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海风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海风云- 第6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在他们周围,将近五六千人的洪堂军队,守住了所有易守难攻的据点,将倪斌他们这一支残部,牢牢限制了下来。

    本章完

287 劝降() 
第二日,肖秀荣正准备做个战前动员,事后发动麾下战士,完成对包围圈中大明倪斌指挥使残部的最后一击,却不成想临了军部来了一道命令,让其暂缓攻击的动作。

    “我说老曾啊,军长这又是咋回事儿啊?我可是立了军令状的人,今天必须把这一伙人給拿下的,否则以后传扬出去,脸可丢大了。”

    肖秀荣抓住前来传信的参机处二把手曾静,就是一顿唠叨,实际上不过是想要打听一下情报而已。

    “嗨,你就放一百个心吧,被你们堵到死巷子里那群人反正也逃不出你们手掌心,剿灭他们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曾静倒是对肖秀荣他们充满了信心,同时也没有隐瞒地告诉了他吴杰军长的打算。

    “是前去围堵天津卫逃窜人群的孔有德师长他们有了一个意外收获,其中一支车队里搭载的正好是天津卫三卫指挥使的直系家眷,所以军长就想着看看能不能利用他们,让着或明军放弃抵抗,正式投降。”

    “好歹着伙明军,也算得上死战不退的好汉了,在军事方面也还不错,军长这是惜才了呢!”

    “哦,原来是这样啊!”

    肖秀荣经过曾静的解释,知悉了军长的打算后,虽然有些遗憾和可惜,但是作为一名临战指挥的指挥官,与前方明朝军队打了不少交道的他,多少也是为这一群还算值得敬佩的家伙们感到庆幸的。

    若是对方能够在家人的劝说下投诚的话,那么对于临战洪堂将士,还有他们这些对手来说,都能避免一场惨烈都厮杀,更能充实洪堂军队的实力。

    相比之下,绞杀对方极可能带来的战损,还有因此带来的功勋,反倒让肖秀荣不是那么看重。

    很快,前来劝说的洪堂代表,带着几个畏畏缩缩、一步三回头的普通汉人来到了肖秀荣他们的阵地,同时在肖秀荣他们都互送下,进入到明朝残部的阵地当中。

    也不u知道这位来自洪门政府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说了些什么,或者真如肖秀荣他们所想象的那般,这大明三位天津卫指挥使被他们的亲人被孚所影响,反正在被围住的第二天中午的时候,他们终归还是举起了白旗,在洪门代表的带领下,倪斌和赵存志两位指挥使首先出来交涉,以示诚意;随即没过多久,在亲身看到了他们三位指挥使的亲族之后,天津右卫指挥使梅应武才带着他们这一群部众,交出武器,从简陋的工事当中走出来。

    “医护兵,医护兵,赶紧过来帮他们包扎伤口!!”

    倪斌他们三位指挥使即便身为高层,但是亲自指挥战斗,在洪堂将士们凶猛攻势下,也是多有伤痕,更别说那群拼死保护他们周全的一众明朝将士了。

    “谢谢了!”

    本来并不甘心的梅应武指挥使,此时看着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出现在他们这一支孚兵之中,不顾大家身上血污带来的肮脏,娴熟地为他们包扎着伤口,他这时才情真意切地说出了一句感激之言。

    梅应武如今已是五十几岁的老人了,在这个时代知天命的年纪,可以说已经活得够本了,加上梅应武本身尚存武人的尊严,却是颇为抵触之前洪门人的劝降。

    奈何本身他梅应武膝下三子七孙都落入到了洪门人手中,虽然还有一个幼子在南京当差,可是沦为敌人棋子的几个直系血脉,仍旧嚷梅应武难以放弃。

    二来,作为天津卫三名指挥使中的其余两名指挥使,在敌人劝说面前,在经过了一夜对思考之后,最终还是放弃了徒劳的抵抗,就算梅应武自己决死反抗,也只是白白送死而已,反而可能连累了他那被孚的家眷。

    如是种种因素之下,梅应武还是心中一软,求生欲望占据了上风,跟着倪斌他们一起成为了洪门的俘虏。

    不过内心里,梅应武至少还有几分坚持的,对于洪门人他多少还是有些抵触心情。

    然则当看到洪门人在接收了俘虏之后,马上变开始展开对伤病战士的救治工作,这却是成为打动梅应武的一大亮点。

    至少在梅应武的记忆里,不管是哪几方势力交手,在战后能够做到对伤病战士如此照顾与救治的,真的绝无仅有,就连自认底蕴深厚、又多有仁义理念的大明王朝,对于这样的伤患,实话说都只是做一些简单都处理,最后伤患士兵们能否熬过病痛,就得看老天爷的眷顾了。

    虽然梅应武在军事上建树不多,排兵布阵上也不如洪堂军队,但是在对待身边将士方面,他自认还是做到了同甘共苦四个字,这也是他是他们三个指挥使当中,以五十余岁的老迈之资却几乎没有受伤的原因:他身边的亲卫和其天津右卫下属们,总是在危难之时,奋不顾身地保护着梅应武这位将军大人,而且大家都是心甘情愿,毫无怨言的。

    “这是我们洪堂军队的规矩,不管之前大家打得有多激烈,但是只要放下了武器之后,那么我们这些医护兵眼里,就没有敌人对手的区别。”

    一名医护兵听到了梅应武真诚的感谢声,抬起来头老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回答:“我们学医之人从入学第一天开始,久对着神农先师立下誓言,不论对象贫穷与否、善恶与否、地位尊卑等关系,只要他们患了疾病,我们作为医者的,就需要抱着治病救人之心,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救治他们。”

    “……”

    第一次,梅应武对于洪门生出了几分兴趣,不由继续询问道:“老百姓要是没钱也能治病吗?”

    “能,怎么不能!”

    面对梅应武这个已然成为阶下囚,就连此时询问自己,身边也还站着两名真刀实枪在身的洪堂士兵看护的明朝军人,一边娴熟处理俘虏伤口,一边抬头热情给予回答:“我们洪门在各地皆有安置慈幼局,但凡是当地孤寡老人、失亲幼童,还有那些因为残疾等因素被抛弃的残疾人,都会得到我们洪门基本的生活保障。”

    “一般都生活疾病,如今在我们洪门,只需要对症吃几副药丸,或者药贴就好,这些药品大多便宜一般人家完全负担得起。”

    “若是重症患者,真要是家里拿不出钱财来治病,也能够在慈幼局先治病然后再赚钱补上。”

    “…………”

    说起洪门的医疗体系,这位洪门出身的医护兵,那是充满了极度的自豪的,从之前慈幼局第一任局长黄悠然先师,到如今已经升任洪门卫生部部长的吴昌桃女士,无一不在将他们医者仁心这四个字发扬光大,让他们每一个从医者发自内心对于他们的职业感到自豪。

    听着洪堂一名底层士兵发自肺腑,滔滔不绝的言辞,看着他脸上洋溢着的没有掩饰的自豪和骄傲之情,梅应武忽然深深为他曾经效忠了大半辈子的大明王朝,感到担忧。

    早前就曾听说,洪门人所在的大元岛商业繁华,土地丰沃,百姓在其中安居乐业,只要勤劳肯干便能在洪门拥有一个丰衣足食的生活。

    因为跟洪门打交道不多,加上事不关己的心态,对此梅应武从来都当做耳旁风,没有将其放在心上过;可是如今沦为洪门人的俘虏,昨夜一夜听着洪门劝降成员许给自己等人的待遇与生活,以及一路从这些底层洪门人的所见所闻,梅应武都发现,大明朝今天的这个对手,再也不是曾经他们所接触的任何一个对手了。

    大清人冒似强大无敌,但是蛮夷出身的他们,除了烧杀劫掠、贻以武立威外,其实他们没有其他方便的优势,尤其是在民生方面他们更是一片空白,虽已开始善用汉臣,学习汉制建立朝廷官府,但是看看他们在辽东的所作所为,此时的大清在政史民生上正如一名三岁稚童,珊珊学步而已。

    至于大西、大顺农民起义军之流,更是不堪,除了被他们抓住天灾人祸这个契机,博得了当时正处于水声火热之中的底层百姓支持,进而撬动了大明王朝数百年基业之后,接下来他们又有什么进展吗?

    倒是随着他们一次次消耗底层百姓虽他们的敬意,利用百姓们一次次牺牲,达到他们稳固权力,享受奢靡生活的目的后,他们对于大明王朝的威胁,反而一日不如一日了。

    大顺闯贼李自成的覆灭,本就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而可以预见的是,龟缩在天府之国的大西张献忠,很快也会在大明王师的征讨中,一步步走向覆没的。

    但是如今这个初次交手接触的洪门,却给了梅应武另外一众感觉。

    且不说与他们天津卫将士交手的洪堂军队火器犀利而威力巨大,洪堂士兵人人敢打敢杀,毫无怯懦之意。

    仅是如今这一路行来,梅应武简单接触下所了解的东西,就非是他曾经见过的大清、大顺之流所能比拟的。

    很多时候一个团队、势力能否走得长久是否拥有潜力,不只是看他们占据的地盘,拥有的实力,同时还要看他们底层成员所言所行,还有制度如何。

    虽然还没有深入接触,但是当梅应武他们弃械投降那一刻起,梅应武就有了一种明悟,或许他这一辈子,便将会以洪门成员之一而生逝,无有再返大明的机会了。

    因为这一层觉悟,让梅应武不由自主地看似仔细观察他所接触的每一名洪堂战士、洪门成员,昨夜劝说他们投降的使者,給他们描绘过一番洪门景象,以及他们投降之后对应的待遇等等但是那些从洪门劝说成员流露出来的东西,大多都有美化之意,肯定会有不实之处。

    但是至少也让梅应武他们,对于洪门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而在这一路上,短短一个多小时的相处中,梅应武则跟看押他的两名士兵进行交流,向救死扶伤的医护兵进行提问解惑,更让他充实了对洪门的认知。

    固然,其中可能还有很多细节z性的东西,梅应武还无法一窥全貌,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对于他现在所了解的洪门,有一个初步的判断。

    而越是了解洪门,梅应武就越深刻觉得这样一个势力的可怕,让其深深为他曾效力,到如今也还存着几分忠心的大明朝感到担忧。

    “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一股带着几分酒味儿,但又跟酒的味道有所不同的味道,从医护兵搽拭俘虏伤兵的白色纱布中传来,勾起了梅应武的好奇。

    “哦,这是酒精,专门给像这种有着巨大伤口,需要缝合伤口的患者搽拭消毒的。”

    反正这些医用的东西并不是什么需要保密的,而且他们师长也没有禁止明朝这位被孚的将军参观询问,故而面对对方的提问,医护兵很是爽快地做出了回答,甚至还生怕对方不明白自己说的是什么,向其做出解释:“这酒精啊,就是我们用平时酿造酒水的方法,对食用酒进行再提炼,提取出来的高浓度物质,就是酒精了。”

    “什么?你们用这个給士兵消毒吗?”

    梅应武的震撼在于,他很清楚酿造酒水所需要的原材料,虽然还不是十分清楚酒精的提取原理,但是要从酒水当中提炼的东西,又怎么会是便宜货呢!

    “对啊,这酒精消毒最是灵验了,在以前处理一名外伤患者的话,用其他消毒方式消毒的患者,几乎有七成以上的患者仍旧会出现伤口感染,最后能够熬过感染的,不足三分之一。”

    “可是如今我们使用酒精消毒伤口,然后处理伤口的话,伤口感染的几率却是下降到了五成左右;在感染以后,再坚持每日清理创口、用酒精消毒等方式的话,存活率几乎超过半数以上。”

    说道治病救人,这医护兵那是眉飞色舞,各种实际数据张口就来,给予了梅应武一个生动而易懂的解释。

    “那你们不觉得使用这样的物资,救治一名底层战士很不划算吗?”

    梅应武喃喃地继续问了一个问题。

    “怎么不划算了!那救活的可就是一条人命呢!”

    “反正我们洪门其他不多,丹水坑论及财富和粮食,那可真的是多到用不完、吃不完呢!”

    本章完

288 变化() 
天津卫城轻松拿下,洪堂军队损失的人手不值一提,唯一浪费的,不过就是时间而已。

    不过此时吴杰作为主帅,却也丝毫不急,对于洪门来说,稳扎稳打的推进,才是他们这一支军队发挥真正实力的最好战法。

    而此时京师战场上,双方依旧在城池之下僵持着,毕竟在洪堂军队主力未到,而又不好大肆使用火炮的情况下,凭借尚可喜他们手中不足五万的兵力,却是难以夺下京师。

    之所以洪堂军队不减反增,相比包围京师之前还多出数千人的规模来,却是尚可喜他们在这些日子里,通过思想教育和利益诱惑,从之前俘获的明朝军队战士当中,挑选出来的五千余名可用之人,填充到他们折损兵力队伍之中,充实自我。

    大明朝军队所使用的兵役制度为卫所制,也就意味着他们正规主力军队的士兵,大多都是军户,从来就无法更改他们的身份。

    特别是像选锋营、奋勇营这样天子皇城中的拱卫军队,更是如此。

    虽然相比大明地方卫所的军队来说,京师的军户们生活相对更优渥一些,但是却也没有优渥太多,故而当洪堂军队平日开解士兵们、教导他们知识学问的士官们,拿出他们的口才,从思想和物质两方面出发,很快便从这群俘虏中挑选出愿意反戈相向,为洪堂军队效力的士兵来。

    当然,这里面物质方面的诱惑必然更大,毕竟短时间里想要通过思想教育等方式来开导这群大字不识几个的军户们,简直可以说是对牛弹琴,难得有几个有学问的也是不济于事。

    但是物质上面的利诱,却是很轻松就打动了这一群前一刻都还是大明忠实臣属的士兵们。

    军户制度的糜烂,早已深入骨髓了,虽然大明朝前些年开始,已经有所改变,嘉靖年间出名的戚家军、瑜家军等,都是用银钱训练出来的雇佣兵,他们为钱作战,又随时能够脱离军队,故而战斗之时却是奋勇当先,战力惊人。

    而卫所兵从他们出生那一刻开始,军户的身份就已经固定了下来,建国之初,他们这些军户还有几分屯田,生活上面倒是比一般民户要好的多,但是如今军户当中老一辈传下来的屯田还在手中耕种的,百不存一,几乎都已经被当朝那些显赫世家給吞并了。

    故而到得现在,大明卫所军户们的生活,却是越发的艰难了,养家糊口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好多人家都干脆逃离军屯,到一处偏僻之地隐姓埋名生活,至少能够让自己子孙后代不再背负军户之名。

    而洪堂军队劝降士官们,只是在劝说那些士兵们之时,说出废除对方军户身份,可以跟一般民户一样生活,光是这一个理由,就已经让对方欣喜若狂了,更别说洪门在占据了大片城外土地村庄之后,便有专门的政府工作人员跟进,开始丈量土地,并将洪门在大元岛上的分配土地制度,缓缓在他们所占据的土地上施行起来。

    洪门如今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政治纲领,其中最重要也是洪门宣传部门手中杀手锏的,便是其中关于土地分配的纲领:凡洪门公民,无分老弱病残,使耕者有其田,劳动者有其薪奉,其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这些虽然只是洪门宣传部门对外宣传之时,所简化的洪门政治纲领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