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海风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海风云- 第5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部早前虽然给清军造成了不少的麻烦,但是其所展露出来的实力,在当时却还是不足以让大清任正视。

    随着洪堂军队在大清王朝亮剑,给予大清国境以沉重打击,最终让大清人的目光开始聚焦在他们身上,进而其王国间谍系统开始启动,查到了东江镇将士背后潜藏了良久的洪门存在本身。

    谁也没有想到,看似强大的大明王朝官员里,竟然有人利用其庞大的体量做掩护,在这些年里暗地里发展出另外一个几可与大明朝相匹敌的势力出来。

    这不仅仅是大明朝的失职和耻辱,同时也造成了大清王国灯下黑的轻视,最终使得大清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等到大清人反应过来,举一国之力对其进行围剿,最后却是刹羽而归,让大清人第一次在自己的地盘上吃了一个大败仗。

    鳌拜和索额图是知道多尔衮亲王的为人的,明白多尔衮手绝对不会坐以待毙,让洪堂人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重新站住脚跟。

    等到大清国内的政局重新稳固之后,多尔衮亲王势必会卷土重来,将辽阳以南的洪堂军队赶回到他们曾经来的地方。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由,鳌拜他们相信,关外的洪堂军队此时怕是正在紧锣密鼓地整顿军队,扩张实力呢,根本分不出心神来管他们西南方向的事情,更不可能聚集大军来攻占山海关这么一座易守难攻的坚城的。

    然而,鳌拜他们却是低估了洪门本部李天养想要争霸天下的决心,既然已经走出了这第一步,而且这第一步看起来并没有自己所想象的那么艰难,李天养便开始为接下来的战局开始做着准备了。

    他曾询问过吴杰他们洪堂驻守东北的军队将领,对于拿下山海关有没有把握,是否有机会等等,得到的回答却是没有问题。

    大清人朝堂上政局的变换,直到现在都还没有斗出一个水落石出来,虽然多尔衮亲王在有了两黄旗贵族们的帮助之后渐渐开始掌控其局势来,但是豪格、代善两位亲王他们也不是没有反叛的机会。

    故而,此时洪堂军队若是暗中组织人手攻打山海关,并在攻破城池之后迅速回防,其也未必会给大清人多少反攻的机会的。

    任谁都想不到,差不多被打残,还没有补充完全的洪堂军队,竟然还有勇气发起又一场战役。而恰恰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时候,正是他们洪堂军队动手的良机。

    而且,此时攻打山海关也还有很多的优势之处。

    一来,山海关贴近沿海,当初吴杰他们率领洪堂军队突袭山海关,断了大清入关军队的后路,正是依靠洪堂强大的水师运载能力,让拱卫山海关的大清士兵防不胜防。

    二来,当时吴杰他们抵死阻击大清入关的清军将士,拖慢他们回归大清关外的时间之时,虽然最终还是被大清人将山海关重新夺了回去。可是为了夺回山海关,大清人所发起的攻击及其凶猛随城池造成的破坏也是极大。

    随着大清急于赶回国内救援,他们也没有时间对于他们所造成的城池破坏进行修缮。同时他们手中也没有像水泥这样的金手指般修筑神材,直到现在,山海关在鳌拜他们手中大半年了,依旧还是破破烂烂,城防建设大半都还维持着远样,再不复当初在大明人和洪堂手中之时的天下第一关模样了。

    第三,还是山海关中驻守的大清士兵除了有一千人为满蒙混杂的忠诚将士外,其余防卫的上万士兵,都是在大明战场上招降的汉人军队,他们不管是从对大清的忠诚度上,还是在临战意志上,都是滥竽充数的主,对于能跟大清八旗主力都打个不相上下的洪堂军士们来说,不敢说手拿把掐,但是却也能说胜算极高了。

    如是种种,让洪堂军部对拿下山海关已是信心十足,如今便已开始在等待着京城那边的大战打响之后,开始行动了。

86 动手了() 
孙传庭一部对京师城的攻击,没有让洪堂将士等待太久,在崇祯十九年七月十一那天,随着一声声如炸雷般的火炮轰鸣声响起,大明王师反攻京师的号角,就此响起。

    千年古都,或许是第一次被人如此不遗余力地用大威力火炮给轰炸着,城墙内外,到处都是飞扬而起的散乱碎石的身影。

    孙传庭已经下了命令,让火炮的炮口尽量瞄准在几大城门所在,但是以这个时代火炮的准心,以及当前火炮炮手的能力,准心有所偏差那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而且,之前好几次眼看着炮台就要筑城,却被大清骑兵带着步兵接连几次突袭,将刚刚筑好的炮台给摧毁,平白使攻击时间往后推移不少时日。而作为拱卫炮台重地的炮手和一干步军将士,无一不被孙传庭骂了一个狗血淋头,谁人心中也都憋了一股子闷气无处发泄,此时终于火炮开火,却正好是让大家发泄发泄的时候,有所牵连周边城防,也是可以理解的。

    城中的清军将士早有准备,却也没有因为对方炮火等肆掠而让阵型混乱,躲在女墙之后静待城下明军趁着炮火压制城上女真大军的反击,率领大军和各类攻城器械往前压上来。

    攻占北京城之时,大清军队也缴获了不少明军的火炮,只是没有想到这大明军队也是损人不利己,在知道自己即将战败之时,愣是将大部分的火炮给摧毁了,仅留下少数的小口径火炮,或是虎蹲炮之类中看不中用的家伙事儿,连大清人都懒得使用。

    此时大清人却是只能眼看着城下的大明军队,一炮接着一炮,将数十斤重的炮弹,轰炸在城墙正中央的城门附近,偶尔击中用厚重木材加上卯契所知的城门,使其一阵震颤,带起一片片灰烟和碎木屑。

    城下的明军,在火炮接连轰炸数十轮,开始哑火冷却之时,发起了他们的大举攻城。

    “起身!起身!!老子叫你起来!!还他妈趴在地上干鸟!!”

    城上的大清将士,也终于有了事情可做,在各自营队的头目将领呵斥下,纷纷起身拿起刀兵,烧起城墙之上的锅炉,等待着明军攀爬的军士。

    城外数里之遥,相对颇为宁静的荒野之中,一队不过三人数量的汉人百姓装扮男子,躲在一处山丘上,静静观察着京城城外渐渐吹起来的硝烟。

    “干,使劲儿干!”

    一个拿着望远镜观察着的年轻汉人,眼冒精光嘴里嘟噜着。

    “噤声!!”

    边上更稳重一些的中年男人,呵斥了对方一句,转头将目光收回到城池所在方向上。

    一直在远方僻静处观察了两个多时辰,看着明朝军队一次次冲到城下,又一次次被清军将士给杀退,看得这三个汉人男子是血脉喷张,兴奋不已。

    甚至每每看到明军士兵攀爬上京城城墙上,年轻的那位汉人还会心中为其加油打气,嘴上也愤愤地喊着一些莫名的口号。

    “好了,撤吧!”

    年长的中年汉人突然收起手中望远镜,对着身边两个同伴说了一句,然后悄身观察了一下周围动静之后,从潜伏了不知道有多久了的地方站起来。

    “不再观察一下吗?”

    年轻的汉人有些意犹未尽,望着远处那持续不断传来的厮杀声和炮击枪火声,颇为依依不舍道。

    “咱们的任务是要确切判断明军是否正式攻打京城,如今情形来看已然确凿,二妹的任务也算是完成了该是回去报信儿了。”

    中年汉子正色回答了年轻汉子的问题,随即头也不回地朝着东北茫茫荒野奔去。

    “走!”

    另外一名沉默寡言的汉子终于开呛,跟上前面同伴的身影,就此追随而去。

    “唉!”

    年轻汉人回头望了背后这一场大战场所,然后紧跟着同伴们的脚步,朝着他们曾经来的方向行去。

    没过多久,远在弓长岭坐镇,监督帮助建造堡垒的吴杰就收到了来自西南京师方面展开大战的消息。

    “终于开战了!!”

    吴杰脸上一喜,随即又收回笑容,正色对身边的几个随身警卫喊道:“传令下去,奔袭作战开始!!”

    “是!”

    一句话之后,庞大的洪堂军队再一次展开了他们的蓬勃攻势,已经调回宁锦一线的肖秀荣所部,早已蓄势待发;而在弓长岭、帽盔山一线的数万洪堂军队,则开始悄悄调动,昼伏夜出地避开大清散布在周围的斥候,朝着南方凤凰城的海岸线上行去。

    洪堂舰队、齐心堂商队、南洋商会的货船,此时在凤凰城以南的海岸线上,聚集了数百艘海船,等待着以尚可喜、耿仲明他们为首的两万洪堂将士到来。

    为了隐秘起见,洪堂军队的行动,依旧还是以更为容易控制周围行踪的海运为主。早在洪堂军队开始跟大清展开战事时起,洪门就已经对外封锁了渤海湾、朝鲜一带的海洋航线,除了洪堂舰队、南洋商会的海船以外,其余出现的任何船只,都会成为游弋在辽东海岸线周围的洪堂舰队的目标,直接击沉。

    反正此时因为战事,辽东一带的商贸已经处于停滞状态,此时他们也犯不着跟洪门过不去,平白冒着船毁人亡的风险去辽东进行贸易。

    故而此时此刻的辽东海湾之中,就连一个正常进行渔猎的渔船都没有,对于隐藏洪堂舰队的行踪,有着天然的优势。

    等到洪堂大军主力即将到位,此时京城之中的激战都已经过去了三四日时光,而留守在山海关一线的大清守兵,自以为身处战场后方,相对更安全,渐目光更多倾注在不远的京师一线却没有过多关注一直以来都显得极为安静的宁锦驻兵身上。

    直到尚可喜一部明军,在山海关以南不过十余里开外的海岸线上登陆,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过来时,守卫山海关的大清军队这才反应过来,匆匆忙忙关闭城防,构筑防线,却是稍显晚了一些。

87 趁虚而入() 
曾经的天下第一关,如今看起来却是破破烂烂、参差不齐的模样。

    受制于没有足够人手,守卫城池的将领也不太上心的关系,山海关虽然在大清手中这大半年里有所修补,然而没有水泥这等的修补神器,一般来说其大修大补的动作却是极少,只有在一些细枝末节上做些功夫。

    当然,守卫山海关的清军将领,也不是不知道城防的重要性,他们身处与洪门宁锦防线的第一线,自然也有极大可能出现战事,奈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清南下明朝国境,裹挟的物资绝大半数都囤积在了京城之中,山海关中既无资源又无人力,能维持如今的面貌,还多亏了驻守将领发动关中将士们自己动手修缮,才有这般景象。

    洪堂军队杀过来没有选在夜里,这本是洪堂军队拿手好戏的事情,其实对于一支军队来说要求极高,风险也不小:夜中船只登陆、行军作战,其实都是一件需要仔细小心再三的事情,劳心且劳力。

    当然,还少不了要运送洪堂的杀手锏……对攻城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火炮,白日里运输所需时间,可比晚上要来得快上太多,对于需要速战速决的洪堂军队来说,尽量减少在路程上的消耗,也是一个考量极重的问题。

    如今京城那边战况打得激烈,肯定已是分不出援手支援山海关中,而山海关上城防松懈,将士兵员不足等问题,也让洪堂军队几乎可以说是吃定了对方。

    各种奇谋诡计,在战场上从来都是锦上添花的事情,真正想要在正面战场上做出定锤之战,需要的却是光明正大的阳谋和实力。

    “敌袭!!敌袭!!”

    山海关上守军虽然懈怠,但是以洪门两万大军的规模,远在三五里开外,就已经被城上的清军将士给发现了。

    等到凄厉而焦灼的警告声在城墙上传荡开,而清军将领开始主导将士们排兵布阵,巩固防线的这一段时间里,城外东南方向的洪堂军队就这样掩杀了过来。

    待到洪堂军队在三里开外停下脚步,并开始整顿军阵之时,这山海关上的清军将士甚至都还没有来得及将防御战线给建立起来,不时还有兵士或者小头目在城墙上乱窜,寻找自己的队伍。

    从此,便已能看出山海关上清军将士的兵员素质堪忧了,而对于拿着望远镜默默观察这一切的洪堂尚可喜等人来说,却是一个不错的好消息。

    “传令下去,炮兵就地开始构筑炮台,前锋步军搭建起攻城器械,明日一早准备攻城!”

    今日白天光景已经过去一半了,洪堂军队除非依靠随身携带的简陋攻城器械,用肉体作为试探,否则以现在的准备却是较难对有着高墙围守的清军将士造成太大威胁。

    好歹这也是天下第一关嘛,即便如今已是落难的凤凰了,可是其原本的城防也不是单凭洪堂战士简陋的攻城器械便能打开大门的。

    而上次洪堂军队依靠内应夺下了城门,让山海关自内出现破绽,如今清军将领吸取教训,却是将最信重的军队安置在了这几道城门口上,让洪堂军队再难有收买人洞开城门的机会了。

    不过尚可喜他们也有强大的信心,即便按照实战来说,两万军队攻打一座有着万余战士守卫的坚固城池,兵力似乎弱了一些,可也未必会让洪堂军队对攻陷城池有多大的影响。

    第二日的攻城行动如期举行,洪堂军队连夜搭建起来的数十门火炮,在第一时间发起了怒吼,随即硝烟气息染遍了整座山海关的南门以及周围城墙。

    整个炮击一直持续了两个小时,直到洪堂带来的这些火炮炮膛过热,暂时无法使用为之,待到南城之上的硝烟散尽,露出它本来面目,却不仅仅只是一片狼藉所能形容的。

    洪堂炮兵所拥有的技术,可非是大清、大明朝这些半吊子炮手所能比拟的,每一个合格的炮手,都至少是从笨港学堂六年制学业毕业之后才能担任的,所需要要学习包含了几何知识、物理等等内容。

    洪堂的炮兵虽然还不敢说指哪打哪,但是十枚炮弹当中总能保证七八枚弹着点都在南城门附近,这样一来南城门被击中的概率,在两个多小时的炮击当中可想而知。

    硝烟散尽之后,露出来南城门的宽大卯契门板,已是如同那筛子一般,破败不堪,且已是摇摇欲坠。若非清军驻守城门的兵士冒着被炮弹击中的风险,在城门之后垫装沙袋、支撑木稳固城门,说不得此时的南城门已是洞开了。

    这便是随着热兵器时代的到来,城市渐渐放弃了围城这等守卫工事的重要原因,因为等到日后的大炮更加犀利之后,再是坚固的城防,在精准的炮火面前,也就是跟泥糊的一样,经不起多少摧残。

    而如今的洪堂军队,将野战炮的战术首先运营起来,对付这千疮百孔的天下第一关,简直犹如天克之物一般,让山海关的城防已是变得脆弱不堪了。

    “上攻城锤!!”

    “先锋队伍跟上!!”

    炮火方歇,洪堂军队当中早就蓄势待发的先锋军队和各类攻城器械队伍,就在传令官的一声命令下,头也不回地冲出了洪堂军队的战线。

    更加惨烈的肉搏战就此展开,洪堂军队的登陆位置为了照顾随后赶到的宁锦一线肖秀荣一部,选择在了东南一侧的城池大门,然后清军只需将兵力驻守在城墙和东墙两面,另外两边因为地利关系反而不用太过在意。

    先登部队的洪堂将士悍不畏死,在一开始就如蚂蚁攀爬一样,利用登城梯、钩索等器械,往上灵敏地攀登而上,却是很快便登上了城池,越过女墙在山海关的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