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海风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海风云- 第5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产量突破新高,除去民间自留粮食,我洪门自己产出的粮食,税务局收取的粮税,加上商业局粮食署收购的粮食,新粮收入达到了两百四十二万石有余。”

    “按我洪门现在之消耗,去岁库存粮食加上今岁之粮食,足以满足三年之需还有余。”

    李天养和吴杰、董浩然他们,坐在一起聆听着秋收之后的小报告,了解今年粮食等收获情况。

    “很好,如此看来,咱们接下来的动作大可再大一些嘛!”

    李天养如吃了一颗定心丸,难得地露出会心的笑容来,对着一旁的陌生面孔说了一句话:“齐峰,你们招募流民的动作可以再大一些,再快一些!”

    “是!”叫做齐峰的男子,看年岁不过四十余岁的样子,跟李天养年纪相当,却是那原本专职为洪门招募流民的齐三的大儿子,如今子承父业继续着为红红们招募流民的工作。

    今岁北方再次出现各种天灾,河南、安徽、山东等地都不同程度受到来说灾害,加上李自成、张献忠之流的农民起义军,相较于前些年齐三他们还要各种口号待遇诱惑,才有少部分人愿意背井离乡来到洪门管辖地盘,如今洪门掌控的大元、西表、吕宋等地盘,早已经下百姓当中流传开了。

    做大明朝的顺民,不仅需要缴纳各种赋税,承担各种徭役,同时还得每天担惊受怕,生怕哪一天那农民军就会杀到自己的家乡来。

    而跟着李自成等人闹革命也不是那么好干的,除非是真的走投无路的穷苦之家,稍微有些家产的百姓,反而更害怕加入来说农民军后,依旧保留不住家里这点薄产,更别说很可能会被大明朝官府砍掉脑袋。

    反正,此时等北方诸省,早就已是人间炼狱,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等百姓,无一不是在惴惴度日,一天都在提心吊胆的。

    反而是洪门的招募,给这些百姓带来了另外一条光明大道。

    随着南北方的海商来往大员岛,越是了解大员岛,大家对于大员岛上的生活环境也是格外的佩服,口耳相传之下,红门地盘当中的生活环境情况,也就不再是什么秘密了,早就在民间传开了。

    是人都在传,南方等海上,有一片世外桃源之地,只要能够登上这片土地,就能够获得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一头属于自己的耕牛,在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随意种上一地的粮食,都不用辛勤劳作,到了秋季就能获得丰收。

    甚至还有人以讹传讹,说在更远等吕宋岛上,走在地上踢出一块石子,都可能会是金子,挖地不小心能挖出白银来!

    而管理着这些土地的团队,就是大明福建水师提督李天养大人所撑腰的齐心堂。

    有大明朝的官身作为背景,民间各种谣传加上齐峰他们的口才承诺等,现如今的洪门招募流民,一次性甚至能够招募超过万余人的数量,而且其所需要的时间和精力,远低于曾经齐三他们的时候。

    “招募流民其实现在难度不大,今年以来大明朝数省皆遭受了严重旱灾,而且还爆发了蝗灾,秋收绝收之地不在少数,就连地处江南的江苏吴江等县也出现了旱灾,因此带来的流民数不胜数。”

    “而如今滞碍我们招募所工作的,不是流民不足,而是运输能力不够,南洋商会的货船基本上都有他们的货物、人口运输,很少能够会帮助到我们招募所运输人口南下。”

    “齐心堂和洪堂舰队的船只,我们能够动用的,也就只有少数没有任务、空闲的部分,而且还需要跟齐心堂、洪堂舰队的负责人进行协调,达成共识。”

    “因此,我希望我招募所能够拥有自己的船只舰队,这样的话我们的招募才会更有效率。”

    面对李天养的要求,齐峰则是当场述说起他们的难处来。

    “这个嘛,得看咱们造船厂今年新船生产量情况,以及洪堂舰队、齐心堂商队今年的扩张计划,我现在无法给你做出保证。”

    “但是,我可以通知财政局多调拨一笔款项给你们,供你们在当地雇佣海船运输之用,如何?”

    一听见齐峰又开始跟自己要船,李天养就有些头疼了,洪门如今造船厂有好几个,但是每年海船的产出可以说是供不应求的,一边是要满足一部分南洋商会等成员的采购计划,一边洪堂舰队的扩张、齐心堂船队的扩张重组都需要新船补充,加上上次让尚可喜他们北上,带走了一部分的闲船,洪门自己等船只其实空余的不多,而且都有自己的用途。

    因而,想要再重组一支专门运输人口的船队,对于此时的洪门来说,却是有些不切实际了。

    “好吧,但是我不敢保证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能够多招募多少流民过来。”

    齐峰无奈回答。

    “我也会让齐心堂和洪堂舰队那边,多配合配合你们,你尽最大努力就好了。”

    李天养点点头。

    “还有洪堂军队,上回调拨了三万大军北上,还有之前远征河南的折损补充回来了吗?”

    “我们已经在福建省内招募了四万青壮力过来,而对巡抚衙门那边我们谎称只招募了两万,相信在年尾之前,我们还能至少再招募三万人进来。”

    吴杰作为军部第一人,对于军队的壮大自然是乐见其成的,带着满意的表情跟李天养汇报道:“到时候,恐怕咱们洪堂军队数目怕是要超过十万之数了呢!”

    “光是招募可不行,严格的训练不能少,招募了战士之后接下来的任务更加重要,我可不希望我们的队伍空有跟农民军队一样等数量,实际却不堪一击!”

    李天养马山打断了吴杰的自嗨,给他泼了一盆冷水道。

    “放心吧,半年时间绝对让你见到一支铁军!!”

    吴杰拍着胸膛跟李天养保证道。

    

第1295章 远方补给xinremenxs() 
“大人,老家那边送来的粮食到位了。”

    东江镇皮岛上,尚可喜、耿仲明他们正为今年岛上粮食收获不佳、民众越来越多而焦虑之时,从外走进来的士兵一个汇报,让他们暂时松了一口气。

    不过这也仅仅只是松了一口气而已,每季三万石等粮食,放在刚来皮岛的时候,供应尚可喜他们是绰绰有余,但是到了如今在岛上扎根一年有余等他们来说,却是有些入不敷出了。

    一年多的经营,虽然还没有达到毛文龙鼎盛时期数十万军民混居在皮岛上的地步,但是加上洪堂军队一起,皮岛上的军民总数已经达到了五万出头。

    其中很多民众是从女真管辖地界偷跑出来的奴隶,或是在历次洪堂军队清剿女真部族当中被洪堂军队营救出来的,还有的则是从朝鲜王国逃亡出来的佃户之流,在充实了皮岛上百姓人口的同时,也给尚可喜他们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皮岛以北的辽东沿海线上,因为皮岛洪堂军队无休止、诡异难测的骚扰行动,逼得海岸线方圆数十里范围之内的部族纷纷抱团取暖,除非洪堂军队动用数千人以上的规模去袭击,否则小规模的袭击战术已经不凑效了。

    这就使得尚可喜他们之前所使用的以战养战战术失去了根本,在无法去吞并清剿女真部族的情况下,想要依靠皮岛上数目有限的耕种土地来供养这么大一批人口,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当年毛文龙利用朝鲜半岛的特产、女真缴获的牛羊等物资来吸引那些愿意为了高昂利益铤而走险的商人们前来交易,为其带来了繁华的商贸同时,夜让他们能够采购到需要的物资。

    而此时朝鲜王国在被大清征服,臣服在其统治下以后,至少明面上他们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跟东江镇的明军频繁往来,加上受那次大战的影响,直到现在朝鲜王国自己也还处于一个痛苦恢复期,国中同时出现了不少农民暴动,更是没有那个实力来跟东江镇做交易。

    故而,东江镇这边等粮食物资补给,更多都是依赖大员岛那边等周济,只是随着实力等增长,当初洪门所给予东江镇的补给,到现在之时,已经是入不敷出,到了季度后期总是难免会出现粮食紧缺的问题。

    尚可喜他们动用了各种手段,比如将麾下战舰放出去打渔捕猎,百姓们集体出去野外沙滩寻觅可以食用等野菜贝壳之类,同时又对粮食进行了管控,限制每人每天等口粮,可是依旧无法根除粮食缺口。

    此时在大员岛粮食补给到来之前,其实尚可喜他们在岛上已经在半个月前就没有存粮了,大家通过渔猎所得,加上水多余米的稀粥野菜作为口粮,苦苦支撑着。

    不是尚可喜他们不想跟大本营诉苦,寻求帮助,实在是他们自觉到了皮岛驻扎以后,实际上所获得的各项战果寥寥,些许女真部族的缴获却是不如洪门大本营对于他们的支持。

    尚可喜他们在前来皮岛之初,可是心中打定了注意要做出一番功业来回报李天养对于他们的重遇,此时一年多过去了,他们却一直还在皮岛上龟缩不前,远没有达到当初毛文龙督师在东江镇上的地步,让其几个将领无人不觉得有些愧疚。

    原本应该有来自朝廷的粮草支持,然而除去刚开始立足东江镇的时候,山东巡抚那边还勉强运送了些粮草过来以外,随后的几个月里,山东巡抚衙门那边以各种理由推脱,连续几个月没有粮草也是正常的,甚至于距离上一次运送数千石粮草过来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半年左右的时间。

    找人去巡抚衙门讨问粮草,不是以省内粮仓空虚,境内灾民众多为由,就是说他们东江镇距离山东省境太远,往返路途危险,容易受到大清人阻击等等。

    其实说来说去就一句话,他们山东巡抚自己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粮草供应东江镇,让尚可喜他们自生自灭吧!

    山东巡抚衙门那边心思,其实夜很简单,东江镇独立于海外之地,身处大清人的腹心,虽然山东巡抚等人明知道东江镇对于牵制大清人南进大明边关,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可是要让他们山东省扛起这个重担,支持东江镇的工作,却又不能指挥对方,收获不到对方的功劳,任哪一个做官的都不会做这亏本买卖的。

    “对了,这回老家那边送来的粮草是五万石,家里面带话说了,日后咱们这边的粮草补给将按照这样的标准运送。”

    前来汇报工作的后勤官突然想起最重要的一件事情,话音刚落,顿时让尚可喜等人喜笑颜开,同时不由把目光转向了一旁的向盛高。

    “提督大人该带话说,以后这粮食要是不够了的话,记得不要藏着掖着,虽然放你们独立在外,可是咱们依旧还是一家人!”

    尚可喜几人心中一暖,脸上升起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激之情,对于他们这些草莽出身的人来说,或许人马有着这样那样的缺陷和毛病,但是相较于更懂得审视夺度的文人来说,他们反而更看重恩义之情,这也应了那句老话: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老向啊,你可真不够意思啊,悄悄摸摸地跟家里面打报告,让咱们可是在大人面前丢了回人啊!”

    看似埋怨的话,但是配上尚可喜他们几人脸上感激的表情,向盛高如何不知道他们是在跟自己开着玩笑,用另外一种姿态来表达友善的。

    作为四人当中唯一一个洪门本土出身的将领,就算向盛高自己也清楚,彼此之间其实是有些隔阂的,以前共事等时候,大家虽然表面上对自己都很尊重,同时也对自己每次一件都认真听取,但是大家总是无形当中隔着一些东西,让彼此亲近不起来。

    但是这次事情之后,他们四人之间的关系,想必应该会改善很多吧。

    

第1296章 未来() 
不仅仅是东江镇,大量的粮草被运送过去,释放了尚可喜他们被掣肘的因素,随后再一次缓缓扩张起来,就连在遥远的北方各地当中,源源不断的粮草,通过各种渠道,悄悄地运送了过去。

    河南、山东、安徽、湖北等省,各个重要城市周边,洪门利用齐心堂和南洋商会的贸易渠道,将一批批晒干的粮食悄悄运送过去,找到一处隐蔽而险要的地方,建立起一个个隐秘的粮仓。

    从农民军中分散出来的白玉山等洪堂谍战所部众,也悄无声息地接受到了来自大本营的补给,为他们等实力扩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洪堂谍战所的成员,在农民军、大明军方和官府势力当中茁壮的发展,从谍战所第一批成员潜伏至今,已是好几年过去了,在这几年时间里,洪门又陆陆续续输送了无数的人才过去,虽然其中有不少认为运气不好,半途因为各种因素失踪或是死亡,但是仅以活着的谍战所成员而论,到如今已有将近两千人规模分散在各方势力当中。

    若是真心要将着些分散在各个势力体系当中的成员,以及他们手中掌控的实力给汇拢过来的话,恐怕这近两千人的谍战所成员实力,将会又是一个跟洪门大本营相差无几的实力团体。

    当然,以此时此刻大明朝的总体实力、未来走向来看,至少李天养也好没有想过就此立即踏入到这场纷争大战当中。

    虽然自己的年纪到今年已经是四十一岁了,正是精力、体力最巅峰等时期,再过两年的话,恐怕自己将会走上下坡路,未来可能发生各种意外的几率都比现在要高,但是作为在小事上勇往直前,大事上沉稳坚定等李天养来说,此时的大明朝,依旧是挡在李天养他们面前的一座高山。

    就算此时李天养他们与大明朝翻脸,正式开始他们的争霸之路,恐怕在他们起义的第一时间,就将会成为大明朝眼中钉肉中刺,反而便宜了遥远辽东的大清女真人,让他们左手渔翁之利。

    这是很明显的事实,除非李天养他们劳师动众从安徽、山东一带开始布局动手,否则若是从就近的大明朝税赋粮草根据地的江南动手的话,大明朝恐怕会当场将李自成等农民军丢在一边汇集主力大军,前来将李天养他们镇压。

    江南一地对于此时的大明朝来说,绝对是不容有失的,若失去了江南富庶的粮食税赋来源,就算大明朝依旧还掌控着北方庞大的土地,恐怕他们也都是没了根基的高楼,顷刻间就可能灰飞烟灭。

    而从安徽山东着手,对于洪门来说,更是一个不合适的选择,这就像是洪堂主动踏入到一个夹心区一样一边要应对来自大明朝的攻击,一边还要防备山东以北等辽东女真人虎视眈眈的目光。

    原本洪门就是几方势力当中实力相对弱小的一方,大明朝能够以一己之力应对来自农民军和北方大清人的攻击而屹立不倒,但是李天养他们可没有那个信心应对两个强大对手的能力,同时他也不会傻乎乎地将自己好不容易才发展壮大起来的力量送入别人的口中,任人宰割。

    因而,至少在短期之内,李天养他们还是会一如既往地默默发展,闷声发大财,等待着这天下最终大乱的一刻。

    反正,先知先觉的李天养相信,就算自己的年纪渐渐大了,可是依稀好有些前世历史记忆的他,还是有很大把握能够活过大明朝那位崇祯皇帝和更北方那位大清开国皇帝。

    当然,此时洪门虽然不会很快踏足华夏大地新一轮的天下争霸当中,却也不意味着他们没有其它的动作。

    吕宋群岛上棉兰苏禄王国,如今已经渐渐跟洪门成为了从属关系,一个连欧洲西班牙人舰队都打不过的王朝实力,对于此时的洪门来说,若想要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