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海风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海风云- 第4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上膊皇且桓鋈亩庵耍谀米藕槊盼淇龅姆岷褓郝唬匀灰惨Ψ芏防粗っ髯约褐档谜夥菁壑怠

    甚至尚可喜自己都不清楚,为什么李天养偏偏会对自己产生兴趣,相比之下以洪门所长,不应该是裹挟了当初东江镇绝大部分水师力量的耿仲明一伙人,更和洪门的口味吗?

    不过尚可喜能在大清朝历史上留下名字,肯定是有其过人之处的,在洪门麾下度过这两年时间里,尚可喜就已经将洪门结合燧发枪、陆战炮的先进战术给摸透了,并且有了自己更深入的见解和认识。

    相比大明朝中早已荒废的日常训练,洪堂将士们每日早晚两次的操练从未间断,随之带来的是一队队训练有素、身形干练地威武士兵,比之他们当初东江镇士兵实在是要强上不止一筹。

    尚可喜内心当中同时也是庆幸,当初自己的选择没有错误,若非如此,他又如何得以领导这么一支精锐地军队呢!

    当然,因为洪门实际报备军部的军队,到如今也不过只有区区不到两万人,也就是说有差不多三万人规模的军队仍然没有为官方所知,加上当时尚可喜损兵折将之过,在调任澎湖水师之时被人使了手段降职,如今之时一名游击将军而已。

    因此,此时尚可喜官职,名义上为李天养福建水师之副手,可实际上却仅是洪门鲸部副部首而已。

    对此,尚可喜刚来之时是认为对自己的轻视,但是时间长了接触洪门底蕴之后,却又觉得这算是对自己格外开恩了。

    以一个外人之身,能在洪堂诸多立下赫赫功劳的心腹班底当中或此殊荣,已经算是李天养对于这位他记忆中少有能记住名号的历史名人的殊待了!

    洪堂自建立之初,李天养他们就一直奉行着军功升迁职,就连吴杰他们这样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们,一次次升迁都是依靠他们自己的能力换来的,当中虽然有李天养或多或少的私心栽培,可是相比大明朝中高位一直由那些武官勋贵们把持的情况,这洪门已经算得上是极为公平的竞争平台了。

    也因此,尚可喜自来到洪门大元岛、真正了解了洪门章程以后,以三十余岁壮年之身一头便扎进了知识的海洋,其中艰辛不言而喻。

    如今洪门将要北上朝鲜,跟女真人真刀实枪地干上一架,这个消息对于洪门上层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而作为大半辈子都在与女真人干仗的尚可喜来说,这简直是天赐良机,是其在洪门当中证明自己能力的大好机会呢。

    而洪门同样也需要一个对朝鲜半岛有着充分认识、了解女真人实际情况的指挥,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己方军队不必要都损失。

    纵观整个洪门,也就只有尚可喜这个与女真人打了十几年交道的武勇汉子有这个经验,因此其成为此次北上支援朝鲜指挥官的不二选择。

    葫芦岛上此时被尚可喜训练得欲仙欲死地将士,是洪堂四部当中抽调出来的精英,也是接下来洪门前往朝鲜的主力队伍。

    趁着准备物资、等待时机的空挡,尚可喜和吴杰二人正专心致志地磨合着这支拼凑出来的军队。

    虽然是洪门临时抽调出来的军队,可是跟大明军队截然不同的是,仅仅只是小半个月的磨合,尚可喜就已经根本感受不到这支军队有何不协调得地方。

    洪门严格地军事化训练,让整个洪堂的队伍如同从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一样,基本不需要太多的磨合就能让一支临时抽调的军队如臂使唤,着实是一个让尚可喜很是惊异地特质。

    更别说洪堂军事操守当中,应对战时军队被击散击溃时的种种章程,在尚可喜经历的数次军演当中,让其感受到了其中的强大,更是使他深深被这支军队所吸引,总想着能指挥这么一支神奇军队在实际战场上好好展露一番,也不枉从戎这么多年的经历了。

    “杀!杀!杀!”

    底层将士们的斗志高涨,不像大明军队当中的士兵那样,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总是死眉耷眼底混吃混喝,就算每天早晚两次的操演,洪堂每一个士兵从来都是精神抖擞地严格训练。

    最是让尚可喜感叹洪堂军队神奇的一点,是洪堂军队晚上休息以后,还会有无数的将士们聚在一起,接受洪门夜校先生们的教导,学习读书认字,通晓书中的知识和道理。

    还有洪堂的中低层头目,每每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引导着身后的同僚们的态度、行动,他们的行动、言语当中,更多是对身边伙伴们的关心,还有亲力亲为地帮助。

    这些中低层士官,绝大半数都是洪门笨港学堂当中毕业地学生,以及从底层当中接受教育、立下战功,受到同伴们推荐所升迁上来的,因此更能得到底层将士们的拥戴,这跟大明朝很多时候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情形,形成了鲜明地对比。

    只有亲身在洪堂军队当中待过一段日子以后,你总会对这么一个充满朝气的团队产生抢答器的信心,相信未来它的前景将会是无比璀璨。

    尚可喜望着底下一个个汗流浃背、气势汹汹地将士们,心中庆幸着自己的选择无错,同时也在无比期待着接下来洪堂队伍在朝鲜战场当中一鸣惊人地表现。

    本章完        

第1141章 启程出征() 
相较于在倭国、大清安插间谍的难度,洪门在朝鲜安插间谍的难度低了不止一筹,如今仅在朝鲜汉阳城中,洪门就有四十余名间谍存在,时刻为洪门搜集朝鲜情报。

    不过有些难度的是,洪门安插在朝鲜当中的间谍,如今有地位实力的确实很少,朝鲜贵族阶层根深蒂固,想要打破贵族把持的僵局实在很难,反不如蓬勃扩张的大清朝来得容易。

    因此,奋斗数载光景,洪门间谍在朝鲜王国间谍,地位最高者不过是朝鲜新设立地御营军、守御厅中中低层武官而已,尚未打通朝鲜高层。

    但是这并不妨碍洪门将搜集到的大清情报,悄悄送达朝鲜高层人手中,引起他们的重视。

    其实,此时朝鲜国主仁祖李倧对于强大的女真人也是充满了畏惧和警惕的,自从丁卯胡乱仁祖被逼向大清人签下了丧权辱国的平壤协约之后,更是对女真人充满了敌视到态度。

    奈何人家实力强劲,就算仁祖国王信中有再多不满,却也只能之气暗处使些阴招来对付野蛮的女真人。

    不过在随后的日子里,仁祖国王一边与女真人须臾委婉,一边则举朝鲜上下之力,在平安道等地修建堡垒长城,积极做好防备措施,以应对女真人可能的入侵之旅,一边则新建起御营军、总戎厅、守御厅等新兴军事机构,强化朝鲜军备。

    同时,朝鲜积极学习来自西方的先进科学,对于西炮、火枪等技术有着强烈到追求和适应,每年投入重金在火枪技术上,打造出了一支规模强大的火枪军队。

    因此,当洪门精心搜集到的详尽大清军事情报,被一一送到朝鲜高层之时,仁祖国王和领议政金瑬等重臣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开始积极准备起来。

    仁祖国王倒不是不清楚大清人的强大,当年丁卯胡乱之时尚且还有一个大明朝毛文龙督帅从旁牵制着大清人的动作,依然将他们朝鲜王国杀了一个人仰马翻,如今光是从己方和洪门所得情报,大清皇帝皇太极甚至要亲征朝鲜,他这个国王又何尝不知道己方实力与大清人之间,算是以卵击石呢!

    但是,他却又不得不为之,此时饱受华夏文化熏陶数百年之久的朝鲜王国,其核心班子对于大明朝的天然亲附属性,让朝鲜朝野上下无一不对大清女真人报以敌视到态度。

    更别说当年丁卯胡乱当中,女真人野蛮地土匪行径,直到如今朝鲜底层百姓无人不是弹指色变,对于女真人的敌对态度从来没有消亡过。

    因此,除非是真到了亡国之际,否则他仁祖李倧想要对大清人卑躬屈膝,那就得冒着被朝廷群臣弹劾、兵变地危险,才能得行。

    两相权衡取其轻,本身仁祖国王得位也是通过兵变才登上王位的,哪里不清楚朝鲜贵族真正拥有罢黜国王得实力,好不容易自己才坐上这个黄金龙位,他又怎么可能会轻易放弃呢!

    朝鲜王国当中,兵马调动自十月份开始,也渐渐频繁了起来,特别是防备大清女真人的西路平安道,更是增援了无数将士前往各大城池当中,依靠已成体系的火枪不部队据城以守。

    不过仁祖国王也早早准备金好了退路,一边在紧锣密鼓地调兵遣将,一边则悄悄将宫中嫔妃和大臣家眷们迁移往江华岛上行营,自己也在暗中准备着,等到见势不妙之际,驾船南下。

    洪门除了为朝鲜人提供情报意外,同时还与当时朝鲜王国领议政金瑬等重臣搭上了关系,以此为晋身之资获得了面见朝鲜仁祖国王的机会。

    其实洪门的名声,在朝鲜王国当中虽不说是如雷贯耳,但是却也是朝中大臣和朝鲜仁祖国王熟悉的强大团伙。

    虽然并不知道李天养这位大明朝福建水师提督缘何如此关注他们王国之事,但是对于洪门危难之际表露出来有那援助朝鲜的心思,却也是让朝鲜仁祖和其大臣们欣然接受的。

    不管这洪门到底保藏了何等恶意,但是在面对强大的女真人入侵这个重大事件面前,朝鲜仁祖国王他们却也是没有了其他的选择余地。

    无法知道洪门具体会派出多少兵马支援,亦或是对方到底会出多少力量,可是当洪门提出通过援助朝鲜王国,来换取日后跟朝鲜王国结盟、低价获取朝鲜珍贵资源等条件,很快就被朝鲜王国国王等人通过了。

    当然,朝鲜王国当中的这群读书人自然也不是傻子,虽然答应了洪门借机提出的各种条件,可实际上其中绝大多数条件却是只能在战后才能完成的举措,这反而让洪门必须为了这些条件付出更多点努力才能达成,使得朝鲜王国上下对于这个突然冒出来援助己方的团队有了几分信任。

    倒是洪门第一批援助的物资,让朝鲜王国自觉在接下来面对大清人军队之时更有底气了:整整两大船、将近一百吨的硫磺资源,被洪门从大元岛上运输到了朝鲜王国,这对于着力发展火枪、火炮,却因为缺乏硫磺、硝石资源的朝鲜王国来说,真的是雪中送碳一般的行径,更为洪门博取了朝鲜高层的好感。

    要知道,朝鲜大使无数次前往大明王朝,希望大明朝能够解禁出售朝鲜硫磺、硝石等军事物资,可惜却总是徒劳无功,哪里想到这洪门还没有收到好处,反而先送上来这么大一笔礼物给朝鲜人。

    虽然这些礼物花了朝鲜王国数万两白银,可是其对朝鲜王国的军事意义来说,却是极大的。

    崇祯九年腊月初二,果然跟洪门所搜集到的情报一致,大清新登基之皇帝皇太极,在年中女真大掠大明边境凯旋而归之后,马上下达命令亲帅十万大军渡过鸭绿江,浩浩荡荡地朝着朝鲜平安道杀了过来!

    于此同时,洪门洪堂舰队吴杰、尚可喜带领着三十艘主力战船、四十艘各式辅助海船,满载着洪堂六千三百余人,从葫芦岛出发,扬师北上,朝着战火之声渐渐逼近的朝鲜开进。

    本章完        

第1142章 争议() 
寒风瑟瑟,铁马铮铮,朝鲜半岛上如今已是一片雪白,大雪覆盖在这片即将面临兵戈的土地上。

    鸭绿江的江水同样冻结如冰,女真人的铁骑大军,都不需要搭建浮桥等物,就能安然踏过天堑,长驱直入朝鲜平安道。

    首先开拔的女真大军,由女真大将龙骨打主导,主力部队两千余人并各种辎辅兵四千余部众,沿着当初丁卯胡乱的路线,迅猛地朝着朝鲜汉山城的方向杀过来。

    而紧随其后的,是由大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御驾亲征地庞大军队,浩浩荡荡地沿着龙骨打大将军所打下的路线缓缓逼近,一副要彻底征服朝鲜王国的打算。

    精致玉撵之中温暖如春,手捂着一个精致手炉的皇太极人到中年,却因为早已不征战在第一线,却是多了几分雍容,少了几分风尘。

    皇太极清楚,这恐怕是他日后再难享受的军旅生涯了,身为帝王他皇太极这些年苦心经营出来的大清王朝人才济济,文由范文程、鲍承先等华人儒生,武有代善、多尔衮、多译等英勇善战之大将,哪里还需要他这位帝王兵临危墙之间。

    不过此番面对的对手,不过是区区一个朝鲜小国,实力不足为惧,而此次行动之意义,对于大清王国来说却又是极为重大的,由不得他这位开国之皇重视再重视,御驾亲征足显其中意义了。

    只要彻底征服了腹心这个顽固的家伙,接下来他们大清王国就能腾出手脚来踏马扬鞭,朝着南方那只早已是垂垂老矣的病虎杀过去,分食他的地盘与血肉了!

    龙骨打先锋军传回来的信报中,直到现在也没有成建制的朝鲜军队抵御其入侵的战事,让其轻易就直达平安道义州地界。

    当然,这也与朝鲜王国得军事战略有着极大关联,同样也跟女真人作战方针有重大关系。

    朝鲜王国经历顾虑丁卯胡乱之后,对于西北的女真人邻居自然是极为重视的,其也一直在默默研究着这位恶邻,最后得出的结论便是,在没有充足军力之时,绝不能与女真人在野外作战。

    因此,早在丁卯胡乱之后,朝鲜王国就在平安道与汉山城之间,修筑加固了无数城池,以作为沿途一个又一个堡垒,以逸待劳让女真人军队头疼。

    而女真人同样十分清楚自己的短板,这些年里与大明人打得有声有色,让其虽然已经学到了不少攻城技巧,可是奈何其人口基数实在不多,直到现在其总人口不过五六十万人而已。

    就算加上被其收服的蒙古人部落、被其俘虏而来的汉人奴隶,总人口数目也不超过三百万人。

    若是这样一个城池又一个城池地攻打过去,恐怕还没有打到汉山城,他们女真人这几万人的主力部队就已经倍打残了,即便侥幸征服了朝鲜,接下来他们又拿什么去面对南方那个庞大王朝呢!

    故而这次出兵征讨朝鲜王国,皇太极与诸将所做策略,沿途城池能攻则攻,不能攻便绕道而行,其队伍的目标仅在朝鲜汉山王城而已。

    腊月初二女真人起兵攻朝,如今半个月的时间,女真先锋军却已经杀到了海州城池之下,距离朝鲜留置王城开城,不过区区两三百里路程了!

    此时皇太极手中所持之文书,乃是龙骨打将军在海州城外所书,大致内容为朝鲜使者吏曹判书催鸣吉,携带朝鲜仁祖旨瑜,前来商议和谈一事。

    “呵呵,真是一群不见棺材不落泪的家伙啊!”

    文书当中详细记载了龙骨打与催鸣吉之间的详谈内容,从中皇太极敏锐地感觉到这个王国直到现在依然还天真地以为,这次战事还是能像以前那班轻易唬弄过去的吗?

    其实若是朝鲜人能够安分守己地待在这个东南边陲之地,对他们大清王国保持着起码地尊重,并与大明朝切断联系的话,他皇太极又何必劳师动众地带着大军杀过来呢。

    除了人口以外,这个朝鲜本身哪里还优什么拿得出手的物资特产呢?相比庞大而富庶地大明疆域,朝鲜王国就跟那地上的乞丐一般,并不值得他们大清人关注太多。

    “跟龙骨打说,想要和谈没有问题,不过他们朝鲜国君必须将其世子送入吾国为人质,并且允诺断绝与大明朝所有往来!”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