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通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太极通神- 第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燕南松挥毫泼墨,写了一首满江红:“日暖烟轻,竹梢映,花阴凌乱。微风皱,池光青碧,绿杨垂岸。艳杏墙头红粉,幽兰砌下飘香暖。称邀宾,明日去寻芳,频欢宴。光景速,浑如箭。醉梦里,春强半。且花前莫厌,玉杯频劝。一枕游仙方警悟,浮名自笑犹萦绊。醉挥毫,付与雪儿歌,娇莺啭。”

    写完之后,燕南松异常满意。用得意地神情,向着杨灿望去。

    杨灿微微一笑,轻轻地拿起笔来,润好了墨,很快地进入到了太极状态。

    只是片刻功夫,杨灿就挥笔写就。

    四下的人一片惊叹。杨灿真是有种,在周默然的课上,都敢如此糊弄,看来是想讨骂了。

    周默然拿过燕南松的书帖,仔细地看了一番,未置可否。

    燕南松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能不被批得体无完肤,就算是不错了,可无法指望。这个老古董,会给出什么好的评价。

    台下的人,对于燕南松的字,则是给予极高的评价,字迹飘若游龙,写得极为好看。

    周默然打开了杨灿的书帖。

    台下的人,不由地轰笑起来,杨灿可真是应付。居然只写了一个字。

    这是一个“永”字。

    周默然瞪了杨灿一眼,他一直以为。做人是需要态度的,写书法同样如此。

    “这就是你给我的字帖?”

    周默然晃了晃手里的字帖,向着杨灿喝道。

    “不错,还望老夫子仔细赏玩。”杨灿淡然答道。

    周默然刚才根本没看,如今瞥了一眼,不由地当场愣住了。

    “这字是你写的?”周默然一脸惊诧地问。

    台下的人。一个个傻了眼,周默然这句话,问得当真奇怪,谁看不到,杨灿刚刚在下面写就。

    燕南松冷笑不止。他确信,杨灿一定会被赶出去。

    “不错,不错。”周默然古板的脸上,露出了罕见的笑容。

    众人都吃了一惊,从来没见过周默然的笑,原来他也是会笑的。

    “妙极,妙极。”

    周默然仔细地打量了一番杨灿的字帖,情不自禁地感叹道。

    众人简直都要疯掉了,自认识周默然教习以来,那见过他对人这样的评价。

    杨灿冷笑。

    只是这一个字,他已经写了无数遍,这是他书法的基础。

    永字八法。

    共有“侧、勒、弩、趯、策、掠、啄、磔”八画,集传统书法大成,为众字之纲领。

    点为侧,如鸟翻然而下。

    横为勒,如勒马用缰。

    竖为弩,如力贯其中。

    钩为趯,如人之跳跃。

    提为策,如策马用鞭。

    撇为掠,如用篦掠发。

    短撇为啄,如鸟啄物。

    捺为哲,如笔锋开张。

    这简单的八个笔划,就能演绎出气象万千的文字。

    在写这个“永”字时,杨灿将太极桩功以及太极运气理念,完全合为一体,在身体完全放松的状态下,以意引气,以气率形,将劲力送到笔端,充分体现指法和笔法的运用。

    有一个传说,这个“永”字是书圣王羲之所留,来自仙人传授。

    “还愣着干什么,不到门外站着去。”周默然狠狠地瞪了燕南松一眼。

    “我不服。”燕南松大声叫道,他实在不相信,费了那么大的心神,写了那么多,竟比不上杨灿一个字。

    不但燕南松不服,有不少人心中,都有腹诽之意,周默然实在是太偏爱杨灿了。

    “似你这等蠢材,我懒得跟你解释。”周默然冷哼一声,转向杨灿:“杨灿,我知道你这个字珍贵异常,只要你愿意交换,可在我的所有藏品中,任选一样。”

    台下顿时乱套了,每个人都用艳羡的目光,向着杨灿望去。

    谁都知道,周默然一生喜爱收藏,在他的府上,存有不少稀世之珍。

    “好吧。”杨灿点了点头,“如果不是看老夫子如此喜欢书法,这个字,我是无论如何不会写出的。”

    台下的人,恨不得上前去掐杨灿脖子,只用一个字,就换去周老头稀世珍藏,他还一副亏了的模样。

    杨灿冷笑,就台下这些人的资质,如果不去解释,他们永远都看不明白。

    周默然只激动得浑身打颤,他能够看得出来,这个字玄妙异常,隐隐竟觉得,有成为文宝的潜质。

    ps。 5。15起点下红包雨了!中午12点开始每个小时抢一轮,一大波515红包就看运气了。你们都去抢,抢来的起点币继续来订阅我的章节啊!(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二章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周默然的府上,果然有众多藏品,杨灿挑了一本《阿难心经》。

    这是三百年前,秦国一位大书法家阿难和尚所写,字里行间都透露出禅意。

    阿难和尚出身于平民,才华横溢,连中三元,一时意气风发,天下闻名。

    谁知就在他精心备考之际,却遭人暗算,弄瞎双眼,自然无法参加进士考。

    那是一段极其灰暗的日子。

    阿难和尚曾经极其颓废,每日里借酒浇愁,如同行尸走肉。

    直到他遇到师父无名,一句禅语就点醒了他:“你纵然无目,可是你仍有心,何不以心为目,再创灿烂人生。”

    醍醐灌顶。

    阿难瞬间清醒过来,于是就随着师父进山修行,最终诗书禅法都趋于大成,尤以书法为精,闻名天下。

    这篇《阿难心经》是阿难刚当和尚时,所写的经文,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没想到藏在周默然的府上。

    周默然有些心痛,这是他所藏珍品中的珍品,没想到杨灿字写的不错,眼力也这么好。

    近日来,杨灿感觉到他的人生,过于浮躁,有失宗师风范,故此决心,从此以后,洗心革面,加强修行。

    闲下来的日子,杨灿一方面努力淬体,一方面修炼寒霜掌和烈火拳,两种功法,渐渐地都趋于大成。

    除了练功以外,杨灿不断读书写字,重点学习诗书画,同时读一些佛道书籍。

    期间,南宫断和庞峥两人,都不断派人过来挑衅,杨灿躲了出去。不与他们争一时之短长。

    杨灿实力,越来越高,攻击力越来越强,只是始终未能突破到先天境界。

    先天武师,是一种很神奇的境界,单单靠实力的增加还不成。需要顿悟。

    杨灿在等待机缘。

    文考的日子终于来到了。

    杨灿心中充满了憧憬,努力了这么多天,总算是到收获的时候了,希望迎接他的,可不要是当头一棒。

    对于这一次文考,所有的人都很重视,能够成为秀才,就算真正有了功名,无论走到何处。都要被人高看一等。

    文院百余名考生,一个个脸上充满肃穆,他们都期待这个,一飞冲天的日子。

    是龙是蛇,就看这一次比斗结果了,这是他们综合实力的体现。

    一切,都只能靠他们自己,别人无从插手。

    对于那些有权有势的人。或许会有点照顾,可就算再照顾。程度都是有限,没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至于那些优秀考生,如燕南松之流,他们争的不仅是个秀才,而且还有好名次,毕竟文院的奖赏。非常地浓厚。

    特别是能够夺得头名,不但能够获得灵书一本,还有与寒月琴瑟和鸣的机会,简直就是财色双收,怎不让人心潮澎湃。

    这次文考的三位主考官。就是文院的院长陈华,清水县的县长南希,还有一人,赫然是退休的知府庞龙渊。

    在三位主考官的带领下,众考生参拜了孔子像,每个人脸上,都极度虔诚。

    这一次,有所不同,就见一道眩目的白光,从遥远的天边飞来,将众人全都罩在里面。

    每个人都感觉到,一种澎湃的力量,从内心升起,与眼前白光相合,才思变得更加敏捷,心中杂念,少了许多。

    特别是杨灿,只觉得全身一震,本来浮躁的心,顿时平静下来。

    这一次,不求第一,不求虚名,不求与人相争,只求文道。

    “多谢圣人垂怜。”台下众人,心中一片欢喜,在陈华三人率领下,一起拜谢。

    陈华等人,脸上都有惊容,圣院空降才气,说明对清水县此次文考,极为看重。

    正因如此,他们更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办好这次文考,不让圣院失望。

    杨灿来到熟悉的考房内,心中顿时沉静下来。

    打开第一卷,是考诗词。

    要求写为国为民的诗词,多少不限,但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多了,未必佳,如果有那一篇写的不好,反而会形成拖累。

    由于有前世无数诗篇为基础,杨灿对于诗词,算是极为擅长,可是,要真的优中选优,选出好的诗词来,同样不是一件易事。

    前世今生的杨灿融为一体,在他的心中,对这个秦国,同样有极深的归宿感,对于这里的民生,同样极为关注。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杨灿自问达不到诸位先贤地步,可是在国家危难之际,他同样不甘落后,甘愿竭尽所能,救民于水火。

    “南国篇。”

    杨灿写下了这首诗的名字,只觉心中血脉贲张,完全被这首诗的意境所带动。

    风起云涌。

    杨灿所在的考屋内,完全被一层白光所笼罩,天地正气,纷涌而生。

    “难道有考生,写出了鸣州诗篇?”陈华脸上,充满了震惊之意。

    “只怕不仅如此,此篇很有可能,会诗出镇国?难道在我们清水县,还隐藏有这等人物?”庞龙渊倒抽一口凉气。

    在这三人当中,要数庞龙渊最为见多识广,在他一生中,曾见过镇国诗的出现。

    只是,就算庞龙渊,亦仅仅只见过一次,难道在这次秀才试中,能有幸见到第二次。

    刷!

    一道无形的劲力,从远方飞来,屏蔽了杨灿屋子内的情形,外面顿时一片安静。

    陈华三人,本来已经起身,如今都坐了下来,刚才的事,原来只是一场错觉。

    考房之中。

    白光越来越盛,杨灿不得不使出太极功夫,这才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十五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杨灿刚刚写完,就见眼前诗篇。顿时消失不见。

    在他眼前,是另外一个书稿,诗完全是同一首诗,字迹差不多,只是神韵完全不同。

    “是谁?偷去了我的诗篇原本?”杨灿不由苦笑着摇头。

    无论是谁,对方一定是大有本领的人。杨灿实力不够,只有任由对方摆布。

    一篇写过,白光缓缓地消散,显然对方认为,杨灿能写出一篇这样的诗,已是极限。

    杨灿久久地沉浸在诗的意境中,如果不是用心体会,用生命来感悟,就不能感悟到原作者对这篇诗的感情。写出的诗,就会少了神韵。

    在写这首诗时,杨灿完全将他当成了诗鬼李贺,连用两个设问句,顿挫激越,直书胸臆,写出了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

    整首诗气势磅礴,充满豪情。令人读了以后,恨不得当场奔赴疆场。报国为民,以遂本生志愿。

    许久以后,杨灿心情才平静下来,开始酝酿第二首诗。

    “出塞。”

    杨灿刚刚写下一个题目,他心中的豪情,顿时就激荡天地。

    刚才消失的白光。瞬间出现,笼罩了整间屋子,直冲半空。

    陈华三人刚刚站起来,还没完全确定方位,就觉得白光瞬间消失。

    “今天这是怎么了。老是出现幻觉,连喝杯茶,都是心神不宁?”三个人相对苦笑,深感镇静功夫不够。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诗所产生的异象,与刚才的那篇南国差不多,同样是虚室生明,令人不敢逼视。

    杨灿刚刚写完。

    嗖!

    眼前诗文消失的无影无踪,原地出现一篇诗稿,正是对杨灿的仿写。

    手脚伸得够长,速度够快的。

    杨灿除了苦笑,还是苦笑,他无法阻止,而且阻止不了。

    只有这些,还不够,杨灿激动的心,久久地不能平静下来。

    前世那些名篇从军行,一首首地在脑中闪过,杨灿最终决定,还是选用杨炯的从军行。

    《从军行》。

    杨灿刚写下这三个字,就见屋内白光更盛,居然隐隐地有着征战之声传来。

    人在考屋,心在边关。

    霎那之间,杨灿完全体会到了诗意,并不是这些诗好在那里,而是诗人的那种情怀,纵然历经千古而不灭,光照人间。

    写诗当写好诗,做人当做好人。

    杨灿心中原有的私心杂念,至此完全清洗一空,他这是写诗,同时是体会诗人感情,只有这样,才能写得出感动人的诗篇。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只是从这两句诗里,杨灿仿佛看到,边关告急的烟火,已经照到了眼前。

    敌兵犯境,纷涌而来。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还在醉生梦死,真是枉为人也,杨灿只觉全身上下,充满力量。

    这种力量,与练武修来的不同,完全就是天地间的正气,如果能够修得多了,其人必是一个正直的人,平生行事,必然堂堂正正,一举一动,可昭日月。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从这两句诗里,杨灿仿佛看到出征的将士,辞别京师,军威之盛,一时无两,迅速到达地点,将对手包围。

    国盛军强。

    这是一种无敌的气势,有了这样的兵马,必然可以扫荡天下,驱除胡虏。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杨灿隐隐看到,风雪昏暗,使军旗显得黯淡,风中狂乱,隐隐夹杂着鼓声。

    此情此景,怎不让人热血沸腾,恨不得参与其中,持刀杀敌。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灿写完这首诗,只觉得心中一阵不平气,直充胸臆,恨不得离开考场,去到边境杀敌,驱除鞑虏,还我河山。

    “好,好,此诗必将传遍天下。年轻人,好好努力,人族希望,或将寄托在你身上。”

    陡然间一声大喝,在杨灿面前响起,眼前的那首诗,瞬即不见。

    正所谓,神龙见首不见尾,当面窃诗鬼不知。(未完待续。)

    ps:  这是加更,感谢兄弟们的支持。除了谢意,还是谢意。求订阅,求订阅!

第一百零三章 人生百年,以何为重

    第二卷,考书法。

    不得不说,周默然为人呆板,可是教学水平极高。

    杨灿这些日子以来,将前世今生的书法融为一体,有了独特的韵味。

    写书先做人,书品如人品。

    书为心生,如果一个人,心术不正,整天想着玩弄阴谋诡计,他绝对写不好字。

    正如那些书法大家,他们的心思,一定放在笔墨上,本着求道的精神,才能迈向巅峰。

    学武一样,在开始时练招式,如何将一招一式,规规矩矩地练熟,到了最后,就是拼境界了。

    世间诸般经典,琴棋书画,彼此之间,都有轨迹可寻,而这个轨迹,就是道。

    一念生万念,一法通而万法皆通。

    这是杨灿练了太极以后,结合各种传统经典,方才悟出来的道理。

    杨灿决定挑战一下自己。

    这一次,他准备写书圣王羲之的丧乱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