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海风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海风云- 第7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义,以自己的牺牲换来数千名明朝战士的阵亡,更是给予明军士气一个沉重打击。更新最快 电脑端::/

    不过很快,孙传庭便收回了遐思,将各种消极的情绪隐藏了下来。

    “嗯!”

    “这一次的战事确实算得上一场大胜,但远远未达到可以松一口气的地步!”

    “好不容易绞杀了洪朝东线主力军队的大部,接下来煌言你们的任务只会更加繁重才对。”

    “高杰、刘泽清几位总兵以及他们麾下的士兵,就交给你来指挥了。而朝廷方面本督也早已上报,估计要不了多久便会有援军前来与你汇合。”

    “你所要做的,便是在东线洪朝军队实力补充回来,能够抵御我明军攻势之前,尽可能多地收复我东线失地。”

    “本督认为,最低底线当以黄河为界,南方之地通通重回我大明掌控。”

    孙传庭的话说起来简单,可听在张煌言耳边,确实好看格外的沉重,但是再想想现在阻拦在他们军队面前的洪朝军队残部,以及自己手中军力,却也不是没有可能办到的。

    “喏,下官尊令!”

    张煌言沉声应答,不过随后追问一句:“大人您又要去哪?”

    “本督还能去哪?”

    孙传庭抬起头来时,之前展现在张煌言面前的失落感早已荡然无存,脸上带着坚毅神色说道:“襄阳、南阳以北,洪朝十万大军可不会轻易让我们展开反击的,没有本督为你牵制住这支洪朝精锐,想要完成本督给予的任务,可真是一点戏都没有。”

    “想必现在,洪朝人也已经接到了本督不在襄阳的消息了,此时南阳、襄阳城下,说不得正有一场打得难分难解的战仗呢!”

    孙传庭的语气中多有自信,可是张煌言却是心里清楚,十万洪朝军队所爆发出来的强大能量,可比如今他们东线五万敌军所展露出来的实力强劲太多了。

    这几年若非支持襄阳战线的主帅,乃是孙传庭这位大明名帅,说不得襄阳、南阳等重镇,早已经被红查看军队給占据了。

    而今为了东线布局,孙传庭本人不但亲自主持大局,同时还将中线战场近半数军队调派过来。就算按照孙传庭之前所言,他早已经向朝廷请求过援军,但是这些援军恐怕大半都还在路上,真正能够支援到襄阳,怕还需要无数时日才对。

    这也就意味着,孙传庭督师此番西去,将要凭借襄阳战场残留的十余万大军,抗衡几乎同等规模之洪朝军队,这已经算是一件殊为不易的事情了,更艰难的是,他还要牵制住中线战场之洪朝军队,不让他们分出手来支援东线好不容易才打开的局面。

    “洪朝阵地上大半数量的火炮虽然被他们给炸毁了,不过依然还有十来门火炮可用。”

    “本督便将它交与你们使用,不把它带回去交给匠人们仿制了,以便于你们攻城拔寨。”

    “谢大人!”

    火炮毕竟是钢铁造物,孔有德他们虽然在引爆之时,更多炸药安置在了炮兵阵地上,可想要光凭炸药将这些笨重物件儿完全摧毁,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情最后还是让明朝人在战后,收拾出来十一门大致无碍的火炮出来。

    有了这十一门大威力的火炮在手,张煌言也能好生感受一回,洪朝军队视数千年砖石坚城如无物的滋味。

16 战败的影响() 
“什么?第三军战败撤回徐州?”

    “所余兵力不足两万,未来恐怕将会收缩东线防线,后撤至济宁市、曹州市。”

    “孔有德这厮到底是干什么吃的啊?竟然让我洪朝大军损失至此不说,还打了一场败仗,该死,真正该死!”

    相城之败在五日之内,便已传达到了坐镇许昌市的耿仲明耳边,作为多年好友兼搭档,耿仲明却是不如尚可喜那般收敛情绪,而是当场破口大骂起来。

    “不能全怪孔军长他们,我们这边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东线战败的消息,还是尚可喜从洛阳送来的,此时他还是忍不住为孔有德开解几句。

    “明军孙传庭突然出现在在相城之中,而且襄阳、南阳之明军竟然在咱们眼皮子底下,调动半数往东线设立此局,我们却一点都没有察觉,更没能给予孔军长他们一点警告。”

    尚可喜说出此言之后,耿仲明更多想要斥骂孔有德的语言,顿时间便怎么也说不出口了,反而徒生一声长叹,以示对此事的认同。

    “是我失职了。”

    作为第二军军长,中线占战局副指挥官兼前线战场指挥,相比尚可喜在吴杰回北京书述职国防部长之后,坐镇洛阳统筹大局,前线襄阳、南阳事宜反而以耿仲明为首。

    “现在非是谁对谁错的时候,按照孔军长及其参机处给予的战术推演,未来明朝军队必然不会放过东线我军军力薄弱之破绽,转而从守势变攻势,反攻山东省,已成定局。”

    “那么为了应对敌军的反攻,第三军之压力极大,同时为了收缩防线,将散布于山东各据点之兵力汇聚回来,孔军长给予我们的计划里,他们将要逐步放弃半数山东土地,直到济宁市构筑第一道防线。”

    “他们如此作为,是不希望給我中线战场带来负担,可是我军若是不再此时有所动作,恐怕北京城里吴老哥和陛下都不会给咱们好果子吃啊!”

    尚可喜此时还有闲暇露出一丝笑容,不过这笑容怎么看都有几分苦中作乐的意思。

    “你说的对,我们是应该趁此时机做点什么了!”

    耿仲明也是聪明人,而且如今洪朝新立,作为拥立新朝的功勋之臣,耿仲明对于在洪朝的前景,可是极为看重,早已经把自己曾为洪朝降将这一身份给忘得一干二净了。

    “此时支援东线已是来不及了,而且也没有太多必要,此去山东数百里,军中将士行军所需时日以月记,便是到了东线战场也不过是帮助孔有德这家伙巩固防线而已,想要反攻回去不说所需资补筹备不及,而且历时也会长久,不可取。” : :

    “反而此时阻挡我军南下之襄阳、南阳防线,贼帅孙传庭此时不在前线主持大局,而且其兵力半数调动至东线布局,正是我军攻下襄阳与南阳之大好时机。”

    耿仲明缓缓盘算着各方缺失、优势,最后抬头望向尚可喜,以坚决态度发出提议:“咱们也干他娘的一场吧!”

    “呵,要不你以为我为什么不继续坐镇洛阳,反而跑到你的地盘上来啊!”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不费口舌,耿仲明一番思考所得,与尚可喜想到了一处去了。

    “我已经给我第一军副军长马耀发出了命令,让其即刻起自防线上津市发起攻势,直捣明军西堡襄阳城,想必此刻马耀副军长已经在行军路上了。”

    听到尚可喜的安排之后,耿仲明脸上都笑容一敛,郑重地望向尚可喜:“尚军长,我军当做何行动,应援襄阳之战?”

    “那还用说,将你们第二军的弟兄们拉出去,让南阳城里的明朝人感受感受我们很洪朝军队的报复了!!”

    “一个半月之内,我要看到南阳城落入我军之手。”

    “他们明朝人每多战我洪朝土地一分,我洪朝便要回敬他两分,让他们知道这天下到底是谁说了算!!”

    没有了孙传庭这位智计百出,又背景深厚的主帅存在,尚可喜他们却是再也不用顾忌太多,可以正大光明地将他们洪朝第一军、第二军将士数年来所受的委屈,通通还给他们明朝人,让他们感受感受洪朝军队火热的热情。

    于此同时,北京紫禁城里办公的李天养,以及洪朝一干部长大人们,也接到了孔有德一部战败之消息。

    面对洪朝军队自建立以来,首次遭受如此大的败仗,谁人心里都极为难受,其中尤为不爽的应该是国防部部长吴杰了。

    不过早年间脾气暴躁,向来少有喜欢隐藏情绪的吴杰,这些年来变化却是极多,到现在大家消化完这一坏消息之后,他也不过是阴沉着一张老脸,忧郁地目视脚下,无人能够猜到他的想法。

    “下官以为,当先撤了孔有德军长之职,另调其他军长前往徐州城,巩固防线。”

    内阁十三人之一的财政部甘大彪,气势败坏地发出怒吼,发泄着心中不满,一场大战不仅折损了数万将士,还有他们财政部苦心筹备地大量物资都毁于一旦,那可都是白花花的金钱啊!

    “不可,下官以为此时东线主将反而不宜乱动,当以孔有德军长继续担任为最佳选择。”

    年迈的洪承畴被选为内阁十三人之一,为了这一份恩遇他也是不遗余力地贡献着他的力量。

    “吴部长,你觉得呢?”

    李天养高坐龙椅,却没有穿戴所谓的皇服,一身舒爽紫色丝绸装扮,在这座金銮殿前并不显眼。

    听到李天养询问,吴杰这才抬起头来,面色平静地回答道:“下官与洪大人意见相同。”

    “东线第三军由孔有德军长主持已有四载,其本人能力伤口足以服众的,在将士中口碑也不算差,越是在这种败局之时,越是需要他这样的主心骨来安将士们的心。”

    “相比一位从其他军部调遣的军长,原本熟悉的军长在位,至少前线将士们心里不会慌乱,更能保持军心作战。”

17 堂议() 
“而今山东战区最困难之处,在于第三军兵力不足,无法控制十数万里土地,急需补充。”

    吴杰继续平静地说道。

    “可我洪朝政策制度,在陛下您的引导下,一直更倾注于保证民间的有生力量,军队想要招募新人的阻力大且艰难,前线军队想要补充大多以战养战。”

    “正是因此,我国防部到如今迟迟无法打开局面,将战线继续前推,并彻底击垮大明朱氏王朝。”

    “之前,由于我军战事顺利,几无败绩,通过俘获的明朝战士,还有战地驻区就地征召。只是大家都清楚,驻地本就多灾而少人,能有几个合格兵源存在呢?”

    “你说那么多,最后到底想说什么呢?”

    李天养打断吴杰的洋洋洒洒之言,带着意味深长的语气询问对方。

    “下官请陛下放开我朝对于征兵的限制,让我军能够尽快完成军队的扩充。”

    见李天养已经猜到了自己的想法,吴杰便不再遮遮掩掩了,当场说出自己内心藏了很久的不满。

    “哦!”

    李天养不置可否,转而将视野面向另外一部大臣之前,问了一句:“民政部这边呢,你们对我大洪朝全境人口统计进行如何,是否有一个详细的数字?”

    安先强作为民政部部长,当李天养向其做出询问姿态时,缓缓走出来,沉稳地做出回答道:“回禀陛下,我民政部早已对辖境内的人口做出了完善统计,基本上不会有太多遗漏之处。”

    “截止洪宪三年五月份,我大洪朝版图之内,包括大元、吕宋范围,共计拥有人口两千一百三十二万五千人丁,其中男丁除去军队征召,剩余在民间人数为九百四十四万三千余人。”

    “这九百四十四万男丁当中,年满十八岁不足四十五岁之数目为五百一十八万人,剩下则为少年与老人。”

    知道李天养询问人数的原因,安先强也不等李天养继续追问,便将他们民政部统计所得成年男丁数目报了出来。

    有着人头换土地的政策制度,此时洪朝民政部所统计得到的人口数字,恐怕是历朝以来最为详尽的,也是底层百姓最为踊跃的朝代了。

    “五百多万人,若是我朝从中征召十分之一,会不会对民生带来很大影响呢?”

    李天养听到这个数目,心中倒也还算满意,想想数年之前他们整个地盘人口加在一起,也不过才两三百万人,这还是他们一直以来不遗余力花费巨大代价从明朝人身上挖掘招募的。

    而今,数千万人数百万里版图在自己统治之下,若说自己心中没有丝毫骄傲和自满,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回陛下,现今偏临前线之地盘中,因为民生不稳,需要大量人力进行开荒,不仅不能抽调宝贵男丁出来,反而需要大量人力支援开垦,尽快恢复民生才是当务之急。”

    坐在什么位置上,便要考虑这个位置上的利益,虽然安先强也清楚,其实真要抽调出五十万壮劳力加入军队当中,他们民间百姓咬咬牙也不是不能坚持下去。

    而随着北方逐渐归于平静,民间第一次生育高峰期也渐渐到来,有着洪朝在这个时代相对更先进的卫生条件,至少民间女性生育的死亡率已是降低到不足百分之十,未来只要洪朝能够在北方站住脚根儿,其后劲儿未必就比江南大明朝来得弱。

    “安部长,你说这些怕都是借口吧!”

    吴杰却是有些着恼了,他们国防部一直受困于兵源不足,已不是一天两天对事情了,现在随着山东第三军战败,这一短板被大明王朝的人抓得死死的,眼看着大片本来被他们占领的土地,又将因为兵源不足的关系,拱手让人,吴杰心里那是说不出的气愤。

    “没有我们国防部的战事们在前线厮杀,拱卫国门,你们这些人又哪里有安稳的日子来开荒,来种植呢!”

    “现在当务之急不应该是先将大明王朝这个最后的敌人彻底击败吗?你们怎么到现在都还想不明白呢!”

    “吴部长这又说得太过了吧。”

    农业部部长姚运通站了出来,旗帜鲜明的确表明态度,却是与民政部安先强站在了一起。

    “没有咱们加班加点地开垦耕种,吴部长可知道光是这两千多万人的口粮,恐怕就要拖得我们整个大洪朝财政奔溃,更别说供应你们的军粮了!”

    “打仗打的是什么?打的是经济,是粮草,光只是咱们军队的战士们英勇无畏地牺牲,是不可能做到战无不胜的,没有咱们农业部种出来的粮食,做出来的酒精布匹,没有工业部的武器装备,还有财政部每月下发的薪水,任谁也不可能打一场胜仗吧!”

    此时,就连甘大彪也站了出来,向吴杰提出发对意见。

    “哼,要不是陛下拘束着我们国防部,我们但凡征占一地便如当年大顺农民军一样裹挟大批壮丁,就地搜刮粮食物资,说不得我们早就已经打到长江南岸去了,将大明朝彻底击败!”

    吴杰也是气上了头,这么多的人不理解他们国防部的苦衷,眼看李天养有了松动的口气,放开国防部在民间征召士兵的权限,可到最后其他部门又跳了出来,对吴杰的提议群起而攻之,着实让其难看。

    “你们国防部是厉害,那为什么一张张请求物资的文书,都压满了我财政部的案台。”

    “我工业部案台上,为了你们国防部的武器装备,将军工厂的所有工作都安排到了三个月以后了,底下工人们早就叫苦连天。”

    “既然吴部长认为他们自己能够解决问题,那我们工业部正好可以让工人们休息休息。”

    一连串的不满言论,随着吴杰之前那一番带着怨气之词,从各个部门的部长们口中吐露出来,场面一时之间很是不堪。

    “好了,这里是朝堂内阁议事,各位讨论问题就讨论问题,不要带上你们的感情,一点都不专业!”

    最后,还是李天养咳了两声,将话题拉了回来。

18 扩充兵力() 
“从今日起,国防部可从我朝百姓当中征召五十万士兵,就这么决定了。”

    最后,还是李天养拍板,做出了决定,堵住了底下大臣们的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