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小卒-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次颜丹璧逃跑,便是因为有王顺从中替她遮掩,方能这般轻易的蒙混过关。颜丹璧很感激他,准备等自己找到潜力相公,荣华富贵后一定要再找他报恩……
  不过等颜丹璧真正知道了王顺的来历之后,却成了另一副黯然神伤了。
  这些都是后话,现下,颜丹璧坐在车子上需要考虑安身之处——颜家村是不敢回了,不仅不安全,且也离京城太远。
  她准备先到与都城临近的小城——乐安,寻个避人的所在暂避一时,乐安城离京都近,也方便她以后去找万延年。
  这样,换了第二辆马车之后,颜丹璧便直奔乐安城而去,赶车的大叔说,到乐安城得两日的路程,这么远他不送,只送一小半的路回头颜丹璧还得雇新车。颜丹璧连问了几个都没有跑长途的,她又没时间现买骡子现配车,只好随便挑了一辆乘上,准备中途换车。
  这时候的天儿正是三九寒冬,颜丹璧挑马车的时候尽管留了心选了毡帘厚实的,然而坐在马车里依然冻得瑟瑟发抖,没办法,只好半路下车买了个小手炉,又不顾避嫌疑,从小包袱里拿出从太子府里带出来的、雪白的狐皮大氅裹上——这狐皮大氅上的毛又厚又密,在冬天里实在是个好东西,以至于颜丹璧不顾生命危险带了出来,如今正好派上了用场。
  只是,她一身村姑的内在,外罩着这么一件能晃瞎人眼的华丽大氅,又实在是——想不引人侧目都难,颜丹璧于是一路连下车方便也不肯了。
  行了一夜,刚只到了京都的边界,颜丹璧在车上一夜冻得炯炯有神,竟是一点困意也没有,马不停蹄的又换了一辆车子,便扬鞭东下,直进了乐安城的地界。
  ……………………
  一进乐安城,颜丹璧擦了擦鼻涕,内心不由得感叹,隔重山两重天啊,乐安城还真是个奇特的地方——
  明明和大都只是半山之隔,却生生的仿佛进了两个国度,不是说风土人情,而是说气候,乐安城依山傍水,冷空气大概都被山隔断了,既没有寒风也没有冰碴,只是稍微的有些干冷,中午时分,颜丹璧抱着手炉去街市上找吃食的时候,在不高不低的太阳下竟然热出了点汗。
  原本是想在这里避风头的,感受着温暖的冬阳,颜丹璧倒有些真想在这里安家落户了。
  颜丹璧觉得,繁华之地,乃是最容易藏身的。因此在找了一家大客店,倒头睡了一日之后,她便又买了身朴素的小家碧玉的衣裳换上,又找了家银铺子,将一些金豆子兑换成了纹银和铜板,便准备向乐安深处进发,总之城中心越繁华的所在越好。
  这样,她一路坐着小骡车,混迹在熙熙攘攘的人丛内,在入夜之后便又进了乐安城的城中心,一个足够繁华热闹的所在——因是年关了,二更天了街上的小摊小贩依然挤得满满的,各色年货一溜儿摆的满街满沿,招徕顾客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颜丹璧下了车,在摩肩接踵的人流中寻觅客店。
  又被各处五颜六色的货摊定住了脚,顾不得劳累和危险,些些的观摩了一番,还顺带着买了一只可爱的猪型软枕头,并一双保暖异常的大棉鞋,当场就脱下脚上已经被汗湿透了的,换了新鞋子。
  末了这方捧着热热的枣泥糕,扎进了路边一家看起来还算干净整齐的客店。
  哎,兜里有银子的感觉真好。
  颜丹璧在客店美美的洗了澡,吃了晚饭,检查过钱袋之后,美美的躺在床上看小人书,终于不用再担心太子会突然闯进来,吓得自己隐身不迭了。
  也不用再考虑皇后突然驾临时该怎么表现,宸小王爷忽然回京的话会有什么样的突变,真相被揭穿之后自己会有哪种下场了,颜丹璧因此觉得一身轻松。
  这件事中只有走前没和万延年通个气,有点失礼,估计万延年心里一定有意见,不过颜丹璧之所以这样做,也是有她的考虑——
  万延年和太子交情好,告诉了他反而叫他难做人,说出来不是,不说出来也不是——既不能得罪太子,也不好出卖她。
  是以,颜丹璧觉得自己这样做很仗义,想着自己在如此危难的时刻还能替万延年考虑,简直要自我感动了……
  ………………………………………………………………………………………………预留更新分割线……………………………………………………………………………………………………
  随后的日子里,颜丹璧在乐安谨谨慎慎的换了几家客店之后,发现并没有跟踪之人,在街上也没有听到缉拿她的风声,渐渐觉得心安起来。
  便开始打算找个舒适的地段租套房子,熬过了冬天再说了。
  于是这些天来她每日吃了午饭便到大街小巷内四处游荡,寻摸新房,如果不是对自己的安全问题还带着点担心,目前的状态简直像在游山玩水了。
  这样堪堪的又过了五六日之后,颜丹璧在乐安城西城区,靠近金山寺的地方寻到了一所好宅子。
  之所以说这宅子好,乃是因它的地段好——远离乐安城的衙门,面临清澈宽阔的乐清河,四周的住家都是清清白白的老百姓,转过一个街角就是乐安城最大最繁华的买卖街,站在家门口遥望的话,金山寺那庄严的塔尖隐隐可见,可以听暮鼓晨钟;收回目光,则正对着河对岸一所错落有致的大宅院,那宅院正门高高的屋檐下挂着一块黑金色大匾,匾上鎏金的四个大字写的是:岳阳书院。
  真真是一个好地方啊,颜丹璧看房子的时候,揣着两手,抬着通红的鼻尖瞅了对面门前往来的、清秀儒雅的书生们一眼,满意的笑了……
  古语说的好,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想自己为了寻找潜力书生相公费劲心机,如今终于碰到了这么个所在,岂不是天赐良缘,颜丹璧乐呵呵的便租定了房子。
  房东是个胖墩墩的中年男子,掂了掂颜丹璧给他的定金加租金,皱着眉头说:“这地儿的房子可是抢手货,如今这个价儿租给你算是顶便宜的了,别的我也不图,只图你是个姑娘家,这宅子里一应的家具墙纸地板等等,都要留心,到时候刮花了我可是要扣钱的……”啰啰嗦嗦说了一堆。
  颜丹璧因为看中了这房子的位置,耐着性子跟他磨了会儿牙。
  待房东走后,她便去街上雇了两个给人做针线的妇人,着她们帮忙洒扫庭除,完毕后又去街上采买了崭新的被褥,并一堆好吃的带回来,将小小的三间上房内堆得满满的,开始了新生活。
  新生活十分的美好,乐安城是个士人云集之地,人杰地灵,处处都透着书卷气,即使是繁华的买卖场里,看着也比别处雅致很多,颜丹璧很满意。左邻右舍又都是热情如火的人,瞧她一个姑娘家自己住,怪冷清可怜的,便今日这个来串门拿来些热馒头,那个明日来看看包来几块热糕点,没几日,颜丹璧便将邻居们认了个遍,还差点拜了两个干娘……
  吃饱喝足的颜丹璧无事可干,又三番五次的打听得街上根本就没有任何异常的传闻,更不见自己的画像贴于某处的城墙上,原本放了五分的心渐渐的放到八分。
  开始除了每日岳阳书院门前走一遭之外,也去茶楼饭馆的走走——主要为解闷,老同那些婶婶婆婆们呆着,跟与世隔绝了一般,总叫颜丹璧觉得不安全,需要不时的出来走这么一遭,听听街上爷们的闲谈。
  她常去的一家茶馆名叫茗香阁,离她住的地儿不远,里面有一个讲评书的老先儿,讲的十分出彩,颜丹璧别无娱乐可寻,便被这评书迷住了,每日饭后都要来,叫上一壶松萝茶,坐在茶馆里听一段。顺带着打听打听最近的信息。
  茶馆乃是三教九流汇聚之地,因这家馆子内卖得松镶饼等小点心十分的可口,因此也多有妇孺抱着孩子呼朋引伴而来的,颜丹璧混迹于内,倒也不是十分的惹眼。
  不过,只可惜天下的新闻再大也大不过皇家秘闻去,茶馆里专业的八卦人员最喜 欢'炫。书。网'八的并不是什么民间奇闻,而是时政。
  颜丹璧在采撷信息的同时,不得不也一同听了许多的时政分析。
  这里面便有一位姓温的长者,人都称为温老爷的,一个中过举的老举人,官场失意,说话声音洪亮,常常当众慷慨陈词,是时政分析的主力人员。据这位温老爷分析说:咱们墨云国的天下,到当今圣上这一辈也就止了——
  再往后,也只是明着姓尚罢了,几百年的基业算是都交到赖氏一族手里了,也不枉了人家几辈子的人勤勤恳恳,谨谨慎慎。先皇当年算是引狼入室。
  别说圣上现在还没糊涂没死,圣德皇后就已经跟他平分了天下,依着赖家那股子野心和算计,这还只是起个头儿,大头儿还在后头呢,哎,这就叫蚂蚁吃大象,一口一口的啃,总有全吃下去的那一天——这一天马上马就在眼前啦。
  圣上如今,也是回天无力了唷。想扳也扳不倒了,动一动就要天下大乱,伤筋动骨的,精神头儿也不行了……圣上如今的心思,就是想等太子登基后替他办这件事儿呢——历朝历代的,只有做了皇上的外甥杀舅舅的,舅舅杀做了皇上的外甥的事儿却少见。
  只是可怜圣上又错看了赖家,瞧如今太子殿下在圣德皇后手里握的那个样儿!
  ——等将来圣上一死,皇后为大,太子殿下即使端坐龙椅,怕也也只能是圣德皇后的幌子罢了……
  咱墨云国热闹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还有一位宸王,虽然眼见的圣上不会将皇位传与他,但保不准他要来抢啊……如今的事儿明摆着,等太子登了基,圣德皇后掌了天下,诸位皇子中,皇后第一个要除掉的自然非宸王莫属了……
  这位宸王呢,也不是个善茬儿,鄙人听说他当年……
  后面的一半因为茶馆里新来了一群年轻人而被打断,颜丹璧伸长了耳朵也没听清那宸小王爷当年又做了什么不是善茬儿的事,想跟人打听打听吧,周围恰好全是男人,这样做太惹眼了,她只好悻悻而返,因为那个未讲完的阴暗故事,一路上都步履沉重起来……
  好在她从岳阳书院门前经过的时候,看着书院外的街道上摆着的一些小摊子,灵机一动想到了个钓相公的好方法,才将不愉快的心情挤了出去。
  不过,如果她能知道,她接下来的一些举动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的话,心情大概就不会这么愉悦了……

  宸小王爷

  颜丹璧发现书院外的小街上,每到饭点常有挎着篮子推着车子卖热食的,书院内的学子们也常有出来买午饭晚饭什么的,有些跟书院熟的小贩甚至可以带着篮子进书院内推销食品。
  这真是个难得的、接近书生们的好机会。
  于是颜丹璧第二日起便到街上买来几只公鸡,杀了一只褪毛开始煲鸡汤(这一手的功夫都是在颜家村的时候练就的……),好在租的房子虽不大,却是五脏俱全的,锅碗瓢盆之类的十分的现成。
  煲好了汤便也拿个篮子挎着,赶着饭点儿到书院门前去卖。
  大概是自己太年轻了,站在一堆老婆婆、中年大叔群里太过惹眼,那些出来觅食的书生们大都挺注意她的,然而来她面前问价儿的却不多,偶尔她看上个长的清秀修长的,赶上去问人家买不买鸡汤,人家也一般是脸色微微尴尬的红着说“多谢姑娘,不要”。
  一连几天都如是,书生们大都彬彬有礼,温文尔雅,那一声声的“姑娘”叫的颜丹璧心里酥痒痒的。只可惜鸡汤每日是原封不动的带来带去。
  几天后一个卖米糕的老婆婆看不下去了,提醒颜丹璧道:“姑娘啊,你卖的是汤吧?你不备几只碗人家买了怎么喝呢,这些出来买饭的书生都是家离得远的,带饭不便宜,哪里有盛汤的家伙——”
  一语说的颜丹璧茅塞顿开,第二日便带了四五只碗过去,篮子一下子沉重了好多,压的她暗暗叫苦。
  不过,生意倒真是有了。
  每日卖完五碗热汤之后,便带着一摞的脏碗回去,这般渐次将书院里的学生们认齐了。
  因这岳阳书院是有名的,里面的学生程度也都是比较好的,甚至富有大儒,风流才子之类的更是多。颜丹璧在这些方巾儒服中迅速的锁定了自己的目标——一个白净文雅身材修长的、二十出头的青年书生。
  根据她的打听,这青年乃是岳阳书院内成绩最好的一个,嗯,很符合颜丹璧上一世选男人的标准= =
  颜丹璧只在书院门外见过他几次,每次他都是正同几个差不多年纪的学子立着闲谈,淡淡的晨光或者暮霭中,那从容睿智的模样,十分的引人遐想。
  颜丹璧留了心之后,发现他和部分学子一样,晚上是住家的。每日大约晚饭前后,便会出来,走路回家,这是个难得的接近他的机会,只是不大好把握——太露骨了显得不够端庄,端庄吧又没理由结识他。
  正为这个苦恼的时候,颜丹璧偶然间听说,这个书生竟然是借助在金山寺的——大约是外地来的学子,租住在金山寺的僧房里,吃住都比别处便宜。
  得了这个信儿之后,要不是男女有别,颜丹璧都想也搬到金山寺住算了!之所以这么冲动,乃是因为颜丹璧觉得自己这次不是单相思——这青年每次偶遇到她时,也是有留意到她的,看她的目光和神情都堪称温柔,嗯,那种含情而温柔的一望,便俘获了颜丹璧的心……
  在家乱折腾着发酵了了几日之后,颜丹璧觉得自己还是不能忘怀那人的温雅身影和柔软目光,便决定顺从天意,有机会的话还是近距离的见见他吧……
  想自己自穿越以来命途就颇不顺当:一穿过来就死了新爹娘,参军又混了一顿板子,进京打工吧却一脚踏进了是非窝里,至今混了个身世不明,口袋空空——若不是自己心脏强壮,恐怕早晕过去好几回了。
  命途多舛的时候,就需要高人的指点,佛祖的庇佑,所以,去金山寺求个签吧……
  颜丹璧窝在被窝里,为自己去金山寺找到了理由。
  因是年关越来越近了,周围的人倒很有些去寺里祈福消灾的,颜丹璧此行倒也没有异于常人的地方。她便放心的穿了漂亮的百褶长裙,外罩了蜜和色暗花修身长锻袄,带好了围巾手套,备好了手炉,挎着上香所需之物,随在往寺里去的人丛中,逶迤往金山寺的方向而来。
  大中午的太阳甚是明亮,一路行来道路两旁摆摊的,多有卖年画和各色花烛的,颜丹璧边走边想到自己今年要一个人孤零零的过,不由得有些凄楚,便开始盘算着要不要到邻居李婶家或者王婆婆家蹭个年过过。
  烦闷的蹙起了眉头悠悠的走着,又见不远处的杨树林仿若轻烟,轻烟之上便是青黑色的松林,松林的半山腰上露出了金山寺的飞檐斗拱,山道下车马喧哗,上香的人还真是摩肩接踵,便因这热闹又将烦闷化解了去。
  在路边摊上又买了些糕点,放在篮子里。忽而又看到有个老汉在卖小狗小猫,摊子前围了一圈的小孩子和年轻的姑娘媳妇。
  颜丹璧不由得也凑了上去,细细瞧了一回,又被那虎头虎脑的小胖狗征服,痛快的掏钱买了一只最胖的,油黑油黑的一身缎子般的小皮毛,四只小腿又短又粗,才刚睁开眼睛,迷迷瞪瞪的,因天冷,嘤嘤着直往颜丹璧的袖子里钻。
  买一个放宅子里解闷也好。虽然带去上香不大恭敬,颜丹璧想。
  又顺手买下了一双男式大棉鞋,将一只藏了,另一只用来装这小胖狗,正正好装上,小胖狗看起来很满意,迅速的窝在鞋壳子里睡着了。
  颜丹璧便挎着篮子,捧着跟只船差不多大的鞋继续往山道的方向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