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辉煌三国- 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人杰地灵,百姓安居的荆州,她又能在这个乱世中保得安平多久?

    洛阳作为原本的都是归于河南尹管制的,但董卓烧宫迁都于长安后,这河南尹也成了有名无实,后被千里进兵的刘晔改为洛阳郡,留田畴与赵明守备经营此地,经过这年余的展,不仅聚拢了总计二十六万的百姓,也从中挑选了六千人充实军伍,整训一年有成,不轮到换防守备时便平日便按时耕作军屯,操练行伍。

    而对于函谷新关之后,张济统兵把守的弘农郡,田畴也从未掉以轻心,细作探马随时回报情形。

    当时间进入到初平四年春,长安终于再次生大变,李与城的征西将军马腾生冲突,各自联合亲近势力交战,而马腾与韩遂不敌退走,因为李之侄李利作战不利被樊稠训斥,怀恨在心的他将樊稠战时与韩遂交谈良久后退兵之事回报于李,故而使其怀疑樊稠欲与韩遂联合而图谋自己,对樊稠产生猜忌。后来到兴平二年(公元时更是矛盾激化,最终于一次军事会议上,李杀死了樊稠。而郭汜对其不满再次引兵相攻,这些西凉集团的草莽军阀又一次混战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汉室算得有几分忠诚的白波降将杨奉趁着他等相攻时刻,忽然从武关引全部三万大军回转长安,实际上控制了这座都城,但是由于实力不足,却只能困守于此,无所作为。

    面对此番变局,弘农的张济于兴平二年领兵回转长安作劝解,而这个消息被第一时间回报于洛阳的田畴手上,他立下决断,引兵突袭新安县之函谷新关,一举掌握了这个扼守洛阳与长安之间的咽喉重地,而考虑到诸多因素,他并未继续引兵攻占此时兵力空虚的弘农,只是严筑城防,再作守备。

    便是在这种缓慢而坚定的演变下,时间从初平三年很快进入到初平四年底。

    曹操自认条件成熟,领兵三万进兵徐州,向东南扩展势力,一路所向披靡,因徐州牧陶谦退守郯县无法攻克。曹操大怒攻下取虑、雎陵、夏丘后下令屠城,所杀男女竟有数十万之多,百里内鸡犬不余,不久曹操军粮将尽,只得撤围回军。

    而他的这番动作,直接导致了他麾下名士的反对和心寒,直到时间进入兴平元年夏天,他再征徐州生那场叛乱才使他明白过来屠城,只怕不是解决问题最好方法……

    而依照先前策略休养生息两年之后,北海太守孔融的一封求援信终于在兴平元年三月,被一个人送到了刘晔面前而意味道暂时安静的结束,变乱的再起。

    这个人的名字叫太史慈!

【13】沉稳将才太史慈 出兵是为徐州资

    “北海国治属青州,先前为公孙瓒以及袁本初平分,后公孙瓒留于青州势力又被袁本初大军击败,依常理汝应往求袁本初才是,为何反来到蓟城?”

    两年治政练军的磨砺,使刘晔现今更见成熟,喜色不露于形,正在与心腹众人理事时听闻有北海信使来临。传进后虽细观之下见这信使仪表堂堂,颇为威武,却也不急询问名姓,先问其为何来此。

    “回禀大人,无论公孙瓒亦或袁冀州皆是占据大郡,不管青州境内大批黄巾肆虐情况,而孔北海名望极高,北海国可算青州少有之民安兵强之地,故而两者皆未曾进兵北海。现今青州名义上属于袁冀州控制,实则他亦只能完全掌握大河以南乐安郡,历城县一带而已。”

    这信使却是侃侃而论,面上丝毫不见惊讶诧异神色,显然是见过场面之人。

    汝自称草民,那便是无官职在身,为何又是孔北海之信使?详细道来,吾自会考虑其中究竟,毕竟吾为幽州牧,且好容易安定生息两年之久使幽州渐复元气,若越冀州而插手青州之事,无充分理由实难让幽州将士百姓信服!”

    见得这信使条理分明的细说其中缘由,刘晔索性直问道。对于北海之事,他了解的并不多,或者说对于整个受黄巾之乱破坏最严重的青州他根本难以知道其中详细情形,他身居于高位,自然得考虑诸多因素。

    “草民东莱黄县人,名太史慈,表字子义。昔时因解本郡与州家矛盾之事为州官所仇视,故避居辽东。家中母亲多劳孔北海送以粮饷得以安然度日。今适逢孔北海为征平黄巾暴寇,出屯于都昌,不料却被黄巾贼围住不得脱身,草民归家后听母亲之言故而往助之。”

    太史慈在这一年已是二十有八。脸色偏黄黑。颔下胡须约有半尺余长,有美须髯之实,又有猿臂善射之名,听闻面前这位年纪比他小两岁却已是一州之长的刘晔问起,便如实答道:

    “后有孔北海之托赴邺求救于袁冀州,孰料半途闻其大军正攻伐并州,有其从事郭图言及刘幽州仁慈。自我 教草民往来蓟求援,草民亦尝于辽东闻听大人之威名,故从之而星夜赶来,望明公怜孔北海当世仁者,义兵助之!”

    “汝为太史子义?吾尝闻此名,可见子义必为英雄人物也!”

    刘晔听闻太史慈之名。顿时动容。

    原本历史上刘备救援北海。再援助徐州过程中遇上太史慈刘晔是知道的,但具体的比如其为信使求援,以及北海国情况,这些便是不知了。听闻又一史实名将立身眼前。便是以刘晔现今城府,脸面都露出了惊讶之色,这也使得堂中的心腹文武们对于这位太史慈立时来了几分兴趣。

    “劳明公谬赞,却不知明公能否尽决意,兵往救孔北海?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之间,实难料孔北海还能支撑多许时日。草民久闻明公向有仁义之名。盼能救同为汉室臣属之孔北海于急难,则天下尽知明公之高义也……”

    不因为刘晔这“名人”对于自己露出赞赏之意而曲意讨好。却宠辱不惊,一心只念着完成任务,太史慈如此行止品德立即让众人再对他刮目相看,心中佩服其气节忠义。

    “子义勿急,请先静心安歇,便看在子义之一片侠义赤胆;孔北海与民安生,保方圆数百里之里平安许久,吾便决意救之!然此事需得好生安排,今日天时不早,亦不可能趁夜出击,可送子义准答;明日一早,必有军队开拨,救孔北海之急!”

    刘晔立即拍板决定出兵,自然不是如他口中所说那般简单,无论乱世还是和平时期,战争都是政治的延续,若没有合乎自身利益的条件,便是刘晔主观意识如何强烈,都不能因私废公。否则便是因小失大,反而对自己整体实力损害极多,徒添变数!

    “明公仁义!草民拜服!”

    太史慈显然不会尽知刘晔想法,他也不需要去知道。身为一个武将,不需要多想的地方便不去考虑,这才是正理。听闻刘晔当面作出承诺,再闻得其言中决意出兵竟直接道出有念及他之自身品德因由,这如何能不让他内心感动?顿时心甘情愿地大礼相拜。满面风尘,一直坚毅刚强、稳健平淡的脸上也现出了感激神色。

    “子义请起,想你辗转近千里,已然劳累之极,便要好生休息才能保持体力,待明日与吾援军一起出才是。”

    有一句话叫“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人才在这个时候永远是不嫌多地。

    随着势力地扩充增大,因为前一年正式改名幽燕学府的安阳书院存在,刘晔手下中下级校官、以及中低级官吏储备是渐渐充实丰富的,但是真正精于统兵作战的大将,却只有张飞,赵云两人算是合格。典韦好冲锋陷阵,终是只能为先锋猛将,而非能独挡一面的大将之才;其余周方,阎方等人亦是如此,作为中高级校官,领一部协助作战有余,实无将才之资。

    故此,凭着对话观察,现太史慈心思稳重,胆大心细,有将帅之资,只久成长过程后,刘晔当然不愿放过。

    何况还有后面那一系列出人意料的变化呢?

    对于刘晔如此之快下定决心出兵,张飞和赵云一干武将是没有反对意见的,他们闲了两年中,只与公孙瓒以及不入流地匪盗有过几次小战,早就期盼着大战来临。

    但是田丰、戏志才、以及荀却在太史慈刚刚退下后,便立即出来对此决议表示反对。

    当然,荀和戏志才两个话语稍微婉转一些,但田丰却是不来这套,直接质问道:

    “主公于初平三年定下与民休养两年之计,丰认为此是为正理。但并不意味着两年一到便可大兴刀兵,劳民伤财!蓟县距北海足有千里之遥,主公劳师远征,又是犯了兵家大忌!还请主公收回成命,依旧奉行休养生息之策,择机以雷霆之势施行文若之奉天子以令臣政略,如此方为万全之计也!”

    皓勿急,吾如此决定,自然有合适道理。此次不仅要出兵相救,而且吾还要亲自领兵前往!”

    对于田丰这脾气,早就习惯的刘晔当然不会往心里去,面上微笑的说了上半句,到得后半句却是敛容将话说得斩钉截铁。

    “主公不可!”

    “主公三思!”

    此话一出,顿时张飞,赵云,典韦等一干武将也忍不住了,一齐出来反对。

    张飞更是大声禀道:“主公是否当吾等尽是无用之辈?区区救援北海、往破黄巾,只需或子龙,或常文,或者俺三千精骑,便足可轻易得胜回乃还!主公身系一州数百万众百姓安危大计,怎可以身犯险?主公若真要前往,便是当吾等尽为酒囊饭袋,无法为主分忧,便先请将我等去职为民罢!”

    卿且听吾一言……”

    看到心腹文武们如此群情汹涌,便是早有心理准备,刘晔还是感到有些出乎意料。

    但正因为如此,更透出无论是说话难听些的田丰也好,还是嚷着气话的张飞也罢,都是心底拥护忠诚于他,当他是主公,便又视他为手足!如此情况,他又怎会往歪处想?存于他心间于眼中的,便只是深深地感激

    “我刘晔能得卿等如此忠诚爱戴,更有若手足之情,是为我之大幸也!晔年纪实入二十有六,眼见便要再长一岁,考虑事情自然亦知需得更加全面。作出亲援北海之决定,自然也是经过多方考虑。实话与卿等尽说,吾分析所知,北海国与徐州近在咫尺,不出三月,徐州必会再逢曹孟德之攻击!”

    “此地民众过三百万,更有避居此地士人富豪无数,若无人救援,则必落于曹操之手。得徐州兵粮钱人,曹孟德之势天下再无人能挡矣!然其之心意难测,为长远计,吾必须从中谋划,若是徐州能归吾掌握于手,则实现奉迎天子,讨令不臣而一统九州愿望步伐将立即大为前进!此方为真正原因是也……”

    此话一出,众人皆是面面相觑,对于刘晔地料事能力他们都是有亲身经历地,自然不会去质疑。于是各自才恍然大悟,除田丰依旧认为亲自领兵太过凶险外,皆先后支持同意。

    于是在兴平元年三月初五这一日晚间,刘晔亲领骑兵驰援北海决议便定了下来,接着便是细作安排政事交接,调兵整备等琐碎繁杂事项。

【14】蔡琰告之好消息 刘晔三呼显狂喜

    “文姬妹妹,外面又起风了,还是就在阁中等着夫君回来吧!”

    再嫁改字为“文姬”,这个倒是刘晔当年送蔡邕父女到蓟城路途中无意间提到的,这表字听着顺耳好听,蔡邕索性就在后来问名之时将它写上……

    现今两年过去,当年意气风、灵气逼人的才女蔡琰已成为少妇,浑身上下自然散出一股成熟的气质,偶尔现出的依旧有着少女活泼的动作,更是为她的气质中添加了一丝极为特别的魅力。

    “晴柔姐,今日夫君看来又遇上突大事,难得琰儿想着将这姐姐好容易拿准的喜事靠诉他呢……”

    看着已是尽墨的天色,蔡琰从庭门外回转身来,走进屋内看着那又被下人撤下加热的饭菜,面上带着微笑轻轻说道。

    事终归是喜事,这不一月光景都过去了么?再迟些许时辰却也无妨。只是妹妹如今却多得注意些身子,万一有个闪失姐姐可没法向夫君交待呢!”

    刘燕的真实想法如何,不用尽表,但她这时心里也有了一个不确定的猜想……

    儿,琰儿,为夫回来了!”

    足足再过了一个时辰,到得戌时四刻,大略处理好各种事宜,并且拜会刘虞细谈以军政之事相托的刘晔才带着一身的疲惫回来。可进门换下官服然后再穿上便服的他,依旧如往常一般充满热情地先与妻子们打个招呼。

    “夫君辛苦。现时肯定是饿了吧?还是趁着饭菜正热先用,然后夫君自去文姬妹妹房中,她自有话要说于夫君……”

    由于刘晔数次提过无外人在场,不需那般多的俗礼。而再有蔡琰这当真听进去敢于实施的妾室进门,自然这条嘱托也起了实际作用,后来刘燕两人便仅是在刘晔回来后,起身稍稍一礼即可。

    听到妻子如此说法,再看蔡琰今日颇有些反常的脸上带着红晕静坐也不如往日那般插话。刘晔倒颇来了几分兴趣。不过现时他地确是饿了,也照顾到两位妻子为等他亦未进食,便面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吩咐道:“为夫知晓了燕儿所言。还是先用饭,否则把两位娇妻饿坏了为夫可要遭外人耻笑。转载自我看”

    席间郎情妾意,互相夹菜相食,尽显一片家庭温情……

    “琰儿,你先回来,为夫稍后便来,却是有些事情需要与燕儿细说。”

    等过了两刻,用过饭食教下人过来收拾完毕后,刘晔却是先柔声对蔡琰说道。见到蔡琰乖巧地点点头后。刘晔眼中现出溺爱的神色,亲自接过侍婢手上外袍为蔡琰披上,轻抚其背以示安慰。然后便依旧教萍儿好生伺候着,直到目送她们主仆二人出得门外,这才将目光收回。

    “燕儿,为夫总觉得你们两个今日情绪有些奇怪,是否有甚大事?你可不能瞒着我。”

    留下刘燕,有他所说的观察到两人的反应都有些奇怪外。自然还有即将远行。需要交待一番地原因了。

    君勿怪,此事便如妾先前所言。夫君去文姬妹妹那里她便会亲口告诉你,若真有大事,妾必不会隐瞒不报!”

    听到刘晔口中微微露出的责备意思,刘燕顿时有些着急的说道。

    无论如何,在她的观念中“妻以夫尊”观念终究是根深蒂固,哪怕这很快便要到达六年地夫妻之间相敬如宾生活也不能完全改变。

    来如此。凡事说清楚便行,为夫只是怕诸事缠身,你们又怕我分心故意而不报,这却是不行!夫妻之间自当同心协心,为夫在外操持,终究还是为了家国而已。若是自己小家都不能平和,又凭何去言治国平天下?吾说这些道理,也并非存着教训意思,燕儿你与我相知将近六载,自然也能知晓我之为人,切不可往心里去了,知道么?”

    见妻子脸上又如往常一般,稍显出急切意思,刘晔只得再来温声开解,终见妻子愁容尽散,轻轻点头后终才说正事道:

    “为夫明日将要远行,此去少则半年,多则年余才能回转,家中诸事便又得靠你多费心力了……”

    “夫君……”

    看着刘晔那稍显无奈而又坚定的脸色,虽然明知道几乎事实已定,刘燕还是忍不住问道:“难道非去不可么?夫君属下文臣武将众多,挑选合适之人应非难事,作为一州之主,夫君坐镇蓟城岂不更好?兵凶战危,值此年月意外之事太多,妾实不放心夫君亲身犯险……”

    能说出这些话语,已是她的极限了。从与刘晔成亲以来,便是聚少离多,好容易过了两年温馨幸福的日子,好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