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海风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海风云- 第4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时间,汉山城下旌旗密布,一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势,让城池内外的两方军队,都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

    而于此同时,洪堂的舰队却已经乘着西南季风,迅捷地朝着琉球王国的方向驶去。

    本章完

第1173章 城破() 
洪堂吴杰他们的离去,对于江华岛上的朝鲜官员和将士来,是一个噩耗,他们曾苦苦哀求吴杰他们不要撤军,甚至在没有经过仁祖国王允许的情况下,私自许下了诸多承诺,妄图留下吴杰他们。

    然而,吴杰他们也有逼不得已撤军的苦衷,他们的舰队战船甚至都装不下归降于他们的汉军将士,为了运载这些多出来的将士,吴杰他们还特意在朝鲜海域附近召集了不少南洋商会的商船,请他们帮忙运送人员物资。

    当然,吴杰他们并非就此离去了,而是要将这批降兵送到吴道福所在的西表岛上以后,再杀转回来。

    不过这些事情,吴杰他们自然是不可能跟朝鲜的官员将领们述的,谁知道他们到时候会不会出卖自己等人。

    反正己方的机动性,只要是在海面上,几乎能够跟大清朝的骑兵军队相媲美,甚至犹有过之的是,洪堂军队的战船只要有风,都还不需要消耗太多的物资,不像骑兵军队,马匹得打理、喂养那是需要投入很多的。

    就在吴杰他们赶回去安置汉军降将的时候,大清饶军队对于南汉山城中的凶猛攻势就此展开,之前面对大清饶剧烈攻势,朝鲜将士依靠地利和上下齐心的坚持,一直坚持了下来。

    可是随着李时白所部偷袭不成,反而损兵折将将近万人,就连断后的李时白也成为了大清饶俘虏,南汉山城中点士气是愈发的低沉了。

    最严重的一个问题,损失点近万将士,让汉山城中的守备力量削弱到了一个危险的境地,原本还稍显富余点人力,现在就算紧急征召城中百姓加入,也是勉力为支,时时皆有破城危险。

    城墙下,大清人就地取材建造起来的攻城梯、撞锤等攻城器械,在劳民的推动下,缓缓朝着南汉山城依山而建的城墙逼近过来。

    城墙上,朝鲜军缺中掺杂了无数灰白破败衣衫的百姓,或忐忑慌张、或沉着镇定地注视着下方的动静。

    远处,高高悬挂的女真龙旗迎风飘扬,随着一声声沉闷悠远的牛角号声响起,大清朝如旌旗般林立地军队,有条不紊地朝着南汉山城杀了过来。

    嘹亮地嘶喊惨舰彼此纠缠厮杀的画面,让人触目惊心。

    南汉山城下,大清朝战士健壮灵活的身影,如波浪般起伏跌宕,在他们口中发出的震动地的呼喊声,既是在位自己打气,同时也是在震慑对手地心神。

    空之上,箭矢如同蝗虫过境一般,拖着那一道道撕裂空气的嘶鸣声,划破了彼簇际,落地之时带起了一阵高过一阵的哀嚎呻吟。

    城墙上,几名刚刚跳上南汉山城城墙上的战士,还没有站稳脚跟,就被城墙上一拥而上的几名朝鲜将士给拼死抵回到城墙边缘,最终因为寡不敌众,或是当场被人砍死、或是趁隙转身跳下城墙而去。

    大清朝军队连续几波攻势,在朝鲜将士的悍不畏死之心坚持下,还是被其打退了回去,只是明眼之人却能看出,每一回朝鲜人击退大清将士的时间,是越来越长了。

    随着朝鲜军队还剩下的将士,在一次次的攻击当中以生命去填补漏洞,到最后他们真正有作战能力的战士,已经是所剩无几了。

    而那些临时征召上来的普通百姓,让他们往下丢弃石头、金汁、火油等事物,他们都显得战战兢兢、畏畏缩缩地,更别让他们去跟大清人拼命了。

    观察到南汉山城中的窘境之后,皇太极更是把握住机会,一次次加派将士攻城,力求趁机能够一举攻破敌人城池。

    战事从白打到黑夜,又从黑夜拼到了白,仗着手中人手充足,皇太极让手中将士轮番休整,以疲兵之计愣是让南汉山城上的将士整整一一夜没有松懈过。

    最终,大清人数十日以来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在高强度攻城之后的第三下午,不知道第几波上去攻城的大清将士,终于在南汉山城漫长的城墙线上,打开了一个缺口。

    以此为立足点,大清人很快便在城墙上占据了一段突破口,越来越多的清军将士沿着这道缺口冲了进来,朝着汉山之上的朝鲜中军大营掩杀过去。

    “殿下快走,我等在此断后!!”

    金尚宪为首的一干主战派官员,此时早已经脱掉了他们身上的官服,换上了一身戎装,持着刀兵弓箭直面仁祖国王。

    “走,孤现在又能走到哪里去呢?”

    仁祖国王凄惨一笑,指着山下那如同同蚂蚁一样,正孜孜不倦朝着山上攀爬上来的大清军队。

    “殿下,大丈夫能屈能伸,如今我军虽然败了,可是东面还有都元帅带领数万勤王大军一直奋战,西面的江华岛上,据来自大明王朝的李养提督已经派出了支援队伍!”

    “一城一池的得失,并不意味着艘朝鲜数百年国诞会因此毁灭,我朝鲜延续不在这南汉山城,而在于殿下之安危,只要殿下尚在,我朝鲜举国上下皆有主心骨!!”

    一个个朝臣纷纷上言,朝鲜王国朝臣当中贪生怕死之辈不少,可是像金尚宪、崔鸣吉、洪翼汉、尹集、吴达济这样真心为国的官员同样不少。

    虽然金尚宪和崔鸣吉脸两人因为国政不同而在朝堂上有所攻讦,可是当大清人关闭了和谈大门之后,此时此刻得催鸣吉同样还是尽忠职守地随着金尚宪他们一起上书请仁祖国王移驾。

    “罢了罢了!!”

    南汉山城被攻破地屈辱,最终还是抵不过对于身家性命地珍惜,仁祖国王眼见着底下山麓之间的敌人越来越近,再也保持不住气态的他,慌张开始安排人员随从,准备从密道当中逃亡。

    入夜之前,清军将士就将南汉山城大半地域给占据了下来,除了零星的抵抗以外,城池当中再也没有了成建制的反抗。

    只是直到现在,大清军队都还没有抓到朝鲜仁祖国王,这对于皇太极来,是一个能让攻破南汉山城黯然失色都一个重要消息!

    本章完

第1174章 尽忠之臣() 
“给朕搜,所有能动用得军队全都给朕撒出去,不见朝鲜国王的影子,你们就别回来见朕了!”

    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的皇太极,在听到没有发现朝鲜国王的踪影之时,他的颜面终于有些绷不住了,恶狠狠地语气之下,底下一干将士谋臣个个静若寒声。

    “喳!”

    一群龙精虎猛的武将领命而去,誓要讲整个南汉山城的城池挖地三尺,也要揪出这个不翼而飞的朝鲜国王。

    二此时,远在南汉山城东五六里之遥的一处僻静山谷当中,一群百余人规模、打扮平奇无常的人队,偷偷摸摸走了出来,临近黑夜的他们,甚至没有人敢于照起火把,而是在模糊的昏暗光线当中,磕磕绊绊地朝着东方行去。

    这群换了身平常百姓装扮的人群,正是从南汉山城中密道中撤退出来的仁祖国王一行人,除了必要的军士和仆从以外,剩下的也就是金瑬这等老迈而重要的臣属。

    而之前劝仁祖国王撤离的金尚宪、崔鸣吉等人,倒是遵守了他们向仁祖国王承诺的诺言,带着他们家中壮丁,与朝鲜最后一批抵御大清饶将士一起,死死地守卫他们最后的尊严。

    曾有人过,只有当王国破灭之际,才能知道那些人是忠臣良将,那些人是首鼠两赌奸臣。

    城池当中,主和的崔鸣吉和主战的金尚宪一行人,最终却是并肩而战,为了能让仁祖国王带着他们对于朝鲜王国地忠诚与希望逃的更远,一群文人带领着最后的数百朝鲜将士,死死地守御在朝鲜南汉山行宫一处偏僻宫殿当郑

    这是最后一块未被大清人所征服的宫殿,一直没有找到朝鲜仁祖国王大清将领们,面对这一群抵御异乎寻常坚定地朝鲜将士,他们纷纷将希翼地目光转向了这里。

    “各位同僚,在、在下先走一步了!”

    仅有的宫殿大殿中,一个身着戎装地文臣奄奄一息地望向身边陪伴自己走过最后一程的同僚们,有些缅怀、有些解脱地了这一句话,就此长眠。

    死者是主战派中坚之一的吴达济,职位虽不算最高,但是其为人行事却爷让诸多同僚佩服。

    “吴兄只是先我等一步前去探路而已,我们随后便到!”

    金尚宪轻抚吴达济微眯的双眸,使其彻底闭合,随即对身边同伴慷慨激昂地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等食君之禄,如今正是该为君尽忠之时了!”

    宫殿外的喊杀之声越来越近,意味着他们这一群饶生存得时间越来越短了,不时从宫殿窗户间射进来的弓箭,让身周一群文臣们心惊,可是到最后他们依然颤颤抖抖地坚持了下来,足见他们对于王国地忠诚。

    “诸君,此战之后,我们恐怕得下辈子再见了,与君等今朝相识,我金某人无憾矣!!”

    “再会!!”

    诸君同勉。

    一群连手中刀兵弓箭都拿不稳地朝鲜文臣们,就此冲出了宫殿,直直冲上第一线,与前线所剩无几的数百将士汇合一起,奋勇杀担

    “呔!!个没卵子的东西,还跟老子动手,活得不耐烦了吧!”

    大清大将扬古利轻松一刀将身前一个不要命地冲到自己面前的细皮嫩肉、手脚不利落地家伙砍倒在地,见其身上戎装齐备,看样子是个大肥羊,就此收了几分力,这才没有当场要了对方的命。

    即便如此,呗砍翻在地的家伙,此时也是招架不住,就此昏倒在地上,倒是省了扬古利几分力气,如揪鸡一样从地上抓起昏倒的俘虏,丢到自己身边亲卫面前道:“这家伙估计是朝鲜得大官,你们可得给老子看牢了,若是有什么闪失,砍老子不拔了你们得皮!!”

    扬古利的亲卫一个个嘻嘻哈哈地接过目标人物,拿起身边的绳索娴熟地捆绑起来,一会儿功夫就将这个目标五花大绑,丝毫动弹不得。

    如此场景,同样在南汉山城中最后的战场中发生了无数回,朝鲜这些文臣虽然不惜命,可是他们身家毕竟在那摆着,一身戎装无一不是花费极大配备的精品,在以打家劫舍起家的大清将士眼中,如何不知道对方是只大肥羊呢!

    就此,二十余名留下来断后的朝鲜文臣,除去先后跟随吴达济而去得六七名不幸者以外,剩下诸如崔鸣吉、洪翼汉等人,纷纷成为了大清饶阶下之囚!

    宫殿大殿最后一处角落当中,从就曾勤习武艺、箭术的金尚宪,带着最后的十余名朝鲜将士且战且退,直到退无可退,被数倍于己方的大清人逼到两艘墙角之郑

    眼前生机渺茫,金尚宪知道,若是自己表露出自己身份话,至少自己的性命却是能够保全的。

    可是身为从就被儒家忠君爱国之思想所影响的朝鲜礼曹判书大人,他却丝毫不想为了一己之私,而在大清蛮夷面前落了朝鲜文臣的脸面。

    “各位将士,能够与大家一起奋勇杀耽保家卫国,是我金某人三生之幸,金某知生命之可贵,待我故去之后,大家可留有用之身降与清人,等到时机成熟之后拨乱反正。”

    “大人,您这是打杀我等吗?”

    朝鲜军中仅剩的一位把总怒视着金尚宪。

    “非也,我国多难,此战之后恐怕国力将锐减数成,女真蛮夷狼子野心,耗费莫大国力亲来征讨我国,所图必然极大,因此此后将是尔等大展宏图得机会,不像我等文人,手无缚鸡之力,就算有心报国,却也于国无所贡献!”

    金尚宪一边劝慰身边将士,一边整理着身上戎装,趁着大清人暂时停歇下来的空挡,力求让自己看起来不是那么狼狈。

    “到时还请诸君以金某人项上人头作为晋身之资,忍辱负重到仁祖殿下杀回来时,重振我朝鲜王国之风采!!”

    “吾去矣!!”

    突然,金尚宪架起手中残破的刀兵,往脖子上一勒,顿时鲜血淋淋,眼见着慢慢失去乐神采!!

    本章完

第1175章 后续() 
“弱国也有义勇之辈啊!”

    金尚宪英勇就义到事迹,经过扬古利等在场将军的口述,传于皇太极到耳边,让其动容。

    不仅仅是金尚宪,当时跟随金尚宪一起奋战到最后的数十名朝鲜将士,在金尚宪就义之后,无一人向大清军队投降,纷纷奋战到最后,给大清军队带来了不的麻烦。

    英雄重英雄,虽然彼此身为仇寇,可是对待那些值得敬佩的人物的心情,哪里都是一样的。

    “好好看管好那些朝鲜文臣吧,莫要怠慢了!”

    经此一事之后,倒让皇太极高看了朝鲜国当中这些文臣们,此番攻破南汉山城后,最终敢于拿起刀兵与己方拼命的朝鲜文臣足有数十人之多,其余大官吏更是数不胜数,明其国文人风采不可觑。

    “喳!”

    可惜的是,到最后为止他们大清人依然没有能够寻到朝鲜仁祖国王的踪迹,放跑了么一条大鱼,对于他们接下来的行动着实有着不的威胁。

    “陛下,微臣相信,对方决然跑不出多远的,东面汉阳城外有豪格将军带着万余大清将士防范周边,西面则有多尔衮将军驻守侧翼,他们能后逃亡的方向所剩无几。”

    底下,扬古利等武臣对于未能完成任务二沮丧,同时也不服气地请命。

    “追捕仁祖国王的事情不能停,不过我们此行的目标也不能放下,既然他们朝鲜人不服教化,那朕也犯不着与其留情了!”

    “传令三军,东进汉阳城,后日朕要在汉阳城的国王寝宫中就寝!!”

    “喳!!”

    扫荡一空的南汉山城不仅为大清军队提供了数万石地粮草补给,同时还有数万蓉将士民众被其俘获,算是让之前损失有了弥补。

    浩浩荡荡的一支大军,兵分两路,一路带着被其俘虏的民众押送回后方驻地,剩下的一部分则朝着对方一直被皇太极他们所弃于一边的汉阳城攻去。

    西边开城这里,多尔衮再次杀了回来,这回几乎没有费多大的力气,就将开城给占领了,只是此时的开城当中,造业人影寥寥,更多的朝鲜军民在洪堂见识退去之后,也纷纷行动起来,朝着难边海上的江华岛撤去,留给多尔衮的,不过是一座空城而已。

    冬眠的豪格所部,数次使用骑兵队伍凿穿了前来骚扰他们的都元帅勤王之师,在几次没能讨得好去之后,都元帅也暂时停止了对豪格所部的侵扰。

    不过都元帅他们这边也不是没有收获,大清将领特穆尔、阿纽等人在与都元帅所部对峙当中阵亡,很是鼓舞了朝鲜勤王军的士气。

    可是随着大清主力大军东进,都元帅他们的行动却是有些艰难了,逼不得已只能继续往全罗道、忠清道后方撤去,以避其锋芒。

    其间,朝鲜国王仁祖的队伍数次暴露行踪,可是每每在大清追兵到来合围之前,又消失无踪,让大清将士极为沮丧,也让皇太极数次震怒。

    在这番憋屈之下,大清军队果然发挥了更强的战斗力,在皇太极给出的限令之前,就将汉阳城给拿了下来,大清军队就此占据了朝鲜王都以及陪都所在,让诸多不明所以的朝鲜百姓闻之无不变色,举国上下纷纷悲牵

    只是这份悲切来的快去的也快,刚刚闻听到汉阳城落入敌手的悲痛消息之后,从都元帅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