端上形形色色的诱人糕点与茶具。李出尘趁着太后与母亲寒暄的话茬,微微打量这太后所居的宫殿。
只见殿内云顶是百福字样的檀木作梁,明黄色水晶玉璧为殿内各处灯托,大小均等的珍珠为内殿外厅的幕帘,金鳞金甲的凤凰为柱础。着实显得气派华贵。
“将军夫人,这芙蓉糕啊是太后特命奴婢去给您做的。知道您爱吃,这不还热着,您尝尝。”嬷嬷端着精致的碟子放置于董小宛与李出尘中间的小堂桌上。
“有劳嬷嬷费心了,这芙蓉糕还真是属太后娘娘这儿做的最可口酥软。”董小宛称赞道。
“小宛要是喜欢呐,让嬷嬷在做些带回府上去吃。”太后熟络的招呼着,眼神带着常人难懂之色。她眯着眼睛,面带笑意。略有所思:
当年,这小宛还是一个伶俐的小丫头,却以她的才情与睿智俘获了自己王儿的心。可惜了,二人缘分尚浅,加之当时时局不稳,王上还需借助先王后家的兵力稳固王位,在自己的劝说下王上终究放弃了爱情至上的念头。最终没能结成连理。
想着往事,太后感叹的同时目光不由的转向稍远处的李出尘。
这小人儿,模样长的像极了她的娘亲。算起来,如今她这岁数比她娘亲第一次进宫还要小那么几岁。
但从一进这宫门,太后就发现,这李出尘以一株寒梅绣于水蓝烟纱碧霞罗,逶迤拖地淡黄水仙绿叶裙,身披金丝薄烟蓝绿披风。低垂鬓发装点着同款的小红梅,清新秀雅。难得的是,这丫头没有丝毫忐忑的神色,镇定自若的很。这可不是一般官家小姐所能拥有的气度和胆量。果然是将军家的小姐,亦是董小宛调教出来的好丫头。
李出尘隐约感觉到堂上坐着的那位时不时打量自己的眼神。她努力安抚自己的稍显慌乱的心绪,保持着那份该有的泰然与敬意。
“这小美人儿定是你们家老七了吧?”太后终于开口道。
“回禀太后娘娘,正是小女。”董小宛福了福身回道。
“长的倒是俊俏,假以时日必定也像你娘亲年轻的时候一样,倾国倾城的。”
“太后娘娘过奖了。”
“瞧我这记性,叫什么名儿来着?”太后说着,起身走向李出尘。
“回太后娘娘,是叫出尘,李出尘。”清朗的嗓音响起,李出尘那两汪清水似的眼眸,虽然总是淡淡的看人,却有说不出的明澈。
太后甚是喜欢李出尘的这份恬静与不卑不亢。
“这第一次进宫,若是有什么不适应的可要与哀家说说。以后啊,哀家这把老骨头还指望你能常来这儿坐坐聊聊天儿的。”太后若有所指道。
闻言,董小宛与李出尘默契的对望,两人各自揣测着这太后娘娘的心思起来。
“夫人,看来太后对着小姐喜欢的很呐。”太后身边的嬷嬷掩着手帕笑着帮衬缓和气氛道。
“能获得太后青睐,实在是小女的福分。”董小宛亦是平静的福身谢道。
骤雪初霁,头顶着冬日里的太阳,似乎拉近了与人的距离。显得格外地清晰,格外地耀眼。但阳光的温度却好像被冰雪冷却过似的,怎么也热不起来了。郭淳轩策马奔驰而来,直至延福殿的前门口。守门的宫人认出了来人便即刻上前问安。
“给颐亲王请安。”
“免了,太后娘娘可起来了?”郭淳轩懒懒的问道。
“早起了,这不正与方才进宫的李将军的夫人和小姐聊着呢。”
“李夫人和李小姐已经来了?”郭淳轩略感讶异。
“是。不过,也才到了一盏茶的功夫。王爷,奴才给王爷通报一声去。”
“去吧。”郭淳轩看着宫人前去禀报,心里却是七上八下的。
他迈步进入殿内,侧目便瞧见一身华服端坐在堂下的李出尘。彼此的目光掠过,让人难以察觉。来到正品茶的太好跟前儿,郭淳轩甩下剑袖,单膝下跪。
“孙儿给王祖母请安。”
太后合上杯盏的盖子,嗔睨他一眼。
“你这孩子,真是想让祖母找个人去绑了你才好。起来吧。”
“谢王祖母。”
“你们娘儿俩也别拘谨。淳轩这孩子,也算是小宛看着长大的。都是自己人。”太后示意给郭淳轩看座,一边又对着董小宛母女俩招待道。
“是。”董小宛自然不多说什么,凡事都只能点头应下。
“听说,前些时候,淳轩还救过出尘?这是可当真?”太后想着法子的将话题引到二人身上。
“回太后娘娘,确有此事。当初,若不是颐亲王,想必这会儿也没有安然无事的小女了。救命之恩,李家上下,无以为报!”董小宛顺应着太后的说辞,随后向对面的郭淳轩行礼道。
“夫人言重了!可礼使不得。本王的伤还是仰仗着小姐的医术了得,才熬到了回宫。若要言谢,本王倒是要向小姐拜谢。”
“好了好了,你们那,也别你谢我,我谢你的了。依哀家看那,这只能说淳轩和尘儿有缘分。既然是天注定的,也不必拘泥这些礼节。”太后笑盈盈的说道。
“是啊是啊,太后娘娘。往后若是亲王与小姐真的有缘分,兴许成为了一家人倒是美事一桩。”嬷嬷自是知道太后娘娘葫芦里想卖什么药,于是推波助澜的将话挑的明了些。
“这颐亲王身份尊贵,想必全朝待字闺中的女子对王爷亦是争先恐后。小女这身子,又岂敢觊觎。”说着,董小宛垂眸,让自己看上去更显哀怜些。
还未等太后娘娘开口,郭淳轩先了一步辩驳于李夫人。
“夫人此言差矣。小姐虽然身体行走不便,但是据本王所知,小姐小小年纪文采了得,更难能可贵的是对于医术的精通。单凭这两样,小姐已胜过千千万万的女子。夫人又如何讲出这样伤人心的话来。”颐亲王自然不知董小宛的真实用意,一门心思的想要替李出尘驳回面子。他怕李夫人这话伤了她。
话音刚落,这殿里的三位有地位的说话的女子都为之一怔。愣愣的看着眼前这个少年才俊。
“王儿这话说的好!哈哈哈。”众人闻声目光看到了大步入堂的当今君王。
一殿的人,除了堂上的太后纷纷跪下行礼道:
“王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九章 君王原是故人姿,一纸偏方获赏识
“都起来吧,丫头,你不方便就不要行大礼了。”王上亲自扶起了纤弱如柳的李出尘道。
“谢王上圣恩。”李出尘未曾抬头瞻望。一来是刘嬷嬷在府里便教导过,不能与王上对视,此为以下犯上之举,二来这心里还是生得对一朝君王的敬畏。
一朝天子,威震四方,手握生杀大权,君仪临天下。李出尘看多了书上所描述的君王,自知枪打出头鸟亦或是以卵击石的这个道理。一进王宫,她便是如履薄冰。
娘亲早在出门前便与自己商定,任何不知如何回答的问题都要三缄其口,有什么自然会有娘亲去应对。果然不错,这太后和王上总是先声问道李出尘。
“都坐下吧,都不是外人。”王上(郭裕)坐定,看着自己的儿子与董小宛母女和气道。
“是。王上。”众人端坐堂下。
“方才寡人在门口,听着王儿倒是为丫头打抱不平来了?”王上从一进门便笑意不减,只有君王自知其中的奥妙。
“儿臣并不是为李小姐打抱不平,只是就事论事罢了。”郭淳轩淡淡皱眉回禀道。
“小宛,你曾经可是舌战群儒的女才人。看来,生了三个孩子,你倒是不敌当年之勇了。”王上玩笑道。
“王上圣明。如今年岁大了,有的时候连方才的事儿,转眼都记不住了。再者,这颐亲王亦是为了小女说了好话。小宛倒是要谢了王爷如此抬爱小女才是。颐亲王一颗赤子之心真是不可多得啊。”说着,董小宛眼眸闪着一丝光芒,隐晦的望向郭淳轩。
“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国家才能兴旺不衰。想我玉王朝人才济济,前有李清臣,后有左丞相沈玉衡、右丞相肃容,寡人深感欣慰。对了,不日前寡人还求得了一剂良方。这宫里的御医各个赞叹不已,一个劲的追问这药方的出处。”说到此,郭裕稍有停顿的看向一直臻首不语的李出尘。
“王上说的可是为哀家取得的这药方子?”太后卷着绸帕问道。
“正是。母后不是也向儿子讨要这人才么。”王上转动着玉扳指,故意卖个关子道。
“这汤药哀家是连服至今,确实觉得身子比起从前精神了许多。王上可否告知这高人是何许人也。也好让哀家谢谢人家啊。”太后经王上这么一说,更是好奇的连连追问道。
“母后,这高人啊,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王上笑意加深,举着青花瓷茶杯品茗回道。
“这,是什么意思?”太后被王上这话说的一头雾水,环顾四周也不见得有什么御医、高人的影子。董小宛聪明过人,此刻也没了头绪。
殿内疑云重重。李出尘也是前思后想,君王明朗的笑声再次入耳,李出尘只听着熟悉,大胆的将方才这笑声与生辰那日后院所见的老爷子声音在脑中碰撞。这一下,李出尘才恍然大悟。抬头便迎上了郭裕正笑着打量自己的眼眸。
“是你!”李出尘顾不得当前的情势,破口而出道。
“出尘,不得无礼。”董小宛看着突然反常的李出尘即刻在旁提点道。
“无碍的。这真要怪罪起来,到是寡人的不是。哈哈哈。”王上似乎很满意李出尘的后知后觉的想起了他,一派爽朗的笑道。
“王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太后也是被蒙在了鼓里,如今想来讨个明白。这一个小娃子,怎么会有这个能耐,把自己多年的老毛病给调理好?
“母后,当日王儿被接回宫里养伤。无意间寡人知晓这丫头会些医术,深感好奇。正巧了,儿子微服私访去了东边的私塾一带,却见这众多文人相拥去了将军府。当下儿子便决定去凑凑热闹。顺便,去会会这几年不见的小娃娃。没想到收获颇丰,见到了当年襁褓之中的奶娃娃已经出落的像个小美人儿,还一并为母后寻觅了良方。”王上将其中缘由道尽,一口饮下了一盏普洱茶。
“原来如此,出尘啊,这王上不说哀家还不知你有这本领。哀家要好好赏你。”太后一脸悦色道。
“太后娘娘,臣女不敢。当日不知是圣驾亲临,多有冒犯之处,还望王上恕罪!”李出尘福身请罪道。
“诶,寡人说了不是你的错。不知者不罪,丫头不必多虑。”王上一甩手,两位宫人上前稳稳的扶起了李出尘。
“谢王上既往不咎之恩。”董小宛适时接过了李出尘的话,断了李出尘的执拗,也保全了王上的圣颜。
“都是小宛教的好啊。”太后原本浮躁不安的心绪,在得知李出尘还有点本领后缓和了许多。毕竟,这丫头是王上看中的,迟早是要许配给她孙子的。她原以为是位恃宠若娇的官家小姐。不料这丫头打扮素雅,仪态落落大方,巧这脾气也像她母亲温婉恭贤。这些都甚是符合自己的胃口。
“太后过奖了。太后娘娘才是最了不得的人呢。这太子才华出众,颐亲王德孝双全,亦是归功于太后娘娘循循教导才是。”董小宛对着老人家一阵由心的赞美。
“你啊,就会讨哀家欢心。说什么都哀家都觉得喜欢。”太后掩帕一笑道。
“说了这么久,大家都没用膳。翠儿,赶紧传膳吧。今儿个,吃完,咱们接着聊。寡人奉陪到底。”郭裕说完与太后娘娘相视,上前孝顺的扶着太后摆驾朵颐阁。
郭淳轩确实脚步慢了些,看着刘嬷嬷上前背过李出尘,稳稳当当的走着这才阔步在后。
第十章 美酒佳肴失滋味,直言边关招君心
琥珀酒、碧玉觞、金足樽、翡翠盘,食如画、酒如泉,古琴婉转悠扬。无论从色泽、香气、氛围来说,都是至尚之境。
朵颐阁,阁内四周装饰着倒铃般的花朵,花萼烟紫,骨瓷样泛出半透明的光泽,花瓣顶端是一圈深浅不一的淡紫色,似染似天成。与红色宫灯遥相呼应。
君王摆驾于此,几十名穿戴齐整的太监组成的小队伍鱼贯而入。抬着大小七张膳桌,捧着几十个绘有金龙的朱漆红盒,浩浩荡荡。进到阁里,由套上自袖头的小太监接过摆好,平日菜肴两桌,因冬天今日又另设一桌火锅。此外有各种点心,米膳,粥品三桌,咸菜一小桌。
这边是膳食宫人常说的“摆谱”。
此刻所谓的“摆谱”,不是东北人的摆家谱,而是摆菜谱。这标准御膳,每顿膳有68道菜,要摆二张大桌。此外还有主食、点心、果品等罗列齐全。
早听刘嬷嬷说过,吃饭时摆谱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每道菜名叫什么,掌勺的大厨是谁,在盘子边都标得一清二禁。这样一是保证饭菜的质量,显掌勺的手艺;二是万一饭菜出了质量问题,追究起来也方便。这上膳桌的菜,在御膳房可是都有同盘备案的。
再看这王上的餐具也是有大有讲究。以金器为主,其余是陶瓷制品,挑选的自然也是上好的质地。其中,金质碗、碟、盘等器皿最能显示王家的气派和高贵。今日众人所用便是成套的金器餐具。
看着王上与太后由着身边的侍膳太监夹着各种食物入口,李出尘终于知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最真实场景是如何的。而这用膳,王上与太后,亦菜不过三口却很知足的神情让李出尘纳闷。如此吃饭,又有何滋味?
众人依然是食不言寝不语的模样。李出尘暗暗联想到曾经所看的电视中的场景,实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再多的人,再热闹也不过如此。
“出尘,想吃什么尽管吃。”这话儿,也是在起筷前王上撂下的。陡然,即便现在美味佳肴当前,李出尘也食不知味,真想速速离开这朵颐阁。
当王上拾起帕子擦了擦嘴。余下几人也做的恰到自然处,不紧不慢的放下了筷子,一副吃的刚好的意思。
“小宛,晚上的元宵宴可是要你置办几个出彩的灯谜。”太后亲切的拉过董小宛的手笼络道。
“愿为太后娘娘效劳。”董小宛心想,确实有些日子没进宫陪这老太太了,遂即顺从答应道。
“王上就与淳轩和出尘丫头下会儿棋,品品茶。哀家先借这才名满都城的将军夫人一用了。”说罢,太后笑吟吟的携着董小宛右转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