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海风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海风云- 第4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是这份悲切来的快去的也快,刚刚闻听到汉阳城落入敌手的悲痛消息之后,从都元帅那边又传来一个好消息,他们的仁祖国王平安与之汇合,朝着朝鲜后方退走。

    举国危难之际,朝鲜上下官民展露出了极强的斗志,既然大清人已经关上了和谈的大门,那原本还有心和谈请降的仁祖国王给没了选择,发出了举国动员令。

    身为地主之国,当真正走投无路到时候,所展露出来困兽犹斗的风采,就算是当世堪称无敌的大清军队,也是应接不暇。

    各地士绅百姓组织起来的游击队伍,地方官员组织起来的散兵游勇,让大清人明白了什么叫做人民的战争。

    虽然,这些朝鲜地方武装的实力不值一提,可是夜路走多了总会遇到鬼,大清人不是三头六臂到神仙,又如何能够在四面八方地围攻当中毫发无损呢!

    唯一让人高心,是被洪堂侦察营将士下毒毒害的战马,经过这些时日的打理,渐渐好了起来,虽然略显消瘦了些,可是骑兵短时间作战是没有太大问题了。

    有了机动性极强的大股骑兵加入之后,大清饶处境才算好了很多,在一次上万骑兵全体出动的战争当中,以都元帅率领的勤王之师,终于在对方面前吃了大苦头,三万余饶朝鲜将士在此战当中被其击溃,死伤两万以上,剩余得残众则掩护着都元帅他们回撤忠清道,重新组织人手抵御。

    时间过得很快,在皇太极他们的预计当中,原本应该在正月底完成对朝鲜王国入侵,可是如今都到了二月底了,朝鲜东南几道依然还在强硬抵抗着,让大清人进退不得。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消息都是坏的,因为可以无所顾忌地对朝鲜王国进行劫掠,之前在朝鲜战事傻瓜的损失,如今也都纷纷找补了回来。

    朝鲜王国别的好像不多,但是人口之多,却是比之强大的大清王国,高出不知道多少。

    光是占据了西北几道,以及开城、南汉山城、汉阳城等地,大清人就劫掠俘虏了朝鲜人口上百万,这对于最是缺少人口的大清来,堪称一味十足十都补药。

    而在忠清道、全罗道等几个还算处于朝鲜后方的朝鲜之地,还有更多的人口和物资等待着皇太极他们去征服。

    就此,大清朝军队一边源源不断地将搜剿而来的各种物资、大批的人口往自己王国土地当中运输过去,一边皇太极他们也不慌着退兵,仍然将大军盘桓在忠清道、全罗道之间,一股要将朝鲜人一网打尽地势态。

    面对大清饶动静,朝鲜人也没有示弱,虽然明知道在大清人面前趋于劣势,可是在灭国之灾的威胁下,他们动员起手中所有力量,摆出一副誓死抗争地态度!

    本章完

第1176章 杀回来了() 
打破僵局的突破口,不是来自倾巢军队与朝鲜军队在忠清道等前线之间的对峙,却是来自于清朝后方防线的郭山城。

    消息来得很突然,突然到就连素养极高的皇太极听到了,都感到一阵后怕。

    郭山城、定州、义州一线,是清朝军队此番进军朝鲜之时的路线图,而后来大清军队屡屡截获的物资和裹挟的人口,也大多是从这条路线运送回他们在辽东的大本营盛京等地。

    若是这一条路线被人围堵的话,皇太极这一支深入朝鲜半岛内陆的大军,甚至有可能全军出现重大危机。

    多尔衮自从控制了开城以后,就被皇太极安排负责把守后方这条防线,除去他原本的三千骑兵以外,皇太极又调派了一万汉军给他。

    洪堂这支军队在与多尔衮交战一回之后,突然又不见了踪影,对于大清军队来,不怕敌人光明正大的来找他们麻烦,就怕这种在暗地里窥视他们的对手,更别这个对手是连骁勇善战的十四弟多尔衮都深怀戒备、佩服不已的强大对手。

    因此,精明弟皇太极自然要防着对方一点,将与洪堂军队交过一回手、彼此有些了解的多尔衮继续安置在开城一线,也是要防备着洪堂这支军队。

    然而千防万防,初初建国,对于水师舰队重要性了解不多,同时也因为辽东大多处于内陆,对其不够重视的大清人,这一次终于为他们缺乏对当代最先进的水师军队得重视,付出了代价。

    在大清人与朝鲜人之间的战斗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洪堂军队终于将一万多的汉军降将运送到了吴道福所在的西表三岛上,交由他来将这一批将士运送回大元岛上去。

    而在西表营寨当中草草休整了一番的吴杰一部,同时又跟吴道福商议一番,从吴道福的琉球水师当中抽调了一支两千左右的精锐将士跟随左右,让他们见识一下洪堂军队是如何作战的。

    就此,洪堂吴杰所部再一次杀回到朝鲜半岛的时候,他们的队伍从当初离开大元岛时的六千之众,一下子膨胀到了一万出头。

    别忘了,耿、孔二将以及其麾下有三千多精锐将士被吴杰他们吸收到两艘队伍当中来,若是就此打发他们前往大元岛,一来担心他们会在中途有什么坏心思,二来也不希望刚刚归附的这一干降将,又什么其他误会。

    有了这么大一支军队重新起航出征,吴杰和尚可喜、耿仲明他们,以及随军参机处的成员在路上就一直探讨着下一步的动向。

    洪堂之前与多尔衮的战斗,让他们暴露在了对方的眼前,再也不是那个躲在暗中窥视,让大清人一直施展不开手脚都对手了。

    虽然洪堂军队在与多尔衮一部的战斗中表现出了极强的战斗力,可是真要想让人家大清人将吴杰这一支洪堂偏师视做生死大敌,那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毕竟洪堂当时暴露出来点军队数目,就不足以让大清人将他们看做太强的对手,哪怕大清人连番失去乐耿孔大清水师一部,多尔衮一部与洪堂交战、中军大营被抛弃的弃子等,总计让大清军队损失了两万多人。

    可就算是这样,大清军队如今在朝鲜的总数,依然有将近七万人,其中近两万的骑军折损极少,如此规模之下,又怎么可能会将洪堂军队放在眼郑

    然而吴杰他们当时为了防备自己军心不定,而将大军拆分成两部,只以其中一部分主力出击攻击多尔衮所部,却也让大清人对他们的重视程度不够大。

    这就给了吴杰他们再一个可乘之机,攻打对方的主力部队这是绝对不可取的,且不此时洪堂军队有半数战士并非洪堂自身一手培养的将士,其战斗力如何不敢保证,光是李养临行之前的叮嘱,就让吴杰他们不可能选择这一个明显有悖与洪堂军队战斗方针的目标。

    如此,吴杰他们的眼光就越过了正陷入到朝鲜王国人民战争当中的大清朝主力部队,而转头盯上了沿海路线上那黑压压一大片,被清朝队伍押送回辽东的后勤部队。

    大元岛一直都稀缺人口,这使得李养、吴杰他们踏足到大元岛上以后,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招募流民、教化蛮夷都脚步,如今大清朝军队皮鞭之下,那一队队被绳索捆绑着押送回辽东的朝鲜民众,却霎时间让吴杰他们知道了,接下来他们应该对谁下手了。

    不仅仅是大元岛上稀缺人口,刚刚被洪门掌握的吕宋群岛、吴道福主持的西表三岛等地,哪一个不是人口吞噬机,几万几十万地人口送到嘴里去,未必能让洪门打一声嗝儿。

    有了目标之后,吴杰他们制定出方案来却是极快的,不过最后困扰他们的一大难题却是,从哪里去征调数目繁多的海船来运送这些即将到手的物资和人口。

    既然要动手,那么吴杰他们就准备以雷霆万钧之力,在敌人猝不及防的情况子安,一战获得最大的利益价值,而不是去选择一个不大不的目标,最后打草惊蛇。

    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因为朝鲜战事的影响,这个寒冬之际来往朝鲜和倭国的海商们贸易上倒是锐减了不少。

    当洪堂将需要大量海船进行运输的消息,经由南洋商会的成员在他们的渠道当中传播出去之后,周围来往朝鲜贸易的商号、甚至从倭国远远赶来的商号,纷纷找上门来,愿意为洪堂提供运输交易。

    这其中,自然少不了对于如今在东方海域、南洋都如日中的洪门团队的阿谀奉承,同时也是出于对洪堂给予的丰厚报酬的心动。

    而当万事都已具备之后,接下来就只等那最后一阵来自朝鲜大陆当中那一股东风了。

    很快,在耿、孔等一干降将的帮助下,吴杰他们就从定州、义州等地驻扎的汉军将士口中知道了清朝后勤辎重队伍的具体动向。

    本章完

第1177章 侵袭如林() 
当所有准备工作都做好之后,接下来就是洪堂军队大展身手的时候了。

    在定州与义州之间的沿海路线上,吴杰他们仔细选择的登陆点,四千洪堂将士只花了半个时辰的功夫就全部登岸。

    而距他们只有数十里之隔的山路当中,一支押运了两三万朝鲜百姓、无数物资牛羊的清朝队伍正缓缓朝着大后方行进着。

    一个个凶神恶煞一般都清朝军士挥舞着手中的皮鞭刀鞘,在空中发出厉喝之声,然后击打在步伐蹒跚的朝鲜民众身上,拍在肉身之上啪啪直响,同时伴随着朝鲜俘虏的哀嚎和求饶之声。

    面对突如其来的洪堂军队,负责运送物资俘虏的清朝军队一下子就被打蒙了。

    地点是精挑细选的山谷地带,左右前后包抄的情况下,包括清朝押运队伍和串联成串地朝鲜民众一起,数万人愣是被洪堂几千人给包了饺子。

    这并不是什么出乎意料的结果,押运朝鲜百姓物资这种苦差事,基本上都是汉军的责任,加上自以为身处后方安全无忧,军备懈怠,面对洪堂军队,第一时间几乎人人纷乱,没有当场组织起有效的反抗,很快就被洪堂军队给击溃、俘获。

    那些冥顽不灵的女真中低层头目,是洪堂军队首要打击对象,每每发现有聚集起来、规模的队伍时,洪堂的精锐队伍第一时间就冲上去,将其打散击溃。

    如此反复之下,很快数千饶大清押送军队就此或战死、或成为洪堂的阶下囚,一个半时辰之后,洪堂军队就已经开始在打扫战场了。

    被大清人用绳索竹竿困成一线的朝鲜人,有不少人趁着洪堂与大清人之间的激战,最终逃出了这座山谷当郑

    不过更多的朝鲜百姓,则是战战兢兢地趴伏在原地,一动不敢动,等待着最后的胜利者站出来,继续对他们奴役。

    就此,这一场处心积虑的大战下来,洪堂军队收获了大物资四十余车,朝鲜百姓和汉军降军两万三千余人。

    又过了不到一个时辰的功夫,洪堂军队就带着这些俘获的物资和人口,朝着他们登岸的方向行进,在那里,早有除了洪堂舰队的数十艘战舰之外的二三十艘海船等待着,将这些人口和物资打包运送回洪门大本营大元岛。

    如是的场景,在郭山城与开城之间的清朝运输线上出现了好几回,每一回洪堂周密得部署、势若雷霆的攻击,总会让他们满载而归,直到郭山城这边的清军发现运输回来到物资人口越来越少、心中感到不对劲儿时,他们才算是有所察觉。

    此时洪堂已经收获满满,光是拦截到的朝鲜民众就达到了差不多十余万之众,等到郭山城守将将他们的疑惑和担忧向多尔衮汇报时,吴杰他们甚至都已经想要就此撤军了。

    此时吴杰他们跟李养派遣他们前来朝鲜的初衷有了差地别,原本李养只是想要实战了解一下洪堂军队的真正战力,同时给女真人找找麻烦。

    可是现在吴杰他们跟女真人真正交手的次数屈指可数,反倒是利用他们洪堂舰队在海上优秀的机动能力,在大清人与朝鲜人交战之时趁火打劫,拼命地为洪门搜刮资源和人力资源。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吴杰和尚可喜他们自认为自己在战场上地决策并无出错,虽然背离礼物李养地初衷,但是同样他们也为洪门了一笔庞大地资源和人力,换算下来,反而比找女真人麻烦更有价值。

    多尔衮真是气急败坏,从来都是他们在大明王朝的边疆利用骑兵机动性,如入无人之境一般,让大明人疲于奔命。

    如今倒好,他们女真裙是尝到了他们施加给大明饶手段,在追加了人手、分散了运输队伍的规模以后,一会儿听到西南方向的队被袭击,全军覆没、一会儿又是西面的队遭遇敌人,人员损失过半!

    到最后,在变计失败之后,多尔衮只能再一次将庞大运输队伍聚集起来,一边派出信使向皇太极汇报,一边则亲自上阵,带着三千骑兵和数千汉军一起,将最大的一批物资和人手,往郭山城的方向运输而去。

    一路无事,或许是因为觉得得不偿失的关系,多尔衮亲自押阅队伍,直到眼前出现了郭山城的城墙,都没有发现洪堂军队的存在。

    松了口气的多尔衮,此时悬着都那颗心总算放下来不少,城门口站岗执勤的汉军将士点头哈腰地跑过来跟多尔衮打招呼,却被多尔衮地亲卫给拦了下来,几耳光下去之后,这几个城门守将又灰头土脸地回去了。

    望着城门口滚滚地人流涌进郭山城,多尔衮总觉得有些不对味儿,他不相信对方会如此轻易地放过自己一行人,就连一个简单的骚扰队都没布置,这可不像敌饶态度。

    “怎么不见你们城池守将呢?”

    突然,多尔衮发现眼前似乎少零什么,原本驻守这座城池的女真佐领崮山却不见踪影,本就心情烦躁的多尔衮当场垮下脸来,凶狠地招人询问。

    “回禀将军,崮山将军前几日染了风寒,正在城中休养,故而未能前来迎接将军!”

    一名汉军将领被叫了过来,卑恭地回答。

    “混账东西,什么染了风寒,必然是这些时日在这花花世界里迷了眼睛,逸怠了正务吧!”

    对于佐领崮山的性格,多尔衮是了解的,其实他们女真地将领贵族阶层,自从开始与晋商、徽商交易,开始接受汉饶文化和习俗开始,就已经不可避免地开始孵化堕落了:诸如追求奢靡享受、沉浸酒林肉池、纸醉金迷什么的,渐渐在大清女真子弟当中盛行起来。

    虽然像崮山这样的领军将领,有皇太极、多尔衮这样的首领弹压着,他们不会像地方子弟那般肆无忌惮,可是私底下,这样的享受心态,早就已经开始腐化他们的战士之心了。

    本章完

第1178章 城头相谢() 
多尔衮的押送队伍,因为战马数量巨大,将士规模也不是郭山城短时间里能够安置下来的,因此他们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入城,准备等这批物资安然进城以后,就此打道回府,再运送下一批物资过来。

    不过不知道为什么,多尔衮就是觉得有哪里不对劲儿,但一直他就是找不到不对劲儿的地方,直到他在周边城防上扫视了一圈。

    原本想着就此进城,去将崮山这个混账玩意儿好生训斥一顿的,可是因为心中的警报,多而过却谨慎地暂时并未动身,在用眼神巡视了城墙上方驻守的将士身影和城里隐约可见的动静之后,他却蓦然发现,城里城外的驻军当中,竟然没有一个女真或是蒙古蓉身影,入眼的也只是一个个面貌迥异的汉人军士。

    就连原本应该出现在中低层的女真、蒙古头目,放眼望去,多尔衮也没有看见一个。

    心神一动之下,多尔衮面色如常,似乎是随口一问:“知不知道阿巴勒牛录额真在什么地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